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断层融合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评价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65779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断层融合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评价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断层融合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评价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断层融合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评价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断层融合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评价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断层融合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评价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断层融合(tomosynthesis)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评估,厦门长庚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卓明英 2010 12,CI术后影像学检查目的,评估植入的电极的位置、深度及电极数 是否有手术并发症发生导线有无断裂、电极扭曲、电极穿出耳蜗 指导术后开机、调试,术后影像评估方法,X线平片: Stenvers position、Arcelins position cochlear view王武庆, 陈懿婧, 王正敏.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X 线投照位置的探讨 J .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 0 0 3 , 1 7 ( 4 ) : 1 9 6 - 1 9 7 . 蔡艺, 汤建国, 陈斌. 改良X 线耳蜗

2、平片投照位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应用 J .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 0 0 3 , 1 7 ( 1 0 ) : 6 2 5 . Xu J , Xu SA , Cohen L T ,et al . Cochlear view : Post operative radiography for cochlear implantation J . AM J Otol ,2000 ,21 : 49.缺点:投照方法复杂、头位姿势不易摆准确植入的耳蜗电极和其周围组织对比度差, 且电极较模糊无法辨认半规管等标志结构,术后影像评估方法,数字X 线摄片(CR、DR) 伍玉军 ,陈登明,冯 永.数字X 线摄片对人

3、工耳蜗植入电极位置的评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8,14(1):42,优点: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窗宽和窗位,调节耳蜗电极和周围组织的黑白对比度,可以辨认上半规管、外侧半规管、前庭,每个电极可计数,并可间接或直接测得电极植入深度。,耳部螺旋CT扫描:是临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观察植入电极的较为直观而准确的方法。 可明确地显示人工耳蜗植入并发症(穿出耳蜗或植入到其他结构等);直观地显示人工耳蜗电极植入的形态、部位、与耳蜗的关系以及在耳蜗内的深度。CT价格相对较高,大多在X线摄片检查结果不明确时应用。,术后影像评估方法,术后影像评估方法,MRI Baumgartner WD,Youssefzadeh

4、 S,Hamzavi J,et 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30 cochlear implant patients. Otol Neurotol,2001,22:818-822.,CI术后电极的评估方面MRI没有其必要性,以往认为术后MRI被认为是禁忌。因为在CI装置中有磁铁,行MRI可能影响装置的使用。 现已有多名学者对含磁和不含磁CI患者行1.5T MRI检查并分析图像,认为1.5T MRI检查对CI患者是安全的,目前为止除特殊情况,还是不主张对CI患者进行MRI检查。,断层融合摄影技术(tomos)

5、,体层摄影技术: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组织的特定层面结构的明细图像技术,但其它层面结构图像的细节模糊或消失,从而达到诊断效果。 传统体层摄影的缺点是: 每次摄片只能清晰显示一个特定层面,只能不断调整机械装置和不同层厚,进行多次摄影,操作繁复,才能使感兴趣区的解剖结构或病变达到最佳显示。 该技术在多层CT 广泛应用之前,在放射科用的很多,颞骨传统体层摄影(Conventional tomography of the temporal bone),1960年开始应用,多轨迹体层摄影(Multidirectional tomography) 主要有冠状位体层摄影及矢状位体层摄影 可显示外耳道、鼓室、上鼓

6、室、锤骨头、鼓窦、耳蜗、内听道、咽鼓管。 CT、高分辨率CT应用,以及三维成像技术等,使得颞骨传统体层摄影很少使用。,2004年北美放射学会(RSNA) 基于平板探测器的新技术诞生:数字合成X线体层成像( tomosynthesis)Dobbins JT 3 rd, Godfrey DJ Digital X - ray tomosynthesis: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and clinical potential. Phys Med Biol,2003, 48: 65 - 106.,数字断层融合摄影技术(tomosynthesis),数字断层融合摄影技术(tomo

7、synthesis),数字连续断层融合技术解决了传统体层摄影技术的各种缺陷,一次扫描剂量很低的情况下,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任意数量目的层的重建,它的成像层面是冠状面的,便于诊断。 对支气管及骨骼、结肠等空间结构比较复杂、重叠多部位的显示,其显示的骨骼解剖结构空间位置比较直观,能够得到更多的细节信息 常规检查中发现疑似肿瘤,可以通过拍摄连续断层融合图像来进行进一步确诊 可以有效地弥补CT 或MRI 一些不足(如金属伪影等),设备功能,岛津Sonialvision Safire数字胃肠、大平板多功能机。它的高端Tomo - Synthesis功能,成像参数低,在一次扫描下可获得74幅高清晰原始体层图像

8、,经计算机重建处理后可得到感兴趣区域内任意层面的图像,俗称“冠扫CT”,它对病灶在纵向的边缘形态及临近结构的变化显示更加清楚。,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 年7月2010 年10 月人工耳蜗植入病患。 患者31例,男17 例,女14例,语前聋30例,语后聋1例。 30例植入Cochlear 公司Nucleus 2 4 Contour Advance 多道人工耳蜗。1例植入Cochlear 公司Nucleus 2 4 K 多道人工耳蜗,31例术后检查方法:,22例行数字岛津双板DR摄片 9例行岛津Sonialvision Safire数字胃肠、大平板多功能机断层融合检查。融合断层参数:

9、 120KV /0. 5 - 0. 8mAs。,结果,22例CI术后行耳蜗数字X线摄片 能清楚显示人工耳蜗电极呈串状高密度影, 螺旋走行于耳蜗内, 每个电极均可数计, 上半规管呈条索状低密度于螺旋状电极的后上方,多加图,结果,9例CI术后行数字X线断层融合成像 清楚显示人工耳蜗电极呈串状高密度影, 螺旋走行于耳蜗内,并可显示外耳道、鼓室、锤骨头、鼓窦、耳蜗、内听道、咽鼓管等相邻结构。,断层融合(tomosynthesis)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评估优点:,X线断层融合成像可清楚地确定电极在耳蜗内的位置, 并且在耳蜗电极纵向的边缘形态、临近结构的变化显示更加清楚,是一简便和直观的方法。 X线断层融合成像技术不需要特殊体位要求、且价格低廉(2张平片价格)、辐射剂量低(只有CT的1/5)。,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