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 国 初 期 人 民 币 信 用 的 建 立余画洋摘要: 包 括以打 击银元 、推广“ 工资分 ”、统 购统销、 新旧币 兑换等 几种途径, 从 1949 年 6 月 10 日发 起“银元之战” ,到 1955 年 6 月 10 日新币完成发行,新 中国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成功地建立了人民币的信用。以新币的发行为标志, 新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就完全稳定下来了。一1949 年 1 月 31 日 , 北 平 和 平 解 放 , 平 津 战 役 胜 利 结 束 。 不 久 , 时 任 东 北 财 政 经 济 委 员 会 主 任 的 陈 云 1来 到 党 中 央 驻 地 西 柏 坡 , 向 毛 泽 东
2、 、 周 恩 来 等 汇 报 工 作。在西柏坡,陈云得到通知,中央打算调他回来 2主持财经工作。交 待 好 在 东 北 的 各 项 工 作 以 后 , 5 月 9 日 陈 云 离 开 沈 阳 , 于 次 日 晨 到 达 北 平 清华园车站 。 一到北平, 陈云就参加了中央军委在香山召开的财政经济工作会议 。 这次会议在 6 月 2 日 结 束 。 6 月 4 日 , 周 恩 来 主 持 召 开 了 中 共 党 政 机 关 负 责 人 和 各民主党派人士会议。周恩来在会上宣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派陈云、 薄一波筹 建中央 财政经 济委员会 (简称 中财委 ) 。陈云 向会议 代表介 绍了关
3、于 建立中央 财政经 济机构 大纲(草 案) 及相关 问题。 这 可以认 为是陈 云负责 全国 财经工作的开端。从这时起, 一直到 1962 年, 在将近 13 年的时间里, 陈云殚精竭虑, 为新中 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篇文章只就 19491955 年人民币信用的建立这 个 问 题 做 一 点 文 献 的 整 理 研 究 。二 半 个 多 世 纪 前 人 民 币 的 信 用 是 怎 样 建 立 的 ? 在 陈 云 领 导 下 当 时 采 取 了 哪 些必要和有效的措施?我们把当时的主要做法按照先后顺序列在了下面。1 陈云从 1948 年 6 月 10 日 起 开 始 正 式 主 持
4、 东 北 解 放 区 的 财 经 工 作 。 此 前 , 在 1946 年 8 月 至 10 月间,陈云曾任东北财经办事处主任。2 1945 年 9 月 , 陈 云 等 离 开 陕 甘 宁 边 区 , 赶 赴 东 北 建 立 根 据 地 。(一)打击银元在解放战争后期, 国民党的统治临近崩溃, 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法币和金元 券 相 继 失 去 信 用 。 1948 年 12 月 1 月 ,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在 石 家 庄 成 立 , 开 始 发 行 人 民币。 这时市场上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已经不再是国民党的法币 、 金元券, 而 是过去曾经 广泛流通的银元。 因而银元就成为人民币要
5、占领全国城乡市场的主要 对 手 。1949 年 5 月 27 日,上海解放。 6 月 8 日,陈云为中共中央起草电文,同意 上海市委和华东财委的意见, 打击银元投机活动, 明令金条 、 银元、 外币一律由 人民银行收兑, 禁止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根据中央这项 关于打击银元使人民币 占领市场阵地的指示 , 华东局 、 上海市委下 令于 6 月 10 日查封了上海证券交易所 , 逮 捕 法 办 了 投 机 分 子 200 余人。 这 次 电 示 , 是 陈 云 正 式 主 持 中 央 财 经 工 作 以 后 第 一 次 下 达 指 示 3。 在 电 报 中陈云 指出 ,打击 银元的 斗争除了 政治
6、手 段以外 ,还需要 采取经 济上的 办法: ( 1) 铁路交通、 市政事业一律收人民币; (2) 税收一律缴收人民币, 并可考虑预征若 干 种 税 款 ; (3 ) 酌 发实物 公 债 4; ( 4) 通 令各 私人 银 行 检 验 资金 ; ( 5)开 放 各 解 放区间的汇兑。上海的“ 银元之 战” , 使人民币 完全占 领了市 场。随后 , 南京 、武汉 、杭州 等 地 也 开 展 了 打 击 银 元 的 斗 争 , 并 取 得 了 胜 利 。(二)推广“工资分”东 北 地 区 基 本 解 放 以 后 , 在 工 资 政 策 上 曾 经 实 行 过 “工 资 分 ”的 办 法 。 5工
7、 资分是 一种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实物为基准的工资的计算单位。 将工资分所含实 物 6的 价 格 加 起 来 , 就 得 到 相 应 的 工 资 分 值 。 由 于 物 价 在 波 动 , 各 地 物 价 也 不 尽 相同,工资分值既不可能不变,也不可能划一。当时的工薪等级表规定,企业、 事业和国家机关的各类人员的工资按其所属的工薪等级确定为不同的分数。 将工 资 分 值 乘 以 各 人 的 工 资 分 数 , 就 是 他 应 得 的 货 币 工 资 。华东、 华中等地区解放后, 为了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 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3 陈云年谱上卷,第 566 页 。4 即折实公债。5 陈云年谱上卷,
8、第 559 页 。6 粮 1.63 斤,布 0.2 平方尺,豆油 0.035 斤,盐 0.045 斤,煤 5.5 斤。纷 纷 采 用 了 “工 资 分 ”的 办 法 。 如 上 海 在 1949 年 6 月 就 开 始 实 行 “工 资 分 ”政策 。 又 如 青 岛 在 1950 年 4 月 统 一 用 “工 资 分 ”作 为 职 工 工 资 的 计 算 单 位 。 由 于 工资分值是以实物为基础进行折算, 因此 “工 资分” 又普遍称之为 “折实单位” 。 71952 年 4 月,华东军政委员会统一规定,一个工资分包括:粮食 0.8 斤、白细布 0.2 尺、植物油 0.05 斤、食盐 0.
9、02 斤、煤 2 斤。 8在青岛,工资分值在每个月 的 5 日 、 10 日 、 15 日 、 20 日 、 25 日 和 月 底 各 公 布 一 次 , 其 值 按 公 布 前 一 天 的 物 价 来 计 算 。这样, 职工工资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就有了保障。 为了缓解普通群众因通货膨 胀 而造成的生活困难, 树立人民币的信用 , 人民银行 还开办了折实储蓄业务。 这 项业务 照顾到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所以很受欢迎。 后来物价出现下降的情况, 折 实储蓄 就 逐步 转 变为保 本保值储 蓄。 “保本保 值” 是指 在物价 上涨时 保值(存款 折实 的数额) ,在物价下降时保本(存款本金的数额 )
10、 。( 三 ) 稳 定 物 价1949 年 7 月底,陈云和中财委召集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五个大 区的财经部门领导干部在上海开会,史称“上海财经会议” 。在会上, 陈云分析了人民币发行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是财政上的支出, 要保 证部队的军费和几百万脱产人员的费用。这部分占款和修复铁路的开支加起来, 就构成了人民币的财政性发行。 陈云据此估计出货币供应量每月大约增长的幅度。 另 一 方 面 是 经 济 性 的 发 行 , 用 于 收 购 粮 食 、 棉 花 和 桐 油 、 丝 、 茶 等 土 产 , 是 发 展 经济的需要。 这些农产品和出口物资有利于恢复生产和回笼货币 , 因此这一类
11、货 币投放 是没有风险的。 考虑到解放区的迅速扩大 , 农工商业的发展, 人民币的流 通将更广更快,陈云认为物价上涨的幅度比货币发行量增加的幅度至少要低 20 个 百 分 点 。 9由 于 进 行 了 仔 细 的 思 考 和 估 算 , 更 由 于 有 在 陕 甘 宁 边 区 和 东 北 解 放 区制止通货膨胀的丰富经验,陈云对于稳定物价胸有成竹。1949 年 10 月 中 旬 , 从 上 海 开 始 , 粮 食 、 棉 纱 、 五 金 、 化 工 等 商 品 的 价 格 每 天以 20%到 30%的幅度猛涨,并很快蔓延到其它大城市。陈云领导中财委在一7 七十年代 , 陈云重新出来工作 。 他
12、在听取外贸部副部长周化民等人汇报时指出, “将来, 世 界货币可能会用一种像我们解放初期那种折实单位来计算。 ”8 工资分的以上实物含量在 1950 年 9 月 的 全 国 工 资 改 革 准 备 会 议 上 已 经 确 定 。9 到 1949 年 年 底 华 东 、 华 中 、 华 北 等 地 物 价 平 均 每 月 上 涨 35%, 和 陈 云 预 计 的 物 价 最 多 每 月 上 涨 38%是 非 常吻合的。个月以内先后采取了多项措施。 如在各大区之间调运粮食, 调整各地纱布的库存 量, 掌握粮食以稳住城市物价, 掌握纱布以稳住农村物价。 又如加紧征收各种税 款,以增加财政收入,同时暂
13、停一般贷款,以减少财政支出等。陈云冷静观察, 周密部署,在全国范围内调集粮食、棉纱等重要物资,安排上海、武汉、北京、 天津等地的国营贸易公司于 11 月底统一行动,趁市场高价的时候大量抛售。仅 仅几天时间, 就沉重打击了哄抬物价的投机资本, 使人民政权获得了调控物价的 主动权。在这以后,虽然在 1950 年 2 月春节期间物价再次出现波动情况,但进入 3月 份 全 国 的 物 价 就 完 全 稳 住 了 。当时国家军政费用占到了财政支出的 75%左右, 并且主要还是由中央增发货 币来解决。 而大部分公粮和税收仍然由大区、 省、 县三级政府掌握着 。 所以中央 财政收支极不平衡。 如果不改变财政
14、支出依赖货币发行的状况, 物价稳定的形势 就 难 以 长 期 持 续 下 去 。在物价基本稳定的基础上,1950 年 3 月政务院通过了陈云起草的关于统 一国家财 政经济 工作的 决定 。 统一财 经工作 的“主要 内容是 统一财 政收支,重 点在财政收入” 。 决定 要求, 公粮、 税收及 库存物资的全部 , 公营企业的利润 和折旧的一部分, 统归国库。 在这项决定下达之后, 陈云专门撰文讲了为什么要 这样做的道理。 10(四)统购统销朝 鲜 战 争 爆 发 后 , 国 内 物 价 又 有 波 动 。 1950 年 10 月 , 中 财 委 发 出 关 于 防 止物价波动问题的指示 。 在指
15、示中说, “对较 缺乏而又与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商 品,遇有 特殊情 况时, 采取统购 统销及 配售禁 卖办法。 ”从长 远来看 ,统购统销 是抑制通胀、 维护人民币信用的一项根本措施。 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 , 处在 战争状态下,如果粮食供应紧张,粮食价格不稳,人民币的信用就会发生动摇。 因此在 1951 年底, 陈云慎重地考虑了粮食统购问题 , 并在 1952 年初向中央建议 先 在 夏 收 之 时 试 办 粮 食 的 征 购 。 因 为 一 些 地 方 想 缓 行 , 所 以 当 时 并 没 有 试 点 。 11解放后,我国城镇人口增长很快。1950 年人口数为 6169 万,到 195
16、3 年就达到了 7826 万, 三年间增长了 1657 万, 客观上需要粮食供给大量增加。 另一方10 陈云年谱 中卷,第 38 页 。11 陈云年谱 中卷,第 177 页 。面 , 土 改 以 后 , 农 民 生 活 有 所 改 善 , 有 惜 售 心 理 , 粮 食 商 品 化 程 度 反 而 下 降 , 加 上不少粮食控制在私商手里, 粮食市场还是无计划的状态, 因而粮食供销之间存 在着很大的缺口。1953 年上半年, 粮食供销形势十分紧张。 毛主席要求中财委拿出具体办法。10 月 1 日晚,陈云在天安门城楼会见厅向毛主席汇报,建议在农村实行粮食征 购, 在城市实行粮食配售, 也就是统购
17、统销的做法。 毛主席赞成他的建议, 并于 2 日凌晨决定在当天下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此事。在这次会议上, 陈云作了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 他说, 现在全国粮食情况非 常严重, 如果粮食市场出现混乱, 必将导致物价全面波动 。 他认为, 在粮食问题 上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 即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国家与消费者的关系 , 国家与商 人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 地方与地方的关系。 其中最难处理的是国家与农民的关 系, 主要是同农 村 有余粮户的关系 。 其次是国家与消费者的关系, 主要是同全体 城市居民和缺粮农户的关系。 处理这些关系最好的办法是在农村实行征购 , 在城 市 实 行 配 售 。不 久
18、, 中 央 决 定 1953 年 12 月 初 在 全 国 范 围 内 实 行 粮 食 统 购 统 销 。 12这 个 政 策很快就收到了成效。粮食库存有了较大幅度增加,粮食紧张的局面得以缓和。(五)发行新币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之后, 尽管物价平稳下来, 但是人民币的票面额很大, 保留了通胀的痕迹。市场上商品的标价一般都在百元以上,人民币的单位“元” 在计价中完全失去了效力。 而且那时人民币的纸质差 , 容易破损, 影响不好。 所 以有必要发行一种币值较高、纸质更好的人民币,以收回旧币。1953 年,陈 云主 持起 草了关 于发 行新人 民 币的请示 报告 。报 告 中指出, 我国工农群众生活
19、还不富裕, 持有现金的主要是职工 、 农民、 市民和小商人, 因 而在新币兑换旧币时应采取 “等价划一” 的方式, 使各阶层群众手中人民币的市 场 价值一律保持不变。 采取这种方式, 还可以避免调整物价和外汇牌价 , 使新币 的发行“在风平浪静中进行” 。新币和旧币的比价定为 1 比 1 万。 如果以金、 银或美元作为币值的衡量标准 的话, 新币的币值正好和抗战前法币的币值相近。 并且新币的最小单 位 “分” 相12 棉花、纱布、食油等其他产品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在此不赘述。当于流通中旧币的最小单位 100 元 , 能 够 照 顾 人 民 的 使 用 习 惯 。 此 外 , 1 比 1 万
20、兑换方便,群众不致因此有损失。 13新币的发行时间原计划定在 1955 年 1 月 。 因 为 1 月份在节日期间,是城乡物资交流的旺季, 就改在了淡季的 3 月 1 日起发行。 新人民币的发行工作由于政策得当,准备充分,所以进展得非常顺利。到 6 月 10 日 已 经 全 部 取 代 旧 币 , 而 且物价稳定,人心安定。从 1949 年 6 月 10 日发起 “银元之战” , 到 1955 年 6 月 10 日新币完成发行, 整整六 年的时间 , 陈云领导财政经济部门 , 成功地建立了人民币的信用。 以新币 的发行为标志,新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就此完全稳定下来了。 14( 作 者 任 职 于 国 家 开 发 银 行 政 策 研 究 室 )13 用人民币收回东北币时,兑换比价为 1: 9.5, 计 算 麻 烦 , 不 少 群 众 吃 了 亏 。14 我们注意到 : 1955 年 7 月, 党中央和国务院成立了中央原子能事业领导小组 。 领导小组由陈云、 聂荣臻、薄 一 波 三 人 组 成 , 一 直 工 作 到 1962 年 12 月 中 央 专 门 委 员 会 成 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