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95194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学科领域 (在 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 生物 科学数学外语 历史社区服务体育 物理 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 高中二年级所需时间 4 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经济活动在政治、文化

2、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本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范畴的表现,以及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为发展社会经济所做出的努力。本单元由四个专题组成,即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及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手工业的发展及特征、商业的发展及特点、资本主义的萌芽及发展缓慢的原因。专题一讲述了耕作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成长以及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专题二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其高超的冶金技术、享誉世界的制瓷业、异彩纷呈的丝织业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史实。专

3、题三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兴起,宋元商业的繁荣,明清的徽商与晋商。专题四介绍了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具体表现,并分析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学习方式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辅助于辩论会、小论文写作等,加强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联系。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当时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及特征与地位;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要看到古代中国经济的辉煌成就,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还要看到导致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消极因素,从中汲取教训。主

4、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对社会的影响、精耕细作技术的表现,运用历史理论分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2. 掌握手工业的发展及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了解冶金业、制瓷业、丝织业发展的原因及成就。3. 理解商业发展的表现4. 理解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和性质; 掌握“重农抑商”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后果。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

5、态度与价值观:1、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最前列,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增强爱国热情。3、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是历史的创造者,培养学生养成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4.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初步体会团队协作的作用。对应课标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二.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三.概括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四.了解“重农抑商”“海禁

6、”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能举出一二则典型史实加以说明。2.了解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3.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并在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里恰当地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作用和地位。4.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专题划分专题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一课时)专题二: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一课时)专题三: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课时)专题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两课时)专题一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所需课时 一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

7、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而中国又是世界上四大农业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以农立国的历史传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的粮食和副食品,为手工业部门提供原料。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利于我们对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形成整体认识。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及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传统农业特点和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正确认识传统农业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理解:生产

8、力的发展是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形成和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运用: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传统农业特点和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正确认识传统农业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本专题问题设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我国古代土地制度是怎样演变的?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过程、根本原因及影响是怎样的?小农经济发展有何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如何评价?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表现在哪些方面?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网络,历史专业网站常规资源 教材、学案、教辅资料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其 他 古代经济

9、专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活动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教师展示海南岛黎族人刀耕火种场面及石犁、铁犁的图片。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的具体经过。(简要归纳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过程,分析进这一发展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 )主要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金石并用-铁犁牛耕。活动二、土地制度的演变教师设计情景模拟的环节,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土地制度。切身感受

10、古代农民受到地主的沉重盘剥,由此引导出土地兼并严重必然会导致王朝动乱。(通过创设情景、角色体验,演绎当时的历史状况,走近历史,理解历史。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也就是土地所有关系,它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制约着当时的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活动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材料。思考小农经济的形成和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在讲授中只需要使学生明白古代中国农民负担沉重,处于社会的低层即可。活动四、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学生阅读材料,进行归类概括。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鉴别能力,通过引用正反两方面的材料,理性思考问题。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

11、熟表现主要有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复种制度、农作物的品种、产量以及灌溉、施肥等等。教学评价评价的学习要素:1.掌握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及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等基础知识。2.学会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3.学会设计活动方案,做到可操作性强。4.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正确运用网络搜集材料并学会处理材料信息。5.基本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格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规、历史小论文评价量规等进行自评互评,测试。专题二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所需课时 一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

12、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传到海外,倍受珍视。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通过物的交流,给世界人民带去了美的情趣,传播着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其突出成就: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高超的冶金技术;享誉世界的制瓷业;异彩纷呈的丝织业。这些成就一方面表明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广,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3、及突出成就。2.运用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在海外广受欢迎和赞誉的原因;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本专题问题设计了解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三种主要经营形态的特征和地位是什么?2.我国古代冶金业和丝织业的代表有哪些?3.为什么英语中 china 的意思代表中国和瓷器?4.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为什么能在海外广受欢迎和赞赏?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网络,历史专业网站常规资源 教材、学案、教辅资料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其 他 古代经济专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活动一:素称发

14、达的古代手工业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关于对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知识有哪些?例如,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有“瓷器大国”之称?青铜器的原料是什么?然后进入本课学习。学生解读材料信息,阅读教材。从总体上让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发达的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和古代手工业主要内容(纺织业、冶金业和陶瓷业)。活动二:异彩纷呈的丝织业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如诗经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等一些关于蚕桑生产和丝织业发展的史料情景,使学生认识蚕桑丝织技术是我国的伟大发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思考丝织业重大成就。学生分

15、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培养对史料的鉴别能力,通过引用正反两方面的材料,理性思考问题。 )活动三:高超的冶金技术教师展示有关青铜器、冶炼厂、铁器等有关实物和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情景的再现。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关于冶铜技术、冶铁与炼钢技术的内容,认识到铁农具的推广与使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通过创设情景、角色体验,演绎当时的历史状况,走近历史,理解历史。 )活动四:享誉世界的制瓷业教师展示古代精美的陶器和瓷器幻灯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主要介绍古代中国的陶瓷业的成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及写作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习惯。教学评价评价

16、的学习要素:1.掌握我国古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冶金技术、制瓷业、丝织业等基础知识。2.学会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3.学会设计活动方案,做到可操作性强。4.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正确运用网络搜集材料并学会处理材料信息。5.基本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格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规、历史小论文评价量规等进行自评互评,测试。专题三 古代商业的发展所需课时 一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商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商业的出现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

17、于秦汉时期,到了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课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兴起,宋元商业的繁荣,明清的徽商与晋商。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也包括商业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借鉴。内容涉及的时间长,专业性强。与内容有关的绘画、图片、实物(如货币等) 、文字资料异常丰富。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了解,为学生认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奠定基础。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

18、、手工业的关系。2.运用: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政府控制商业与市场的自我调节;商业繁荣、市场经济与规范市场秩序。本专题问题设计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并在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里恰当地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作用和地位。1.秦汉商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2.汉唐时期城市的市相同点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3.两宋时期商业与隋唐时期相比有哪些新发展元代设立多处市舶司,制定市舶法则,说明了什么问题?4.徽商与晋商的经营状况有什么相似之处?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网络,历史专业网站常规资源 教材、学案、教辅资料教学支撑环境

19、多媒体教室其 他 古代经济专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活动一、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兴起教师展示图文资料,让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各个时期古代商人的发展及原因。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3、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教师通过提问整理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活动二、宋元商业的繁荣。问题探究。小组结合相关史实讨论,总结出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表现1.城市商业的繁荣。2.商品种类增多,各种类型的集市出现。活动三、明清的徽商与晋商教师充分利用图文资料如清明上河图,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古代“市”的繁荣,感受徽商与晋商的实力。增强

20、学生的兴趣。(通过创设情景、角色体验,演绎当时的历史状况,走近历史,理解历史。)通过课本的三幅图片,让学生体会“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正是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国民经济中农、工、商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学评价评价的学习要素:1.掌握商人名称的由来,商业发展的表现、早市、夜市、交子的出现、商业都市、徽商与晋商等基础知识。2.学会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3.学会设计活动方案,做到可操作性强。4.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正确运用网络搜集材料并学会处理材料信息。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规、历史小论文评价量规等进行自评互评,测试。专题四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

21、展所需课时 二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它成为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的特点之一,但它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中,且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稀疏而又微弱的。微弱的力量不足以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本课介绍了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理解:明代资本主义萌芽

22、的原因和性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地位;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目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后果;“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后果。2.运用:中国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农业与商业的关系;闭关锁国与我国现在对外开放的比较。 本专题问题设计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1. 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何时、何地、何行业?有什么特点?2. 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是什么?明代哪些地区出现了雇佣关系,具体情况如何?3.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 明初实行“海禁”的原因是什么?海禁政策造成什么影响?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

23、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网络,历史专业网站常规资源 教材、学案、教辅资料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其 他 古代经济专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活动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教师设计情景模拟的环节学生通过情景模拟体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在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和杭州“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机户雇佣机工,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在棉织业中心的松江,商人雇佣居民生产暑袜,计件付资,商人控制生产,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通过创设情景、角色体验,演绎当时的历史状况,走近历史,理解历史。 )学生阅读材料,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通过提问师生共同分析清代资

24、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兴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然而它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之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而且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发展非常缓慢。就全国总的情况来看,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活动二、重农抑商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文字史料。使学生明白“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各朝代实施的具体措施,结合教材“学习思考”,共同探讨其历史影响,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侧重于指出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分析原因时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加深学生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培养对史料的鉴别能力,通过引用正反两方面的材料,理性思考问题)活动三、

25、海禁与闭关锁国小组辩论赛:海禁利大于弊 VS 海禁弊大于利小组选择自己的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充分论证。明清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造成哪些严重的后果?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封建自然经济,使之难以瓦解;“海禁”的后果:日本对中国的商品需求量扩大, “海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清代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教学评价评价的学习要素:1.掌握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和部门、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表现、明清两代“重农抑商”的具体表现、明清对外贸易的情况等基础知识。2.学会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3.学会设计活动方案,做到可操作性强。4.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正确运用网络搜集材料并学会处理材料信息。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规、历史小论文评价量规等进行自评互评,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