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欧洲经验: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样本.docx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2368692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经验: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欧洲经验: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欧洲经验: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欧洲经验: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欧洲经验: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样本刘江永摘要: 战后的日本否定了军国主义, 走和平发展道路。 新中国否定了 “苏联模式” , 坚持和平发展。 历史在证明, 中日两国越走越近, 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观越来越 多。 东亚共同体或许正是中日两国殊途同归的必然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 东亚可 以通过借鉴欧洲经验的同时,依靠合作与创新走出自己的道路来。2010 年以来, “10+3”范围内的东亚区域合作与政策协调越来越密切 。 中国与 东 盟 正 式 启 动 自 由 贸 易 进 程 。 中 日 韩 合 作 在 加 强 , 第 三 次 中 日 韩 领 导 人 会 议 5 月末 在韩国举行。 东盟业已宣布, 未来

2、五年将努力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 政治安 全共同体、 社会文化共同体。 笔者认为, 未来的东亚共同体, 可以在东盟共同体 的 基 础 上 , 在 “10+3”框 架 内 逐 步 形 成 。 然 而 , 目 前 东 亚 地 区 还 有 一 些 不 稳 定 因 素, 东亚共同体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东亚地区未来不仅要实现东亚经济一 体化, 还要考虑如何建立与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安全保障共同体。 有关各国应通 过对等开放的地区主义谋求可持续发展,通过和平的多边主义谋求可持续安全, 共同塑造安全、繁荣、和谐、仁爱的新东亚。( 一) “可持 续发展 的东 亚经 济共同 体” 的建立 与中 日韩合 作 东

3、亚地区在地理上是由东北亚和东南亚两部分组成的, 而中国大陆使这两部分 连 接 在 一起 。 如 果“ 10+3”合 作 框 架 未来 能全 面 实 现 自由 贸 易 区( FTA) , 就 意味着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东亚峰会、APEC 机 制 也 可 以 与 其 相 互 补 充 。目前, 中日韩三国分别同其他国家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 ( FTA) 或经济合作伙伴 协议( EPA) ,但彼此之间仍处于研究阶段。中日韩三国已就缔结 FTA 启动由政府、 产 业 界 、 学 界 人 士 参 加 的 共 同 研 究 , 预 定 在 2012 年 中 日 韩 领 导 人 会 议 前 完 成 。 民 间

4、机 构 测 算 , 如 果 中 日 韩 能 实 现 自 由 贸 易 , 将 有 力 地 促 进 彼 此 之 间 的 人 员 、 货 物 和 资 金流动, 对中日韩三国 GDP 增长的拉动作用分别为 : 中国 0.4%, 日本 0.3%, 韩国 2.8%。 尽 管 如 此 , 中 日 韩 之 间 要 形 成 自 由 贸 易 , 还 要 经 过 艰 苦 的 谈 判 。 其 主 要 原 因 之 一 是 , 中 日 韩 都 有 各 自 的 难 处 , 一 些 弱 势 产 业 需 要 保 护 。 例 如 , 日 本 、 韩 国 为 保 护 本 国 农 业 , 在 农 产 品 贸 易 自 由 化 问 题

5、上 便 态 度 消 极 。 日 本 对 同 中 国 建 立 自 贸 区 态 度 相 当 慎 重 。 但 从 长 远 看 , 伴 随 东 亚 经 济 的 发 展 , 东 亚 各 国 之 间 互 为 市 场 、 互 为 客 源 、 互 通 有无的巨大动力势将催生区域经济一体化。 未来中日韩可以在以下七个方面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合作。(1) 通过缔结投资协定, 实现相互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 加深节能环保、 信 息 通 讯 、 生 物 医 药 、 新 材 料 、 新 能 源 、 循 环 经 济 领 域 的 产 业 合 作 , 带 动 贸 易 自2由化、便利化,在各方条件成熟后争取缔结中日韩 FTA。(2

6、)中日韩展开城市交流合作网建设,进行大型项目合作开发。中国城市 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日本和韩国可以在建设可 循环经济、 绿色环保 、 科技研发城市 , 特别是城乡下水道排水系统建设方面 , 选 择样板,参与合作。例如,中国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园区开发等。(3)观光旅游业将有力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和人员的自由往来。最近, 日本政府宣布从 今年 7 月起, 将放宽中国赴日旅游者申办签证的条件 , 将每人年收入 25 万 元 人 民 币 下 调 至 年 收 入 6 万 元 以 上 。 今 后 , 日 本 可 对 中 国 游 客 赴 日 旅 游 继续提供签证便利化。

7、例如, 日本的冲绳可 以效仿韩国的济州岛对中国游客采 取免签证的做法。(4)中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与朝鲜半岛及日本之间可实现海陆空互联 互通。 中国大连、 天津 至香港的大陆沿海港口与日本冲绳之间可开辟相互放射的 海上客运 “金三 角航线 ”。根据 未来中 韩与日 韩之间海 底隧道 建设的 愿景,需要考虑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化、便利化、一体化、人性化。(5) 伴随图们江开发区和环黄渤海经济圈的进展, 在中韩 FTA 谈判过 程中, 中方可考虑对来自朝韩开城工业园区的进口商品优先减免关税。 这既有利于促使 朝鲜放弃核武器计划, 探索新的国家发展模式 , 也有利于未来实现东北亚区域经 济、交通

8、运输的一体化。(6)俄罗斯作为本地区的能源大国,中日韩可与俄罗斯建立原油、天然气 管 道 网 络 , 有 关 各 国 可 优 势 互 补 , 在 能 源 开 发 、 节 能 、 环 保 、 气 候 变 化 等 方 面 展 开密切合作。 其中, 通过科学的人工增雨雪 , 进行生态 、 环境、 气候的综合治理, 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7)中日韩应携手合作,发挥各自长处,加强同东盟的经贸、金融合作与 政策协调,在东北亚与东南亚缔结 FTA 的基础上,推动 “10+3”成为“东亚核 心共同体( East Asia Core Community EACC) ”。( 二) “可持 续安全 的东 亚安 全共

9、同 体” 的建立 与中 美日关 系 冷战后,东亚建立起第一个多边安全对话机制 东盟地区论坛(ARF ) 。未来的东亚安全共同体可以在东盟安全共同体和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基础上, 在 ARF 的框架内逐步形成。其必要条件是:第一,东盟如期建立安全共同体,东盟国家之间保持和平 与稳定。 第二, 六方会谈促使朝鲜半岛无核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 朝鲜半岛和平机 制 能 够 建 立 。 当 前 , 首 先 要 防 止 韩 国 “天 安 舰 ”事 件 引 发 新 的 紧 张 局 势 , 争 取 早 日恢复“ 六方会 谈” 。 第三, 东 亚安全 共同体 需要制定 相应的 国家行 为准则、相 互信任措施和国际

10、危机管理机制。 第四, 参与者主权一律平等 , 必须遵守未来东 亚共同体制定的行为规则, 而不得将本国或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凌驾于本地区多边 安全机制之上。 第五, 东亚安全共同体必须超越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 最大限度地维护各国共同的安全利益。 未来东亚安全合作难以排除美国的参与。 中国并不反对美国参与东亚安全事务, 反对的是美国及其盟国干涉台湾问题, 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介 入 中 国 与 亚 洲 邻 国 的 领 土 及 海 洋 权 益 之 争 。首先, 需要明确, 建立东 亚安 全共同 体的 目的是 通过 和平的 多边 主义谋 求各国 共 同 的 可 持 续 安 全 。 可

11、 持 续 安 全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同 等 重 要 , 其 目 的 是 以 较 低 的 安 全 成 本 确 保 国 家 与 公 众 可 持 续 的 全 面 持 久 安 全 。 它 包 括 传 统 安 全 与 非 传 统 安3全两大领域。在传统安全领域, 要通过和平的多边主义谋求本地区的持久和平与安全。 和 平的多边主义不仅 要求相关各国之间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 同时也不对外使用 武力或武力威胁,坚持通过对话合作解决国际争端。作为东亚安全共同体的目标之一, 还可考虑建立东南亚和东北亚无核区, 现 有核大国应承诺不对本地区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彼此之间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非传统安全领域, 有

12、关国家可以在反恐、 反走私贩毒、 反海盗、 防治跨国 传染病、 维护生态环境等跨国安全问题上, 加强合作 。 这有利于东亚地区增强相 互信任, 防止军备竞赛, 降低安全成本, 提高 安全质量, 确保可持续的共同安全。其次, 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建立还需要确立新的地缘战略概念 “海陆和合 论” 。它 提倡海 洋国家 与大陆国 家和平 合作, 以和平方 式管理 和利用 好彼此之间 的地缘政治关系,促进东亚地区的持久和平、安全、发展与繁荣。由于东亚地区是由内陆国家、 海洋国家、 半岛国家、 群岛国家、 海陆兼备国 家等组成的 , 尽管是山水相连 、 隔海相望的近邻, 但在地缘政治方面也存在复杂 的相互制

13、衡。如果没有东亚海洋国家与内陆国家的和平与合作, 就根本不可能有东亚共同 体。 超越地缘政治制衡, 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 是东亚共同体的必由 之路。 这就不仅需要海洋国家之间保持和平合作 , 更需要海陆国家之间建立和平 合作伙伴关系,妥善处理彼此之间的各种矛盾。(三)“和谐友爱的东亚社会文化共同体”与欧洲经验 未 来 东 亚 共 同 体 的 一 个 特 色 应 该 是 建 立 “和 谐 友 爱 的 东 亚 社 会 文 化 共 同 体 ”。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倡建立和谐社会 , 与世界各国共建和谐世界; 日本 前 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倡建立友爱社会, 开展友爱外交 。 鸠山 “友爱”政

14、治哲学的 思想渊源来自欧洲一体化启蒙思想家、 奥地利人考登霍夫 卡莱吉。 “友爱”其 原 意 是 “博 爱 ”, 与 中 国 古 代 儒 家 提 倡 的 “仁 爱 ”有 相 通 之 处 。 卡莱吉生前既反对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 也反对苏联的 “集权模式”, 主张 欧洲走向大同。 实际上, 战 后的 日本否 定了 军国 主义, 走和 平发展 道路 。 新中 国 否 定 了 “苏 联 模 式 ”, 坚 持 和 平 发 展 。 历 史 在 证 明 , 中 日 两 国 越 走 越 近 , 共 同 利 益 与 共 同 价 值 观 越 来 越 多 。 东 亚 共 同 体 或 许 正 是 中 日 两 国 殊

15、 途 同 归 的 必 然 结 果 。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 东 亚 可 以 通 过 借 鉴 欧 洲 经 验 的 同 时 , 依 靠 合 作 与 创 新 走 出 自 己 的 道 路 来 。 我曾请教过法国驻华大使苏和 (中文名) 有关欧洲一体化的经验。 他告诉我 一共有五条: 第一是法德和解, 德国对纳粹的历史予以了彻底清算 ; 第二是两国 领导人的政治决断, 即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这两位被两国公认 的杰出领袖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第三是在做法上从易到难 , 由 20 世纪 50 年代 的法德煤钢联营开始逐步实现欧洲经济一体化; 第四是欧洲各国之间人员的自由 往来 , 相互交

16、往的日常化 、 频繁化增进了民众之间彼此的了解; 第五是在安全保 障领域形成共同的政策和地区机制, 加强了战略互信。 我想这些经验都值得亚洲 参考。 其中之一是 , 日本要像德国在欧洲那样 , 彻底放下历史包袱 , 真正融入亚 洲; 同时也可像英国那样成为美亚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 中日两国应该全面推动战 略互惠关系,成为海陆和合的典范。 (四)关于东亚共同体的基本框架与东盟的作用4中日韩三国在加强相互合作的同时,可继续共同支持东盟发挥主动精神, 建立以 “10+3”为主体的 “东亚核心共同体 ( EACC) ”, 形成向整个 亚洲和亚洲 太 平 洋 地 区 放 射 型 的 多 元 共 存 、

17、相 互 补 充 的 多 边 区 域 合 作 体 系 。20 世纪 80 年 代 以 来 , 亚 太 地 区 经 济 合 作 、 多 边 安 全 对 话 机 制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有两条基本经验:第一,多边合作体系的建立需要较为健全的双边关系做基础; 第二, 由中小国家联合发挥主动精神, 而不是由某一个或几个大国主导 , 最有利 于推动亚洲区域合作取得进展。东盟国家在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便发挥着大国之间粘合剂的重要作用。 东盟 与中日韩的 “10+3”合作机制, 事实上已成为东亚共同体的核心圈与基础链, 今 后也许可以把实现了自由贸易区的“10+ 3”称为“ 东亚核心共同体( EACC) ”

18、。目前东亚地区合作并不存在中日主导权之争, 因为东盟一直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 今后中日两国应继续鼓励东盟发挥主动精神, 并在湄公河区域开发方面加 强协调, 积极合作。 不过, 未 来东 盟要在 东亚合 作中 发挥好 主导 作用则 有三 个必 要 条 件 : 1、 东 盟 国 家 内 部 的 稳 定 ; 2、 东 盟 国 家 之 间 关 系 的 协 调 ; 3、 东 盟 与 中 日 韩 之 间 的 合 作 。 三 者 缺 一 , 东 盟 的 主 导 地 位 都 可 能 受 到 制 约 或 影 响 。 中 日 韩应共同促进东盟的稳定与发展。“10+6”虽然称作 “东 亚峰会” ,实则包括 印 度、

19、澳大利亚、新 西 兰 等南亚 和大洋洲等东亚地区以外国家。与“10+ 3”相 比, “10+6”东亚峰会机制有很大 的不确定性,未来有几种发展的可能性:1、如果印度、澳大利亚与东亚国家缔结 FTA, 就 将 形 成 “亚 洲 大 洋 洲 经济共同体( Asia Oceania Economic Community - AOEC) ”。2、 如 果 美 国 、 俄 罗 斯 等 国 也 加 入 “10+6”东 亚 峰 会 , 最 终 可 能 与 APEC 没 有多少区别,或丧失自身存在的意义,或全面取代 APEC。3、 美 国 、 澳 大 利 亚 、 秘 鲁 于 2008 年 加 入 了 新 加

20、坡 、 文 莱 、 智 利 、 新 西 兰 等四国 2006 年发起签署 的环太平洋自由贸易协定 “环太平洋伙伴协定 (TPP ) ”。未来,如果 TPP 成员与东亚接轨,有可能起到推动 APEC 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作 用。 这或许比较接近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提出的亚太共同体目标, 但可能难以包 揽解决地区安全问题。开放的地区主义是以对等为前提的。 东亚与美国有着巨大的贸易纽带, 东亚 经济一体化 没有必要排除美国。 问题在于, 如果美国愿意加入东亚共同体, 就要 做好与本地区国家缔结 FTA 的准备。但就现阶段比较现实可行的目标而言,中 日 韩 还 是 考 虑 如 何 缔 结 FTA, 进 而 首 先 把 “10+3”建 成 “东 亚 核 心 共 同 体( EACC) ”。( 作 者 : 清 华 大 学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所 教 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事务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