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3700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根据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制定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制订实施各级各类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泉州继往开来、奋力发展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

2、发展改革任务,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局,持续推进产业、港口、城市发展,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各种自然灾害,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二五”的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了一番以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 3564.76 亿元,年均增长 1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 45124元,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财政总收入达

3、400.28 亿元、年均增长 2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 181.53 亿元、年均增长 19.0%,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工业主导作用日益突出,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福建联合石化、石狮 PTA、钧石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服务业平稳发展,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 3.7:60.2:36.1,轻重工业比重调整为 58.4:41.6。社会民生建设持续加强。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实现“双高普九” ,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首届闽南文化节、第六届中国航海日活动等,泉州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建成海峡体育中心一场一馆、市第

4、一医院城东院区等重要设施,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七连冠”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 25155 元和 9296 元,城乡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建设持续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步伐加快,泉州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年)正式获批,环湾区域建成区面积达 150 平方公里、人口 138 万人,全市城镇化率为 60%(新口径 53.5%);城东、东海、北峰丰州和桥南等片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东海综合大道等一大批城市主次干道建成通车,福厦铁路泉州站、晋江站等

5、一批市政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市区交通综合整治工作有力推进,郑成功公园、释雅山公园等公共开放空间相继建成,城市公交、供水、供气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五大工程”扎实推进, “百村示范、全面整治”行动、 “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深入实施,五年全市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79.8 亿元;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3 个省级和 12 个市级试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五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 27.64 万人次,转移就业 31.34 万人,完成“造福工程”搬迁 35425 人,解决 152.7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突破。实施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

6、资超过4200 亿元,福厦铁路泉州段、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泉厦高速公路扩建、泉州湾深水航道工程、惠安青兰山 30 万吨原油专用码头、南埔电厂、石狮鸿山热电厂、晋江燃气电厂一期、泉州大园 500 千伏变电站及晋江至大园 500 千伏双回线路、金鸡拦河闸新闸、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金塔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累计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128 公里、铁路通车里程 90.3 公里、电力装机容量 360 万千瓦、变电容量 1009 万千伏安,建成投产的码头泊位达 71 个,年设计通过能力达 7237 万吨,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网络等设施保障功能明显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行政体制、农村、投融资

7、、增值税转型、医药卫生等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资本、土地、人才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企业改制上市步伐持续加快,新增上市企业 41 家,筹集资金折合人民币 205 亿元。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出口商品总值年均增长 20.9%,贸易结构趋于优化,出口市场进一步多元化;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五年利用外资累计超百亿美元,累计新批(含增资)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的项目 650 个;载体建设不断加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获批为国家级开发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侨务外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成功举办世界泉州同乡恳亲大会、世界泉州青年联谊会,与港澳台合作

8、更加密切,侨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发挥。泉台交流合作持续拓展。深入实施泉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泉台产业合作扎实推进,泉州台商投资区的规划建设全面推进,打造了台商创业基地、惠安绿谷等一批泉台产业合作载体,获批为“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试点工程”地区。泉台农业合作步伐加快,获批设立“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 ,创建“海峡两岸(福建?安溪)茶业合作示范基地” ,成功举办三届海峡两岸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对台直航取得突破,泉州港作为两岸海上直航口岸,开通了泉州至金门客运直航航线、泉州至澎湖货运航线、泉州至台湾集装箱固定班轮,泉州晋江机场成为两岸直航新航点。泉台文化交流持续发展,成功举办闽南文化节、郑成功文化旅游

9、节等大型交流活动,开播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成为两岸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 0.92 吨标煤,继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削减 20.1%和 6%。强化对两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和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五年投入治理资金 67.34 亿元,完成 554 个整治项目,水质持续改善。一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成投产,率先在全省实现各县(市)均建成一座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目标。完成崩岗综合治理、生态修复、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治理 104.8 万亩。生态市建设持

10、续推进,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力度加大。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 “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强化。全面实施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推行行政指导,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开展“破解熟人经济,提升服务水平”活动,工作效能不断提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设立市行政服务中心,42 个审批部门 553 项审批服务项目和“六大资源配置中心”进驻。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平安泉州”建设持续深入,社会保持安定稳定,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专栏 1、 “十

11、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一五”计划目标 “十一五”目标完成 情况指标2010 年目标 年均增长(%) 2010 年完成数 年均增长 (%)一、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1.5 以上 3564.76 14.62、人均生产总值(元) 2007 年比 2000 年翻一番 45124 13.73、财政总收入(亿元) 超 320 亿元,力争突破 350亿元 400.28 21.2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160 亿元以上 16 181.53 19.0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38.7 36.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8 1250.81 2

12、8.37、实际利用外资(报表口径、亿美元) 五年累计 50 亿美元五年累计 104.81 亿美元8、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亿美元) 13 82.82 20.9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12 1202.91 16.9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 左右 10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200 7 左右 25155 12.1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8500 7 左右 9296 8.71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35 381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40 42.315、城镇化水平(%、老口径) 60 6016、R与其他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相比,我市还存在较大的差

13、距,跨越发展将是我市“十二五”主要任务。从自身看,我市面临着保持较快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强投资拉动和调整需求结构、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双重压力,一些矛盾和问题仍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经济发展总体仍呈粗放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产业布局仍不够集中,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高级人才不足,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发展方式亟待加快转变;二是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压力加大,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尚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任重道远;三是城市转型压力加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功能偏弱,对周边

14、县(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城市综合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任务十分紧迫;四是社会维稳压力加大,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群体分化呈现加剧态势,社会管理机制亟待创新,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和谐社会建设任务繁重;五是改革攻坚压力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较突出,政府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开放文化、创新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改革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海西建设

15、的重大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社会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深化泉台交流合作,做大做强产业、港口、城市,持续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建设现代化泉州新征程。第二节 基本原则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发展规律,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1、坚持转变提升。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竞争

16、力。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格局。2、坚持统筹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3、坚持民生优先。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4、坚持民营特色。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加快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发挥民营企业在资本、品牌、营销、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5、坚持先行先试。弘扬爱拼敢赢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17、时俱进,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思维定势和体制障碍,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增强发展动力。6、坚持持续运作。倍加珍惜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打下的发展基础、创造的成功经验,切实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 ,又好又快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第三节 发展重点“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繁重,在坚持统筹推进的同时,要突破关键领域,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五方面发展重点。1、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经济强市的重要途径。要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坚持存量优化和增量扩张并重。存

18、量方面要紧抓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增量方面要实施大项目带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增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要强化载体建设,强力推动“百千万亿”倍增计划、企业改制上市“121”工程和企业创新行动计划。2、突出环湾发展。环湾发展是我市城市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实现“两个加快”目标的突破口。要提升环湾区域在泉州城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集中力量加快环湾区域的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增强环湾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要发挥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对环湾区域的支撑作用,推动湄洲湾南岸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围头湾地区战略性新城,继

19、续实施安溪、永春、德化“大城关”战略,形成环湾区域现代城市与各县(市)联动发展、协调推进的市域发展新格局。3、推进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推进城镇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加快建设小城镇,搭建以城带乡的发展载体,抓好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优化农村、农业发展环境。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城乡统筹,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力度,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推动文化大繁荣。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城市的“精气神” 。要

20、实施先进文化引领工程,弘扬传承敢为人先、爱拼敢赢的精神特质,优化人文环境。实施文明城市创建工程,探索和完善城市文明发展模式,加快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推动文化与市场的对接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产业硬实力。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深入挖掘并整合城市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全面深化对台文化交流,开展城市形象和品牌推广,提升城市品牌价值,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5、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要强化公共产品供给,加强交通、水电燃气、园林绿化、

21、污水垃圾处理、智能泉州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完善公共安全、就业、社会保障、人口计生等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行政服务能力,持续破解“熟人经济” ,营造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办事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第四节 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力争比全省提前 2 年、比全国提前 5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到 2015 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 6500 亿元,年

22、均增长 11%以上,力争比 2010 年翻一番,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1 万美元,力争达到东部先进地区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 900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18%以上,力争突破 1000 亿元;一般预算收入 360 亿元,年均增长 15%以上。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到 2015 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 2.257.8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12%;轻重工业比例调整为 55:4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 1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 1 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

23、增长 15.5%。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五年累计 140 亿美元,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年均增长10%。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城市发展形成新格局。 “一湾两翼三带”协调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到 2015 年环湾区域建成区面积 250 平方公里,形成现代化海湾城市框架。全市城镇化率达 61%(新口径) 。主枢纽港地位基本确立,港口货物吞吐量 1.4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250 万标箱。文化旅游强市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6%左右,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10%左右。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2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之内,土地、水等资源要素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市森林蓄积量 265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58.7%。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基本建成生态宜居城市。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9%以上,分别超过 3.8 万元和 1.4 万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涨幅控制在 3%左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3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小于 4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

25、85%和 95%以上。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套数完成省下达任务。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达 18%。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每千人医生数 1.7 人以上,每千人病床数 3.8 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专栏 2、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分类 指标名称 2010 年 2015 年 年均增长(%)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564.76 6500 以上,力争比 2010 年翻一番11 以上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45124 10.13、财政总

26、收入(亿元) 400.28 900 亿元以上 ,力争突破 1000亿元18%以上综合实力4、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181.53 360 15 以上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36.1 40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7.55 123、轻重工业比例(%) 58.4:41.6 55:45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 6230.46 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250.81 3000 以上 20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1202.91 2500 15.57、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亿美元)24.91 五年累计 140 亿美元8、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

27、亿美元) 82.82 133 10结构调整9、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 0.74 21、环湾区域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150 2502、城镇化水平(%、新口径) 53.5 613、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8455.37 14000 10.64、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 136.95 250 13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3.55 6 左右城市建设6、旅游总收入占 GDP 比重(%) 7.1 10 左右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0.92 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2、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万元)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3、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4.68 控

28、制在省下达指标内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 7.91 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5、氮氧化物排放量(万吨) 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6、氨氮排放量(万吨) 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吨/万元) 98 比 2010 年下降 20%8、耕地保有量(万亩) 222 213生态环保9、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2450 265010、全市森林覆盖率(%) 58.7 58.71、人口自然增长率() 5.79 7.8 以内2、城镇登记失业率(%) 1.19 2 以内3、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9296 14000 以上 9 以上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5155 38000 以上 9 以上5、

2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4 103 左右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38 38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42.3 小于 408、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26.2 27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81 901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8.8 4011、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10.9 1812、每千人医生数(人) 1.34 1.7 以上13、每千人病床数(张) 2.8 3.814、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 83.42 9515、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参保率(%) 18.16 85社会民生16、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套数(套) 7855 完成省下达任务第三章

3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强农惠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强化小城镇规划建设,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节 推进农业现代化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扩大主要农产品生产,增强保障供应能力。坚持“抓龙头、建基地、打品牌、拓市场、深加工、扶协会” ,推广安溪茶叶生产经营模式,推动蔬菜、果品、饮料、花卉、畜禽、水产等 6 类 14 种特色农产品基地

31、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品牌化发展,鼓励支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到 2015 年力争拥有福建名牌农产品 50 个、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8 个。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到 2015 年农产品加工率 70%以上。积极推广“合作社+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131”强龙工程,发展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龙头企业,到 2015 年,年产值或销售收入超 5 亿元的企业达 30 家,其中超 10 亿元的企业 10 家,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福建著名商标等品牌总数达 100

32、 枚(个)以上。加快农业科技应用和创新。实施良种引进与推广工程,重点示范推广一批超级稻、优质稻、玉米、花生、蔬菜、甘薯和马铃薯新品种,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五新”的推广与普及,农业“五新”辐射推广面积 200 万亩以上。加强农(渔)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到 2015 年农机化综合水平达 55%。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争取到 2015 年全市培育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 120 个以上。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泉州星火科技 12396 远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农产

33、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农产品现代市场流通体系,重点提升闽台(南安石井)农产品市场、安溪茶博会及茶机具加工基地等市场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大对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市、县、乡、村动物防疫网络,建成病虫鼠害监测预警防治体系,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第二节 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拓展非农收入渠道,确保农民收入年均增长 9%以上。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和产出率,优化种养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建

34、立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扩大农产品保护面、提高保护价,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新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扶持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规模,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继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骨干实用人才培训示范工程” ,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加强就业信息引导,开展劳务供需对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进城务工,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30 万人。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大力增加转

35、移性和财产性收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兑现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逐步加大对农民使用各种新技术和农业政策性保险保费的补贴力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水平,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商业用地开发和经营,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探索迁入城市定居人员在农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允许其通过自愿转让获得财产收入。第三节 改善农村面貌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

36、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农村面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大中型灌溉区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加强耕地地力建设,加快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应用。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加快推进自来水向农村延伸覆盖,农村饮用水安全普及率达 100%。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标准化、等级化改造建设,改造农村公路 500 公里以上,硬化自然村公路 750 公里以上,实现 80%以上通建制村公路达到四级公路标准。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发展农村公共交通,逐步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37、推动农村电气化建设。发展农村清洁经济能源,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工程,新建(改造)1 万户农村户用沼气。完善农村邮政服务,推进农村通信设施建设。加快光缆环网建设,基本完成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提高广播电视入户率。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到 2012 年农家书屋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确保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完善农村流通设施。加快改旧建新步伐。加强新村建设、旧村居改造规划,按照“分类指导、灵活运作、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的原则,加快推进旧村居改造。制定实施方案,分期分批地强力推进石结构房、土坯房改造加固,力争基本完成改造加固任务。稳步推进自然村整合,逐步

38、将零星分散、生活条件差的小村居农户向城镇和中心村转移。每年支持 20 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建成一批省、市、县、乡镇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面源污染,加大畜牧污染防治力度。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 ,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逐步建立农户集中堆放、村庄收集、乡镇中转、县级处理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体系。防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蔓延。第四节 深化农村改革逐步破除束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培育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专业大户、家

39、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拓宽安置渠道,解决好被征地、征海农民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确保被征地、征海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探索更多形式的林权改革配套措施。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确保其服务农民方向不改变、资金不外流、支农力度不减弱。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推动村镇银行试点。大力发展农户小额贷款。采取税收返还和费用补贴等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延伸和发展对农村的金融服务。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稳步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

40、鼓励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大力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健全农村工作机制。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健全下乡干部驻村任职制度,继续实行干部驻村任职、农村“七大员” 、科技特派员等制度,完善“村村有一名大学生”选聘办法。增强乡村服务功能,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站,扩大乡镇“三农”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加强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和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建设。第五节 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较强的产业依托、发达的交通联系、完善的城市功能、优美的生态环境、相对规模的人口集聚、较高的政府管理水准”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推动省、市试点镇规划建设,有序推进中心镇、建制镇规划建设,延

41、伸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效应,打造一批现代化新市镇,发挥小城镇在联接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设经济强镇。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区位、资源、产业基础和人文特点,大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做大经济总量,强化产业支撑,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带动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增强城镇服务功能。把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抓好小城镇规划设计,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提升学校、医院、综合文化站、图书馆、人力资源市场等的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

42、展,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集聚能力。完善交通、给排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基础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到 2015 年,各试点镇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达 12 平方米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10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 7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 60%以上,绿地率达 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 6 平方米以上,均达到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标准。推动小城镇综合改革。实行简政强镇政策,探索赋予小城镇部分县级行政管理权限,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单独设立综合执法、行政审批等管理机构。探索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基层政府新型管理架构。明晰县镇事权划分,坚持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完善试点镇财税管理体制,探索“一级政府一级财政” 。创新投资开发机制,组建政府主导的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统一负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和经营管理,鼓励创新投融资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第四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