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2008-2009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注意:实验题答案要填写到第 II 卷上,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请同学们注意掌握时间。第 I 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A开普勒、卡文迪许 B牛顿、伽利略C牛顿、卡文迪许 D开普勒、伽利略2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理论普遍适用,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均适用B物体的质量取决于物体所含物质的
2、多少,因而物体无论以多大速度运动,其质量与速度无关C一个真实的物体,其运动速度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真空中的光速D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测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总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而不会自动地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B发动机熄火后,汽车行驶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止,不满足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C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可以达到 1004质量为 1kg 的物体从足够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m/s 2,则开始下落 2s 末重力的功率是( )A50W B 100W C 200
3、W D 400W5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3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 30m 的河,河水流速为 4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船可以沿垂直于河岸方向过河 B若水流的速度越大,则船渡河的时间越长C该船过河的时间不可能为 8s D船头方向斜向上游,船渡河的时间才会最短6斜抛运动的质点运动到最高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速度为零 B质点的动能最小 C质点的机械能最大 D质点的机械能最小7在同一点 O 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A、v B、v C 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tA、 tB、 tC的关系分别是( )A BCO中国现代
4、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图 b图 aAv AvBvC, tAvBvC,t AtBtCCv AtBtC8有质量相同的三个物体,甲放在北京,乙放在上海,丙放在广州,下面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甲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乙的向心力最大C丙的线速度最大 D丙的角速度最大9如图,质量为 的小物体沿半径为 R 的竖直圆形轨道滑下,它到达轨道最低m点时的速率为 v,已知物体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在过轨道最低点时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A Bm (g+ ) Cm (g- ) Dm( -g)R2Rv2Rv2Rv210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 时其速度为 1 m/s。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
5、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 F,力 F 和滑块的速度 v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 a 和图 b 所示。设在第 1 秒内、第2 秒内、第 3 秒内力 F 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1、W 2、W 3,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W 1=W2=W3 BW 1W3W2CW 1W2W3 DW 1=W2W311质量为 m 的物体,在距地面 h 高处以 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g)A物体重力势能减少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3 mgh32C重力对物体做功 D物体的动能增加gh112从空中某处平抛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末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60。取地面为零重力势能参考面,则物体抛
6、出时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 )A13 B112 C3 D12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至两个选项符合要求,即每小题最多有两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3质量为 m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 v0 开始做加速运动,经过时间 t 前进的距离为 s,这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vm。设在这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恒为 P0,汽车所受阻力恒为 f0,则这段时间内汽车发动机所做的功是( )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O1 A O2 BA B C Dsf0tp0 tvfm20 sfmv
7、022114地球半径为 R,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 g,在高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其线速度的大小可能是( )A B C D2g212RgR2gR15两 颗 人 造 地 球 卫 星 , 它 们 质 量 比 , 它 们 运 行 线 速 度 比 , 那 么 ( )m1:v1:A它们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41 B它们运行的周期比为 41C它们所受向心力的比为 132 D它们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比为 1416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 a 和b。a 球质量为 m,静置于地面; b 球质量为 3m,用手托往,高度为 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 b 后
8、,a 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h B1.5h C2h D2.5h17物体 m 用线通过光滑的水平板间小孔与砝码 M 相连,并且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如果减少 M 的重量,则物体 m 的轨道半径 r,角速度 ,线速度 v 的大小变化情况应是( )A r 增大, 减小 B r 增大,v 变小C r 减小,v 不变 D r 减小, 不变18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 t0 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 F、v、s 和 E 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19如图,两质量相同的小球 A、B,
9、用线悬在等高 O1、O 2 点,A 球的悬线比 B 球长,把两球的悬线均拉到水平后将小球无初速度释放,则经最低点时(以悬点为零势能点) ( )AA 球的速率等于 B 球的速率 BA 球受到的拉力等于 B 球受到的拉力CA 球的机械能大于 B 球的机械能 DA 球的机械能等于 B 球的机械能20用一根细线一端系一小球(可视为质点) ,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锥顶上,如图(1)所示,设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线的张力为 T,则 T 随 2 变化的图象是图(2)中的( )FO tt0AsO tt0CvO tt0BEO tt0D 2OTA. 2OTB. 2OTC. 2OTD.中国现代教育网
10、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每空 2 分)21 (8 分)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一项是 (只需填字母代号) A重物 B纸带 C天平 D50Hz 低压交流电源 E毫米刻度尺(2)关于本实验的误差,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择质量较小的重物,有利于减小误差B选择点击清晰且第 1、2 两点间距约为 2mm 的纸带,有利于减小误差C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会造成较大的误差D本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重物在下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阻力的作用(3)如图所示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做 O,另选连续的
11、4 个点A、B 、C、D 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 A、B、C、D 各点到 O 点的距离分别为62.78cm、70.00cm 、77.58cm 、85.52cm根据以上数据重物由 O 点运动到 B 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J (已知所用重物的质量为 1.00kg,当地重力加速度 g=9.80m/s2,结果取 3 位有效数字 )O A B C D图(2)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2008-2009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第 II 卷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每空 2 分)21 (1) (2)
12、(3) J J(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6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22 (8 分)如图所示,光滑 1/4 圆弧的半径为 R,有一质量为 m 的物体自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 B 点,然后沿粗糙的水平面前进距离 s 到达 C 点停止,求:(1)物体到达 B 点时的速率 vB;(4 分)(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 。 (4 分)AB C成绩: 班级:_座号:_姓名:_考生号码:_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23 (8 分)已知地
13、球的半径为 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引力常量为 G,(1)求地球的平均密度 ;(4 分)(2)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 2008 年 9 月 25 日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 F 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 2008 年 9 月 28 日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假设“神舟七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周期是 T,结合题干中所给的已知量,求飞船绕地球飞行时
14、离地面的高度 h。 (4 分)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24 (7 分)如图所示地面上竖直放置一根带有托盘的轻质弹簧(托盘和弹簧的质量忽略不计) ,其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上端的托盘内放有质量为 m = 2kg 的物体 P。弹簧的劲度为 k = 400N/m,原长为 l0 = 0.50m。有一根轻细绳两端分别与托盘和地面栓接,使得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弹簧的长度为 l = 0.30m,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Ep = 8J。现将绳子剪断,此后一段时间内物体 P 将向上运动,取 g10m/s 2,试求:(1)物体 P 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刚要离开托盘时的速率。 (4 分)(2)物体
15、 P 相对于地面所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H。 (3 分)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25 (13 分)如图所示,ABDO 是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轨道,AB 是半径为 R=15m 的圆周轨道,半径 OA 处于水平位置,BDO 是半径为 r =7.5m 的半圆轨道,D 为 BDO14轨道的中点。一个小球 P 从 A 点的正上方距水平半径 OA 高 H 处自由下落,沿竖直平面内的轨道通过 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等于重力的 倍。g 取 10m/s2。求:143(1)H 的大小。 (5 分)(2)试讨论此球能否达到 BDO 轨道的 O 点,并说明理由。 (3 分)(3)小球沿轨道运动后再次落到
16、轨道上的速度大小是多少?(5 分)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20082009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1.C 2.D 3.A 4.C 5.C 6.B 7.D 8.C9.B 10.C 11.B 12.A二、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3.BD 14.AB 15.AC 16.B 17.AB 18.AD 19.BD 20.A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21.(1)C (2)A (3) 6.86 J 6.85
17、 J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8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22.(8 分)解:(1)对 A 到 B 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3 分)021BmvgR解得: (1 分)gRvB2(2)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3 分)0mgs解得: (1 分)s23.(8 分)解:(1)设地球的质量为 M,对于在地面处质量为 m 的物体有:(2 分)2RMmGg又因为: (1 分)34由两式解得: (1 分)GRg(2)设飞船的质量为 ,则: (2 分)m )(2)(hRTmhM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
18、最大教师交流平台由两式解得: (2 分)RTgh32424.(7 分)解:(1)根据弹簧和物体 P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物体 P 刚要离开托盘,也就是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弹簧原来所储存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物体 P 增加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设物体 P 刚要离开托盘时的速率为 v,则:(3 分)201)(mvlgEp解得:v=2m/s (1 分)(2)法一:根据弹簧和物体 P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当物体 P 上升到最高点时,弹簧原来所储存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物体 P 重力势能。据此可得:(2 分))(lHmgEp解得: (1 分)l7.0法二:物体 P 离开托盘后做竖直上抛运动,设其做竖
19、直上抛运动上升的高度为 h,则:(2 分)mgvh2.0物体 P 相对于地面所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1 分)mlhH7.025.(13 分)解:(1)在 D 点对轨道的压力等于重力的 倍,则 D 点速度 :314vD(2 分) ( = m/s) rmgv234 grv145由 P 到 D 过程,机械能守恒:(2 分)DH21)(解得: (1 分)r034(2)设小球能到达 O 点,由 P 到 O,机械能守恒,到 O 点的速度 :vO(1 分)vmg21( 为 m/s) (1 分)grsgrHO/03835小球能到达轨道的 O 点。 (1 分)(3)小球在 O 点的速度 smrH/20382离开 O 点小球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 (1 分)txv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竖直方向: (1 分)tgy21且有: (1 分)Rx2 (1 分)st再次落到轨道上的速度 (1 分)smtvO/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