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大海边信息窗1.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85357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大海边信息窗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大海边信息窗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大海边信息窗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题 六、大海边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 信息窗 1 课时 1 课时 设计人 陈雪原教学目标设计1、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加碱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2、 经历探索 100 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性。1、 自主探究法:经历探索 100 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性。2、 发现法:能发现、提出并解决 100 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一、 谈话导入二、 观察情境土,提出问题。三、解决问题。1、解决红点表示的问题“一共捉了多少只虾”由大海的话题

2、引入,唤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土,交流图意及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为了便于表达,可以给图中的每个小朋友起上名字。红点表示的问题“一共捉了多少只虾”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教学时,先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即“小朋友在海边捉小虾,小丽捉了 12 只,小兵捉了 26 只,一共捉了多少只虾“,然后让学生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学习口算,又要学习笔算。在教学口算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借助学具操作、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索并组织交流。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借助学具进行说明:2 捆

3、加 1 捆合起来是 3 捆,即 2 个十加 1 个十是 30,6 根和 2 根合起来是 8 根,即 6 个一加 2 个一是 8。从而直观地感受笔算时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教学笔算时,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列师:课件出示情境图生:仔细观察情境土,交流图意及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师:出示红点表示的问题“一共捉了多少只虾”生:从情境中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生:借助学具操作、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索并组织交流生:自己尝试列竖式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2、决绿点表示的问题“一共做了多少只螃蟹”四、课堂练习。自主练习第 3题五、课堂小结竖式,之后,教师要讲解竖式的正确

4、写法并再一次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在用竖式计算时,可能有的学生先从个位加起,有的先从十位加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待学到进位加法时让学生体会从个位加起的优越性。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如在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估一估,然后通过计算出的结果予以验证。绿点表示的问题“一共做了多少只螃蟹” ,可以先让学生估算,然后选择口算和笔算,不必要求学生既用口算又用笔算。自主练习第 3 题是一道连线题,是对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巩固,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清图意,并向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小壁虎断尾巴的有关知识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收

5、获体会,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师:讲解竖式的正确写法并再一次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师:引导学生先估一估,然后通过计算出的结果予以验证。师:出示绿点表示的问题“一共做了多少只螃蟹”生:先估算,然后选择口算和笔算师:出示自主练习第 3 题生:自主练习。生:交流收获体会板书设计赶海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12+26=38(只)一共做了多少只螃蟹?11+23=34(只)课后反思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一系列海边活动情景,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组成具有逻辑联系的“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这一串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要避免单纯的进行计算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