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案三】9.1杠杆.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91041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三】9.1杠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案三】9.1杠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案三】9.1杠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课题 9.1 杠杆教 学目 标1、 知识与技能(1) 能通过观察生活和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能准确的画出杠杆的动力臂于阻力臂。(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有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2、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 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2)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

2、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2) 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 重 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难 点来源:学科网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具准备 杠杆、支架、钩码、尺、线等教 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来源: 学生活动设计导入新授(一)杠杆定义(二)杠杆的五个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 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你知道这句话中的道理吗?在这句话中“一个立足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对,这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

3、师:那么什么是杠杆呢?我们来模拟一个 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怎样用一支棍撬 起一块大石头?(模拟撬粉笔盒)师:在模拟这个过程中,我们 用了一支硬棒,而且在撬起过程中这支硬棒在一个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象这样的一支硬棒叫杠杆。(板书定义)师:你能举出几种在日常生活当中见过的杠杆吗?(学生举例)出示投影片:起子、铡刀、羊角锤、抽水机柄、剪甲刀等。教师指出,这些都是杠杆,然后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一支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 转动。需要注意的是杠杆并非一定是直的。师:其实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利用杠杆了,那么他们利用杠杆的目的是什么呢?对,我们同学们请看:(教师演示)同学们

4、能否 利用手边的刻度尺来做一个杠杆撬起你的书本呢?(学生实验)(学生答,省力)要素:(三)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源:利用杠杆时一般都是为了省力,那么杠杆为什么省力呢?要想知道原因,需要了解几个有关于杠杆的名词。我们以刚才的撬棍 为例来学习这几个名词,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可以把这个图画出来。 (教师示范讲授)1、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 用红笔标出)2、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F 1)注意:动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是杠 杆,动力作用点在杠杆上。 (教师演示)3、 阻力:阻止杠杆转动的力。 (F 2)同样,阻力也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同样是杠杆,阻力作用点也在杠

5、杆上。 (教师演示)4、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l 1)动力作用线的定义在课本的 下面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如何才能画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教师演示)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 力臂。5、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l 2)那么如何画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 的距离呢?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不够长怎么办?(教师演示)师:我们把这五个要素叫做杠杆的五要素。现在我们来练习画一个(出示投影)学习完了杠杆的五个要素后,我们来通过实验研究一下杠杆为什么能用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力。首先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下课本第五自然段,找出我们这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师:我们通常是在杠杆

6、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情况下使用杠杆的,所谓的平衡指的是杠杆在水平位置上静止,或匀速转动。在我们这个实验中的第一步应该把杠杆在水平位置上调平,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解释原因)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师:那么在做实验 的过程中能否再去调节杠杆的平衡呢? 实验的第二、第三步应该怎么办,请同学们继续看书。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做几次?我们用什么来当动力和阻力?为了统一一下标准,我们把支点右边的钩码当动力,支点左边的钩码当阻力。在这来源: 数理化网来源:(学生阅读)来源:(学生阅读并找学生说出)(找学生起来说做法,教师演示)(学生回答)来源:(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三

7、次实验中同学们可任意的取三次值,让杠杆达到平衡。我们前后位每四人一组,每组出一名同学负责随时记录数据。好现在请同学们 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开始做实验。找一组的实验数据投影,并分析数据。来 源:师:在这 三次实验中,同学们能否找出一个规律来?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师:对,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杠杆平衡条件。 (板书)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如果用字母表示的话这个公式可以写成:F 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这个关系式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F 1/F2=l2/l1也就是说,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时候,我们使用杠杆所用的动力是与动力臂成反比的,动力臂越大,所用的力就越小,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用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力了。(请学 生回答)小 结在这一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那些 知识,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学生总结)课后作业来源:学物理本节练习题板书设计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2、杠杆的五个要素来源:数理化网3、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反思本节应多举例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杠杆很多多让学生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