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_泪器病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12439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_泪器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五章_泪器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五章_泪器病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五章_泪器病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五章_泪器病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泪器病,概 述,泪器包括泪液分泌部和排出部。分泌部包括泪腺、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等;排出部即泪道。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泪液依赖于眼轮匝肌的作用通过泪道排出。泪器病的主要症状是流眼泪,又可分为泪溢和流泪。,常见泪器检查方法,荧光素钠试验,泪道冲洗法,X线碘油造影,泪膜破裂时间测定,泪液分泌量测定,泪道阻塞或狭窄,因泪道排出泪液受阻致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流出眼睑之外,称泪溢。临床上泪道容易出现阻塞的部位有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及鼻泪管下端。,病 因,1 泪小点异常:泪小点外翻、狭窄、闭塞或缺如,泪液不能进入泪道; 2 泪小管至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先天性闭锁、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引起泪道结构

2、或功能不全,致泪液不能排出; 3 其他原因:如鼻阻塞、面瘫等。,临床表现,1、婴儿泪溢由于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完全,没有完全“管道化”,留有膜状物阻塞鼻泪管下端。单眼或双眼发病,泪囊若继发感染形成新生儿泪囊炎。,临床表现,2、成人泪溢 功能性泪溢:眼轮匝肌松弛,泪液泵作用减弱或消失 器质性泪溢:泪道狭窄或阻塞,治 疗,婴儿泪道阻塞或狭窄:压迫泪囊区,半岁后可行泪道探通术; 功能性泪溢:试用硫酸锌及肾上腺素溶液点眼收缩泪囊粘膜; 泪小点狭窄、闭塞或缺如:泪小点扩张器或探通;,治 疗,睑外翻泪小点位置异常:切除结膜及结膜下结缔组织; 泪小管阻塞:泪道硅管留置、激光探通、泪液旁流术等; 鼻泪管狭窄:泪囊

3、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囊炎,定义: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导致泪液滞留泪囊中,伴发细菌感染。 中老年女性多见。,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因素有关。,慢性泪囊炎,临床表现,泪溢;附近皮肤潮红、糜烂;内眦部结膜充血;挤压泪囊区有粘液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流出,治疗: 1.保守治疗 (1)药物治疗:抗生素眼药水点眼(注意点眼前先挤压泪囊区)。 (2)泪道冲洗 2.手术治疗 (1)泪囊鼻腔吻合术 (2)泪囊摘除术,急性泪囊炎,概述:系泪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在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发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儿童则以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多见。,临床表现,流泪,有脓性分泌物,泪囊区皮肤红肿、疼痛,压痛明显,数日后炎症局限形成脓肿,向皮肤面破溃,后期可形成泪囊瘘管。严重者引起眶蜂窝组织炎。,临床表现,多为单侧发病,出生六周后即有泪溢,眼部分泌物多,挤压泪囊区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治疗: 1.早期可局部热敷,全身和局部使用抗生素(炎症期切忌泪道探通或泪道冲洗)。 2.脓肿形成后则切开排脓,放置引流条。 3.炎症完全消退后按慢性泪囊炎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临床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