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汪国烈黄雪峰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征地基处理方法和桩基承载性状研究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67237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汪国烈黄雪峰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征地基处理方法和桩基承载性状研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汪国烈黄雪峰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征地基处理方法和桩基承载性状研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汪国烈黄雪峰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征地基处理方法和桩基承载性状研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汪国烈黄雪峰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征地基处理方法和桩基承载性状研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汪国烈黄雪峰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征地基处理方法和桩基承载性状研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桩基承载性状与负摩阻力试验研究,汪国烈 黄雪峰,2,1.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概况,试验场地的地质概况 试验场地位于宁夏固原七营镇,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级阶地中部,场地地层分为上下2层: 上部为黄土层,厚35m,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级; 下部为壤土层,厚大于25m,属非湿陷性土层。 该场地的地下水位深度大于60m。,3,现场大面积浸水试验概况,现场试验浸水试坑平面尺寸为110m70m,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现场浸水试验。 试坑深1m,坑内打渗水孔,渗水孔直径150cm,孔深23 m,孔距5.0 m,孔内填入碎石或砂砾石。 浸水时,水头保持在0.5 m以

2、上;持续观测224d。,4,浸水试坑平面布置,5,现场浸水试坑初期的地表形态,6,浸水试坑内的沉降标点,7,浸水量与地表沉降观测,8,浸水后的地面沉降,试坑周围裂缝开展情况,9,中期试坑周围的地面裂缝开展情况,10,裂缝形成的错台(最大39cm),11,裂缝的水平宽度(最大40cm),12,湿陷速率随浸水时间变化规律,浸水期(图中蓝线),湿陷速率呈“小大小稳定”规律; 停水后(图中红线),湿陷速率呈“大小稳定”规律。,13,耗水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14,累计湿陷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坑内65号观测点,15,2、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中桩基的试验研究,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大部分渡槽的基础处于大厚度自

3、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由于黄土地基湿陷等级高,渡槽为大量用水构筑物,要消除地基土的全部湿陷,加上分撒,地基处理难度非常之大。经过多种处理方案比较,采用桩基础穿透湿陷性土层的方案合理。结合工程在该类型场地上进行了桩基试验研究。,16,浸水试坑与试验桩布置,本次试桩现场布置分为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两个试验点,两点相隔距离约50m(地质条件一致),均为人工挖孔灌注桩,试桩5根,其编号分别为ZH1、ZH2、ZH3、ZH4和ZH5。各试桩的特点如下表所示:,17,1号点试验桩布置 (天然状态下试验),18,2号点试验桩布置 (分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两种情况),19,悬吊法试桩(ZH5),20,浸水试坑和沉降观

4、测点布置,21,桩基试坑浸水时的状况,22,加荷的千斤顶与钢梁,23,分层沉降观测点设置,24,分层沉降观测点埋设状况,25,桩身内力测试元件的设置,滑动测微计的滑管,26,滑动测微计,27,钢筋应力计,28,应变式数据采集仪器,29,试验成果及分析,30,天然状态下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与荷载传递,单桩ZH1端阻力Q-S曲线(桩侧无摩阻力),极限端阻力为 800kN/0.5m2=1600kPa,31,单桩ZH2摩阻力Q-S曲线(桩底脱空,无端阻力),桩身极限摩阻力为 63kPa,32,单桩极限承载力试验与荷载传递特性,天然状态下单桩ZH3的Q-S曲线,单桩极限承载力为 8400kN,33,天然状

5、态下ZH3桩身轴向力的传递特征,ZH3桩身应变随桩顶荷载的变化(滑动测微计),34,ZH3桩身应变随桩顶荷载的变化(钢筋应力计),35,ZH3轴向力和摩阻力(滑动测微计),36,ZH3轴向力和摩阻力 ( 钢筋应力计),37,ZH3桩侧摩阻力、端阻力与桩顶荷载关係,在极限状态下,摩、端阻力分配比例关系接近6:1,摩阻力,端阻力,38,ZH3桩顶沉降和桩身弹性压缩变形与荷载关係,桩顶沉降(黑)和桩身弹性压缩变形(红)接近,桩顶沉降,弹性压缩,39,ZH3桩竖向承载力与端阻力、摩阻力取值,在天然状态下,该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8400kN。极限端阻力为1550kPa,与ZH1测得的1600kPa很接近

6、。正摩阻力的平均值为66 kPa 81kPa,大于由ZH2测得的63kPa。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结果是不同的,不可忽视端阻力对摩阻力的影响。,40,饱和状态下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与荷载传递特征,桩顶无载、饱和状态下,ZH3桩身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滑动测微计),41,(滑动测微计),ZH3的轴力、摩阻力随时间的变化,42,饱和状态下ZH4桩的Q-S曲线,浸水沉降,ZH4桩的极限承载力为4400kN,43,ZH4桩身轴向力的传递特征,天然状态下(钢筋应力计实测),44,天然状态下(钢筋应力计实测),ZH4桩身轴向力的传递特征,45,桩顶荷载恒定、饱和状态下桩身应变随时间的变化

7、(钢筋应力计实测),ZH4桩身轴向力的传递特征,46,桩顶荷载恒定、饱和状态下(钢筋应力计实测),ZH4桩身轴向力的传递特征,47,桩顶荷载恒定浸水饱和状态下桩身应变随时间的变化 (滑动测微计实测),ZH4桩身轴向力的传递特征,48,桩顶荷载恒定、饱和状态下桩身应变随时间的变化 (滑动测微计实测),ZH4桩身轴向力的传递特征,49,ZH4桩饱和状态端阻力与摩阻力的发挥特征 (桩侧摩阻力、端阻力分担桩顶荷载的比例),饱和极限状态下摩、端阻力分配比例关系接近2:1,摩阻力,端阻力,50,ZH4桩顶沉降与桩身弹性压缩变形,浸水沉降,在天然状态,桩顶位移(黑)接近桩身压缩(红)在饱和状态,因桩端土湿化

8、沉降,二者分离,桩顶沉降,桩身压缩,51,悬吊法测桩身负摩阻力与浸水时间的关系,浸水期间,停水期间,52,ZH3、ZH4、ZH5负摩阻力和中性点位置及 变化的试验结果对比,比较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可知,悬吊法所测数值偏小。,53,中性点的确定,在浸水65天后,中性点稳定深度(ln)为19m,湿陷性土层下限深度(l0)为35m。中性点深度与湿陷性土层下限深度之比为0.54。,54,3 结论,通过大型现场浸水试验、桩基试验、对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征、桩基的承载性状和负摩阻力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55,1)无摩擦桩、空底桩和摩擦端承桩在天然状态下的正摩阻力和端阻力

9、较高,饱水状态下单桩极限承载力不到天然状态下的一半;负摩阻力最大值为33 kPa。 2)实测负摩阻力远高于黄土规范建议的负摩阻力值。且负摩阻力的数值与场地的湿陷类型、湿陷量的大小无明确对应关系, 3)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负摩阻力不能被完全忽略。,56,4)空底桩和悬吊桩,测得的正、负摩阻力数值偏小;摩擦端承试桩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5)群桩对桩侧土有摩擦悬挂作用,对桩间土有约束限制作用,阻碍土的湿陷下沉和侧向挤出,从而减小场地的湿陷变形量。 6)长桩在桩顶大荷载作用下桩身压缩能达几十毫米之多,传统观点把长桩视为刚体是不确切的。在判断长桩是否达到极限承载力状态时,变形是主要的控制因素;由于桩的压缩变形受桩身模量控制,对长桩设计应注意提高桩体材料的模量和强度。,57,谢谢各位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