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课件(新人教必修四).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11594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课件(新人教必修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课件(新人教必修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课件(新人教必修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课件(新人教必修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课件(新人教必修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二、提纲挈领,一、考点扫描,二、考情分析,三、考向预测,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地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特别提醒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2联系的普遍性 (1)原理内容。 含义: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主要表现: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B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

2、之中,没有孤立的事物存在。 (2)方法论要求。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既要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又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特别提醒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但是事物可以独立存在。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的真实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3联系的客观性 (1)原理内容。 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

3、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主要表现: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别提醒 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2)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特别提醒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能发挥自己

4、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联系的多样性 (1)原理内容。 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2)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特别提醒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条件是可以改

5、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创造所需要的条件,但改变条件是有条件的,不是随心所欲的。,矫正训练1 2012江苏高考宋代徐于玑在黄碧中说, “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解析:A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条件性,并非事物之间都有联系。题干内容未涉及联系的多样化,故排除C。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均有人参与,故它们之间是人为事物的联系,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排除B,D切题,入选。 答案:D,矫正训练2 2013课标全国卷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

6、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 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间接联系和直接联系是联系多样性的表现,二者没有谁更能激发创新意识,不选。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寻找具体的联系,入选。题干

7、中“气泡室”的发明是由于受到将几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的启示,与题干相反,不选。与题干相符入选,故该题选D。 答案:D,1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2013年10月15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传出好消息,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国际前沿通讯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实现。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 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最高速率可达3.25 G,平均上网速率达到150 M,堪称世界上最快的“灯光上网”。这说明( ),人为事物的联系虽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

8、具体联系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联系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A B C D,解析:C 本题考查联系的有关知识。LED灯虽然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它一经形成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是客观的,符合题意;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符合题意;错在“创造”上;材料没有涉及“扬弃”,排除。,A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 B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C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解析:B 第一幅漫画中的人把青蛙捕杀食用,称赞青蛙的味道好极了。第二幅漫画中害虫吃庄稼,称赞味道好极了。两幅漫画

9、有联系,因为人捕杀了青蛙,导致害虫祸害庄稼。这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多样的,漫画中的联系是因果联系,B正确;A是事物的前后联系;C是坚持全面的观点;D体现了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32014淮安调研一些年轻人冲着“2014.1.3”谐音“爱你一世一生”,起早贪黑排队“抢”结婚证,南京一天办5700对,赶上平时一个月的登记量。吉日“抢”结婚证的事实 ( ) A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B表明人们可以创造联系,造福自己 C认为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承认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解析:A 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日期是客观的,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10、赋予日子特殊的含义是人为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A正确;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联系,B错误;C与观点不一致;D与题意不符。,42014盐城期中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可以看出( ) A人们可根据自己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B联系方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解析:D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通过改变事物

11、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故A错误;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加强联系不一定就会促进事物发展,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矛盾。故C错误。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表明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故D正确;B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52014南京调研目前,我国通信市场多网并存,有2G、3G、TDLTE,4G也渐行渐近,这给了运营商和移动电话用户更多的选择。材料表明( ) A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选择性 B人们能够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优越性 D联系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解析:B 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2、A、D本身说法错误;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C错误;通讯市场多网并存和发展,说明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B正确。,命题点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典例1 2012天津高考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 “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 B C D,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所以要排除错误选项,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发展的实

13、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如果用“循环”来定义发展,那就是说“发展”和“倒退”可以划等号,不选,因此我们直接去除C和D两个选项。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也是错误的,发展是辩证否定的发展,实质是“扬弃”,所以不选。既然不选和,那就选和,所以选A。 答案:A,命题点2 联系是客观的 典例2 2012重庆高考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说”。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世界末

14、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D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方面的内容。A说法错误,“世界末日说”为错误的观点,对当代科学研究不具有指导意义。B说法错误,凡是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世界末日说”属于意识,它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错误的反映罢了。C说法错误,“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不存在内在关联,否则就会犯主观臆造联系的错误。D符合题意,答案选D。 答案:D,12013上海高考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番茄的生长过程实施全程监控,从而使消费者放心食用。“全程监控”与“放心食用”之间是( )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内

15、因和外因的关系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D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解析:D 因为“全程监控”,才使生产的产品安全可靠,“放心食用”。因此“全程监控”和“放心食用”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的因果联系。故选D。,22013广西高考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 ) 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 是必然的,不可改变 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 是变化的,因势而变 A B C D,解析:D 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16、其表现是不同的,比如在工业化初期,其造成的污染可能更严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发人们关注,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这一问题可能会有所缓解,这说明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也是变化的,应选;工业化和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与人类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排除;工业化并不必然导致环境污染,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排除。,32011课标全国卷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17、( ) 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 B C D,解析:A 材料中的某公司能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生产出新材质产品,捕捉到了他人视而不见的商机,表明该公司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故正确;他人视而不见的商机能被该公司捕捉到,说明该公司能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因此选项正确;选项强调要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材料恰恰强调要重视本质的长远的联系,而该公司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正是抓住了偶然联系中蕴含的必然联系,所以

18、该项排除;选项中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观点错误,属唯心主义观点,因此错误。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42011广东高考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D 该题考查学生对联系客观性的理解。无论是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客观的。A项表述错误,哲学揭示了世界最一般

19、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B、C两项表述错误;D项正确反映了材料意思,即使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故选D。,52011上海高考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 )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C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些现象只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的表现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

20、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解析:D 本题考查联系客观性的知识。相信世界末日的人只从偶然现象出发,主观臆造联系,否认联系的客观性,因此是错误的。,62010新课标全国卷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 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

21、就不能发挥作用,A B C D 解析:B 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的、本质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故正确。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不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非强调联系客观性的制约。,考点二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特别提醒 不能认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因为整体由部分组成,而共性并非由个性组成,共性作为一种属性,是从形形色色的个性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个性虽包含共性,但个性并非共性与其他属性的有机结合。,一般来讲,整体处于统帅的地位,起决定性作用,部分从属于整体。但不能凭此就认为

22、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实际情况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但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之和。 在机械设计中有一个“等强原则”,其意思是在设计一个机器零件时要使每一个部分强度相等,这样机器零件的各个部分的使用寿命就会相同,而不会因为一个部分先报废而使其他完好的部分浪费。,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特别提醒 全面把握联系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联系的含义,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23、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也要看到事物外部、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根据联系的普遍性,我们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既要看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横向联系,也要看到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根据联系的客观性,我们既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又要看到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根据联系的条件性、多样性,我们要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根据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理,我们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既要看到整

24、体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静态联系,也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之间的动态联系;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出发,又要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矫正训练 2013海南高考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

25、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 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A B C D 解析:关键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故错误;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整体功能并非部分的简单相加,故错误。 答案:D,12014哈师大附中期中漫画折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变 B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D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6、,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解析:B 该题是漫画题,城市建设中有的建有的拆,各自为政,不能统筹全局,是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极大弊端,启示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应该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22014湖南长沙联考华盛顿合作定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这主要是因为:合作者多了会分散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惰化合作者的积极性,容易产生组织内耗,减弱了群体工作效率。从辩证法角度看,破解华盛顿合作定律,应该( ) 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科学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

27、的优化趋向 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A B C D 解析:B 该题需要准确理解华盛顿合作定律的内容,明确造成群体效率低下的原因,根据原因找到破解办法。合作者多了会分散每个人应有的责任,产生组织内耗,这说明群体内的成员没有明确分工,合作者的主人翁意识不强,互相推诿,由此可以看出要破解这一合作定律,需要明确成员间的分工与责任,还需要提高群体的整体素质,正确;与题意不符。该题选B。,32014徐州期中下列关于系统优化的方法,正确的有 ( )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要求我们用创新思维来认识事物 A B C D,解析:C 整体和

28、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故肢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等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错误的,排除;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故肢的观点和题干不符,排除。综上可知本题的答案选C项。,4宋代苏东坡读书用的是“八面受敌”法。一本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复研读。从这一角度读,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从另一角度读,解决另一方面的问题。如此步步深入,最后就掌握了这本书的全体,书也就读“厚”了。“八面受敌”法启发人们读书要( ) A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着眼于整体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解析:C 材料中“从这

29、一角度读,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从另一角度读,解决另一方面的问题。如此步步深入,最后就掌握了这本书的全体,书也就读厚了”可见,强调把整本书当做一个整体,对每个部分具体研读,再加以贯穿领会,从而掌握所有内容。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5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城镇超越资源环境容量,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发展不协调,城镇布局紊乱,不同规模、类型的城市和城镇尚未形成协调互动关系;由于行政壁垒的分割和短期利

30、益驱动,许多城市各行其是,盲目发展,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如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析:该题的原理指向性明确,需要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解读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材料内容,总结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等角度提出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答案: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城镇化过程中要处理好城镇建设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使其协调发展。要承认联系多样性,着重把握事物间本质的长远的联系,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要立足整体,打破行政壁垒的分割,统筹安排。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注意城乡城镇的布局,形成协调互动

31、的关系。,命题点1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典例1 2012浙江高考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 ) 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 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 B C D 解析:“既要、又要、还要”三方面措施,既有面向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有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这体现了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有普遍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又有困难群众以及一些热点、

32、难点、焦点问题特殊性问题,符合题意,说法不合题意。 答案:B,命题点2 系统与要素 典例2 2011重庆高考画家通过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出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 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A B C D 解析:材料强调建立新的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正确。物质材料间的必然联系是客观的,不是“创造”,不选;联系不能主观臆造,说法错误。 答案:D,12012广东高考“苹果之父

33、”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完美无瑕。这体现了( ) A系统优化的方法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 D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解析:A 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方面的内容。“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说明办事情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A切题,B不切题,答案选A。D说法错误,能力卓越不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C说法错误,产品是客观的,不具有主观能动性,它不能改变世界。,22010江苏高考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

34、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A B C D 解析:A 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全国沿海地区发展的意义体现了局部对整体的重要性,应选,与题意不符;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属于经济手段,不是行政手段,不选;这是政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举措,应选。,32010四川高考“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

35、,“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A B C D 解析:B 本题考查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意在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竹竿”的长度是收摘果实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这一整体的关键部分,决定着收摘果实的多少,答案为B;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中心不符。,42011天津高考材料一 表 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以各产业增加值占GD

36、P比重计算。,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 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答案: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7、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52011安徽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 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企业应如何打造知名品牌?并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答案:(1)面向市场,生产高质量商品,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提高品牌效应。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