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的一点感想这本书是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王小春写得,该书主要介绍了对于问题学生诊疗的基本思路以及如何培养“校园专家” 。作者在第一章集中介绍了问题学生诊疗的基本思路。其中包括“什么是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教育常见的错误思路以及问题学生诊疗的正确思路。第二章则介绍了各种典型问题。第三章则介绍了如何培养“校园专家” 。文中反思了目前教育问题学生的错误思路有如下几点:一、没有研究学生的愿望,只有“管”学生的冲动。二、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 。三、把任何问题都道德化,不承认学生的许多问题属于心理问题和能力问题。四、没有多种假设,只有简单归因。五、思维缺乏逻
2、辑性。六、工作方法主观化、情绪化。七、只会责怪别人,不想反思自我。八、迷信权力,迷信管理,迷信说教,迷信惩罚。九、惩罚不见效的时候,又转而迷信“爱” 。十、学校管不好,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家长。而同时,作者也提出了问题学生诊疗的正确思路:一、遇到事情,先稳住事态。二、不急于做是非判断的道德归因。三、不搞“态度挂帅” 。四、先问“为什么” ,而不是“怎么办” 。五、了解情况时,了解法与心理测验法双管齐下。六、横向、纵向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七、确诊时,要提出多种假设。八、确诊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结论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九、确诊时要首先考虑问题在谁身上,以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药。十、确诊后,一定
3、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其次,作者集中介绍了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应对。比如说,纪律方面的问题,顶撞老师、上课小说小动、经常性迟到、同学冲突。学习方面的问题,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完成作业、马虎、偏科。心理品德方面的问题,早恋、偷拿钱物、迷恋网络、暴力倾向、离家出走、自杀倾向。本书的最后作者提到了什么是校园专家,校园专家的职责,以及如何培养校园专家。在许多老师看来,学生上课不听讲,就是“不想学” ;不好好写作业,就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不守纪律,就是“成心捣乱” ;早恋就是“思想复杂、肮脏” ;成绩一下降,就是因为“松劲”了。总之,他们能把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地、
4、习惯性地归结为觉悟问题、道德问题、认识问题、是非问题,好像只要“认识”提高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总有那么几个人,是我们心头难舍的痛他们顶撞老师,他们经常迟到,他们不做作业,他们迷恋网游,他们偷拿东西,他们暴力,他们早恋,甚至离家出走对于他们,有时候,我们很茫然,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这些孩子啊,想说爱你真是不容易啊!教育,不仅仅是耐心、爱心,更是智慧!读王晓春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吧,或许不能立竿见影,但是慢慢的品他的文字,他的思想,慢慢的和你的孩子们进行比对,你会发现,眼前豁然开朗!一、问题学生的界定问题生、差生、落后生、后进生、个别生,这几个概念相近,却又有些模糊。我对问题生的界定是:品
5、德、学习态度、心理等,任何一个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即是问题学生。(我的理解:只是因为智力因素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算不上是问题生,问题生所涉及的问题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是,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有问题也不等于是问题生,王晓春对问题生的定义是有严重的问题,何为严重,就需要我们去诊断。一般来说,班里的问题生不会超过 5 个。 )二、问题生的常见类型1、厌学型(主要问题是厌学,学习成绩和学习心理都有问题,不听讲,不写作业,但品德方面无大问题。 )2、纪律型(不守纪律,严重小说小动,学习与品德没有大方面问题。 )3、品德型(主要问题在品德方面,多数成绩不好,不守纪律,一只脚在社会,一只脚在学校。 )4、
6、心理障碍型(主要是心理方面问题,如自闭、忧郁、有攻击行为、无法集中注意、无法与人沟通等,学习成绩多数不好。 )5、 “好学生”型(一般是公认的好学生,各方面都不错,问题处于隐蔽状态,常见的问题有:双重人格,自我“消失” ,自我中心。虚荣心,抗搓能力极差。 )(我的想法:一般来说,我们最关注的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对于其余几类问题学生,关注度还不够。因为,学习成绩是最显性的,一个孩子一旦学习成绩有所下降,那么,老师必定要对他最近的行为进行思考,从而把他拉回“正途” 。 “好学生”型的问题生隐蔽性极强,在学习成绩优异这个光环的笼罩下,其它方面的问题几乎都被忽略不计了。这也就是许多“好学生”突然自杀
7、、离家出走等的原因。 )三、问题学生的三级处理在中小学,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问题学生,他们是“麻烦制造者” ,教师的“心病” 。对于一般学生常用的管理方式,如表扬、批评、关爱、评比等对他们往往是没有效果的,教育问题生,需要专门的知识,需要诊断、治疗。我们可以将问题生分成三个等级:一级,班主任可以解决;二级,交给“校园专家”处理;三级,最严重,学校解决不了,可以交给心理医生、公安机关,或者教育系统专办的特殊类型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是万能的,即使是教育专家也有对付不了的学生,勉强要求教师是不实际的,这只能造成教师精力的浪费,该做的事情没有精力去做,两头都搞不好。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分层把关,大
8、家都做自己擅长的事。但是,我们总希望尽可能的把问题解决在第一层,班主任把问题生都推给学校,学校承受不了,学校把问题生都推给社会,社会也承受不了。(我的感想:班主任做班主任的事,教师做教师的事,各司其职,不要把自己当成是万能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要如实上报,该请“校园专家”来解决的,还是该交给社会有关机构来解决,当机立断。我们读王老师的文字,是为了更好的反思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如果,能将问题生消灭在萌芽状态,那不是更好吗?)四、问题生教育常见的错误思路1、没有研究学生的愿望,只有“管”学生的冲动你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不管,你的心情如何我不管,你的感受如何我不管,反正你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就不行,我
9、就要用我的方式,软硬兼施,使你就范。这叫做“管理压倒教育”或者“管理代替教育” ,这种思路是不科学的,而且会越来越行不通。2、不问“为什么” ,只问“怎么办 ”3、把任何问题都道德化,不承认学生的许多问题属于心理问题和能力问题。教师把许多问题都归结于觉悟不高,思想认识不够,好像只要“认识”提高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学生许多问题不属于道德认识,是非问题,而常常是心理或能力问题,靠一般的教育方式是解决不了的。4、没有多种假设,只有简单归因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是遇到问题提出假设(假说) ,然后加以验证,假说当然是多种比一种好,所谓“因材施教”也是这个道理。5、思维缺乏逻辑性没有逻辑肯
10、定没有科学,没有科学就不可能总结出教育问题学生的规律,所以就只好高举“爱”的旗帜,反复说那几招。6、工作方法主观化,情绪化遇事不调查,不询问,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情绪上来了,前因后果不分,只强调态度。Comment f1: 别人的Comment f2: 网络上的 7、只会责备别人,不想反思自己埋怨体制,埋怨领导,埋怨家长,埋怨学生,许多埋怨事出有因,而且有一定的道理,但埋怨顶多只能起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教师本人的能力无法得到切实的提高,工作中还会碰钉子。于是,增加了埋怨的理由,形成了恶性循环。8、迷信权利,迷信管理,迷信说教,迷信惩罚多数教师嘴里谈爱,但其实真正教育学生的时候
11、,更相信权利、批评、惩罚、检查和评比,同时伴随大量公式化的说教。他们的教育方法缺乏个性,缺乏对个案的诊断和治疗。9、惩罚不见效的时候又转而迷信“爱”当所有的硬办法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许多老师又转而采用软的一手,那就是“爱” 。我做你的“妈妈” ,我爱你,我照顾你,我捧着你,你一感动,不就听我的话了吗?可教师对孩子的爱,无论怎样热烈,都超不过家长,要是爱能解决一切问题,孩子更应该听家长的话啊,可见,爱只是一个必要和重要的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10、学校管不好,不切实际的寄希望于家长很多老师都以为“请家长”是自己手里的一张王牌,束手无策的时候,就会想到家长,好像家长是救星。其实不然,家长不一定比
12、你高明,家长的办法不一定比你多,而且,问题生之所以成为问题生十之八九是家庭教育严重失误造成的。多数问题生的家长对孩子已经失控了,根本管不了孩子,他还指望老师呢!(我的感想:王老师列举了十条教师在处理问题学生时容易犯的错误,我觉得,能够反思自己是最有用的武器。遇事需要冷静,爱需要智慧!)五、问题学生诊疗的正确思路1、遇到问题,先稳住事态问题学生特别善于制造问题,特别容易招老师生气,但经验告诉我们,对待问题学生,只要教师一急躁,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动。问题学生往往都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往往会咄咄逼人,所以教师一定要冷静,要学会一些体面的下台阶的招数,让对方的怒气“再而衰,三而竭” ,及时“撤
13、退“以图日后找机会“反击” 。(我的感想:一方面“冲动是魔鬼”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孩子年龄小,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点我们大人应该可以理解。如果我们也让情绪左右思想,那我们和孩子有什么区别?我们是教师,我们肩负的是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应该比孩子更理智!另一方面,修炼一些下台阶的方法,避开孩子的“锐气” ,对我们日后教育孩子也有好处。孩子会因为自己的冲动而后悔,也会因为教师当时的忍让而把你看得更高!)2、不急于做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许多老师在遇到问题生出问题时,总是急于告诉他们:“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是不应该的。 ”这就叫做是非判断,道德归因。经验告诉我们,这类“教育”基本属于废话,做无用功。问题生
14、都知道上课不认真听、回家不写作业、迟到旷课、打架骂人、偷东西、上网吧等是错误的,他们基本上都是明知故犯。为什么要明知故犯才是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千万不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无用的说教上。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他犯了错误,我不先说他对错,而研究他为什么会犯这个错,是什么力量推动他非这样做不可。搞清他的思路,我们才有可能下次在适当的地方切断他的错误思路,避免他重犯错误。这才是诊断和治疗。(我的感想:追根溯源是解决问题生问题的关键。一团乱麻只有先理清了,才能重新付诸使用,才能织出有用的东西。除了“好学生型”有较强的隐蔽性外,问题生的问题几乎都是明摆着的,他们谁不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呢?
15、问题就在于,他们为什么不那样做,而要这样做呢?找到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才能更好的帮他们找回自己!)3、不搞“态度挂帅”问题生闯祸的时候,常常顶撞询问或干预的老师,态度很没有礼貌,有时近于蛮横。老师出于自尊或者碍于面子,就可能怒火万丈,不顾一切的药压倒问题生的气焰,打掉他的恶劣态度。这样可以理解,但是,弄不好就会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从此,教师就不可能冷静的调查和分析问题了,教师的身份可能蜕变成学生吵架的对手。教师的这种思路就叫做“态度挂帅” 。任何人都无法在气头上马上给别人道歉,这是违反人之常情的,通常,人们在冷静下来之后才会道歉。所以,不要强迫孩子,不要急于“打态度” ,要先调查。当你平静的
16、向孩子询问事情的经过时,孩子的恶劣态度也会降温,更利于你工作。(我的感想:这和第一点有点相似。教育是慢的艺术,是不是也包含着这样的等待呢?孩子再小也是人,拥有人复杂的情感,大人有时候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何况是他们。可能,你暂时向孩子低头,会觉得自己很没面子,那就多修炼几招下台阶的招数吧!你的宽容终究会赢得孩子的尊重的!)4、先问“为什么” ,而不是“ 怎么办”问题生出了问题,教师的第一反应太重要了,正是这第一反应决定了教师后来行动的方向。比如教师的第一反应是:“又是他!”那他肯定要向学生发脾气。教师的第一反应是:“他昨天才对我做的保证,今天又犯了。这个骗子!”那他肯定劈头就谴责学生不诚实。教
17、师的第一反应是:“这样可怎么好啊,我真是无能为力了!”那他对学生的态度一定显得很厌恶。这些态度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无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我主张的态度是,像科学家发现飞碟一样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到底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应该实事求是的承认,自己对学生的心灵世界知之甚少,激发和强化自己的认知欲望。从第一个“为什么”开始,不停的追问,不停的结论,这才是真正的研究。(我的感想:态度决定思路。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找几个假定的结论,有助于问题的早日解决,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也能让我们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整天埋头于问题生的问题之中,的确是一件枯燥乏味、令人心生厌倦的事情,
18、但是,如果,换一种态度,用研究的眼光来对待它们,你就会觉得自己有了动力。一旦问题圆满解决,你也会有很大的收获!)5、了解情况时,观察法和心理测验法双管齐下了解学生情况,最常用的方法自然是观察法。但是,教师所看到的学生往往都是在正式的场合,上课啊,组织活动啊等。学生真正性格的真实表现,在非正式场合,在同龄人眼里,在游戏中看得更清楚。因此,采用观察法,要特别注意孩子在非正式场合的表现,注意通过学生了解学生。观察之外,也可以适当的搞点心理测验。我常用的心理测验方法是:小学生用画图法,中学生用词语联想法,中小学生都可以用早期记忆回忆法和释梦法。画图法是让孩子画一棵果树,画现在的自己和 20 年后的自己
19、,画全家福,从中可以捕捉大量的信息。词语联想法是随便找一个词,让他把从这个词联想到的词按顺序写下去,写 20 个。做三次,然后把这 60 个词放在一起研究他们的规律和倾向。他的选择暴露了他的智力取向、情绪状态甚至人格特征。早期记忆回忆法让孩子追寻自己的记忆,一直追到最初记忆,让他把记忆的画面和自己当时的感觉叙述出来。这是人精神发展的胚胎,能从中解读出他一生发展的大方向和基本特点。释梦,特别是反复出现的梦,对了解人当前或某一阶段的情绪很有用。这些方法难的不是操作而是解读。解读这些材料,不但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而且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有时候还需要询问学生本人。(我的感想:虽
20、然我摘抄了长长的几段,但是,这些恰恰是我们教师最缺少的,能将这几个心理测验完整的做出来,正确的解读出来,是很不容易的。什么是学无止境?什么是专业知识?这些足以告诉我们!教师越来越不好做,教师这个身份要承载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想做一个好老师,就要用自己的终身来学习!)6、横向、纵向全面的了解学生情况这是教师的一个基本功,遇到问题,学会展开来思考,采取措施,必须在分析研究和诊疗之后。许多教师没有这种习惯,他们只有现成的几种方法,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上去,不能解决问题,就干瞪眼没有办法了。这叫做“没思路” ,比没办法更可怕!7、确诊前,要提出多种假设问题生经常发生的问题有多种,每一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多
21、种。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做到:一发生问题,脑子马上就像打开一个电脑文件一样,弹出有关这个问题的多种假设,一条一条摆在那里。将眼前的学生和这个文件上的描述一一对比,找出吻合之处。看问题,光有道德视角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视角,要做多种假设,才能少犯错误。(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假设越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越多呢?)8、确诊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结论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科学离不开反驳,一个真正严肃对待学术问题的人,他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根本不需要别人来反驳,他自己就在反驳自己,自始至终地反驳自己。当他发现一种新的情况是自己的结论无法解释的时候,他会提出新的假说来解释新现象,然后继续用事实反驳这个新
22、的假说。这就是科研的思路。(自己和自己先来一个真刀实枪的演练,这样,错误就先被消灭在自己这边了,工作时就可以少走弯路了。 )9、确诊时,要先考虑问题在谁的身上,以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药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主要的毛病在哪里,才能决定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主要战场在哪里。如果教师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学生和家长,就很难解决问题。Comment f3: 到这里(教师自身的素养很重要,遇事可以先反思自己之过,这样,也可以避免自己的工作陷入泥潭,拔不出来。 )10、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本书第二章专题研究了 14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详细的分类,每一类都有具体的治疗措施,教师在
23、面对具体问题时,可以参考,但也应做一些微调,开出适合他个人的药方。(我的感想:学生是活生生的,方法是死的。我们可以参考王老师多年研究的心得,更应该切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这样,才能开出适合每个孩子的独特的药方。 )11、根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修正之教师采取措施后,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动态,观察治疗效果,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措施。(我的感想:把自己的得与失都记录下来,是一个绝好的学习与反思的方法。成功的,失败的,都是机会!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自己的专业水平才会在这反反复复的摸索中得到提高!)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书笔记从这一章节开始,王老师就遵循前面提出的理念,一个一个的讨论老师们经常遇到
24、的令人头疼的问题专题研究之一:纪律问题一、顶撞老师学生顶撞老师,是教师最恼火的事情。校园里有许多事,本来不严重的,但只要学生顶嘴,或者出言不逊,问题就会闹大,有时甚至会弄得不可收拾。老师们面对这个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个。第一种办法是把学生压下去,让学生服软,让学生检查,让学生道歉。老师气消了,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种思路的主要特点是“态度挂帅” ,即“态度第一,事实第二” ,这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学生也是人,片面的要求学生让步是不对的,是不公平的。第二种办法是要求教师提高修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学生是孩子,教师是大人,要求教师比学生更善于制怒,这自然有道理,但是得有个限度。教师也是人,也会有自己
25、的尊严,一味的迁就问题生,可能会使他们认为教师好欺负,从而更加嚣张。教师呢,压抑自己的后果就是,某一天突然爆发,乃至崩溃。可见,这两种方法都有问题,都走向了极端,都不问青红皂白,拒绝分析,而是死板的按一个路子工作。学生为什么会顶撞老师,要先找出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原因一:老师冤枉了学生(老师自以为看见了学生的缺点,不问青红皂白,不调查研究,上来就批评制止。有时无中生有,有时张冠李戴,有时主次颠倒,有时甚至是非颠倒)解决方法很简单,教师开口前,先询问一下,再调查一下,就可以避免很多师生冲突。原因二:老师不公平(教师处理事情不能一碗水端平,胆大的当然就要反抗,胆小的不敢说话,但是心里有数,总有
26、一天要爆发。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不公平是自己很难意识到的,比如,好学生和差学生做错一道题,教师的态度可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经常反思各种不公平,尽量减少它。原因三:老师提出了学生做不到的任务(比如教师留的作业把大多数学生搞得夜里 11点才能睡觉,这会使学生十分焦虑。当然,很多人敢怒不敢言,然而自有敢言的,他们就会顶撞老师。 )老师可能心里很委屈,但留作业应该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这是起码的科学态度,不能以“恨铁不成钢”自居。原因四:老师讽刺、挖苦学生,伤了学生的自尊(这是学生顶撞老师常见的原因之一。老师自己爱面子,却不给学生留面子,说话尖刻,令学生无地自容。 )这样的老师迟早会遇到个性强、胆子大的
27、学生,他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时候教师会丢大面子的。不尊重学生人格,是教师素质不高的表现,也是教师思想懒惰的表现。原因五:老师要请家长(可能学生的家长是暴力型的,学校只要一请家长,家长就会不由分说痛打孩子,这是可怕的,或许闹一闹能免掉回家这顿打;还有一种可能,这孩子是孝顺的,非常心疼家长,学校请家长,无异于在家长的心上捅刀子,所以,他要反抗;或者,家长刚刚答应一件他向往已久的东西,一旦教师向家长告了状,家长会以收回成命作为惩罚,所以他要反抗。 )所以,教师要尽量少请家长,少告状,万不得已也要和学生商量一下。再说,有的孩子请了家长也没用,反徒增学生对教师的增恨。原因六: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
28、教师误以为是顶撞(这种情况不少。教师提出了什么,学生并没有对老师无力,只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或意见,有些教师就以为学生敢说半个“不”字,就是不尊重老师。 )其实,这是运用行政手段扣道德帽子解决学术问题,是错误的。原因七:学生心情不好,迁怒于老师(现在的孩子往往任性,有了不愉快的事情就要发脾气,胆小的就冲着妈妈,胆大的就冲着老师。如果,师生关系一向不错,没什么过节,老师又没说错什么话,学生还顶撞,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处理的方法是:你发火我不发火。可以对他说:“我知道你不是冲我来的,你先平静一下,好不好?”然后,教师可以教给他一些制怒的方法,避免他下次发火。千万别自己撞到枪口上,成了自觉自愿的出气筒。原因八:学生想压住老师,好为所欲为(这就是所谓的“给老师一个下马威” ,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