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肤黏膜出血,定义,因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特征,病因,皮肤粘膜出血的基本病因有三个因素: 血管壁异常 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 凝血功能障碍,1血管壁功能异常,血管破损 局部小血管发生反射性收缩 血流变慢,以利初期止血 在血小板释放的血管收缩素等血清素作用下 毛细血管较持久收缩 发挥止血作用,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在血管损伤处血小板相互粘附、聚集白色血栓阻塞伤口 血小板膜磷脂在磷脂酶作用下释放花生四烯酸 转化为血栓烷(TXA2) 促进血小板聚集 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 促进局部止血 当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时,均可引起皮肤粘膜出血,(1)
2、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感染、药物性抑制等 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血小板增多,原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继发性: 继发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后感染、创伤等。,(3)血小板功能异常,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thrombasthenia)(主要为聚集功能异常)血小板病(thrombopathy)(主要为血小板第3因子异常) 继发性:继发于药物、尿毒症肝病、异常球蛋白血症等,3. 凝血功能障碍,许多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任何一个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不足均可引起
3、凝血障碍,导致皮肤粘膜出血,3. 凝血功能障碍,(1)遗传性 (2)继发性 (3)循环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或纤溶亢进,临床表现,皮肤粘膜出现红色或暗红色斑点,除血肿外,一般不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视出血面积大小可分为瘀点、紫癜、瘀斑和血肿。口腔或舌粘膜出血又称血疱,鼻粘膜出血又称鼻衄,多数情况下出血量较少。 但可使病人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反应。,瘀点(petechia),直径2mm,紫癜(purpura),直径35mm,瘀斑(ecchymosis),直径5mm,血肿(haematoma),片状出血伴皮肤隆起,伴随症状,四肢对称性紫癜伴有关节痛及腹痛、血尿 紫癜伴有广泛性出血 紫癜伴有黄疽 自幼有轻伤后出血不止,有关节肿痛或畸形者,问诊要点,出血时间、缓急、部位、范围、特点(自发性或损伤后)、诱因 有无伴发鼻出血、牙龈渗血、咯血、呕血、便血、血尿等出血症状 有无皮肤苍白、乏力、头晕、眼花、耳鸣、记忆力减退、发热、黄疽、腹痛、骨关节痛等贫血及相关疾病症状,问诊要点,过敏史、外伤、感染、肝肾疾病史 过去易出血及易出血病家族史 职业特点,有无化学药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服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