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呱呱导学案 课题 呱呱年级班级高一( )班课型 新 授 主备人 王德富总课时 第 1 课时 备课时间 2009-11-23 上课时间200 9-11-24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情感的转变过程,以及作者表现情感的方式。3、理解文章的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重点理清作者情感脉络,理解文章的主题学习难点理清作者情感脉络,理解文章的主题学法指导文本研习、交流讨论一、展示预习1给下列斜体字注音突 兀 ( ) 创 痛( ) 老 饕 ( )慰 藉 ( ) 潺 潺( ) 充 塞 ( )炽 热( ) 跌 宕( )2根据注音写汉字峥 rng( ) j( )灭 苍
2、 qing( ) hi( )人 隐 dn( ) 阻 no( )残 hi( ) ju( )住3整体感知,复述课文:“我” 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先打算干什么?后来我的想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课中探索1 “我”为什么会想到自杀?2找出文中表现“我”思想转变的语句,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3在急切想自杀的情况下,为什么仅仅婴儿的啼哭却能让“我”转变念头?三、课堂小结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有没有类似的遭遇。是什么让你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本文的主题: 四、达标反馈1、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描写来凸现作者的思想的?各有什么特点?五、学习感悟资料链接:屠格涅夫(1818 1883)作家,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他对没落
3、贵族阶级充满了哀悼的感伤。作品多关注俄国社会和知识分子的生存与命运。但他始终是一个温和的贵族自由主义者,拥护沙皇政府的农奴制改革。早年醉心于浪漫主义诗歌。崇拜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一心想当一个拜伦一样的个人主义英雄者。屠格涅夫小说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浓厚的抒情风格。他以温情脉脉的笔调抒写男女主人公的悲剧 命运,这种感伤情调是他的贵族自由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想的表现。他善于体察大自然的细微变化,并使之和人物的情绪溶为一体,往往带有怅惘柔弱的色调。拜伦拜伦 出生于伦敦的破落贵族家庭,19 世纪初,欧洲革命运动中争取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的一名战士。他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英国诗人,他的诗作大都表现了一种追求自由反抗压迫的精神倾向,注重对现实的揭露。曼弗雷德拜伦诗剧曼弗雷德的主人翁,是一个悲剧性的孤独叛逆者,苦闷厌世,对社会不满,把自己封闭在骄傲的冥想中,寻求“忘却 ”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