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眼睑病,学习目标,1说出睑缘炎的类型及治疗方法; 2描述内外麦粒肿的临床表现; 3记住霰粒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4了解部分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第一节 概述,眼睑有保护眼球的作用。正常人上下睑闭合时,上下睑线紧密接合;睁眼时,上睑向上提起,下睑轻度下垂;两眼自然睁开向前平视时,上睑遮盖角膜上线约2毫米,整个瞳孔区则完全暴露在外,光线可无阻挡地通过,保证了正常的视觉功能。睑缘部的睫毛排列整齐,向前向外伸出,不与角膜接触,能阻挡灰尘、汗水等侵入眼部,起着保护眼球的作用。通过眼睑的开闭,可以使眼球保持湿润和角膜的光泽,清除结膜囊灰尘及细菌。,如果没有眼睑的遮挡,眼球就会暴
2、露在外,遭受异物的侵袭,眼球也会干燥不舒。任何可能造成眼睑组织缺损、位置异常和眼睑启闭功能障碍的病变,都可影响眼睑的正常生理功能,以致失去保护眼球的作用,危及眼球的安全。眼睑病包括眼睑的位置异常,炎症,肿瘤等。,眼睑部疾病发生于眼睑部位的疾病,为全身疾病的一部分或为局部疾病,发病部位在皮肤、睑腺、睫毛、肌肉等,包括眼睑的炎症、外伤、肿瘤,以及眼睑的内、外翻,上睑下垂,眼睑先天性畸形等。,治疗眼睑病治疗眼睑病时,要注意保持眼睑的完整性及其与眼球的正常关系,维持眼睑的功能。例如,在处理眼外伤时,应按照眼睑的解剖结构分层缝合,不应切除皮肤。切除肿瘤时应进行整形。由于眼睑的形态对人的外观非常重要,在进
3、行眼睑手术和外伤处理时,应考虑到美容的问题。,一、睑腺炎二、睑板腺囊肿三、睑缘炎四、病毒性睑皮炎,第二节 眼睑炎症,一、睑腺炎,定义:又称麦粒肿。系指睑腺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以疼痛、肿胀、多泪为其特点。祖国医学称针眼、土疳。睑腺炎是常见的眼睑腺体的细菌性感染。分类:外睑腺炎(外麦粒肿)-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或变态汗腺感染。内睑腺炎(内麦粒肿) -睑板腺感染。,病因大多为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眼睑腺体而引起。,症状患处呈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疼痛程度常与水肿程度呈正比。体征 外睑腺炎的炎症反应主要位于睫毛根部的睑缘处,开始时红肿范围较弥散,但以棉签头部等细棍样物进行触诊
4、时,可发现明显压痛的硬结;患者疼痛剧烈;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如果外睑腺炎邻近外眦角时,疼痛特别明显,还可引起反应性球结膜水肿。 内睑腺炎被局限与睑板腺内,肿胀比较局限;患者疼痛明显;病变处有硬结,出之压痛;睑结膜面局限性充血、肿胀。,病程眼睑炎发生23d后,可形成黄色脓点。要睑腺炎向皮肤方向发展,局部皮肤出现脓点,硬结软化,可自行破溃。内睑腺炎常于睑结膜面形成黄色脓点,向结膜囊内破溃,少数患者可向皮肤面破溃。睑腺炎破溃后炎症明显减轻,12d逐渐消退。,并发症: 眼睑蜂窝织炎:在儿童、老年人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体弱、抵抗力差的患者中,睑腺炎可在眼睑皮下组织扩散,发展为眼睑蜂窝织炎
5、。此时整个眼睑红肿,可波及同侧面部。眼睑不能睁开,触之坚硬,压痛明显,球结膜反应性水肿剧烈,可暴露于睑裂之外。可伴有发热、寒颤、头痛等全身症状。,诊断检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眼睑的改变,容易作出诊断。很少需要进行细菌培养来确定致病细菌。,治疗,早期睑腺炎应给予局部热敷,每次1015min,每日34次,以便促进眼睑血液循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消散。每日滴用抗生素滴眼液46次,以便控制感染。,治疗,当浓重形成后,应切开排脓。外睑腺炎的切口应在皮肤面,与睑缘相平行,使其与眼睑皮纹相一致,以尽量减少瘢痕。如果脓肿较大,应当放置引流条。内睑腺炎的切口常在睑结膜面,与睑缘相垂直,以免过多地伤及睑板腺管。,当脓
6、肿尚未形成时不宜切开,更不能挤压排脓,否则由于眼睑和面部的静脉无瓣膜,会使感染扩散,导致眼睑蜂窝织炎,甚至海绵窦脓毒血栓或败血症而危急生命。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尽早全身使用足量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并对脓液或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以选择更敏感的抗生素。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眼眶与颅内扩散和败血症的症状,进行适当处理。,预 防,1、建议补充维生素A和C。2、进食清淡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3、避免眼睛接触化妆品、脏毛巾或污染的手是非常重要的。4、为防止污染在家庭成员中传播,保证使用清洁加压处置的衣服,不共用浴衣和毛巾,注意眼部卫生,增强体质。,二 睑板
7、腺囊肿,定义: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以往称为霰粒肿。,病因由于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症状体征与并发症,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年人,可能与其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有关。一般发生于上睑,也可以上、下眼睑或双眼同时发生。病程进展缓慢。表现为眼睑皮下圆形肿块,大小不一。小的囊肿经仔细触摸才能发现。圈套者可使皮肤隆起,但与皮肤无粘连。大的肿块可压迫眼球,产生散光而使视力下降。与肿块对应的睑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红色的病灶。一般无疼痛感,肿块也无明显压痛。,一些患者开始时可有轻度炎症表现和触痛,但没有睑腺炎的急性炎症的表现。小的囊肿可以自行
8、吸收。但多数长期不变,或逐渐长大,质地变软。也可自行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在睑结膜面形成肉芽肿。也可以在皮下形成暗紫红色的肉芽组织。睑板腺囊肿如有继发感染,则形成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与内睑腺炎相同。,囊肿穿破后可在结膜表面形成肉芽肿,诊断检查,根据患者无明显疼痛、眼睑硬结,可以诊断。对于复发性或老年人的睑板腺囊肿,应将切除物进行病理检查,以除外睑板腺癌。,治疗,小而无症状者采取保守疗法 稍大者可采用热敷、按摩或理疗等方法,促使肿块消散,但效果常不可靠; 反复发作者可作自血疗法; 较大者须手术摘除。,1. 睑腺的细菌性感染2. 起病:较急3. 症状:红、肿、热、痛4. 体征:局部硬结、压痛,
9、睑结膜局限性充血、黄色脓点,1. 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2. 起病:较缓慢3. 症状:无痛小肿块,继发感染时可有红肿热痛4. 体征:局部小肿块、睑结膜局部紫红色,麦粒肿 霰粒肿,麦粒肿 霰粒肿,5、病情发展:先有感染再出现包块6、治疗:未化脓前,热敷局部用药。 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5、病情发展:在发生感染前即有包块6、治疗:手术刮除,三 睑缘炎,睑缘的炎症是睑缘的一种慢性炎症。 睑缘炎可因细菌、脂溢性皮肤炎或局部的过敏反应所引起,且常合并存在,导致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根据临床的不同特点,睑缘炎可分为三类鳞屑性睑缘炎 溃疡性睑缘炎 眦角性睑缘
10、炎,(一)鳞屑性睑缘炎,病因 是由于眼睑皮脂腺及睑板腺分泌旺盛,以至皮脂溢出而发生轻度感染是鳞屑性睑缘炎致病起因。各种物理、化学刺激(风、尘、烟、热等),全身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睡眠不足、屈光不正以及视力疲劳等,加之眼部不卫生时,都是其致病因素。,临床表现,主觉症状:刺疼、干燥感、奇痒。,体征: 睑缘充血, 睫毛及睑缘表面附着上皮鳞屑, 睑缘表面可有点状皮脂溢出、皮脂集于睫毛根端,形成黄色蜡样分泌物,干后结痂,鳞屑与痂皮除去后,露出充血之睑缘表面,但无溃疡及脓点, 睫毛易脱落,且能复生。,并发症: 如果炎症长期不愈,可致睑缘肥厚后唇烃为钝圆,而不能与眼球紧密接触,如果伴有结膜炎,尚可出现泪小
11、点肿胀及向外翻转现象而致溢泪。由泪溢导致下睑湿疹,迫使患者经常搽泪而使下睑外翻,泪溢加剧。,治疗,1.首先除去病因,避免一切刺激因素,矫正屈光不正,注意营养,锻炼身体,治疗全身其它慢性病,借以提高机体素质。,治疗,2.局部用棉签蘸34%重碳酸钠溶液或温生理盐水,除去痂皮使睑皮脂腺及睑板腺的过剩分泌排泄通畅。然后于睑缘涂用抗生素软膏,或用15000氧氰化汞软膏涂搽瞪缘,每日23次,用药需至痊愈后两周,以防复发。如汞剂过敏或局部刺激反应过重者,则改用抗生素或5%磺胺眼药膏。同时伴有结膜炎,则应滴用抗生素眼药水。,(二)溃疡性睑缘炎,病因: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睫毛毛囊、Zeis和Moll腺体的
12、急性或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睑缘皮脂腺分泌很多,干后结痂,并将睫毛粘着成束,痂皮除去后,睫毛根部可见出血性溃疡及小脓包。因病变深达皮脂腺及毛囊,毛囊被破坏,睫毛易脱落,不易再生,形成秃睫,即使再生位置也不正。附近疤痕收缩,形成倒睫或睫毛乱一,刺激角膜;病变长期拖延,可使睑缘肥厚变形。,并发症:伴发慢性结膜炎、泪溢,周围皮肤湿疹,甚至下睑外翻等,导致泪溢加重,泪液又促使外翻和慢性结膜炎。,治疗,较为难治。每日应清除痂皮,并拨除受累的睫毛,用各种抗生素或者磺胺眼膏搽涂。治疗务求彻底,不可中断。对屡发和长期不愈的病人,应作细菌培养与药物试验,以选择有效药物。严重的溃疡性睑缘炎可用1%硝酸银涂布,生
13、理盐水冲洗每日一次,数日可愈。,(三)眦部性睑缘炎,病因: 摩一阿(Mora-Axenfeld)双杆菌感染,常为双眼病变,限于眦部,以外眦部最为常见。常与体质差或贫血、结核等有关或因缺乏核黄素所致。,临床表现,睑缘及附近皮肤显著充血糜烂,自觉干燥刺痒和异物感,常合并慢性结膜炎,称眦部睑缘结膜炎。,治疗,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锻炼。 眼部勤点0.25%0.5%硫酸锌溶液或抗生素眼膏涂布具有特殊治疗功效。亦可用硫酸锌电离子透入法治疗,涂布1%白降汞软膏亦有效。 全身可内服核黄素。,四 病毒性睑皮炎,(一)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所引起睑皮炎。 病因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所引起。病毒通常存在于
14、人体内,当感冒、高热或身体抵抗力降低时,趋于活跃。因发热性疾病常可致病,所以又称为热性疱疹性睑皮炎。,症状体征,病变可发生于上、下睑,以下睑多见,与三叉神经眶下支分布范围相符。 初发时睑部皮肤出现丘疹,常成簇状出现,很快形成半透明水疱,周围有红晕。眼睑水肿。眼部有刺痛、烧灼感,水疱易破,渗出黄色粘稠液体。约1周后充血减退,肿胀减轻,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轻度色素沉着。可以复发。如发生于睑缘处,有可能蔓延至角膜。在唇部和鼻前庭部,可出现同样的损害。,诊断检查 根据病史和典型的眼部表现,可以诊断。治疗 (1)眼部保持清洁,防止继发感染。不能揉眼。 (2)结膜囊内滴用0.1无环鸟苷滴眼
15、液,防止蔓延至角膜。 (3)皮损处涂敷3无环鸟苷眼膏或0.5疱疹净眼膏。,(二)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由该病毒感染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所致。,临床表现,发病前常有轻重不等的前驱症状,如全身不适、发热等。 继而在病变区出现剧烈神经痛。数日后,患侧眼睑、前额皮肤和头皮潮红、肿胀,出现成簇透明小泡。疱疹的分布不越过睑和鼻的中心界限。小疱的基底有红晕,疱群之间的皮肤正常。数日后,疱疹内液体混浊化脓,形成深溃疡,约2周后结痂脱落。因皮损深达真皮层,脱痂后留下永久性皮肤瘢痕。炎症消退后,皮肤感觉数月后才能恢复。可同时发生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或虹膜炎,在鼻睫神经受侵犯、鼻翼出现疱疹时,这种可能性更大。,治疗,应适当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 必要时给予镇痛剂和镇静剂。 疱疹未破时,局部无需用药。 疱疹破溃无继发感染时,患处可涂敷3%无环鸟苷眼膏或0.5%疱疹净眼膏。 如有继发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滴液湿敷,23次/d。滴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防止角膜受累。 对重症患者,全身应用无环鸟苷、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课后练习,一、解释1睑腺炎 2睑板腺囊肿,二、填空1睑缘炎包括 、 、 三种类型,其中眦部睑缘炎可用 、 治疗。 2外麦粒肿切口应在 面,与睑缘 、内麦粒肿切口应在 面,与睑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