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2010 学年度上海南汇中学第一学期高三 10 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题,60 分,请将答案涂于答题卡)1某同学所在班级将举行有关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故事会,他准备去查找相关资料。下列资料中可供他参考的是 ( )A 道德经 B 史记 C 资治通鉴 D 红楼梦2航摄照片显示:长城与大运河像一个“人”字书写在华夏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建设反映出下列大河文明的典型特征是: (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式 B古代中国工程技术的高超C华夏子孙聪明才智的体现 D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3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发明。今年 1 月 26 日我国进入农历已丑年,也即又
2、进入牛年。有位先生与新中国是同龄人,他的生肖是 ( )A鼠或牛 B牛或虎 C虎或马 D上述说法都不对4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 ”汉书景帝纪记载的这则诏令,反映了古代大河文明国家的 ( )A中央集权制度 B以农为本思想C以礼入法传统 D聚族而居习俗5制度史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汉承秦制” ,但不是对秦制的“拿来主义” ,而是在寨制基础上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汉朝实行的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是。 ( )A刺史制度 B丞相制度 C察举制度 D编户齐民6吕思勉认为:“自秦统一全国起至东汉分裂以前止,这一时期是中国初入于平民政治的时代。 ”此“平民政
3、治”在当时实际是指 ( )A分封制 B军功爵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7 商报1898 年 1 月声称中国为美国商业提供的可能性“简直是不可估量的” ,它是潜在的“最大的世界市场” 。胶州事件发生后,美国驻华公使说,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将进而消灭我们的市场” 。之后,美国提出了: ( )A公使进驻北京 B占领威海卫 C门户开放政策 D租借胶州湾8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他们不能进行贸易,没有统一的货币,无法制定外交政策,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美国解决这一问题是通过: ( )A西进运动 B独立建国C南北战争 D制定宪法9图 l 和图 2 中,我国当时定行的古代行政管理制度是 ( )图 1 图 2A郡
4、县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并行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101856 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 200 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刑事案件就有 503起,共有 630 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再现的原因是 (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C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D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11梁启超说:“自失香港、烧圆明园之后,感觉有发奋自强之必要,“梁启超致力于“发奋自强”事业的方法是 ( )A宣传革命思想 B投身变法运动C创办民主政党 D投笔从戎12 “今天(甲午战争后) ,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
5、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举步维艰13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猫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侧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伸舒断案时认为: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反映了西汉时期 (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渗透到法律之中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14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一盛况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世界各
6、国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线 D统治者以开明态度吸纳先进文化15纵观世界历史上人类凭借动力带动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根据动力出现的先后排列,比较合理的是: ( )A人力畜力风力一机械动力 B畜力一风力机械动力一人力C风力畜力一人力一机械动力 D机械动力一风力一畜力人力161618 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成方式为“新 XXX”的地名,如新两班牙、新奥尔电、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开始进行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17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儒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B他提出了
7、“明天理,灭人欲 ”C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D他注释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经典范本181885 年清政府送给美利坚合众国一块石碑,上面写道:“起事勇于胜、广,割剧雄于曹刘开疆万里,仍不僭位号,不传子孙”你认为该碑颂扬的应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威尔逊 D罗斯福19美国学者斯塔去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17 世纪和 18 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要大得多。 ”下列史实,不能成为其有力佐证( )A西方封建君主借鉴中围 “君权神授”B西方近代文官制度重点借鉴了中国科举制度C欧洲著名启蒙思想家曾经受中国文化的影响D欧洲古典经济学家魁奈受中国重农思想启发201
8、840 年,文人汪伸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些荒谬的认识是缘于清朝的: ( )A闭关锁国 B文字狱 C重农抑商 D政治腐败21以下是 19 世纪 30、40 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武器 中国 英国步枪 射程 100 米。射速 12 发/分钟 射程 200 米。射速 3-4 发/分钟火炮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铁模制造、镗床切削、镗璧光滑火药 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标准火药配方(硝 78%、硫 8%、碳1
9、4%)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C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 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22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说:17 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选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文中的“先机”和“傲视全球”分别指: ( )A欧洲经济贸易中心转移通过 权利法案率先确立君主立宪制B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通过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C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权利法案率先确立君主立宪制D欧洲经济贸易中心转移通过工业革命确立了 “世界工厂”地位23口号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希望,也曾使国人振奋。下列口号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
10、是 ( )(1) “实业救国” (2) “民主与科学” (3) “自强” 、 “求富” (4) “超英赶美”A (1) (2) (3) (4) B (3) (1) (2) (4)C (3) (4) (1) (2) D (4) (1) (2) (3)24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保存着伏尔泰的心脏,盒子上伏尔泰的一句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伏尔泰之“精神”的实质是: ( )A主张上帝至高无上 B提倡进步和理性C实行开明君主制 D主张天赋人权25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
11、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这说明: ( )A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6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 、 “孝明帝”等。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 ( )A与汉族贵族联姻 B采用了汉族的官制C学习汉族的礼法 D将鲜卑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27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唐太宗 ( )A调动宰相等大臣参政议政 B注重君权与相
12、权的相互制衡C将中央的决策权转移给宰相 D从纷繁的事务中解放了出来28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 ”议会取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应该在 ( )A英国颁布大宪章 时期 B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期C1689 年通过权利法案 时期 D1688 年“光荣革命”时期29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 )A世袭制 B军功爵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30在甲午战争爆发的 1894 年,一个广东人北上天津,希望拜见清政府的重臣李鸿章,表达自己“以
13、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政”的主张,却遭到了拒绝。这个广东人是 ( )A洪秀全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二、非选择题(共 90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31司马迁在史记孟轲传中说孟子的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 ,秦始皇则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独尊儒术”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学说在战国、秦、汉三个时期地位不同的原因。 (7 分)并指出儒学演变和儒学地位变化的关系。 (2 分)3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9 分)问题:(9 分)(1)图一和图二有怎样的联系?它们分别给日本社会带来哪些影响?(7 分)(2)谈谈这两幅图给你的启示。 (2
14、分)33四尔尼雪夫斯基在评论某一改革时说:“大胡子剃掉了,德国服装穿上了,但是留大胡子穿旧衣服时期的那些思想却留下了。 ”对上述这一改革,列宁评论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请回答:(共 7 分)(1)这一改革是指什么?(2 分)(2)车尔尼雪夫斯基评论涉及的是改革的哪些具体内容?(1 分)(3)关于改革结果,您同意谁的观点,请说一说您的理由。 (4 分)34下列图片再现了 19 世纪欧洲历史的场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图二反映了英国 19 世纪晚期对外贸易的哪些特征?分析出现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3)图三中的人物最有可能是谁?电磁学
15、领域的科研成果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有人说,19 世纪的世界是逐渐连成一个整体的世界。分别指出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形成世界一体产生的主要作用。35有人说:“西方工业文明在东方国家中已被证明其价值,并为先进人士所认可,然而这种异质文明与中华文明相比,是一种二千年未见的差异性极大的文明,这种文明不经过一定的调和折衷很难被根深蒂固的东方文明所大量吸收。自强运动的初衷只是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但后来的实际作为已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洋务派在这条现代化道路上走了一步以后,便发现还得再走第二步、第三步,结果便是一种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无法扼止的持续学习。 ”问题:(12 分)(1)文中“异质文
16、明”与中华文明分别指的是什么?(2 分)(2)简要叙述中国近代前期(184019i9 年) “在这条现代化道路上”是如何“走了第一步” 、 “再走第二步、第三步”的。 (10 分)36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中首要的一环是对史料的甄别,阅读以下材料并加以甄别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大败。普鲁十首相俾斯麦高兴地给威廉二世发去Email 捷报: “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已取得决定性的大捷。色当一战,俘虏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高卢牛已经完蛋了。我已派一位将军护送皇帝乘专机前往陛下王宫您的谦卑的仆人俾斯麦敬上”问题:(7 分)(1)上述材料你认为有什么地方需要改正?(4 分)(2)要学习、研究普法战争
17、史,可以找哪些体例的历史专著?请举例说明。 (3 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 世纪初英美间发生了一场战争,硝烟尚未完全散尽,地处大西洋两岸的两座城市伦敦和纽约几乎同时出现了两则新闻。报道一胜利的王室军队蜂拥而入了华盛顿。在一片欢呼声中,火把被传递过来。军官领着队伍带着木头点燃了反抗的首都。部队的总军官确信这一行动将很快破坏掉美国人反抗的后援。有传言说叛军会在年底之前向王室正式投降。美国人的反抗据说正在被瓦解。对国王忠诚的臣民正在加拿大等待返回南部,重建正当的殖民地政府。摘自伦敦公报的一名记者所撰写的报道报道二英国的野蛮人今天现出了原形。与 25 年前践踏美国人的权利一样,毫无修养的英国军
18、队以他们没有人道的野性,在今天攻占了华盛顿。他们毫不顾忌妇女和儿童的安全,持续他们的暴行,焚烧了华盛顿的大部分建筑物。为这种野蛮行为深感震惊的美国军队正在重振队伍,决心从未像此刻这样坚定。所有人都期望进行报复,把这片大陆从英国人的暴政中永远解脱出来。摘自纽约评论一名记者所撰写的报道请回答:(1)两则报道中有哪些有价值的、可供研究的真实历史信息?(2 分)(2)作为历史文献,两则报道对事件做出了哪些截然相反的解释?(4 分)(3)根据上述两则报道,你认为在甄别和评述历史事件时应该关注哪些角度?(2 分)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
19、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独立宣言材料二:1787 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有序言和 7 条正文组成。第 1 条包括 10 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 2 条包括 4 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第 3 条包括 3 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 4 条包括 4 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 5 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 6 条主要是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备州法
20、官均必须遵守。第 7 条规定宪法经 9 个州批准后生效。美国 1787 年宪法简介材料三:联邦政府成立后, (1789 年 9 月)国会又通过了 10 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的自由等。此后的一百年多年中,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十几个修正案,重要的有 1865 年生效的关于废除奴隶制、1920 年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1972 年通过的关于男女权利平等的修正案等。苏版高三历史教材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家的思想?(2 分)(2)除材料涉及的文献外,另列举 18 世纪左右西方国家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三例及相应颁布机构(或人物) 。 (6 分)(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美国1787 年宪法 (即合众国宪法 ) 。 (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