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认识静电1了解一些静电现象,并能解释这些现象的成因2知道三种起电方式,并能理解三种起电方式的物理实质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理解电荷守恒定律1电荷性质:(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三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4电荷量:表示电荷的多少,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 C 表示5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 e 表示 e1.6010 19 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 e,或者是 e 的整数倍6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
2、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外 形 完 全 相 同 的 两 个 金 属 小 球 的 电 荷 转 移 规 律1若两个小球各带同种电荷 q1、 q2,两者接触后再分开,每个小球带电荷量为 .q1 q222若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q1、 q2,两者接触后再分开,每个小球带电荷量为 .|q1 q2|2一、单项选择题1带电微粒所带电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A)A2.410 19 C B6.410 19 CC1.610 18 C D4.010 17 C解析: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 e1.6010 19 C ,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量都是 e 的整数倍. 因此选 A.2
3、导体 A 带 5Q 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 B 带 Q 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 B 导体的带电荷量为(C)A Q B Q C2 Q D4 Q解析:两导体上的电荷先完全中和后再平分,所以每个小球上带电荷量的大小为2 Q.|5Q Q|23将不带电的导体 A 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 B 接触后,在导体 A 中的质子数将(C)A增加 B减少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解析:物体接触带电时,电子发生转移,导致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电荷不平衡,从而带电,而并非质子数目的变化,质子数目在接触过程中是不变的,故 ABD 错误,C 正确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A、 B 是两个架在绝缘支座上的金属球,原来
4、不带电中间用导线连接,现用一个带正电的小球 C 靠近 B 球用手摸一下 B,然后撤去导线再拿走小球C,那么(D)A A 球带正电, B 球带负电B A 球带正电, B 球不带电B A 球不带电, B 球带负电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解析:用手摸 B 球, A、 B 和大地形成一个大导体, AB 为靠近 C 的一端,电子从大地被吸引上来,因此 AB 都带上负电,先移走 A, A 带负电, B 也带负电二、不定项选择题5关于元电荷,正确的说法是(ABD)A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B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叫元电荷C元电荷就是质子D元电荷目前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解析:A.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带电
5、体看做点电荷的条件:当一个带电体的形状及大小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与自身大小形状无具体关系故 A 正确B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数值为 e1.6010 19 C,故 B 正确C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不是指质子或者是电子,故 C 错误D基元电荷目前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故 D 正确,故选 ABD.6一带负电绝缘金属小球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净电荷几乎不存在了,这说明(ABCD)A小球上原有负电荷“转移”了B在此现象中,电荷是守恒的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D该现象是
6、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的,仍遵循电荷守恒定律解析:A.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能消灭,也不能创生,只会发生转移故 A 正确B此过程中电荷仍然守恒,电荷没有消失,只是被潮湿的空气导走而已,仍然遵循电荷守恒定律故 B 正确C金属小球上的负电荷减少是由于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故 C 正确D该现象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是电子的转移引起,仍遵守电荷守恒定律故D 正确,故选 ABCD.7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
7、另一个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解析: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但并没有创造电荷电荷只是发生转移故 A 错误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 B 正确C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故 C 正确D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是接触带电故 D 错误故选 BC.8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 MN 在其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 A 靠近导体的 M 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D
8、 )A只有 M 端验电箔张开B只有 N 端验电箔张开C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D M 端带正电解析:负电荷靠近 M 端, M 端带正电, N 端出现等量负电荷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9如图所示,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 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 a的旁边有一绝缘金属球 b.开始时, a、 b 都不带电,现使 b 带电,则(AD)A a 能够被 b 吸引B b 吸引 a,吸住后不放开C b 立即把 a 排斥开D b 先吸引 a,接触后又把 a 排斥开解析: a 被 b 吸引接触 b 后,带上与 b 同性电荷,故 a 又被排斥三、非选择题(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
9、要的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验电器 A 的金属箔带有负电荷,验电器 B 的金属箔带有等量的正电荷,当用金属杆架在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上时,金属杆中的瞬间电流方向是由_到_负电荷由_到_这时发生_现象解析:验电器 A 因为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验电器 B 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金属杆连接 A、 B, A 上的电子向 B 移动,发生了中和现象,所以负电荷由 A 到 B.规定电流方向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所以电流方向是由 B 到 A.答案: B A A B 中和11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绝缘球 A、 B, A 球所带电荷量为 q,现要使 A、 B 所带电荷量都为 ,应该怎么做?q4答案: 用手摸一下 B 球一定时间后, B 球不带电; A、 B 球接触后各带 ,再用手接q2触 B 球后, A、 B 再次接触,两球各带 .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