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住建筑节能材料与技术经济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已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 30%左右,且每年仍以 1%的速度增长。我国城市住房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 37%,住宅平均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 3.5 倍。因此,居住建筑的节能是我国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建筑能耗的节约潜力十分巨大。关键词:节能建筑;居住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已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 30%左右,而且每年还将以 1%的速度增长,城市住房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 3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住宅的平均能耗已经高出了 3.5 倍。据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建筑业增加值在 2010 年全年,已
2、经实现了 221.66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24.2%,具备资质的建筑企业施工房屋的建筑面积 4829.46 万 m2,比上年增长了 17.3%,完成房屋竣工面积 1277.82 万 m2,增长 14.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776.92 万 m2,增长 14.6%。2011 年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面积2249.38 万 m2,2012 年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面积 2666.35 万 m2。目前住宅建筑面积已超过 2 亿 m2。城镇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条件继续改善,目前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省社会总能耗的一个重点。居住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建筑能耗的节约潜力十分巨大。建
3、筑能耗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热水、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和建筑有关设备等方面能耗。目前,我国这部份能耗约占全国社会终端总能耗的 27.6%。从1986 年起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现了对建筑节能的总体设想与规划,共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86 年到 1995 年,计划的新建建筑能耗状况应在 19801981 年设计标准能耗基础上,节约 30。第二阶段从 1996 年到 2000 年,新建建筑能耗应在 1995 年标准的基础上再节约 30,即 19801981 年通用设计标准建筑能耗的50。第三阶段部分地区 2005 年后的新建建筑应在上一标准的基础上再节约 30,即 19801981
4、年通用设计标准建筑能耗的的65。从 35%节能提高到 65%节能。虽然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已经取得不小成效,但与发达国家之间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与气候条件相似的发达国家对比,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墙达到了国外的2.63.6 倍,屋盖是国外的 3.24.2 倍,外窗约为国外的 1.42.0倍,门窗的空气渗透系数高达国外 36 倍。综合各种因素起来,我国采暖住宅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已是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 35 倍。而世界发达国家,在已经具有高水平的基础上,还在不断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行业目前已经占到了我国国民经济总能耗的 30%,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是重要课题之一,而占到我国总建筑面积 60
5、%以上的居住建筑,成为建筑节能的关键。建筑设计,是建筑节能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意义非常重大。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的节能建筑,一般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现在对于节能建筑的设计方法,也就是“被动式节能技术”的研究进展仍然不大。节能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一般也是以建筑热工技术或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从理论出发的研究方法。目前,大部分建筑外墙都采用了外墙保温砂浆或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等措施改善墙体热工性能,居住建筑的外墙热工性能大部分符合标准要求。造成以上情形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由于节能技术近年来才逐渐成熟,并且进入贵州省建筑行业领域的时间比较短,没有得到建筑行业人员充分的重
6、视,没有经验,同时相应的政策还有待完善。许多建筑设计人员建筑节能的概念较差,建筑能耗水平了解不足,即使有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也不愿意采用。节能技术初期投资比较大,而节能潜力难以估量。发达国家的建筑用能一般归于住宅和商业范畴,发达国家的城市和农村普遍冬天采暖,一般采暖的室温规定为 2022,比我国高 4。主要是燃气、燃料油和电力作为采暖用能源,采用固体燃料的情况比较少。设置恒温控制设备的比较多,当室温低(高)于所要求的温度时,自动启用(停止)采暖设备。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采暖时间长,而且常年有家用热水供应。发达国家炎热地区的建筑,一般都安装了空调设备。国际上成熟的节能建筑技术大多是“主动
7、式节能技术”,普遍造价比较高,较难在贵州省的节能建筑设计中得到应用和借鉴。目前很多节能技术在贵州省建筑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具有实际应用研究的价值。基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贵州省每年新建建设面积及竣工面积正强劲增加。结合贵州省城市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贵阳,到 2013 年,贵阳的建成区面积将达到到 170km2,城市化率会达到 60%,构筑了初步的“大贵阳”的框架。第二步到了 2020 年后,建成区面积将超过 200km2,城市化率达到65%,初步形成“大贵阳”的雏形,城市的规模将会迅速的扩张。伴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城市的建筑能耗问题就日趋明显。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功能质量的同时,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运行维护应该从全寿命周期内考虑,以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广居住建筑节能材料与设备,发展绿色建筑,使居住建筑采用节能材料与设备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