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蜀“竹枝”的酒香重庆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4 期巴蜀“ 竹枝 “的酒香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872)摘要:历代竹枝词因包涵历史文化的丰富信息,被看作社会史料的宝库 .发掘其中有关酒的生产与消费的资料,对于酿酒史和饮酒史,以及相关社会史,文化史,风俗史的回顾和总结,是有积极意义的.巴蜀竹枝词有体现酒与节令礼俗的关系,酒与休闲生活的关系的篇章.农家自酿酒在民间消费生活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城乡“酒市 “的繁荣,也表现了生活史的一个重要侧面.竹枝词中也有反映酿酒业之产业史的内容.“载酒“舟船浮江远行,则体现了商品酒的流通以及巴蜀酒业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展.关
2、键词:巴蜀;竹枝词;酒;酒业;酒船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29(2010)04 001109竹枝词是来自民间的诗歌形式.唐代诗人开始吸收这种富有活力的文学形式生动清新的因素,用于诗歌创作,并且多仿作“竹枝 “,使得诗坛注入了新的生力 .此后历代诗作都包括大量的竹枝词.世态和时风,乡俗和民情,都因此得以记录.竹枝词因包涵历史文化的丰富信息,被看作社会史料的宝库.巴地是竹枝词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蜀地亦得竹枝词的早期传播.清嘉庆举人,成都人杨燮锦城竹枝词百首所谓“莫道北人不识唱 ,竹枝原是蜀中词“_3l 【鄹删,正体现了这一文化史的重要现象.巴蜀“ 竹枝 “遗存所透露的
3、历史文化迹象,已经为学界所关注 ._4 儿 5_6 儿发掘其中有关酒的生产与消费的资料,对于酿酒史和饮酒史,以及相关文化演进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一,酒与节令秩序清代梁山(今重庆梁平) 人涂宁舒竹枝词二十四首题下附注“每月二首“, 最后二首应是说腊月风俗.前者说到年节的“酒“:“美酒肥豚一岁终,年货安排处处同.“看来“美酒“ 在“年货“中是最为重要的.最后一首言及家人团聚“守岁“ 时倾杯情形:“烛热香温腊鼓催,紫薇灯照望春台.今宵守岁陈新酒,按月同倾十二杯.“( 高梁耆英集 )( 第 2 肌.清人程伯銮桂溪四时竹枝词记述了同一风习:“爆竹声多向晓催,一家人上祖茔来 .拜年比户陈春
4、酒,按月宜消十二杯.“_3 (第 3册 P 的一说“守岁“,一说“拜年 “;一说“陈新酒“,一说“ 陈春酒“.然而都是“按月“饮尽“ 十二杯“.清人筱廷成都年景竹枝词中拜年题下有十首诗,其九说到“酒盘“:“ 茶点才过又酒盘,共连摆饭是三餐.腌鸡腊肉尝俱变,尚说连朝胃不安.“_3I(鄹蚍清乾隆举人,双流人刘沅的蜀中新年竹枝词,也涉及“年酒“ 使年节热烈气氛得以升温的意义:“ 整顿冠裳色色新,年糕年酒馈亲邻.“而新年重要收稿日期:2010O622作者简介:王子今(1950 一),男,河北武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校外专职研究人员.?11?礼仪祈神祝天也
5、要用酒:“只鸡尊酒算奇珍,祭罢财神又上神.“又如:“愁听长街击磬声,惊心岁短倍伤情.可怜案上无杯酒,也向神天祝太平.“这里是说“ 贫人 “情形,一般人家应当都不能轻易改变以酒祀神的礼俗.刘沅蜀中新年竹枝词另一首则是描写元宵节热闹情势:“月团圆处贺元宵,花满灯棚酒满瓢.不费千金闲觅得,夜深还上七星桥.“第肌“一清道光进士,达县人王正谊达县竹枝词写道:“ 上元灯火舞龙狮,锣鼓喧阗爆竹随.村酒几瓯须立饮,看他会首醉归时.“3 都灯火“,“锣鼓“,“爆竹“,“村酒“,同样的热烈场面,也有同样的欢情和醉意.又如天全人杨甲秀徙阳竹枝词:“ 六街三鼓息喧阗,到耳声高欲废眠.知是猜余灯谜后,围炉酌酒复猜拳.“
6、l3I(册 2 在街市已“ 息喧阗“ 时 ,所谓“围炉酌酒“, 大概也是 “闹市后“的接续节目.与前引“爆竹声多向晓催 ,一家人上祖茔来 “情形相同 ,南溪也有岁首上坟的风习,届时往往也得一醉.清道光时南溪人万清涪南广竹枝词三十六首对这一情景有所记述:“岁头珍重新年坟,壶樯归来独醉醺.不比清明携内里,淡红香白一群群.“作者原注:“俗以岁首登墓,为上新年坟. 清明则携眷同往.士人谓妻妾为内里.“儿剃杨燮锦城竹枝词百首说到“春酒“:“ 年景花开兰草香,家家春酒帖来忙.无多腊味有春饼,冬笋椿芽问韭黄.“l3 第 3 聊 埔.筱廷成都年景竹枝词有文句颇为相似的一首,题请春酒:“年景花开兰草香,家家春酒
7、客来忙.腌鸡腊肉尝俱遍,冬笋春芽并韭黄.“3(鄹们 h请春酒“, 大概是民间共同的春节时尚.清人杨甲秀徙阳竹枝词关于“春游“, 则有 “清凉古刹景清幽“,“提壶 Et日唤春游“诗句.】(笫 4 所谓“ 提壶“者,推想应当是酒壶 .杨燮锦城竹枝词百首说到有一种鸟,名为“清明酒醉“:“ 惊闺页响刚临镜,卖花声过正把梳.淘井挖泥街上唤.清明酒醉 树问呼.“原注:“春时有鸟呼 清明酒醉 四字,第二声即呼清明酒醉死五字,其音清越可听.“l31( 第.删.鸟得名“清明酒醉“,自然也是清明时节民间饮酒风习的一种反映.清明扫墓备酒,见于清人山春的灌阳竹枝词:“鹃声不住北门悲,三月清明上冢时.最是官山人似海,男
8、携酒磕女携儿.“_3l( 第 5 清人陈在镤合阳竹枝词:“清明风景数城西,上冢人多路欲迷.落日泉台一杯酒,几家欢笑几家啼.“第册 3%也记叙了酒和“清明风景 “的关系.新繁(今四川郫县东北)人吕燮枢渝州竹枝词八首写道:“春来扫墓踏青行,翠翠红红尽出城.多少少年游侠子,纸钱灰里醉清明.“_3l(靴删清明 ,事实上成为青年男女春季郊游的节日,“少年“ 一“醉“,也是欢娱的重要内容.南溪有三月十二日“设祭城隍庙 “的传统,也设酒席相祝 .万清涪南广竹枝词:“阑干十二数芳辰,可与轩中聚众宾.酒祝宋公筵四座,书差绅士并街民.“作者原注:“可与轩,宋公祠,三月十二日额办酒筵四席,设祭城隍庙.值年首事,无论
9、书差,士民一体同席.“l3I(鄹“端午用酒,也是历史悠久的风习.宋代诗人范成大夔州竹枝歌写道:“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云安酒浓麴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l3_(荆册 1 杨燮锦城竹枝词百首写道:“ 龙舟锦水说端阳,艾叶菖蒲烧酒香.杂佩丛簪/bJL 女,都教耳鼻抹雄黄 .“l3(第.删略 其中“ 艾叶菖蒲烧酒香“一句 ,反映了“ 酒“在端午节庆时的作用.又如灌县人王昌南老人村竹枝百咏 中的诗句:“士女儿童底事忙,为游百病乘端阳.沿街饮罢蒲觞酒,约伴偕行好下乡.“l3_(第 5 册 3可知“菖蒲烧酒“又称“蒲觞酒“. 清末四川资中人卢寿仁资阳端午竹枝词也写道:“酒后雄黄满脸摩,东门争出小
10、阿哥.双双粽子来提起,准备今年走外婆.“3J(第 5 前引“ 杂佩丛簪 iJL 女,都教耳鼻抹雄黄“,此处则说“ 酒后雄黄满脸摩“,强调了“ 酒 “的功用 .而“雄黄酒“之说,见于涂宁舒竹枝词二十四首 .万清涪南广竹枝词记述了“中元各家陈酒祀袒“ 礼俗:“ 截边正路纸分行,码数买来不计张.备着中元烧袱用,酒兼家酿饭家常.“作者原注:“截边,黄表纸也 .正路纸出夹江,一码约四百张.中元各家陈酒祀祖,尽先买纸作袱.“_3j(第 3.清末成都人冯家吉锦城竹枝词百咏中七月一首应是写述鬼节风习:“纸钱风起月昏黄,儿女庭前罗酒浆.自是金银魄力大,阴曹人世两心香.“锦城竹枝词百咏题八月则记述中秋节令民俗,也
11、说到饮酒情节:“茶半温时酒半酣,家人夜饮?12?作清淡.儿童月饼才分得,又插香球舞气柑.“(作者原注 :“成俗中秋夜,儿童以神香插满气柑而舞,名日流旱香球“)第册 I3有的地方每年八月二十七日行“学师“ 瓜代“签换“仪式,需“ 设席“备酒.佃户纳租事宜,也往往在这时“招集 “通告.这就是万清涪 南广竹枝词所谓 “每年庚子陈经 Et,瓜代惟延酒一尊.“作者原注 :“每年八月二十七日设席,延学师签换 ,首事并招集纳租各佃.“ 剩盱 2重阳饮酒民俗,亦见于涂宁舒竹枝词二十四首:“无端风雨满江皋,黄菊花开引兴豪.烧酒酿成蔬菜熟,相携明日好登高.“H 第 2 肌清人王履吉合阳竹枝词:“满城风雨菊花黄,酒
12、熟家家扑鼻香.惟有诗人消受得,白华山上醉重阳“l3l(鄹%,也描写了 “菊花黄“时家家户户“醉重阳“ 的情形 .又颜汝玉建城竹枝词:“登高佳节菊花香,落帽风来扑面凉.旧酿已空新稻熟,家家造酒趁重阳.“剿坍.所谓“旧酿已空“,可知用酒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二,酒与礼俗传统在民间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的礼俗生活中,酒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共同作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神异饮料.元代诗人孙嵩竹枝歌八首中“荒祠歌舞与招魂“,“万里还乡酾酒樽“, 以及 “黄牛庙前鸦鹳楱,黄茅宫外枭鹏啼;估客酹神巫妪醉,青林日转风凄凄 “(千首宋人绝句卷七引作“黄陵庙前鸦鹳楱,黄陵宫外枭鹏啼“,宋诗纪事卷八.引作“黄牛庙前鸦鹳楱,
13、黄魔宫外枭呜啼“.)诗句,l3I(剁体现了“神“祠“和“ 酒“,“巫妪“和“ 酒“的关系.清人定晋岩樵叟成都竹枝词写道:“ 当年后主信神巫,近日端公即是徒.锣鼓喧天打保福,包头斟酒会招呼.“3_(第 3 肌.在“神巫 “表演的节目中,“ 酒“是营造神秘气氛的重要条件.婚礼用酒表现喜庆和欢乐,是天经地义的事.定晋岩樵叟成都竹枝词:“玻璃彩轿到华堂,扶得新娘进洞房.挑去盖头饮合卺,闹房直到大天光.“3】 (第 3 删 合卺“ 是借“酒“完成的表现夫妻情意长久的庄严的宣誓.酒同时又是不可或缺的增益婚礼喜庆气氛的强化剂.清时曾经三任绵州知府,主持重修同治绵府志的文綮,在左绵竹枝词中描写婚礼热烈情景:“
14、花烛辉煌待席开,争夸女貌与郎才.支宾先向门前坐,让客须倾三百杯.“_3(第 4 踯清乾隆进士,曾知南溪的翁霪霖在南广杂咏二十四首中也写道:“ 压领村间各斗妆,朱陈门户说相当.儿家斟酒双双对,不是平常并长娘.“作者原注:“ 女人以银串挂腽,名日压领. 娶亲,谓 斟酒.抱媳,则谓之并长娘.“靴肌所谓“娶亲,谓斟酒“,反映婚礼必须酒宴的情形.而“并长娘“风习体现的童养媳民俗形式,也是社会史研究者不宜忽视的.清康熙年间任成都府督捕通判的陈祥裔着有蜀都碎事.所收竹枝词二首写道:“ 邻姑昨夜嫁儿家,会宴今朝斗丽华.咂酒醉归忘路远,布裙牛背夕阳斜.“(第. 诗句体现了民家婚礼亦往往不免一醉的情形.定晋岩樵叟
15、成都竹枝词:“彩亭锣鼓送南瓜,送到人家一片哗.吃罢酒宴才散去,明年果否得娇娃?“( 第 3 删所谓“彩亭锣鼓送南瓜,送到人家一片哗“,记述了一种求子方式.清人徐志的竹枝词作送瓜写道:“桂子盈盈白露凉,育儿心切晚添妆.蓬门少妇金闺女,并作瓜田一夕忙.“ 范锴补注:“ 俗于中秋之夕,锦彩饰棚,设瓜其中,灯火鼓乐,群送与戚友家,谓之送瓜. 受之者必备酒食,以犒来众.妇女欢迎,咸庆多子之兆,盖取瓜瓞绵绵意也.“l3】(第 3.这是一种社会上下“蓬门少妇金闺女“共同的民俗.笔者以为值得注意的,还有“受之者必备酒食,以犒来众“ 而“来众“往往“ 送到人家“,“吃罢酒宴才散去“的风习 .丧礼用酒,亦见诸巴蜀
16、竹枝词的记录.如王正谊补达县竹枝词:“庆吊仍须走一回,人家酒席要追陪.头缠白布鞋如雪,守孝缘何送礼来.“.制凇以酒送行,是古来社交方式中最悠久的传统之一.清光绪年问任汉州训导的富顺人宋时湛有竹枝词二十二首,又题广汉竹枝词.其中写道:“把酒临歧别有情,愧无一物送公行.柳枝欲折休教?13?折,留待归时听好音.“第删卯欲折不折句别有意趣.而笔者以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送别友人时“把酒临歧“的风习 .传统农耕生产程序中,也有需用酒的礼俗形式.如杨甲秀徙阳竹枝词说到“才祈雨罢又祈晴,官吏拈香日再行“,以及“ 万顷新秧绿渐匀 ,豚蹄麦饭祭田神 “.又写道:“腊肉堆盘酒满卮,田畴正是插秧时.商量作个祈苗醮,打
17、鼓前村去竖旗.“作者原注:“ 州人插秧,用腊肉饷工.田家作秧苗醮,前三日竖旗.“.第与“ 社“有关的崇拜意识和祭祀规范,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内容 .“春 Lt赛社“ 用酒 ,亦见于杨甲秀续增徙阳竹枝词:“歌声袅袅鼓冬冬,坐饮沿溪兴正浓.赛社风光饶乐岁,移尊携酒笑相逢E3(第册三,酒与休闲生活从体现巴蜀民间社会史的竹枝词作品中可以看到,酒在社会日常休闲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巴蜀社会传统民俗生活的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着酒香.宋人冉居常上元竹枝词和曾大卿收入全蜀艺文志,其中写道:“青春恼人思蹁跹,女郎市酒趣数钱.不道翁家留客久,红裆幔结赛秋千.“l3_(第 l 册 2“明人高
18、启竹枝歌有“蜀山消雪蜀江深,郎来妾去斗歌吟“,“妾爱看花下渚宫,郎思沽酒醉临邛“._3I(引肌弼刘沅蜀中新年竹枝词:“笑语纷纷佐酒尊,天明犹记是黄昏.“说“ 守岁“风习.“彻夜不眠“,“ 达旦不休“ 的年节表演,是需要“酒尊“作道具的.相互贺年道喜,也借助“酒“ 以增益喜庆气氛 :“队队衣裳簇簇新,相逢道喜贺阳春.无愁百岁惟今日,醉里何须谢主人.“l3 儿第 2 册】日常休闲生活中“ 当歌对酒“情形,南江人岳凌云的春日锦江杂咏仿竹枝体有所体现:“ 远山娇黛隔层云,酒忆临邛尚待醺.芳草天涯春寂寞,含情独上薛涛坟.“阆苑城南春复春,桃花能笑柳能颦.如何濯锦江边月,不照当歌对酒人.“筋肿诗句中“ 郎
19、思沽酒醉临邛“,“酒忆临邛尚待醺“,既表现了对司马相如,卓文君临邛当垆故事的历史追忆,同时也是诗人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的反映.杨燮锦城竹枝词百首写道:“醉语喧于石路车,娇音多似毁巢鸦.妇人送客浑身胆,少见低头不语花.“ 另一首又有“ 尖声刺耳酡颜妇 “,“细腰长千自风流 “句,也说女子醉酒情形.又如:“嫁得红人多在衙,呼卢会酒自当家.玻璃窗轿归来晚,三炷燃香护奶娃.“作者自注:“俗以老爷,师爷二爷之得时者为红人. 其内眷出入 ,作自家大玻璃轿,婢仆群从,多有饮赌为常事者.“肌啪,墙豪家女子所谓“ 饮赌为常事“, 固然不可看作社会常态 ,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风景 ,也是值得注意的.民间下层劳动者
20、的“饮赌“ 习惯,近代人曹宦庥 汉源岁时竹枝词 中“老稚呼卢乘酒兴,荒郊野岔掷金钱“诗句也有所反映.第册富家闲暇,往往以酒为生活情趣的重要点缀.出身彭县的清代诗人吴好山成都竹枝词九十五首写道:“ 中年便喜服长袍 ,一朵花簪鬓二毛.镇日斗牌无别事,偷闲沽酒醉陶陶.“聊.“斗牌“沽酒“ 成为某些社会阶层主要的消闲方式.又如“ 肆外衣裳亦美哉 ,携他一个大壶来.分明贮米归家去,却道街前打酒回“,似乎饮酒也是家境殷实的一种标志.不过,下层劳苦民众其实也有借“ 酒 “稀释困苦,消散愁情的情形.清乾隆年问曾任盐源县令的王廷取在盐源杂咏竹枝词中的“ 蚁聚蜂屯豹子沟,砂丁沽酒更椎牛“,说到生活异常艰苦的矿工们
21、 “沽酒 “椎牛“的情形.他们平时的生产和生活境况,诗人有“ 费尽工夫石益坚,葱汤麦饭亦艰难 “的描述.儿蚶儿 H明代诗人王叔承竹枝词十二首其一:“月出江头半掩门,侍郎不来又黄昏.夜深忽听巴渝曲,起剔残灯酒尚温.“l3(第 l 册 说到女子于心有期待而对方终于“ 不来“时的心境.江上“夜深“,“残灯“冷月,一缕寂寞情患,隐隐收藏于“酒尚温“ 旬中.清人吴德纯 锦城新年竹枝词十四首:“椒盘献瑞紫烟凝,饮罢酴酥力不胜.最恼娇痴邻小妹,强人呼雉剪银灯.“花月春宵宴赏新,同行姊妹递邀频.红闺?】4?思斗新妆束,细语萧郎点黛匀.“_3_(第 4 傩都说到女子面对美酒的香艳情态 .清乾隆举人,合川人张乃孚合阳竹枝词:“云鬟堆首步生莲,夜夜人家闹庆坛.进酒不容空手过,席中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