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综合过关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7990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综合过关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综合过关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综合过关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综合过关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综合过关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过关检测(二)(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不像先前那样严格和清楚了,彼此开始流通。虽说士人流落民间的是少数,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这些新晋的士人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因为很多人都这样,大家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早在中唐,禅宗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原本为的是化俗,也就是争取群众

2、。 “语录”就成为一种文体了。这之后就是唐朝的“传奇” 。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的。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到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 。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 。可是

3、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玩意儿。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之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虽然俗雅并存,但古人心中的“雅俗共赏”其实仍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变了质,但是还是以文言或雅言

4、为主。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以西厢记和水浒传为例,这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压迫反抗”,也是人之常情。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19 世纪 20 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

5、阶级。这知识阶级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并且这个运动已经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有删节)1.下列关于“雅俗共赏”的相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安史之乱”可以看作中国文学向“雅俗共赏”转变的起点,因为战乱打破了“士”与“民”的界限,越来越多的“民”进入到上层社会。B.从唐宋的诗文演变情况看,“雅俗共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语言的变化,白话文进入文学领域,并且逐

6、渐取代了文言文的地位。C.雅人和俗人能对同一对象“共赏”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作为人的共有的相通的快感或趣味。D.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中国文学出现了不分雅俗、只谈共赏的局面,在作者看来这是由于知识阶层融入了更多的来自民间的分子。答案:B解析:第段表明虽然白话进入文学,但是仍以雅言为主。2.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语录体这种文体来自于中唐时期的禅宗,和尚在传道的过程中把大师的话用口语记录下来,其目的是让普通人看懂,便于传道。B.宋代的词被称为“诗余”,后来的曲又被称为“词余”,大抵是因为二者做到了“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C.“雅俗共赏”其实是“士”与“民”的

7、文化的磨合,是“雅”对俗的迁就,也是“俗”对雅的学习和效仿。D.作者引用孟子的话,是想证明,有一些美是被人们共同承认并欣赏的,而这些美主要集中在共通的人之常情上。答案:B解析:第段中“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 “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才是被称为“诗余” “词余”的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雅文学和俗文学交融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阶层的融合,剧烈的社会动荡,如战乱就成为新文学产生的必要条件。B.孟子认为口耳目感受的美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文学作品雅俗共赏的基础也是共同的人情,因此描写感官的体验,就能做到雅俗共赏。

8、C.作者认为新旧调整,传统就会变质,这变质的传统就会一直传递下去,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传统丧失的无奈。D.苏轼的词流传千古,不仅仅因为其语言接近白话,明白通畅,还因为其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答案:C解析:A 项,第一段只表明战乱是分界线,但没有说是必要条件;B 项,“因此描写感官的体验,就能做到雅俗共赏”过于绝对;D 项,“还因为其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对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有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2017 全国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题。窗子以外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

9、到个源头。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

10、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

11、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

12、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13、( )(3 分)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散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B 项,“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理解错误,于文无据。5.结合全

14、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5 分)参考答案: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文本中的窗子,既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可以是铁纱窗,或者是玻璃窗;又是隔绝自己生活与他人世界的象征。有的人坐在窗子里面,有的人行走在窗子外面,而一扇窗子隔绝出来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参考答案: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使用“你”的同时

15、,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的能力。文本中,“你” “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视角,称呼“你”体现了作者冷静的思考。作者既关注窗外,又无法真正走出窗子,在“你”与“我”不同的人称中,体现出作者的自嘲与反思。(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2017 全国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79 题。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

16、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 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 年 4 月 5 日新华网)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

17、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

18、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 “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

19、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 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

20、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A、B、C 三项的表述均符合文字和图表的内容。D 项,“是主要原因”与原文不符,依据材料二第二段,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之一。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1、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答案:AE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B 项,有关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作用的评价错,原文主要从居民和政府两方的责任谈,并未涉及媒体。C 项,原文没有否认“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的说法,只是在材料二第三段中说,“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 。D 项,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22、给出的是“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没有制定具体的奖惩措施。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参考答案: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二第 2 段明确把垃圾分类的责任分为居民和政府,答题时应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联系后两段文字,勾画有关内容,分要点概括。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2017 全国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013 题。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

23、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4、。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文本概览本文主要叙写许将的仕途历程及杰出表现。担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

25、,编修中书条例时,上奏朝廷接待上诉之人,出使代州从容应对契丹问难;担任秦州、郓州知州时,释放那些曾经偷盗之人而改变风俗;任吏部尚书时,反对破坏司马光墓的行为;死后谥号文定。文脉梳理1.上奏朝廷接待上诉之人,出使代州从容应对契丹问难;2.释放那些曾经偷盗之人而改变风俗;3.反对破坏司马光墓的行为;4.谥号文定。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

26、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先通读文段,了解文段的大意,然后再根据一些语言特征进行断句。如“初”表示时间,可停顿。从“先” “次”来看,属于时间顺序,可断为“先南曹/次考功” 。“又不得诉长吏”的主语为“选者”,因此可放在一起。因此选 D 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

27、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本题宜用直接选取法。近侍“职位很高”不对,有些近侍职位不一定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过于绝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

28、回。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宜用“题文对照法”,依次比对。 “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不正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将曰:“此事,

29、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5 分)(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5 分)参考答案:(1)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2)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阅卷时一般根据关键词语的解释正误来判分。第(1)句关键词有:申饬、岂、惭、对。第(2)句关键词有:相、同肆、诸、发。翻译时要注意古文翻译“信、达、雅”的原则,尽量做到字句落实,语言连贯。参考译文许将字冲元,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名。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

30、编修中书条例。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留难。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皆不敢去,朝廷就任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驳斥他们,就会有损国家大体。 ”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道:“看看南朝的状元。 ”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

31、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做得对。第二年,他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 ”就把他们全部释放,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又看到监狱空了。”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诽谤官方,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风俗却自动改变了。朝廷召任他担任兵部侍郎。上疏说:“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 ”对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

32、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访问枢密大臣,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墓,不是盛德的人所做的事。 ”知颍昌府移到大名。在大名六年,多次告老,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谧号文定。(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2017 全国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 1415 题。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

33、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

34、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的能力,具体考点涉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通过注释可知,苏辙在当时的名位很高,诗人引用唐代李揆的典故,用李揆指子由,是想借此告诫子由,出使契丹,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可知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的典故,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B 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属曲解文意。D 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理解偏颇。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 分

35、)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所以应具体赏析首联。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手足情深,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作答时,须先概括出诗人的性格特点,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积雨辋川庄作中“ , ”一联写诗人山上静观所见的田家生活

36、,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诗人以“ , !”一句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 答案:(1)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1)“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如果这个阀门开漏,君子人格将 ;如果这个阀门依然存在,哪怕锈迹斑斑,君子人格还会生生不息。 (2)一场暴雨过后,田地里的菜苗全都被水冲走了,妈妈的辛苦又 了。 (3)小偷溜进谈迁家里,偷走了存放国榷的原稿,使谈迁二

37、十多年的心血 。 A.荡然无存 化为乌有 付之东流B.付之东流 化为乌有 荡然无存C.化为乌有 荡然无存 付之东流D.荡然无存 付之东流 化为乌有答案:D解析:“荡然无存”是指空荡荡的什么东西也不存在。 “付之东流”指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化为乌有”指全部丧失或完全落空。第(1)句强调完全不存在,选“荡然无存” 。第(2)句指“妈妈的辛苦”白费了,选“付之东流” 。第(3)句“小偷偷走了原稿”,应选具有“全部丧失”意义的“化为乌有”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一生著有 150 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出版,拥

38、有亿万读者,是日本文坛当之无愧的常青树。B.随着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腐败形式也在出现,有的甚至更加隐秘。反腐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C.丁香花是哈尔滨的市花,每年四月底或是五月初,在冰城的大街小巷,一树树的丁香花竞相绽放,满城都是它浓郁的香气。D.部分临床常用药品特别是一些经典老药非常奇缺甚至断货,这是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对于这种情况下,国家下定决心要采取相应措施。答案:C解析:A 项,主语残缺,“被”前的主语应是作品,最后一句的主语应是渡边淳一。B 项,“成败”与“长治久安”两面对一面。D 项,“非常”与“奇缺”语意有重复处;另外,句式杂糅,改为“对于这种

39、情况”或“在这种情况下”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那么士人阶层是怎样一个社会阶层呢?这个阶层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 , , , 。 。人们将原来对最低一级贵族的称谓移到这些人身上,称他们为“士” 。 他们将文化带到民间于是许多庶民的子弟也通过私学获得了文化知识并促进了私学的兴起社会的分化、改组使原来的许多有文化知识的贵族沦为庶民这样由来自这上下两个方面的人员就构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当时正是西周宗法制土崩瓦解的时代A. B.C. D.答案:B解析:这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由来。解题时,应注意语句在语境中与上下文之间

40、的联系。前文说到“春秋战国时期”,紧接着说“当时”是非常自然连贯的,据此可以确定接句;句的“于是”表明这是一个复句中的结果句,从内容上可以判断其应在讲“私学兴起”的后面。这样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5 分)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许多表明我们祖先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

41、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最终在 1283 年被杀害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侵略,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 答案: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 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大丈夫21.阅读下面的漫画,仿照示例再写一首打油诗,表达对环卫工人的赞美之情。(6 分)示例:长街夜静无人知,环卫工人已早起。夏热冬

42、冷不惧怕,只为城市更美丽。答案:示例月儿弯弯挂天空,街上只有环卫工。夜深人静仍工作,誓把城市变卫生。解析:打油诗的主题是赞美环卫工人,要注意观察漫画中的弯月,提示时间是夜深人静之时。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李开复从博士毕业留校起,到创办新工厂前,先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当教师并成为最年轻的副教授,而后经历苹果、SGI、微软、谷歌四家顶级公司的高管生涯。一直行走巅峰,在追问他有什么成功经验时,李开复的回答是:“追随我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典型的新材料作文题

43、。材料以刻画人物为核心,讲述了李开复“行走巅峰”的人生经历及原因。按照新材料作文的一般审题技巧原因分析法和抓关键词句,我们不难看出这则材料的全部语意重心就落脚在“追随我心”这四个字上。 “心”就是个人独立之思想,就是人的本意和初衷,就是人内心深处恪守的原则和信念,就是灵魂深处真实的声音,就是每个人行动上自然而然的抉择人是独立的,现实生活要求每个人团结一致,要求一股绳的团队精神,这固然有道理;但是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就是失去本心,强求别人,强求自己。没有领导权,就不敢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李开复的“追随我心”就是告诉我们人是独立的,没有必要因为现实的矛盾去避开它。做真实的自己,追随自己的内心,追随

44、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灵魂带领方向。不要因为周围的环境而干扰自己的起飞方向。我们要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去努力,不论结果如何,都无遗憾。例文握住心灵微光汪国真在诗中写道:“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 ”诗人看似谈的是进退间的从容,我却以为,它实际上囊括了对生命的解读:无论经历几多浮沉,万不要让繁华落寞湮没了你,你得清楚心里究竟想要什么,心中有光,才能一路坚定不移,执着向前。太多人其实分不清“我心中想要”和“我需要”的区别,他们因了种种需求,想当然地为自己定下一些目标,却在尝试过后发现难以达到而犹豫放弃。

45、我想并不是他们不努力,而实在是他们没有看清心里到底想要什么,因此努力而不倾尽全力,自然也就无所得了。这大约也是为何平庸者总是一事无成,而诸如李开复等人却能始终行走巅峰的原因吧。刘墉先生说:“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心中无山而茫然无措,举步维艰;心中有山则坚守本心,义无反顾。我想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人是社会的产物,由此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教条或规则的束缚,要想彻底摆脱,这诚然不可能。因此,人最好的状态应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不改本色,时常叩问内心,不在纷繁中迷失。西班牙王后莱蒂齐娅出身平民,嫁入王室前还曾结婚、离异,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民众对她的拥护。为什么?这在于她始终内

46、心清明,不改本心:婚前,她是西班牙的金牌主播和前线记者,亲历 911 袭击,深入伊拉克腹地;而婚后,她也一直引导丈夫过着平民般的生活,尽管王室有诸多清规戒律,她仍保持着自己的观点。于西班牙民众,莱蒂齐娅是他们拥戴的平民王后;而于她自己,她只是内心忠实的拥趸与守护者。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无法改变所处的环境,但不必逼迫自己去适应,你总得心里有所坚守,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和人格的独立。但倘若你真的选择了追随内心,这个过程很可能伴随着苦痛,因为它承载了太多期许与渴盼、欢欣与愿景,可又裹挟了太多克制与欲望、冷眼与嘲讽。那么,跨过去吧!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沉淀的岁月已在你人生的扉页上烙下深刻的印迹:值得。就如

47、伟人曼德拉,二十七年的铁窗生涯并没有让他陷入绝望,被迫害折磨的痛与恨不曾蒙蔽他的双眼,他心中有光: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这最后的信仰指引着他,化为人民手中最锋利的武器,刺破重重黑暗,迎来胜利的曙光。斯人已逝,但注定永垂不朽。事实上,一个人若选择追随自己的心,那么势必无法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与肯定,与其被人左右,还不如勇敢抓住内心的声音。这时候,生命本身便赋予了你至高无上的评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巨人,他总会在我们示弱时发出咆哮:“向前走,别回头!”可我们还是不经意地被滞留,畏畏缩缩不敢向前,只能以艳羡的目光注视着别人,想着:我差一点就能成功了。那么真的只是一点吗?不,牵绊你的不是忐忑的犹疑,而是自我的否弃。人如果连追随心灵和直觉的勇气都没有,谈何成功?哪怕找不到大海,也不要停息寻觅的歌声;哪怕脚印被风雪掩埋,也请珍爱走过的路程;哪怕所有的奔走与追求都是徒劳,也要握住心灵微光,让身体追赶上你的心。点评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性散文。文章立意紧扣材料,论据典型新颖,论证深刻,事理通透,行文灵活自由,语言表达生动,充满文学底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作文写作基本功。除此之外,本文每一个论证角度都紧扣中心话题,逻辑性严密;每一个论证层次都闪耀着思想的火花,都能引发人的思考,带给人深深的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