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抱厦(xi) 轴(zhu)线 对称(chn) 墁 (mn)地 B.瓦当(dng) 接榫(sn) 牌坊 (fng) 帷(wi)幕C.折(sh)本 房檩 (ln) 斗拱 (gng) 画舫(fng)D.门槛 (kn) 切削 (xio) 额枋 (fng) 穹(qing)窿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轩榭 殉情 潺媛 喜闻乐见来源:学&科&网B.琉璃 厢房 遵循 鳞次栉比C.浮雕 蚂蚱 纰谬 雕梁画栋D.弘扬 矜持 锒铛 美仑美奂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
2、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B.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C. 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 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D.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 14 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C世界抗击艾滋病
3、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课内选段,回答问题。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 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 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500 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九点。(一)个别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
4、。(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 为一“ 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 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 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在这种布置中 ,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这同一原则,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主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最多的阳光。这样的庭院或天井里 虽然往往也种植树木花草,但主要部分一般地都有砖石墁地,成为 日常生活所常用的一种户外的空间,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很好的“户外起居室” 。(四)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 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
5、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最显著的如屋檐,上层楼外的“平坐” (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杆等。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 应用,它成 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5文中画线句中词语“技术上”和“艺术上”从全文看有什么含义和作用?6指出文中加点字“这种建筑物”和“这同一原则”指代的内容。7中国建筑中,斗拱的作用有哪些?来源:学科网8选文最后一段的说明顺序是
6、。 三、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来源:Z.xx.k.Com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 决定了主体音乐,那就是:农村乡土音乐。农村乡土音乐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音乐的律动与大自然同和。劳动的节奏、节律成为音乐节拍、节奏的起源,劳动协调、组织、交流的声音成为音乐的旋律的源头。城市的小 调来源于农村城镇,这就是真实。艺术不能不起源于这种真实的、具体的 劳动( 动作律动), “真”对生存劳动是必需的,而虚伪对生存劳动是无用的。劳动人民创造的音 乐,是在真 实的大自然中,日升起作、日落歇息,对大自然感受后的必然倾诉和 宣 泄。“真”真诚的实践行为。是生产劳动不可缺少的,“真”,才能劳而有获。“
7、善”协作为善。是生存不可缺少的自然环节、范式以及社会形式。“美”真善的必然。是在真善行为的有效结构程序的发现及后果的享受的体验的一种升华。各民族音乐之美的本质都有一个基本规律,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也正如一个地域、一个地区的民族生活(包括经济形态、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对别 的民族来说则有其独特性和差异性一样,民族音乐 也必须反映不同的表征特色。应该讲,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的“质”本质人性美应是一致的,这才能 为各民族之间进行音乐艺术的真善美的欣赏交流提供基础;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的“形 ”现象 特色美应是不同的,这才能为各民族之间进行丰富的音乐艺术个性美的交流、相互补充、共
8、同繁荣提供可能。民族音乐进入全球性时代,这是由于科学技 术的进步而造成的。生产、消费、交往是全球性的大趋势,地方性的自给自足的局部性的存在方式 终将被历史性的、国际性的、全球性的、跨民族的工业后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所取代。各民族的音 乐事实上已经被投入了这个时代并将受到审视,时代正在迅速改变 着民族和人类的传统 的艺术生活方式。9.下列对音乐与真善美关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音乐起源于真诚的实践行为,这种音乐是对“真”的一种反映。B劳动人民创造的音乐,是对真实的大自然感受后的必然的倾诉。C表现劳动的组织、交流、协作的音乐,就是对“善”的一种表现。D音乐之美来源于真善,是对劳动成果发现与享受
9、的体验的升华。10关于民族音乐,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民族音乐来源于劳动,城市的小调来源于农村城镇。真实是它们共同的特点。B时代正在迅速改变着民族和人类的传统的艺术生活方式,民族音乐也将迅速地消亡。C民族音乐具有真善美的同一性,因而使不同民族互相欣赏、互相借鉴成为可能。D民族音乐的地域性表现为,它反映出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的稳定而延续的生活。11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来源:Zxxk.Com是( )A.科学技术进步,民族音乐也进入全球性时代。各民族的音乐将更加开放,频繁地交流,并将重新审视时代。来源:学科网 ZXXKB.音乐的产生受到经济的制约,中国的主体音
10、乐是农村乡土音乐,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这是农业经济决定了的。C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民族音乐也必须反映不同的表征特色,就像各 民族都有其独特性和差异性一样。D能够在各民族音乐之间进行个性美的交流、相互补充、共同繁荣,这是艺术的差异性提供的可能性。四、语言运用12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语序,使全句协调连贯。(可适当删减文字,不得改变语意)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升,发行量得以逐步扩大、规模效益得以提高,本刊决定从 2004 年起改为半月刊。改为: 改为: 答案与解析1.D( A.抱厦 sh;B.牌坊 fng;C.房檩 ln。 )2.B(A.潺湲;C.纰缪
11、;D. 美轮美奂。 )3.C(不合语境, “百里挑一”突出人才的美好、难得,不能体现“人才缺乏”之意。 )4.C(A 项为状语歧义。第一种意思:松下公司的产品没有“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而索尼公司的产品有;第二种意思:松下公司的产品有“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而索尼公司的产品没有。B 项中“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包含两个内容 ,因此,后一个分句中“此”指代不明。D 项存在歧义。一种意思: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第二种意思: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5.“技术上 ”“艺术上”分别指中国建筑结构上的特点和装饰上的特点,起着总领下文的作用。6.“这种建筑物”指由台基、房屋本身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建筑物, “这同一原则”指中国建筑在平面布置上往往左右均齐对称。7.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或加固两条横木的接榫,也可以承托上面其他建筑,对建筑有装饰性。8.由总到分,由主到次9D(“劳动成果”与文意不符。 )10 B(原文中没有谈到 “民族音乐也将迅速地消亡 ”的问题,只是说民族音乐要受到时代的“审视” 。 )11 A(是 民族音乐要受到时代的“审视” ,而不是审视时代。 )12 改为: 加大承载容量、提升前沿性 改为:逐步扩大发行量、提高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