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docx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2371167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DOCX 页数:256 大小:86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6页
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6页
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6页
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6页
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吕先昌 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内 容 简 介本书根据我国工业企业当前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 系统地介绍了工业企 业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技术。 全书共分五章。 第一章分析了我国安全管理现状、 现 代 化 安 全 管 理 模 式 的 特 点 、 建 模 原 则 、 试 点 研 究 过 程 及 其 基 本 内 容 ; 第 二 章 重 点 阐 述 了 系 统 危 险 辨 识 , 包 括 危 险 辨 识 内 容 、 程 序 , 辨 识 前 的 准 备 及 危 险 因 素 的 发 掘 等 内 容 ; 第 三 章 着 重 介 绍 了 系 统 危 险 控 制 , 包 括 目 标 管 理 、

2、安 全 检 查 改 革 、 缺 陷 改 造 与 隐 患 整 改 、 标 准 化 作 业 、 危 险 预 知 活 动 、 安 全 考 评 及 综 合 安 全 管 理 改 革 ; 第 四 章 介 绍 了 综 合 安 全 评 价 , 在 简 要 介 绍 了 国 内 外 安 全 评 价 方 法 之 后 , 着 重 介 绍 了 安 全 控 制 论 、 安 全 评 价 法 的 有 关 技 术 内 容 及 实 例 ; 第 五 章 简 要 介 绍 了 企 业 安 全 管 理 中 可 能 涉 及 的 其 他 技 术 问 题 , 包 括 危 险 源日常管理、 伤亡事故调查分析、 安全预评价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

3、证。 为 了 方 便 读 者 查 阅 , 特 将 有 关 名 词 解 释 、 有 关 系 统 分 析 方 法 简 介 、 职 业 安 全 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作为附录列于书后。本 书 可 供 各 类 企 业 及 有 关 管 理 部 门 从 事 安 全 工 作 的 人 员 在 解 决 危 险 预 测预控问题时作为参考,也可作为有关技术培训教材。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企 业 现 代 化 安 全 管 理 技 术 /吕 先 昌 编 著 武 汉 :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出 版 社 , 2001 年 8 月ISBN7-5609-2688-6. 英 . 庭 . . TP393企 业 现 代 化 安

4、全 管 理 技 术 吕 先 昌 编 责 任 编 辑 : 曾 光 封 面 设 计 : 刘 卉责 任 校 对 : 章 红 责 任 监 印 :出 版 发 行 :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出 版 社 武 昌 喻 家 山 邮 编 : 430074 电话:(027)87542624经 销 : 新 华 书 店 湖 北 发 行 所录 排 :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惠 友 科 技 文 印 中 心 印 刷 :开 本 : 印 张 : 字 数 :版 次 : 2001 年 1 月 第 1 版印 次 : 2001 年 1 月 第 1 次 印 刷 印 数 :ISBN7-5609-2688-6印 数 : 1 000 定 价

5、 : 16.8 元本 书 若 有 印 装 质 量 问 题 , 请 向 出 版 社 发 行 科 调 换I前 言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各行各业都在寻找自己的革新之路。为 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机构调整的新形势,国内许多从事安 全管理技术研究和实践的仁人志士也在就安全管理改革的问题进 行探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前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在对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消化和研究,并在许多企业 进行了大量试点应用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工 业企业实际情况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系统危 险辨识来发现生产系统的固有危险因素及潜在危险被触发引起事 故的条件和事故类别及后果,并通过

6、一系列危险控制手段以尽可 能提高生产系统的本质安全性,掌握其动态危险信息,并实施人 为失误控制和综合安全管理改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频度和 损失程度,最后通过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来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 并指出重大危险缺陷和安全管理薄弱环节,为下一步危险控制决 策提供依据。因此,该模式是真正有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 防为主” 方针的有效技术手段, 是真正实现 “三不伤害” , 落实安 全规章制度的有力武器。我国著名安全系统工程专家张翼鹏教授 自始至终指导并亲自参加了有关的前期工作。该项工作的主要参 加者还有王先华、秦吉等同志。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前院长肖爱 民教授一直关注并支持此工作的开展。全国著

7、名的安全工程专家 或系统工程专家程映雪教授、韩京清教授、陈宝智教授、王广亮 教授等人对有关项目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前劳动部职安局 (现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前冶金部有关领导对该成果也给予II了 充 分 的 肯 定 。 武 钢 、 宝 钢 、 广 钢 、 长 江 三 峡 工 程 总 公 司 、 攀 钢 、 唐钢、湘钢等企业对该项目试点应用提供了现场配合。近年来,我们除继续在冶金、有色、石化、电力等行业的有 关企业推广应用并进一步充实、完善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外,还 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全国烟草、地质勘探、冶金等行业 主管部门及许多大中型企业主办的安全管理培训班上讲授有关的 技术内容

8、。应有关单位和学员的要求,本人在自编简易教材的基 础上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充实了不少具体内容和实例,终于形成 此抛砖引玉之作,但愿能对我国工业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 改善发挥一些作用。在本书完稿之际,特向参加、支持、关心过 有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深深的谢意。书中有大量的专业术语 和外文缩写,因受版面所限,不可能在出现的地方一一加以详细 解释,只在本书附录中列有详细说明。若造成读者阅读或理解困 难,在此表示抱歉。由于时间仓促,特别是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疏漏之处 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和有关专家指正。吕先昌2002 年 3 月11目 录第一章 概述 .(1)1.1 我国安全管理现状分析(1)1.

9、2 现 代 化 安 全 管 理 模 式 与 传 统 安 全 管 理 模式的差别.(3)1.3 现 代 化 安 全 管 理 模 式 建 立 的 指 导 原 则及 试 点 研 究 过 程 、 效 果 .(4)1.4 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10)第二章 系统危险辨识.(11)2.1 系统危险辨识的准备工作(13)2.2 危 险 单 元 划 分 .(17)2.3 系统危险因素的发掘(21)2.4 危险辨识的其他问题(31)第三章 系统危险控制.(37)3.1 目 标 管 理 .(37)3.2 安 全 检 查 改 革 .(38)3.3 缺陷改造与隐患整改(47)3.4 标 准 化 作 业 .(4

10、8)3.5 危 险 预 知 活 动 .(53)3.6 安 全 考 评 .(61)3.7 综 合 安 全 管 理 改 革 .(69)第四章 综合安全评价.(72)4.1 安 全 评 价 概 况 .(72)4.2 安全控制论安全评价法(78)24.3 安全控制论安全评价法应用举例(84)第五章 企业安全管理中可能涉及的其他 有关技术工作 (99)5.1 日常危险源的分级管理(99)5.2 伤 亡 事 故 调 查 分 析 .(105)5.3 安 全 预 评 价 .(144)5.4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155)附录一 有关名词解释.(172)附录二 有关系统分析方法简介.(176)附录三 职业安

11、全卫生管理体系.(247) 试行标准 (247)参考文献 (258)1第一章 概 述1.1 我国安全管理现状分析我国的安全管理工作己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建立了较为 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与生产较为适应的安 全法规、标准,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还实施 了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考核等管理制度,对保证我国工业 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 在当前市场经济日益发展, 企业逐步转换经营机制的形势下,我国的安全管理工作正面临着 如下几个重要问题。1.1.1 不少企业设备、设施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据调查,冶金、机械、纺织、水利施工等行业许多企业的设 备、 设施都不同程度

12、地存在一些隐患, 难于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具体表现如下。(1) 许 多 企 业 的 设 备 、 设 施 不 少 是 20 世纪 60 年 代 前 后 投 入 使用的, 因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 , 规划、 设计时便难于达到本质 安全化的要求, 并且因接近甚至超过使用年限而疲劳老化严重, 故 障频繁。(2) 近 些 年 新 建 、 改 建 、 扩 建 的 工 程 项 目 , 不 少 因 “三 同 时 ” (新 建 、 改 建 、 扩 建 、 技 术 改 造 和 引 进 的 工 程 项 目 , 其 劳 动 安 全 卫 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 ) 管理 不善或企业资

13、金不足致使系统投入运行前也留下不少先天性隐患。(3) 企业对 系统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缺乏系统的发掘, 己发现的问题也因资金缺乏或其他原因未及时处理。(4)有些企业为确保经济效益,有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设备2超负荷运行等情况。1.1.2 安全生产责任制须重新明确和落实当前,企业为了减员增效,一般都进行了机构调整。过去相 对独立的安全机构的管理职能,部分被并入生产系统,部分被并 入消防保卫部门,有的还划归了综合管理部门。原来一个上千人 的企业,安全处(科)一般有 35 名甚至更多的安全管理人员, 现在一般仅留下 23 个 人 。 在 这 种 形 势 下 , 安 全 机 构 和 安 全 管 理

14、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应该扮一个怎样的角色,怎样运作才能保 障生产安全?这就有必要尽早重新明确有关机构和人员的安全生 产责任,并拟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实。1.1.3 传统安全管理方式难于落实企业对危险源实行微 观控制的要求当前,大多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管理阶 段,对于安全法规、标准的实施及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考 核等制度的落实,其作用大都发挥到了极限,如不探求新的管理 模式,许多安全活动将会走过场,对危险源的微观控制将难于落 实。如在对新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时,不少单位只是让他们背记安 全操作规程,与将要涉及的生产岗位实际联系很少,其结果是书 面 考 试 得 高 分 , 入 厂

15、 安 全 教 育 合 格 率 达 100%, 而 新 工 人 对 作 业 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这样的管 理方式当然难于启发工人发现隐患,也难保隐患不被诱发演变为 事故。1.1.4 市场经济呼唤出台新的安全管理制约机制我国过去一直贯彻“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 监督”的安全管理方针,在国家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转变经营机 制的新形势下,当前越来越强调企业的自主管理功能和国家安全3监察功能。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安全管理 的自约束机制,同时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如工 伤保险)逐步形成对企业的安全监察机制,否则,安全工作必然 出现大的滑坡

16、。近两年不少企业出现事故抬头的趋势己说明了这 一、。1.1.5 日 益 严 峻 的 国 际 竞 争 形 势 要 求 企 业 不 断 改 进 安 全 管理工作我国己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就意味着国外先进的技术和 商品将大规模地打入我国市场,当然,这也为我国经济迅速走向 世界打开了大门。为了应付公平竞争的国际形势,我国必须遵照 国际惯例不断地改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尽 快跟上工业发达国家的步伐。否则,我国将因职业安全卫生状况 落后而影响参与国际竞争,甚至拖垮我国的经济。以上问题的存在,迫使我们必须寻求安全管理的新模式,以 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把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推上一个 新

17、的台阶。1.2 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与传统 安全管理模式的差别所谓“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是相对于当前实行的“传统安 全管理模式”而言的。二者在总体思路和具体作法上存在一些原 则性差别。(1) 前者以 危险源控制为安全管理的中心, 主要着眼于危险 预测预控,具有主动性和鲜明的动态特征:后者以伤亡事故管理 为安全管理的中心,主要着眼于事故预防和处理,具有相对被动 和静态的特征。(2) 前者以 系统危险辨识、 系统危险控制、 系统安全评价为4主要手段,着眼于系统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全面调动企业各层次 人员的积极性,将安全管理目标落到实处:后者主要依靠安全规 章制度,通过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考核等手段

18、,基本是依 靠安全管理人员的有限努力去争取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3) 前者注 重对安全管理信息的全面收集、 综合处理和实时 反馈: 后者主要重视对伤亡事故信息及部分安全检查信息的收集、 处理,且其应用程度有限。1.3 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的指导原则 及试、研究过程、效果1.3.1 指导原则1. 以 系 统 论 、 信 息 论 、 控 制 论 为 理 论 指 导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应特别强调系统管理, 对各类危险因素, 要求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 控制:该模式应强调对与安全有关的各类信息的全面收集和实时 分析利用,以提高所采取安全措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该模式从 现代

19、控制论角度,将安全系统的运动视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以及 系统对危险的控制能力这一对矛盾相互斗争的结果。2. 处 理 好 与 传 统 安 全 管 理 的 关 系现代化安全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可以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发展和延伸。为了 提高推行现代化安全管理的效果,必须认真总结传统安全管理的 经验,吸收其有益成分,并对其修改、补充、完善,同时通过行 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将其落实到安全管理运作过程中去。3. 采 用 国 外 有 关 的 先 进 管 理 技 术(1) 广泛收 集并归纳国外成功的安全管理方法, 认真研究其 形成的历史背景、适用条件、己在国内局部试、的情况及

20、应用后5产生效果的可能性,然后按计划、有重、的通过培训、试、推 广,使其融为我国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的组成部分。(2) 根据分 析对象特、及分析目的上的差异, 选用不同的系 统分析手段。当前,国内外所采用的先进分析方法主要有统计分 析法、表格法(鱼刺图、初步危险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故 障模式影响及严重度分析) 、 工程逻辑法 (事故树分析、 事件树分 析等) 、人机 工程分析法及其他分析法(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等) 。 关于这些分析方法的简介及实际应用见 本书附录二。(3) 关于安 全评价建模过程中数据处理新方法的采用。 如采 用现代控制论中的数量化理论处理小子样、

21、大干扰的问题,又如 采用现代决策技术中的层次分析法解决危险控制因素考评表中各 考评因素的权重赋值的问题。4. 以 危 险 源 管 理 为 核 心 , 以 班 组 安 全 建 设 为 基 础危险源管理以主动分析发现危险、系统控制危险、实时评价 危险控制水平为中心内容,因此是改变安全管理工作被动局面, 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班组是企业活动的细胞,各项工 作只有深入到班组,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班组安全管理建设的重、是通过落实有效措施使班组成员熟知自身的职责,认识身边的 危险因素,并真正具有防止其被触发引起事故的能力及紧急状态 下的应变能力。5. 强 调 安 全 管 理 制 约 机 制 的 建 立

22、安全管理目标是通过各级有关机构及人员共同努力实现的。 为了使各有关机构和人员的工作形成有序的整体,必须建立制约 机制。它是通过安全考评和评价,并将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而 实现的。安全考评是将各项现代化安全管理工作纳入考评内容, 通过考评实施,使其处于受控状态,并不断发现安全管理中的薄 弱环节。安全评价除考虑安全管理实施情况外,还要综合分析各 有关单位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危险状况及历年工伤事故情况,6从而从主、客观的角度发掘问题,评价危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 法。6. 为 职 业 安 全 卫 生 管 理 体 系 认 证 工 作 开 展 创 造 条 件为了通过推行现代化安全管理真正为企业职业安全卫生

23、管理 体系认证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必须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抓 好 职 业 安 全 卫 生 的 系 统 管 理 : (2) 通 过 危 险 辨 识 全 面 掌 握 系 统 的 危 险 状 况 : (3) 进 行 安 全 检 查 改 革 , 系 统 地 掌 握 动 态 危 险 信 息 : (4) 抓 好 人 为 失 误 控 制 , 避 免 危 险 被 触 发 引 起 事 故 : (5) 作 好 综 合 安 全 卫 生 评 价 , 为 管 理 决 策 提 供 依 据 : (6) 加 强 安 全 卫 生 信 息 管 理 。7. 注 重 模 式 的 实 用 性 和 可 操 作 性实用性和

24、可操作性是模式推广应用的必要保证。不考虑企业 当前实际,照搬国外的先进管理技术是不可取的。所谓实用性, 是指模式所提供的管理技术对企业有关工作具有针对性,并能产 生显著的效果。所谓可操作性,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有关工人 通过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会应用模式所提供的管理技术解决工 作中的实际问题。1.3.2 试点研究过程、效果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是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原冶金部安全 环保研究院,又称劳动部武汉安全工程研究院,简称武安院)经 过长期探索,将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实际的产 物,是科研单位与有关企业密切配合的结果。该模式的形成,经 历了从局部到系统,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中经受检

25、验和补充 完善的过程(见表 1.1) 。武安院在有关企业进行的试、工作一般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 效果。表 1.2 所示为部分试、效果举例。7表 1.1 武安院在企业开展系统工程试点情况厂 名 试、年度 评价对象 试、主要内容及特、上钢五厂四分厂 1984 转炉炼钢设施 提 出 危 险 源 辨 识 模 式 及 预 评 价长城钢厂四分厂 19861987 电炉炼钢设施 危 险 源 辨 识 及 事 故 信 息 计 算 机 管 理成都无缝钢管厂 19861987 全厂桥式 起重机 标 准 化 作 业 及 安 全 装 置 改 造洛阳耐火材料厂 1989 摩擦压砖机 标 准 化 作业 (安 全 管 理 与技

26、术改造相结合)武钢烧结厂 19891992 烧结设施提 出 并 试 行 安 全 评 价 动 态 模 型 及 现 代 化 安 全 管 理 模 式宝钢化工公司 19941995 苯加氢装置 完 善 安 全 评 价 动 态 模 型 及危险可操作性研究湖 北 省 鸡 冠 嘴 金 矿 19951996 井下采矿、 掘进设施 全 面 实 施 安 全 评价 (动 态控制)技术广 州 钢 铁 集 团 公 司 1996 转炉炼钢设施 全 面 实 施 安 全 评价 (动 态控制)技术武钢程潮铁矿 19961997 井下采矿、 掘进设施 全 面 实 施 安 全 评价 (动 态控制)技术续表8厂 名 试、年度 评价对

27、象 试、主要内容及特、长江三峡工程 总公司 1996施工过程劳动 安全管理事 故 预 测 、 危 险 分 析 评 价、安全投资分析攀钢煤化工公司 19971998 苯加工系统 安 全 评 价 和 危 险 控 制 技 术唐钢氧气厂 1998 15 000 m3/h制氧系统安 全 评 价 和 危 险 控 制 技术广州石化总厂 1999 乙烯装置 安全预评价珠钢工程 1999 电炉炼钢、 连铸、连轧安全预评价柳州煤气公司 2000 液化石油气系统 安全预评价汕头华能电厂 2000 火力发电系统 现状评价及安全文化株州冶炼厂 2000 有色冶炼设施 现状评价广 州 钢 铁 集 团 公 司 2001 线

28、材轧制设施 安全预评价湘钢二炼钢厂 2001 转炉炼钢、 连铸设施危险辨识、控制及评价包钢炼钢厂 2001 转炉炼钢、 连铸、模铸危险辨识、控制及评价10系统危险辨识1.4 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结构如图 1.1 所示。由该图可以看出, 系统危险辨识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既为系统危险控制提供 依据,也为综合安全评价提供危险状况信息:系统危险控制是现 代化安全管理的目的所在,它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掌握动态危 险信息,努力提高本质安全化水平,控制危险触发条件一一人为 失误,并改革现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的 实施铺平道路,最后通过安全考评,可获得系统危险控

29、制状况有 关信息,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综合安全评价的目的在于对系 统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判断, 为管理部门下一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系 统 危 险 控 制 目 标 管 理安 全 检 查 改 革缺 陷 改 造 与 隐 患 整 改 安 全 考 评标 准 化 作 业危 险 预 知 活 动综 合 安 全 管 理 改 革系 统 综 合 安 全 评 价决 策图 1.1 安全系统反馈控制图11第二章 系 统 危 险 辨 识系统危险辨识是危险源管理乃至整个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 和 必 要 前 提 。 从 安 全 系 统 工 程 的 角 度 考 虑 , 危 险 辨 识 的 任 务 是 全 面 发 掘 系 统 内 的

30、 潜 在 危 险 因 素 , 分 析 危 险 可 能 被 触 发 而 引 起 事 故 的 条 件 、 后 果 及 影 响 , 初 步 提 出 消 除 或 控 制 事 故 的 措 施 类 型 , 为 进 一 步 分 析 评 价 决 策 提 供 客 观 依 据 。 系 统 危 险 辨 识 主 要 包 括 主 体 生 产 系 统 危 险 源 辨 识 和 辅 助 系 统 危 险 状 况 分 析 等 。 主 体 生 产 系 统 危 险 源 辨 识 的 内 容 主 要 包 括 危 险 模 式 和 设 备 、 设 施 固 有 危 险 状 况 ( 本 质 安 全 化 状 况 , 设 备 、 设 施 、 工 艺

31、 危 险 状 况 , 作 业 环 境 缺 陷 , 危 险 暴 露 情 况 等 ) , 此 外 , 还 有 危 险 源 的 危 险 严 重 度 及 管 理 级 别 等 。系统危险辨识中所用的主要分析方法如表 2.1 所示。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如图 2.1 所 示 。表 2.1 系统危险辨识方法及主要目的分析方法 主要目的统计分析 分析事故分布规律及原因,为后继分析提供参考信息事 故 树 分 析 (FTA) 重 点 发 掘 几 种 主 要 事 故 的 影 响 因 素 及 其 组 合 关 系 , 为 危险辨识及控制提供信息火 灾 爆 炸 危 险 指 数 法 (DOWS F&EI)估计有关危险源破坏强度及

32、影响范围故 障 模 式 影 响 及 严 辨 识 各 危 险 源 危 险 发 生 模 式 , 发 掘 固 有 危 险 信 息 , 为重 度 分 析 (FMECA) 安全评价及危险控制提供依据故障模式影响分 分 析 供 电 、 外 排 废 水 、 消 防 等 辅 助 子 系 统 故 障 模 式 及析 (FMEA) 其对全系统的影响人机工程分析法 分 析 人 机 依 存 关 系 紧 密 的 生 产 系 统 的 危 险 状 况 , 为 危 险辨识和控制提供信息危险与可操作性 分 析 复 杂 工 艺 系 统 中 生 产 工 艺 参 数 异 常 及 引 起 的 原 因研 究 ( HAZOP) 和后果12有

33、 关 事 故 案 例 及 FT 图 发 掘 危 险 因 素下面就系统危险辨识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扼要介绍。系 统 设 备 、 设 施 、 工 艺 、 操 作 条 件 等 调 查危 险 源 划 分组 织 审 查 合格不 合 格有 关 规 程 、 标 准 、 规 范 等初 填 登 记 表组 织 审 查不 合 格合 格补 充 完 善 安 全 措 施危 险 严 重 度 确 定危 险 源 管 理 分 级组 织 审 查不 合 格合 格危 险 源 辨 识 结 果 文 件图 2.1 危险源辨识程序132.1 系统危险辨识的准备工作系统危险辨识涉及的内容广泛,技术难度较高,对后续工作 的影响大,为了保证辨识工作顺

34、利进行且提高辨识工作质量,必 须事先做好必要的准备。2.1.1 收集资料(1) 规章制 度。 含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法规、 标准及设计规范: 企业有关技术规程、操作规程、防火管理制度、检修作业安全规 定、安全考核制度、外委工程管理制度等。( 2) 有 关 工 艺 、 设 备 等 资 料 。 包 括 有 关 的 设 计 说 明 书 , 工 艺 流程图,有关设备、设施布置图,安全阀及仪表布置图,消防设 施布置图,电气设施现场配置图,操作原始记录等。( 3) 事 故 、 故 障 资 料 。 包 括 伤 亡 事 故 ( 工 伤 事 故 及 微 伤 、 比 照工伤事故) 、 险肇事故、 非正常停工事故、 火

35、灾及火警记录 、 设 备故障及维护检修记录等。( 4) 其 他 资 料 。 如 压 力 容 器 、 安 全 阀 、 仪 表 、 防 爆 电 器 定 期 鉴定、校验报告,危房、材质腐蚀及有关设备、设施结构、强度 检验、鉴定分析报告,有关部门下达的整改指令单等。2.1.2 工艺、设备、设施、环境状况调查( 1) 生 产 工 艺 及 其 危 险 性 。 主 要 了 解 物 料 、 能 量 、 信 息 方 面 的 危 险 情 况 , 特 别 是 易 燃 、 易 爆 、 有 毒 、 有 害 物 料 的 存 贮 、 运 输 、 加工等异常情况,生产中工艺参数异常(尤其是超温、超压、串 压 、 过 流 等

36、) 及 易 燃 、 易 爆 、 有 毒 、 有 害 气 体 的 泄 漏 及 检 测 失 效 , 仪器仪表控制失灵等。( 2) 设 备 、 设 施 、 工 具 、 附 件 及 其 危 险 性 。 包 括 :a. 单台设备状况调查,结果示例如表 2.2 所 示 :14表 2.2 基本评价单元状况简表子系统:精苯 制表日期:设 备名 称 台 数 容 积 材 质 备 注设备状况 纯苯塔 1 42.3m3 A3 同物 质名 称闪点/沸点/自燃点/ N(f) N(r) MF N(h) Wt% 温度修正苯 11 80 562 4 0 21 2 74甲 苯 4 110 896 4 0 21 2 17.5二甲苯

37、 27 138 463 4 0 21 2 7三甲苯 50 166 470 4 0 21 2 0.8物质状况操 作 温 度 高 于 60 ,超 过 二 甲 苯 闪点, 但未 超 过 自 燃 点反应化学设计压力 操作压力 释放压力 设计温度 操作温度条件操作0.07 MPa 0.05 MPa名称 正常值 检测范围 作用 自动化程度压力表 0.05 MPa 00.1 MPa 测压 自动检测温度计 85 / 122 0220 测温 自动检测控制仪表检测状况阀门 蒸汽阀门坏故障简况事故及 空令器故障 2 次,加热器易漏或堵注 : 根 据 美 国 道 化 学 公 司 ( DOW) 火 灾 爆 炸 危 险

38、指 数 法 定 义 , MF 为 物 质 系 数 , N(f)为 物 质 可 燃 性 等 级 , N(r)为 物 质 化 学 活 泼 性 等 级 , N(h)为 物 质 毒 性 等 效 , Wt%为 气 态 物 质 的 质 量 百分比。15b. 设 备 、 设 施 间 的 平 面 、 空 间 关 系 :c. 管道及有关阀门、控制仪表、安全防护装置状况:d. 主 体 设 备 、 设 施 与 友 邻 及 辅 助 系 统 的 关 系 :e. 辅助系统状况。(3) 作业环 境及其危险性。 包括作业场地及有关人员、 车辆 通行条件,作业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照度、能 见度、视线、噪声、有毒有

39、害气体浓度及其他有关情况(地质、 地震、地基沉陷等) 。2.1.3 事故和故障统计分析分析对象包括:( 1) 伤 亡 事 故 及 险 肇 事 故 :( 2) 设 备 故 障 :( 3) 非 正 常 停 工 事 故 :( 4) 火 灾 和 火 警 。 分析的主要内容、分析结果表达方式等详见本书附录二。2.1.4 事故树分析对于统计分析中发现的比较突出的(指发生频度高且后果严 重的事故,如炼同过程中吊同水或铁水伤人及炉前大喷事故,化 工生产中的毒物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矿山生产中的冒顶片帮 事故等)问题直进一步进行事故树分析。一般要求做出有关的事 故树图,求最小剖集和最小径集,估计结构重要度,有条

40、件的还 应估计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提出控制危险的措施方案。此分析 方法非常有用,但比较复杂,详见本书附录二。2.1.5 重大缺陷状况调查工业企业有一些细心的管理人员甚至有经验的老工人,平时 比较注意观察生产系统的一些重大缺陷问题。所观察形成的结论17有的留在他们的大脑中,有的人还做了比较详细的文字记录。这 些结论有的明确反映了设备、设施、工艺、环境方面的缺陷,有 的则只是他们对生产系统安全状况的某些担心。然而,它们都可 作为系统危险辨识的重要参考,至少可为开展调查工作提供一些 线索。因此,有必要于系统危险辨识前收集这方面的信息。调查 内容示例如表 2.3 所示。2.1.6 岗位设置状况调查调查

41、内容包括岗位名称、所属车间班组、在岗人数、工作制 等。危险源辨识是为日常危险源管理服务的,只有弄清了企业的 设岗定员情况,才能保证所确定的危险源平常有人实施管理,使 其处于有效的受控状态。同时,掌握了岗位设置状况,也就为有 关危险源危险暴露时间确定创造了条件。2.2 危险单元划分危险单元划分就是将分析评价对象切剖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 部分,为开展危险辨识后继工作创造条件。危险单元划分所涉及的对象包括主体生产系统设备、设施, 辅助系统及周边环境。2.2.1 危险源划分应遵循的原则(1) 以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设备、 生产事故的危险设备、 设施及作业场所为对象划分。(2) 充分考 虑工艺管理上的联

42、系, 以工艺联系紧密的一个或 几个主体生产设备、设施为中心划分危险源。工艺介质以管道输 送的生产系统,各危险源间尽可能以阀门为界限划开。(3) 以主要 危险形式为依据, 将危险模式、 本质安全化状况 及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对象划分为不同18的危险源。( 4) 考 虑 各 设 备 、 设 施 在 平 面 、 空 间 布 置 上 的 关 系 。( 5) 考 虑 岗 位 设 置 状 况 。( 6) 尽 可 能 减 少 辨 识 工 作 量 , 根 据 可 能 进 行 必 要 的 合 井 和 归类 。2.2.2 危险单元划分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充 分 利 用 事 故 、 故 障

43、综 合 分 析 的 结 论 。(2) 通过对 现场状况的调查和与有关人员的座谈, 大体上熟 悉设备、工艺等方面的情况。(3) 注意检 修单位危险源划分的问题。 当前, 进行过危险源 辨识的单位大都忽视了此问题,一般只将用作检修主要工具的天 车、机床等划分了危险源,而对作为作业对象的被检修设备未加 考虑。事实上,检修过程中的伤亡事故频度和强度都大大高于生 产过程。其原因如下。a. 系 统 在 设 计 、 施 工 、 验 收 等 阶 段 , 往 往 以 考 虑 生 产 要 求 为 主,对保证检修作业安全所必须满足的场地平面和空间布置、检 修工具(主要指电葫芦和导链等)配套、检修作业环境条件等考 虑

44、甚少,以致这方面更显得先天不足。b. 检 修 作 业 对 象 、 人 员 、 工 具 、 环 境 经 常 变 化 , 危 险 因 素 更 难被作业者和管理者所掌握和控制。c. 作 业 条 件 恶 劣 , 一 般 需 抢 进 度 , 甚 至 是 边 生 产 、 边 检 修 , 更增加了作业的危险性。d. 检 修 过 程 中 一 般 须 进 行 停 送 电 、 动 火 、 多 层 交 叉 或 高 处 作 业,以及对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置换作业,稍有不慎,就可 能酿成人身伤亡事故。2.2.3 应 用 举 例 一 一 某 企 业 苯 加 工 系 统 危 险 单 元 划 分 结 果该企业苯加工系统包括

45、粗苯回收一系、粗苯回收二系及精苯19混 合 份 槽去 精洗 苯 塔贫油洗 氨 塔二系来废水贫油加工三部分。粗苯回收主要目的是对前道工序处理过的煤气经洗菜、 洗氨, 然后洗苯、脱苯,以得到本道工序的最终产品一一未洗混合份。 经净化处理的煤气送煤气柜供用户使用,未洗混合份供精苯工序 作进一步加工,脱苯处理后的贫油供洗菜、洗苯再循环使用。粗 苯回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2.2 所示。煤 气 终 煤 气 煤 气 令洗菜 塔分 两缩 苯器 塔煤 气 出 厂 初苯 馆气 塔洗 苯 脱富 油 富 苯 苯油 塔脱 管水 式塔 炉图 2.2 粗苯回收一系工艺流程示意简图注:粗苯回收二系工艺流程中苯气与洗苯富油换热后

46、经令却得到中间产品 一 一 粗 苯 : 两 苯 塔 液 相 进 料 , 开 停 工 可 不 与 前 系 统 同 步 : 无 洗 菜 装 置 : 两苯塔生产的轻苯送一系初馆塔处理。其他与一系同。精苯加工主要承担未洗混合份的洗涤和己洗混合份的蒸馆分 离任务,最终产品有纯苯、甲苯、二甲苯等。其主要工艺流程图 如图 2.3 所 示 。苯加工过程中涉及供电、供蒸汽、供排水、供氨气等辅助系统。以下是该系统危险单元划分的结果。( 1) 主 体 生 产 系 统 划 分 为 如 表 2.4 所 列 的 16 个 危 险 源 。20碱 油 分 离 器加 酸 加 碱二 三吹 出 苯 纯 甲 甲 甲苯 苯 苯 苯未

47、洗 酸混 合 油份 贮 分 槽 离连 洗 泵 器吹 纯 甲苯 苯 苯塔 塔 塔二 三甲 甲塔 三 甲 釜 塔古 马 隆图 2.3 精苯加工工艺流程示意图表 2.4 苯加工系统危险源划分结果子 系 统 危险源序号及名称 包括的主要设备1. 蒸馆作业区含 脱 苯 塔 、 再 生 器 、 初 馆 塔 、 两 苯 塔 、 脱 水 塔 、 残 渣 槽 、 菜 油 卧 槽 、 贫 油 换 热 器 、 计 量 槽、初馆槽、油水分离器、螺旋板换热器2. 管式炉区 含管式炉等设施3. 洗涤塔区 含终令洗菜塔、洗氨塔、洗苯塔、洗油槽4. 泵区 含所有泵及配电室回收一系5. 槽区 含 分 离 水 槽 、 脱 水 槽

48、 、 菜 油 槽 、 轻 苯 槽 等6. 蒸馆作业区 含 两 苯 塔 、 脱 苯 塔 、 再 生 器 、 脱 水 塔 、 各 分 离器、回流柱、原料泵、令却器、换热器7. 管式炉区 含管式炉等设施8. 洗涤塔区 含洗苯塔、洗油槽及三台泵、电机回收二系9. 槽区 含 轻 苯 槽 、 地 下 槽 、 计 量 槽 、 残 渣 槽 、 菜 油 槽、粗苯槽10. 蒸馆作业区含 5 个塔及有关蒸发器、加热器、油水分离 器 、 水 令 却 器 、 泵 、 空 令 器 、 三 甲 釜 及 中 间 产品贮槽等精苯11. 洗涤作业区包 括 洗 涤 泵 、 酸 油 分 离 器 、 碱 油 分 离 器 、 混 合 器

49、 、 硫 酸 高 置 槽 、 碱 液 高 置 槽 、 再 生 酸 沉 淀 槽 、 配 碱 槽 、 浓 酸 槽 、 浓 碱 槽 、 酸 焦 油 蒸 发器、碱蒸发器、废酸槽等21续表子 系 统 危险源序号及名称 包括的主要设备12. 成品泵房 包含第 42一48 号泵13. 地下槽区 包括 26 个卧槽及有关管道阀门14. 立式大槽区 包括 300 m3 未洗混合份大槽和 300 m3 纯苯大 槽等15. 汽车装车点 包括 4 个成品槽精苯16. 火车装车点 包括装车作业点、刷车作业点及 6 个成品大 槽及有关管道、阀门和仪表( 2) 辅 助 系 统 主 要 考 虑 了 以 下 子 系 统 : 仪 表 : 检 修 : 供 配 电 : 供 水 : 供 蒸 汽 : 供 氮 气 : 防 雷 : 消 防 :供煤气:废水外排。( 3) 周 边 环 境 。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几 方 面 内 容 :a. 厂内设备、设施的布局:b. 厂 内 某 些 危 险 部 位 与 厂 外 邻 近 设 施 间 的 相 对 位 置 :c. 厂 内 生 产 过 程 中 吸 入 空 气 的 质 量 及 排 出 废 气 对 周 围 的 影 响: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