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二课 认识矿物的性质过程与方法:*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矿物的一些性质。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知识与技能:*知道岩石和矿物的关系。知道矿物在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了解常见矿物的各种用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矿物的一些性质。知道矿物在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 1:不知道矿物的基本特征,也不能从颜色、结构、透明度
2、、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分析矿物。层次 2: 知道矿物的基本特征,也不能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分析矿物。层次 3: 知道矿物的基本特征,也 能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分析矿物。探究能力: 层次 1:不能够仔细观察矿物,不能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细致观察矿物。层次 2:能够仔细观察矿物,不能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细致观察矿物。层次 3:能够仔细观察矿物,并能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细致观察矿物。教学材料矿物标本、放大镜。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集中话题 1、分发几个矿物给学生,让他们观 察,这几个石头跟前面所研究的岩石有什么不一样的?2、教师讲解矿物的定义。探索和调查 1、用放大镜观察矿物,然后在记录本上画下所观察到的矿物。2、要想对矿物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认识他们的特征。3、请同学分小组阅读课文,将从课文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写在记录本上。4、交流信息,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5、分发矿物标本,让学生参照通过阅读所获得的信息,再观察这些矿物标本。1、 画下来,可以促使学生非常仔细的观察物体。2、也是验证。回顾和解释 1、关于矿物,你还有哪些疑问?还想进行哪些后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