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 国 贸 易 超 调 : 表 现 、 成 因 与 对 策内 容 摘 要 : 本文聚焦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贸易超调, 描述其表现、 探 究其成因,思考应对策略。我们将可能影响中国贸易超调的原因归纳为四类,即贸易结构、 供应链国际化、 经济形势和贸易政策, 每类指标均选取了多个变量纳入计量方程中进行回归 分析。经验 分析结果稳 健地表明, “可延迟商品 ”的出口比 重成为中国 贸易超调最 重要的影 响因素;此外,主要贸易伙伴从中国进口比重、主要贸易伙伴的 GDP 增长率,以及中国库 存占 GDP 比重,对中国贸易超调也产生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生 产程度对超调
2、幅度的影响未能获得实际数据的支持。 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克服超调问题, 实现 健康稳定发展的出路在于, 一方面遵循比较优势, 承接国际外包, 在国际生产链条中扮演好 自己的角色, 另一方面, 积极扩展贸易方向、 有选择地接受国际先进生产方式, 加强同贸易 伙伴的协调对话,以此来减轻贸易超调的幅度。关键词:贸易超调;经济危机;可延迟商品;垂直专业化;贸易保护一 、 引 言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世界贸易经历了严重衰退,而且贸易衰退的程度要大于收入衰退的程度。 由图 1 可见, 在世界经济衰退之际, 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呈现出贸易额下降幅 度高于总体经济下降幅度的现象。 具体来看, 在经济增长率到达
3、谷底的当年 (200 9 年) , 各 经济体出口的增长率也会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大大超过 GDP 的下降幅度。除本次经济危 机之外, 纵观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 发展状况, 在经济衰退的时期, 时常会伴生出口更大幅 度的衰退; 而另一方面, 在经济快速增长之时, 出口也会同时增长, 并且增长的幅度往往 超 过 GDP 增长幅度。这就是说,在经济形势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反应程 度会更大。借助国际金融领域的 “汇率超调” 概念 (D ornbusch, 1976) , 一些学者使用 “贸易超调” 这一术语来描述这一现象 (Esca ith 等, 2010) 。 所谓超调
4、, 通常是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 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的均衡值, 并因此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 在经济衰退的 冲击下, 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对冲击的短期反应呈现出超过其长期稳定均衡值的局面, 表现为 贸易额的变动幅度显著大于经济总量的变动幅度,即呈现出所谓的“贸易超调”现象。众 多 学 者 对 “贸 易 超 调 ”现 象 的 原 因 进 行 了 深 入 的 考 察 。 Baldwin( 2009) 将 这 种 现 象 称为 “贸易大崩溃 (G reat trade collapse) ”, 从逻辑 上指出了可能的形成原因, 并分析了全球 贸易不平衡、政府贸易政策等深层次问题。在具体的成因
5、探讨方面,Levc henko等( 2009) 、 Francois和W oerz(20 09) 强调了 “可延迟商品(P ostponeable goods) ”对贸 易大幅衰退的影 响作用, 指出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等 “可延迟商品” 在经济危机爆发时需求锐减, 但这些 产 品 在 GDP中 的 比 重 相 对 较 小 , 从 而 造 成 贸 易 衰 退 幅 度 远 远 高 于 收 入 衰 退 幅 度 ; Antoine 和 Charlotte( 2010) 则 认 为 高 品 质 产 品 的 进 口 需 求 对 GDP波 动 的 反 映 程 度 大 于 低 品 质 产 品 的 进 口需求,
6、 因而经济危机时期高品质产品贸易额会急剧下降, 带来贸易价格的下降和贸易额的 整体萎缩; 一些学者聚焦于当代世界的生产和分工格局, 认为生产分割、 垂直专业化等生产 形 式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加 剧 了 贸 易 衰 退 , 并 使 贸 易 衰 退 呈 现 出 “协 同 性 ( Synchronicity) ”的 特 征 (Y i, 2009; Giovanni和Lev chenko, 2010) ; 另一些学者则探讨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 融危机对贸易衰退的传导机制, 认为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和贸易信贷紧缩是贸易大崩溃的主要 原因 (Bla nchard, 2009; Auboin, 200
7、9) ; 还有一 些学者则探讨了危机时贸易保护主义对贸2易 带 来 的 负 面 影 响 , Krueger( 2009) 指 出 贸 易 伙 伴 间 的 报 复 性 保 护 措 施 会 导 致 双 方 互 设 贸 易 壁 垒 , 从 而 使 双 边 贸 易 急 剧 下 降 , Evenett( 2009) 的 研 究 表 明 贸 易 保 护 虽 然 对 贸 易 衰 退 只 产 生 了 温 和 的 影 响 , 但 未 来 全 球 范 围 内 仍 需 防 范 贸 易 保 护 主 义 。 Bems等 ( 2012) 对 已 有 研究贸易衰退原因的文献进行综述, 建立起理论模型诠释贸易超调的原因, 认
8、为商品的消费 结构( “可延 迟商品” )是 最重要因素,而存货调整和信贷供给对贸易超调起到了放大作用。一些国内学者研究了中国的贸易超调现象, 并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从逻辑上或使 用统计方法探讨中国贸易超调可能的形成因素 (刘莉、 杨扬, 2011; 戴 翔、 张二震, 2012) 。 这些文献对于我们认识贸易超调现象、 特别是中国的贸易超调现象有所帮助, 但目前尚未有 文献使用定量方法对中国贸易超调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 与此同时, 上文所列的国外 文献,或是从理论上归纳贸易超调的原因,或是从某一方面定量检验贸易超调的发生原因, 并未对贸易超调发生的综合原因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 而
9、且未有专对中国的研究。 本文旨在 对以往的研究有所突破, 综合已有的文献和中国的现实, 建立理论框架并构建计量模型, 定 量考察中国贸易超调的影响因素, 确定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 在探明中国贸易超调成因的 基础上, 提出维持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也可作为 Bems 等 ( 2012) 的 对 应 研 究 , 他 们 是 在 综 合 前 人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构 建 了 理 论 模 型 , 而 本 文 将 综合以往的研究进行经验分析, 更为清晰地定量揭示出中国贸易超调的形成原因, 是现有文 献的有益补充。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描述中国贸易超调的表
10、现,展示出中国出口的收入弹性; 第三部分构建理论框架, 为定量分析中国贸易超调的原因提供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定量分析 中国贸易超调的原因, 并识别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并结合贸易超 调成因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出政策建议。(a )世界50403020100-10-20-30GDP 出 口(b)OECD 国家350403020100-10-20-30GDP 出口(c)东亚太平洋地区50403020100-10-20-30GDP 出口(d)北美806040200-20-40GDP 出口(e)欧盟4403020100-10-20-30GDP 出 口( f) 美 国5040302
11、0100-10-20-30GDP 出 口(g)中国706050403020100-10-20-30GDP 出 口图 1 世 界 主 要 经 济 体 GDP 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 二、中国贸易超调表现及国际比较根据贸易超调的含义,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出口增长率同G DP增长率来考察中国贸易超调 状 况 。 从 图 1( g) 清 晰 可 见 , 20 世 纪 70 年 代 以 来 , 在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率 起 落 过 程 中 , 几 乎 在 每一个转折点, 出口的波动幅度都大于G DP的波 动幅度。 1将考察的时间段聚焦于 1992 年以1 世 界 银 行 数 据 库 提 供 的 贸 易
12、和 GDP数 据 时 间 跨 度 较 长 , 可 以 方 便 研 究 者 考 察 较 长 时 期 的 经 济 变 化 情 况 。5后, 情况依然如此: 当GD P增长率达 到高峰时, 当年的出口增长率会高于 GDP增长 率; 而当 GDP增长率 跌入谷底时, 当年的出口增长率会低于G DP增长 率, 出口增长率与G DP增 长率之 比在大多数年份均大于 1(表 1) 。实际上,出口增长率和 GDP 增长率可以理解为两个变量各自变动的百分比,二者相除 具有弹性的含义, 即表示出口的收入弹性, 而增长率发生转折时出口的收入弹性可用来测度 贸 易 超 调 , 若 弹 性 大 于 1, 则 表 现 出
13、 贸 易 超 调 的 特 征 。 为 考 察 连 续 时 段 的 贸 易 超 调 状 况 , 取 弹性的 10 年移动平均值进行平滑,若平滑后的弹性大于 1,则表明该年度的经济运行具有 贸易超调特征。图 2 展示了 20 世纪 80 年 代 以 来 世 界 主 要 经 济 体 商 品 出 口 的 收 入 弹 性 的 10 年移动平均 值。 尽管通过移动平均方式进行了平滑, 但中国出口的收入弹性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1 年间只有 7 年的弹性值小于 1, 其余 年份的弹性不仅大于 1, 一些年份的弹性还超过 1.5。 美 国出口的收入弹性也较大, 特别是近年来其弹性一直大于中国, 表现出美国
14、出口贸易的波动 幅度远远大于 GDP 的 波 动 幅 度 。 欧 盟 出 口 的 收 入 弹 性 变 异 程 度 较 小 , 31 年 间 始 终 围 绕 1 上 下 波 动 , 除 2011 年 之 外 , 其 余 各 年 的 最 大 值 不 超 过 1.33, 最 小 值 不 低 于 0.76, 2011 年 弹 性 为负是因为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 欧盟 GDP 增长 率在 2010 年 呈现出略小于 0 的状态, 而出 口增长率则超过 12%, 所 以 出 口 的 收 入 弹 性 为 负 , 且 绝 对 值 很 大 , 于 是 在 计 算 2011 年弹性 的移动平均值时会充分受到 20
15、10 年 负 弹 性 的 影 响 。 东 亚 太 平 洋 地 区 的 弹 性 在 绝 大 多 数 年 份 也大于 1, 表 明 整 个 地 区 都 呈 现 出 贸 易 超 调 现 象 。当出口中既包含货物贸易又包含服务贸易时, 可以计算商品与服务出口的收入弹性。 由 图 3 可见, 中国的该弹性值仍然很高, 10 年的 移动平均值大多大于 1。 美国的该弹性仍然较 高,且 2010 年之后显著超过中国。同商品出口的收入弹性相比,欧盟的商品与服务出口的收入弹性从 2000 起开始为 负, 经历了长时间负弹性的状态之后于 2010 年恢 复了正弹性。 在 大多数年份, 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弹性值大于其
16、他经济体的弹性, 意味着该地区参与国际贸易 活跃,且出口额的波动十分剧烈。表 1 中 国 GDP 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比较1992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GDP 11.38 30.18 10.63 16.84 20.21 28.79 29.41 10.38 18.82 23.40出口 19.60 23.81 27.95 27.61 26.86 26.42 17.84 -15.71 36.17 26.46弹性 1.72 0.79 2.63 1.64 1.33 0.92 0.61 -1.51 1.92 1.13注:各年度的弹性为出口增
17、长率除以 GDP 增长率。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中的数据整理而得。综上, 贸易超调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无论是美国、 欧盟等发达经济体, 还是 中 国这样的新兴大国, 或是包含众多经济体的东亚太平洋地区。 相比之下, 中国出口的收入弹 性 变 异 程 度 更 大 , 无 论 是 商 品 出 口 , 还 是 商 品 和 服 务 出 口 , 弹 性 都 曾 经 超 过 2, 并 且 大 多 数 年份的弹性值大于 1, 意 味 着 中 国 的 贸 易 超 调 现 象 更 为 明 显 。 一 些 学 者 指 出 , 纳 入 服 务 贸 易 后,贸 易对 收入的 弹性 会变小 ,即 此时
18、的 超调 幅度会 减小 (刘莉 、杨 扬,201 1) 。 而本文展 示的数据则并未证实这一点, 图 3 与图 2 相比 较, 前者描绘的收入弹性更大, 表明中国的商 品和服务贸易均具有显著的超调特征。考虑到考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贸易超调状况更有意义,考察期应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后文会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超调状况的 10 年移 动平均值, 因此数据要上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 初, 所以这里展 示的基本数据从 1970 年开始。受数据可获得性的约束,后文的经验分析以 1992 年为起点,于是表 1 中展示的数据从 1992 年开始。6在一定时期内, 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
19、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剧烈的出口波动会 带来经济增长的不稳定, 阻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为此, 我们需要探究中国出口贸易超调的 形成因素, 并辨明各因素作用的差异, 以期在发生外部冲击导致贸易剧烈波动时, 能准确找 到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加以控制,减轻波动,化解风险。32.521.510.50-0.5东 亚 太 平 洋 地 区 欧盟 中国 美国图 2 商 品 出 口 的 收 入 弹 性 ( 10 年 移 动 平 均 值 )32.521.510.50-0.5-1东 亚 太 平 洋 地 区 欧 盟 中国 美 国图 3 商 品 及 服 务 出 口 的 收 入 弹 性 ( 10 年 移 动 平
20、均 值 ) 三、中国贸易超调成因:理论框架全 球 经 济 危 机 爆 发 以 来 , 众 多 学 者 从 理 论 上 诠 释 “贸 易 大 崩 溃 ”的 形 成 原 因 ( Baldwin, 2009;B ems 等, 2012 等 ) ,也有一些 学者从各自视角出发,对贸易超调的成因与效应进行 经验分析, 进行实证之前提出一些理论假说 (Anto ine 和 Charlotte, 2010; Hubert 等, 2010) 。 我们根据这些文献, 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归纳出影响中国贸易超调幅 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有待检验的理论假说。(一)贸易和产出结构:“可延迟商品”的作
21、用 在 需 求 方 面 , 由 于 “可 延 迟 商 品 ”的 作 用 , 推 动 并 加 剧 了 贸 易 超 调 现 象 。 经 济 危 机 会 对需求产生极大的冲击, 但对不同产品需求的冲击有所差异, 对于消费者来说, 在收入下降的 情况下,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会有大幅下降,而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并非生活必需品, 在收入下降时, 消费者可以推迟对这些产品的消费, 因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会产生大幅下降。7与此同时, 生产耐用消费品的中间投入品需求也会下降。 特别是资本品, 一方面耐用消费品 需求下降本身会使其需求减少, 另一方面持悲观态度的厂商会对投资持谨慎态度, 普遍推迟 对资本品的购买。耐
22、用消费品和资本品都有可延迟消费的特性,因而被称为“可延迟商品(Postnoneable goods) ”。 “可延迟商品” 贸易额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很大, 而其增加值在 GDP 中的比重 相对较小(由于服务业增加值在 GDP 中占比越来越大),所以在在危机爆发时,对“可延 迟商品”需求的锐减会对贸易造成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贸易的变动幅度会大大超过 GDP 变动幅度,产生严重的贸易超调现象。据此,我们提出如下理论假说。命 题 一 : “可 延 迟 商 品 ”贸 易 额 占 中 国 对 外 贸 易 总 额 的 比 重 越 大 , 则 中 国 的 贸 易 超 调 幅度越大。(二)供应链的国际化 首先
23、, 垂直专业化和零部件贸易的盛行, 导致一件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过程中, 产品多次跨越国界流动,因而贸易规模被成倍放大。根据 Hummels 等 ( 2001) 的 定 义 , 垂 直 专 业 化 是指各国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日益紧密, 中间产品贸易不断增加, 形成了跨越国界 的垂直性贸易链, 一种商品的生产过程延伸为多个连续的生产阶段, 每一个国家在某特定阶 段进行专业化生产。 危机到来之际, 这种垂直生产联系将会对贸易规模的收缩产生放大效应。 而中国是加工贸易大国, 是国际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现行的生产和分工模式会进一步导致 危机发生时,中国对外贸易出现更为剧烈的波动。Hummels
24、等(2001)利用投入产出表构 造了垂直专业化指数 (V S) , 除此之外, 垂直专业化程度可以用零部件贸易的比重来近似测 度,正因为不同的零部件在不同国家生产,才体现出国家间生产的垂直联系。第 二 , 近 年 来 流 行 的 “即 时 生 产 策 略 ( Just in time ) ”会 造 成 危 机 的 “协 同 效 应( Synchronicity effect) ”。 即 时 生 产 的 理 念 是 , 库 存 带 来 了 很 多 附 加 成 本 , 例 如 需 要 建 立 新 的 仓 库 、 需 要 更 新 设 备 、 减 少 流 程 的 可 变 性 、 缺 乏 工 人 和 设
25、 备 灵 活 性 、 以 及 影 响 产 量 等 。 因 此高效率的企业应该不存在库存。 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进行变革 , 在管理中逐 渐适应 “零库存 ”的状态, 以便削减生产流程中的成 本 (P ilkington, 1998) 。 这种生 产模式 会带来各个环节生产的同步性, 对最终产品需求的下降会很快传递到零部件生产环节 , 从而 带来贸易额的迅速全面下滑。 由于 JIT 生产方式的核心是降低库存 , 因此库存量的减少标志 着该生产方式的盛行。由此,我们提出如下理论假说。命 题 二 : 中 国 参 与 国 际 垂 直 专 业 化 生 产 程 度 越 高 , 零 部 件 贸 易
26、 比 重 越 高 , 则 中 国 的 贸 易超调幅度越大。命题三:全球范围内厂商库存量越小,则 JIT 生产方式越深入,会导致中国的贸易超 调幅度越大。(三)经济形势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经济衰退的直接表现是收入水平的下降,这不仅会直接带来西方发达国家消费支出, 即对中国产品出口需求的减少, 而且会导致各界 对经济发展信心的下降,对未来产生悲观预期,从而进一步抑制消费者的支出水平。此后, 欧债危机蔓延, 至今未有明显转机, 这同样会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造成 中国出口的大幅波动。由此我们认为,经济形势可能是影响中国贸易超调的重要因素。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
27、响的另一个机制是: 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会带来全球范围内 贸易信贷的收缩。以 2008 年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银行同业间的融资几乎停滞,信用市场 趋于冻结, 经济危机的冲击由需求领域传导至生产领域。 传统观点认为, 信用条件约束会限8制贸易流动,因此经济危机带来的贸易信贷收缩会严重抑制中国出口,加剧贸易超调现象。 尽 管 一 些 学 者 的 实 证 分 析 认 为 , 贸 易 信 贷 收 缩 对 全 球 贸 易 量 减 少 的 作 用 有 限 ( Mora 和 Powers, 2009) , 我们仍然 认为贸易信贷对中国贸易超调的影响是一个有待检验的理论假说。命 题 四 : 经 济 危 机 造
28、成 的 悲 观 预 期 , 会 对 中 国 出 口 需 求 产 生 负 面 影 响 , 显 著 增 加 中 国 的贸易超调幅度。命题五:全球贸易信贷收缩会显著增加中国的贸易超调幅度。(四)贸易政策 在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刻, 贸易保护主义往往会重新抬头, 各国高筑贸易壁垒, 限制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Bagwel l 和 Staiger,2 003) 。中国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出口国,不 仅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限制, 还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因而发展中 国 家 也 会 采 取 各 种 方 式 限 制 中 国 产 品 。 各 种 贸 易 限 制 措 施 会 对 中 国 出 口
29、 造 成 重 要 的 负 面 影 响,从而加剧出口贸易的波动,增加中国贸易超调幅度。根据一些学者的观点, 2008 年以来的 全球经济危机并未显著提高各国的关税水平 (K ee 等,20 13;G awande 等, 2011) ;而另 一些学者则指出,G 20 国家 2008 年 至 2009 年间 的非 关税壁垒有显著增加, 新兴市场国家对非关税壁垒的使用则更加活跃 (Bown , 2011) 。 由 于 WTO 倡导关税减让, 因而关税的贸易保护效应日渐式微, 非关税壁垒的保护作用日益增强, 我们据此提出如下理论假说。命 题 六 : 中 国 出 口 产 品 在 国 际 市 场 上 遭 受
30、 的 非 关 税 壁 垒 会 显 著 增 加 中 国 的 贸 易 超 调 幅 度 。这些命题成为本文经验分析的理论框架, 后文的经验分析则在该框架下用实际数据检验 各假说是否成立。四、中国贸易超调成因:经验分析(一)经验方法与数据 根据本文的理论框架, 我们考察中国贸易超调的影响因素, 即对上文提出的七个命题进行检验。 以中国对外贸易超调幅度为被解释变量, 以理论框架中提到的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 为 解 释 变 量 , 使 用 极 大 似 然 法 ( ML) 进 行 回 归 , 考 察 期 为 1992 年至 2011 年 。 2考虑到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同时为使文章关注的
31、焦点集中, 我们使用出口贸易增长率与G DP增长 率进行比较来测度贸易超调幅度, 具体指标有两个。 一是 变量Overshooting,它表示中国出口增长率与中国GDP 增长率之差,若该值为正,则表明当 年中国呈现出 (出口) 贸 易超调现象。 考虑到两个增长率之差的离差较大, 我们还使用变量 Elasticity来 测 度 超 调 , 它 表 示 中 国 出 口 增 长 率 与 中 国 GDP增 长 率 之 比 , 如 前 文 所 述 , 该 变 量 正是出口的收入弹性,若取值大于 1,则表明当年中国呈现出(出口)贸易超调现象。 3 如前所述, 解释变量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测度贸易和产出
32、结构的变量, 包括中国耐用消 费 品 出 口 占 总 出 口 比 重 Durable,资本品出口比重 Capital,以及“可延迟商品”出口比重 Postnoneable,即前两个比重之和。在基准检验中,我们使用的变量是 P ostnoneable, 为 保 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我们再使用“可延迟商品”之下的各子类产品出口比重进行回归。2 选取 1992 年作为起始年份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中国从 1992 年开始确立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 经济改革的目标,从此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出口贸易才真正得以遵循市场规律、按照比较优势 进行; 二是因为一些关键解释变量可获得的最早数据始于 19
33、92 年, 为 了不放弃这些变量, 只能收到数据可 获得性的约束。2011 年的数据则是截止本文写作时所能获得的最新数据。3 中 国 出 口 和 GDP数 据 来 源 于 世 界 银 行 统 计 数 据 库 。 网 址 为 http:/data.worldbank.org/。9表 2 描 述 性 统 计变 量 含 义 均 值 标 准 差 预期符号被解释变量Overshooting 中国出口增长率与中国 GDP 增长率之差 0.154 1.069Elasticity 中国出口增长率与中国 GDP 增长率之比 1.209 0.994Elasticity_S 中 国 出 口 ( 包 括 货 物 和
34、服 务 ) 增 长 率 与 中 国 GDP增长率之比1.299 0.972贸易结构Postponeable 中国“可延迟商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 9.878 0.754 +Durable 中国耐用消费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 6.727 0.362 +Capital 中国资本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 3.151 0.634 +供应链国际化P&C 中国零部件贸易比重(%) 11.849 4.016 +VS 中国垂直专业化指数 0.201 0.047 +Processing 中国加工贸易比重(%) 51.929 4.106 +Inventory 中国库存与 GDP 之比(%) 8.570 4.
35、962 -经济形势PMI 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数 52.120 4.036 -Employment 美国就业指数 48.756 5.222 -Price 美国价格指数 58.810 10.596 -GDP_G 世界 GDP 增长率(%) 2.749 1.480 -GDP_P 中国主要贸易伙伴 GDP 增长率(% ) 1.728 1.731 -Import_C 主要贸易伙伴从中国进口占总进口比重(%) 4.917 2.405 -Import_Share 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占 GDP 比重(% ) 15.823 2.959 -Tradecredit 美国贸易信贷占总信贷之比(%) 8.875 9.969
36、 -贸易政策Antidumping 中国遭遇反倾销案件数 48.450 15.178 +Measure 中国产品被征反倾销案件数 33.950 13.260 +资料来源:详见文中所述联合国基本经济类别 (BEC ) 分类方法是根据产品的生产阶段进行的分类, 其包含耐用 消费品、 准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等类别。 但联合国Com trade数据库中提供的BEC分类 下的贸 易数据年限较短, 不是进行回归分析的理想来源。 Comtrade数据库中按照标准国际贸易分类 方 法 第 三 版 ( SITC Rev.3) 进 行 分 类 的 贸 易 数 据 跨 度 相 对 较 长 , 起 始 年 份 为 19
37、92 年 。 我 们 根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S ITC Rev.3 和BEC之间 的转换表 , 将S ITC Rev.3 分类下的数据归并 到BEC分类之下,计算出测度贸易和产出结构的四个变量。 4第 二 类 是 测 度 供 应 链 国 际 化 的 变 量 , 包 括 中 国 的 零 部 件 贸 易 比 重 P&C, 垂 直 专 业 化 指 数VS, 中国的库存率Inve ntory, 考虑到中国是加工贸易大国, 而加工贸易正体现了国际生产 分割、垂直联系等特征,因而还加入了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比率Processing。BEC分类方法中 也 包 含 零 部 件 这 种 类 别 , 因 此 P&C的
38、 计 算 方 法 与 Postnoneable等 变 量 相 同 。 CCER课 题 组(20 04) 曾 经计算过 1992 年至 2003 年中国的垂直专业化指数, 本文利用该计算结果, 并自 己计算了之后几年的指数, 获得了本文考察期内完整的VS 数 据。 Inventory的具体含义为中国4 Comtrade数 据 库 搜 索 数 据 页 面 的 网 址 为 http:/comtrade.un.org/db/dqQuickQuery.aspx; 对 照 表 来 源 网 址 为 http:/unstats.un.org/unsd/cr/registry/regot.asp?Lg=1。各年
39、库存与GDP之比,库存率越低,表明JIT生产方式在中国实行得越深入,其中库存数据 和 GDP数 据 均 来 源 于 世 界 银 行 数 据 库 。 中 国 海 关 总 署 网 站 提 供 了 2005 年以后中国加工贸易出口额,我们据此计算加工贸易比重; 51992 年 至 2004 年 的 数 据 , 我 们 根 据 各 年 中 国 贸 易外经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而得。第 三 类 是 反 映 经 济 危 机 影 响 的 变 量 。 采 购 经 理 人 指 数 PMI是 测 度 经 济 形 势 的 权 威 指 标 , 它所包含的分项指标反映了商业活动的现实情况, 而该指数本身则反映了制造业的整
40、体增长 或衰退, 通过该指标的动态变化能反映经济活动所处的周期状态。 我们的基准检验使用PMI 指 数 , 在 进 行 敏 感 性 检 验 时 , 使 用 构 造 PMI的 重 要 分 项 指 标 , 包 括 就 业 指 数 Employment和 价 格指数Price。这些数据来源于美国供应管理研究所(ISM)网站。 6 反映经济危机影响的变 量还包括世界GDP增长率GDP_G ,中国主要贸易伙伴GDP 增长率GDP_P,主要贸易伙伴从 中国进口占总进口比重Im port_C, 以 及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占G DP比重I mport_Share。 7其中贸 易数据来源于Com trade数据库
41、, GDP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 关于贸易信贷, 由于 美 国 是 中 国 重 要 的 产 品 销 售 市 场 , 我 们 使 用 美 国 贸 易 信 贷 占 总 信 贷 之 比 Tradecredit, 用 来 考 察贸易信贷收缩对中国出口需求的影响作用,数据来源于美联储网站。 8第四类是反映中国遭受贸易壁垒的变量。 由于中国是遭受反倾销诉讼的头号目标国, 并 且反倾销诉讼对中国出口已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们使用各年度中国遭遇反倾销案件 数 Antidumping和 中 国 产 品 被 征 反 倾 销 的 案 件 数 Measure, 数 据 来 源 于 世 界 银 行 的 贸
42、 易 壁 垒 数 据 库 。 9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预期符号列于表 2 之 中 。(二)经验分析结果 由于本文的经验分析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 因此在进行回归之前先要判断变量的平稳性。 对全部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我们发现大多数变量是平稳的。 一方面, 被解释变量是 超 调幅度, 该变量具有极强的随机性, 不会随时间推移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同时, 经 济形势的 涨落会将超调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 从而呈现出超调幅度围绕某一均值上下波动的局面, 而 不会使其长期维持在某一较高或较低水平。 另一方面, 解释变量中有很多是随机性很强的比 值, 它们的变化也不具有时间趋势性。 但也有一些重要的解释变量未
43、通过平稳性检验, 包括 Postponeable、 Inventory 等 。 如 果 用 普 通 最 小 二 乘 法 ( OLS) 进 行 分 析 , 需 要 对 非 平 稳 变 量 进行差分, 得到平稳序列, 否则估计结果不具有一致性。 但进行差分会损失水平值所包含的 信息, 不利于客观反映中国贸易超调的影响因素。 因而我们使用了极大似然法 (ML ) , 仍 用 各变量的水平值进行回归, 这样, 即使所有的变量都是非平稳的, 也可以保证估计结果具有 一致性。以中国出口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差 Overshooting 来 表 示 超 调 幅 度 , 考 察 四 类 因 素 对 中国贸
44、易超调幅度的影响作用,基准结果列于表 3 第 ( 1) 列 中 。首先,同预期相符,中国“可延迟商品”出口比重Postponeable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 “可延迟商品” 在出口贸易和 GDP中 的比重差异的确是构成中国贸易超调的重要原因。 近年 来, 由于自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不断深入地融入国际生产网络, 中国出口耐用消费品和资 本品的比重日益提高, 在机电产品、 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 而这些产品具 有 “可延迟消费 ”的特征, 其贸易额在经济发生转折时会发生大幅波动, 是贸易超调的重 要5 海 关 统 计 数 据 来 源 : http:/ 网 址 为 http:/www.i
45、sm.ws/ISMReport/content.cfm?ItemNumber=13339&navItemNumber=12958。7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前三位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和日本,所以本文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指这三 个经济体。8 网 址 为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z1/current/data.htm。9 网 址 为 http:/people.brandeis.edu/cbown/global_ad/。 该 数 据 库 为 Brandeis大 学 Bown教 授 整 理 所 得 , 后 来 并 入世界银行研究数据库。1011贡献因
46、素。 10由此,命题一初步得到证实。 第二,在反映供应链国际化的指标中,零部件贸易比重 P&C 的 估 计 系 数 符 号 为 正 , 但只在 10%的水平上显著,这样,关于命题二,即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生产的程度是否 会对贸易超调产生正向影响, 只获 得了一个较弱的支持。 库存与 GDP 之比 Inventory 的估计 系数符号为负,且在 1%的 水 平 上 显 著 , 这 意 味 着 , JIT 生产方式带来一件商品各生产环节 的同步性,当经济发生波动时,会带来贸易额的迅速全面下滑,命题三被初步证实。第三, 测度经济形势影响的变量较多, 这些变量回归结果的显著性存在差异。 采购经理 人
47、指数 PMI 的估计系数为负,且在 5%的 水 平 上 显 著 , 表 明 经 济 衰 退 会 造 成 各 界 信 心 不 足 , 因而迅速减少进口需求,加重贸易超调幅度,命题四的假说初步获得证实。世界 GDP 增长 率 GDP_G 的估计系数不显著, 表明世界经济并未作为一个整体影响中国贸易超调幅度, 由 于该变量包含了世界全部国家经济增长的信息, 而中国并非同所有国家都具有密切的贸易关 系,所以造成了该变量不显著。主要贸易伙伴从中国进口的比重 Import_C 显 著 为 负 , 意 味 着当美、 欧、 日这三大贸易伙伴从中国的进口保持稳定时, 会减轻贸易波动, 使贸易超调幅 度降低。 主
48、要贸易伙伴进口占 GDP 比 重 Import_Share 的估 计 系 数不显著, 可能的原因在于, 该指标测度的是这些经济体总体的进口状况, 而并非专从中国的进口状况, 其与中国贸易超 调幅度之间的关系不紧密。美国贸易信贷占总信贷比重 Tradecredit 的 估 计 系 数 显 著 为 负 , 表明贸易信贷水平会对国际贸易产生显著影响, 当经济衰退时, 重要贸易伙伴信贷收缩会极 大地抑制中国出口,加剧贸易超调,由此,命题五获得初步证实。第 四 , Antidumping 的 估 计 系 数 显 著 为 正 , 表 明 作 为 中 国 遭 遇 最 多 的 贸 易 壁 垒 , 反 倾 销
49、的发起数量的确对中国贸易超调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命题六的假说初步被证实。计 量 方 程 中 纳 入 的 变 量 是 我 们 根 据 已 有 的 文 献 和 中 国 对 外 贸 易 发 展 的 现 实 状 况 选 取 和 构造的, 具有理论和现实依据 。 但影响超调的各类因素较为复杂, 同一类因素中即包含众多 意义相近的变量, 只选取一组变量进行回归无法保证结果的稳健性。 为此, 我们变换计量方 程中的变量,使用同一类因素中的其他指标进行回归。表 3 中第 ( 2) 、 ( 3) 列中 的贸易结构变量仍然使用的是 Postponeable, 变 换了其他三类 因 素 中 使 用 的 变 量 。 在 第 ( 2) 列 中 , 垂 直 专 业 化 指 数 VS 估计系数为正,也在 10%的 水 平 上显著;描述经济形势的变量由 PMI 换为就业指数 Employment, 该 变 量 仍 然 显 著 , 表 明 经 济衰退会显著增大超调幅度; 世界 GDP 增长率变换为主要贸易伙伴的 GDP 增长率 GDP_P, 此时考察经济形势的范围更为集中, 因而该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 这同样证实了命题四 的 假 说 。 在 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