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上海卷).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74619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上海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上海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上海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上海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上海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4 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卷)一、阅读 (80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6 分) 世界报业协会在 2003 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 8.5,从 1997 年到 2002 年 5 年累计增长 303。根据世界报业协会 2003 年 6 月 13 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 3 份报纸进入前 20 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 270 万份排在第 9 名, 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 186 万份排在第 18 名, 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 150 万份排在第 20 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 8200 万份。

2、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 7080 万份。按照日销量 8200 万份、13 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 63 份,比 1999 年增长了 7 份,但数量仍然偏少。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 545 份,美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 198 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早在 1996 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 96 份,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60 份,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 226 份。1999 年,按平均每个人拥有日报的数量算,挪威排第一,每千人 583 份。美国是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 E&P 提供的数据,美国拥有日报 14

3、68 种(2001 年的数据) ,非日报 7689 种(2000 年的数据)。人口远多于美国的中国报纸数量应该相应多于美国。美国的报业发达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此目前两国还不具有可比性,但这至少说明 2002 年 2137 种报纸的数量远非中国报业规模的极限。然而,目前中国城乡人口比例悬殊,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及全国经济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对报纸的需求必然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目前总体状况是:就数量而言,乡村人口报纸拥有量极度稀少,而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提高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4、。因此,中国报业距离成熟尚需时日,还要允许有大量新产品进入市场。19922002 年,全国报纸广告 11 年来以平均约 32的增长率迅速发展(见下表) 。报纸广告的快速增长、占广告总市场超过 20的份额以及不断增长的占 GDP 的比重,说明报纸作为主流媒体的位置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报纸广告业必将随着总体广告市场的扩张而同步扩张。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包括晚报、早报、时报、都市报)的广告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慧聪国际媒体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01 年都市类报纸的广告刊登额达到 20592 亿元,占全部报纸广告刊登额的 6618,比 2000 年增长了1572,在各类报纸中

5、增长率最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将近 6 个百分点。2002 年 110 月,综合都市报广告规模达到 23354 亿元人民币,与 2001 年同期相比增长4008, 占据了 6820的报纸广告市场份额(见下图) 。这些数据表明,都市类报纸已经成为广告投放者最重要的广告媒体,都市报的广告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报业的广告规模。1第一自然段中的“低迷”指_。(2 分)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 分)A不久前参考消息 等 3 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B这几年国内报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较大增长,城市人口拥有报纸的数量相对饱和,但质量有待提高。C据资料

6、统计,2002 年全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又创新高,比 10 年前增加了约170 亿元人民币。D目前,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还不到上个世纪末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3有人说,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要点: 1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快速发展。2报纸广告增长迅速,综合都市报占据主要广告份额。3我国报纸发行量增速较快,但千人拥有量仍然偏低。4目前我国报纸的种类和发行数量还大有增长空间。你认为要点和顺序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4 3 2 1 B4 2 3 C3 4 1 2 D3 4 24从上表中可见 1992 年到 2002 年报纸广告收人不断增长。根据文意,其原因是(1)_

7、(2)_。(2 分)5上面这幅图在文中的作用是_;这幅图的标题可以拟为_。(3 分) 6在你常读的报纸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报纸名称)?请从两方面作简要介绍。(4 分)(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 7-14 题。(24 分)我看舞蹈的美 舞之美,是人的美。它是一种艺术,当然有艺术美,但它所假之物并不是声、色、字、词,而是天生的,自然存在的人,因此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的美。它努力挖掘人的灵秀之气,给人一种高级的美感。我国第一个提倡使用模特儿的美术教育家刘海粟先生说过:美的要素有二,一是形式,二是表现。人体充分具有这二要素,外有美妙的形式,内蕴不可思议的灵感,融合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的极致而为个体,所以为美中

8、之至美。当我们看着舞台上那舞动着的美人时,她(他) 举手、投足、弯腰、舒臂,那美的形态、身段、轮廓、线条,恰好表现了美的内蕴,美的感情,而不必借助什么道具。当然,舞台上的演员不同于画室里的模特儿。舞蹈除自然美外,更重艺术美,于是便要讲到衣饰。但这衣饰决不像旧戏那样给人套上死板的程式,也不像话剧那样过分地写实。它是绿荷上的露殊,是峭壁上的青藤;是红花下的绿叶,是翠柳上的黄鹂,是一种微妙的附着。它不过是为了揭示舞者美的存在,像几片白云说明天空的深蓝;它不过是为了衬托舞者美的形象,像流水绕过幽静的山风。在舞台上作为外形之物,无论是先天的人体,还是后来补充的服饰,在形、体、色、质上都有极美的苛求,真可

9、谓“四美具,二难并” ,从而汇成为一种更理想、更美的“形” 。为了表示飞动,西方艺术中有一种小天使,胖墩墩的孩子,两胁下却生出一对肉翅,显得十分生硬。这何如我们敦煌石窟里的飞天,窈窕女子,肩垂飘带,升起在天空。人着衣披带本是很自然的事,但这自然的衣着,顿使沉重的人体化为轻捷的一叶,潇洒、舒展、轻盈、自如,满台生风。人外形的美,内蕴的美,都因那轻淡饰物的勾勒与揭示而成一种美的理想、美的憧憬而挥发开来。国画界有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之争,从这个角度观之,舞者真是靠自己的外美之形来写内美之神了。再者,飘动的舞者,又决不是静止的雕像,所以造型美外,更讲情感。这便要借助音乐。本来,演员在那铃响幕启之前,是先

10、在体内储满一汪情感的,上台后全待那乐声的煦风拂来,才摇曳荡漾,粼粼生辉。乐声之于舞,如松涛上的清风,如干柴上的火焰,如桂树林间的香馨,如钱塘江面的大潮。当我们耳闻乐声而目观舞台时,更多体味的已不是形、色、物、体,而是神,是情,是韵,是一种充蕴全场、流动飘浮、深幽朦胧的美,是一种逆接千古、延绵未来、辽阔久远的美。当斗牛士的乐曲响起时,那狂热的西班牙舞步,便是催人上阵的鼓点,我们激动、昂奋,仿佛一场决斗就在眼前;当康定情歌飘过时,那冉冉的舞影,便是夏日给人小憩的阴凉,我们的心头一片静谧、惆怅,就像仰卧在康定草原上,看月亮弯弯。这时,长袖在台上飘动,音符在空中隐现,舞者所内蕴外观的美,一起随着乐声溶

11、为一股感情的潮流,在观众的前后左右穿流激荡。对观众来说,现在已不是观看,而是在闭目听,凝神想,用心,用身,去与演员交流了。这时再看台上的演员,观众已经绕过直观而通过她心灵深处的那一泓秋水,在波光中照见了一个是她,但比她更美的形象。这便又是以神写形了。 我们知道,在客观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美: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几何图形整齐组合的美;孩童天真烂漫的美; 中年精壮强健的美;老者深熟沉静的美;美术家的色彩线条美;音乐家的声音和谐美;连被一般人认为最刻板的自然科学,也有它的“工程美” ;连最枯燥的哲学,也有它的哲理美。这些美都是不同的人,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与条件下,乐而自得的。而舞蹈,是一种真正以生命自

12、身来塑造的艺术,因此它也最有灵性。舞者,是一面镜,能照出各人的影;舞姿,是一阵风,能拂动各人的情;舞台,是一面大的雷达,能接收与反射各人的思想。当我们在大剧场里落座,四厨灯光渐暗,乐声轻起,台上演员翩跹起舞时,我们便一下获得了一种共同的美。你看她一笑一颦,一起一停,一甩手投足,挺拔、秀丽、高朗、愁忧,仿佛社会上一切美的物,美的情,这时全都聚在她的身上,成一团美的魅力。她早已不是她自己,而是一位法力无边的美神。她翻起人们的回忆,惹动人们的情思,牵动整个美的世界。这时平日里在你心中储存着的一切美好的形象,清风明月夜,风和日丽春,小桥流水,百鸟啭鸣,都会突然闪现在你的眼前,泛起在你的脑海。刹那间美的

13、信息开始了奇妙的交流。 本来,舞蹈就是因人内心情感的摇荡而不由得手舞足蹈。明月当空,花间的李白无亲自怜,便起舞清影,举杯邀月;大江上的曹操有雄兵百万,就横槊赋诗,酹酒江心。今舞者,正是从人们平常不自觉的动作中,抽出最美的,规律性的东西,以衣具饰之,以音乐和之,酿成一股酒香,反过来荡摇人的感情。所以,老者现舞,会生还少的乐趣;少年观舞,会陷入一片深沉;科学家在这里能为自己的规律找到美的表述方式;哲学家在这里能为自己的哲理找到美的形象。怀素和尚观公孙大娘一舞而得书法之精妙,杜甫观公孙弟子之舞而有华章传世。人们与其说是在欣赏舞蹈,不如说是在发现与升华自己潜在的美的意识,美的素养。因为,无论是演员还是

14、观者,他们都是最有灵感的高级生命。虽说表演艺术中还有话剧,但它主要靠台词;还有戏曲,但它主要靠唱腔;还有电影,那便更要借助许多手段。只有舞蹈是纯靠人的外形与内蕴。它的美;实在是特别的。7作者认为,舞蹈的美“首先是种自然的美” ,这是因为_。(2 分)8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它是绿荷上的露殊,是峭壁上的青藤;是红花下的绿叶,是翠柳上的黄鹂,是一种微妙的附着。)形象地表明了 (2 分)A舞蹈与艺术的关系 B舞蹈演员的人体与衣饰的关系C舞姿与形象的关系 D舞蹈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9第段中有多组对比,下列不属于对比的一项是(2 分)A舞台上的舞蹈演员与画室里的模特儿 B旧戏、话剧中的衣饰与舞蹈中的衣饰

15、C西方艺术的小天使与敦煌石窟的飞天 D国画中的形神关系与舞蹈中的形神关系10.用以下例句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不能用文中句子) 。(3 分)例句: 当斗牛士的乐曲响起时,那狂热的西班牙舞步,便是催人上阵的鼓点,我们激动、昂奋,仿佛一场决斗就在眼前。当_,那_,便是_,仿佛_。 11第段结尾说“以神写形” ,从舞者的角度是指_,从观众的角度是指_。(4 分)12第段中最能体现该段大意的句子是_。(2 分)13第段中举“李白” 、 “曹操”两例说明_;举“怀素” 、 “杜甫”两例说明_。(4 分)14本文的标题是“我看舞蹈的美” 。从全文看,作者认为舞蹈的美表现在哪两方面?请作具体说明。(5 分)

16、(三)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 4 句)(4 分)15.(1)转轴拨弦三两声,_。( 白居易琵琶行)(2)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3)_,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4)纸上得来终觉浅,_。(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5)三军可夺帅也,_。( 论语)(四) 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 1618 题。(8 分)赤壁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 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 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 荒矾鸥鸟满烟芜。注 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曹瞒:即

17、曹操。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 分)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一句同说事。(2 分)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 写一段鉴赏文字(80 字左右) 。(5 分)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 1923 题。(16 分)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

18、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注 牸牛:母牛。 夷吾;即管仲。 咎繇:人名,法官。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1)以臣名之 名( ) (2)臣故畜牸牛 畜 (

19、)(3)公诚愚矣 诚( ) (4)管仲正衿再拜曰 正 ( )20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 分)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22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23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 “修政”的内容是_。 (2 分)(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 2428 题。(12

20、 分) (李) 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由、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臣光曰: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 ”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

21、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 ,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24上文选自资治通鉴 ,它是部_体史书,文中的“臣光”是_(人名)。 (2 分)25对“就善水草舍止”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就近修缮好水边的草房住下 B靠近有好水的草地住下 c就近好好地在水草边扎营休息 D靠近好水好草扎营休息26李广和程不识治军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后者。(用文中词语回答)(2 分)27作者引易中的话,是为了说明治军应该_。 (2 分) 28从全文看,为什么李广“如此焉可也” ,却又“不可以为法”? (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二、写作 (70 分

22、)29作文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1000 字左右。(3)不要写成诗歌。答案:(一) 1世界各地报业普遍不景气 2 A 3 D 4(1)报纸成为广告的主要媒体(2)广告投放量上升,等等。(答案合理即给分)5直观、形象地表明报纸的广告市场份额2002 年 110 月中国务类报纸广告市场份额示意图6如报纸的内容、风格、特色等方面(兼顾语言表达) (二) 7舞蹈所假之物是自然存在的人 8 B 9 D 10(略) 11把内在的情感表现为美的舞姿 通过与舞者的情感交流见到一个更美的形象(意思对即可) 12(而) 舞蹈,是一种真正以生命自身来塑造的艺术,因此它也最有灵性。13

23、舞蹈是因内心情感的摇荡而手舞足蹈欣赏舞蹈能发现和升华自己美的意识和素养14舞蹈的美表现在外形和内蕴两个方面。外形美指美的舞姿和衣饰;内蕴美指美的情感,它借助音乐与观众交流,让观众升华美的素养。(三) 15(1)未成曲调先有情(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 我劝天公重抖擞(4) 绝知此事要躬行(5)匹夫不可夺志也 (四) 16对仗(或:对偶) 17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18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五) 19(1)命名(2) 养(3) 确实(或:真)(4)使正(或:整理好) 20 B 21(1)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重点词:“使”“理” “安” ,兼顾全句) (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样被欺负,也定不会给他马驹的。(重点词:“见” “暴” “与” ,兼顾全句 ) 22 C 23狱讼不正 完善法制(六) 24编年 司马光25 D 26简易 烦扰27用法(或:从严)28要点:前一问(1)李广才气高(2)士卒乐于为他献身 后一问(1)后继者难以为继(2)与他同时的将领因军心受扰难以治军(3)军队无法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写出两点即可) 29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