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2009 年 12 月目 录摘 要 .1一、 背景 1二、 调查方法与内容 1三、 主要结果 2四、 结论与建议 2第一部分 背景 4第二部分 调查方法与内容 7一、调查对象 .7二、调查方法 .7三、调查内容 .8四、数据处理及分析 .9五、质量控制 .10第三部分 结果 .12一、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 .12二、调查对象对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正确回答情况 .14三、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结果 .15四、中国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情况 .19五、中国居民对有关健康问题的正确回答情况 .23第
2、四部分 讨论 .26一、关于健康素养层次与内容的探讨 .26二、关于健康素养界定标准的探讨 .27三、健康素养的重要意义及与传统健康教育评价指标的关系 .27四、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不容乐观 .28五、健康素养 3 个方面的划分 .29六、5 类健康问题素养分类意义 29七、局限性 .31第五部分 建议 .32一、大力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32二、努力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32三、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及时发布监测结果 .32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 .34第七部分 附件 .36附件 1 2008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192 个调查点名单 .3
3、6附件 2 2008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调查问卷结构 .38附件 3 2008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结构划分 40附件 4 调查样本的可靠性检验(参照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 .42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1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 摘 要一、 背景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007 年,卫生部组织医药卫生领域百余位专家,研讨并界定我国公
4、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2008 年 1 月,卫生部第 3 号公告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以下简称公告 ) 。 公告是世界上第一份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为了解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在参考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基础上,卫生部组织专家,根据公告内容,运用 Delphi 方法确定调查指标,编写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并结合中央补助地方项目,于2008 年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调查。二、 调查方法与内容 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覆盖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省确定 6 个调查点,城市、农村点各 3 个。其中城市调查
5、点除选取省会城市外,另随机抽取 2 个地级城市,每个城市随机抽取 1 个城区;农村调查点则为每省随机抽取 3 个县;全国共计 192 个调查点。回收问卷 79542 份,有效问卷 79438 份,问卷有效率 99.87%。调查对象为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1569 岁常住人口。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内容、调查员评价 3 个部分。调查数据使用图像录入软件进行双录入核对,采用 SAS 9.2 统计软件进行双盲平行分析,调查结果根据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进行标化处理。 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2三、 主要结果 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
6、为 6.48%。从健康素养的 3 个方面上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 14.97%、6.93%和 20.39%。总体健康素养和 3 个方面健康素养均显示如下特征:(1)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2)45 岁以下年龄组高于 45岁及以上年龄组;(3)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不识字少识字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我国当前的主要卫生问题,就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五类健康问题相关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国居民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
7、科学健康观素养29.97、安全与急救素养 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 15.86、基本医疗素养7.43、慢性病预防素养 4.66。对 71 项测评内容总体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 6 项指标的正确回答率低于 20%,分别为:“ 对四害传播疾病的认识 ”(3.28% ) 、 “对肥胖的正确认识”(7.16% ) 、 “对镇静止痛药的正确理解 ”(13.95%) 、 “骨折伤员的处置”(17.28%) 、“认识药品说明书 ”(18.70%) 、 “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 (18.79%) 。四、 结论与建议(一)大力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
8、体水平仅为 6.48%,这充分证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 中关于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意见的正确性。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结合新医改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中的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工作网络,提供规范优质服务,促进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保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二)努力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鉴于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特别需要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制定
9、科学、可行及有效的传播策略,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新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3思路和新方法。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媒体传播形式,广泛开展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为目的的健康传播活动,如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竞赛活动等。同时,依托“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平台,以学校、厂矿企业、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室)等为阵地,广泛开展以提高基本健康知识与技能、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为目的的综合干预活动。(三)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及时发布监测结果今后每 35 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同时,在不同地区,针对当地主要卫生问题
10、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专题或应急调查,动态监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影响因素,为制定医疗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努力使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监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在此基础上,力争将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纳入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综合反映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4第一部分 背景健康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1。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11、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到 2020 年,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2007 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必须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体系三方面着手 2。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3,并把“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写入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12、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健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4。2009 年 3 月国务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并对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这是历次医改中对健康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最全面、最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要求,
13、充分表明国家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视。卫生部“健康中国 2020”战略规划中也提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既是重要目标之一,又是各项指标最终实现的基本保证,这充分表明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中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居民防病和自我保健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居民对自己健康状况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居民合理就医能力,以及有效利用现有医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5疗卫生服务资源的能力。WHO 认为健康素养代表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能够促进和
14、维持健康 6。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素养作为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医疗卫生工作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与平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综合健康指标一样,作为衡量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是实现降低孕产妇、儿童死亡率,防治艾滋病,改善营养状况,加强烟草控制和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策略及手段 7。第六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2005 年,曼谷)通过的全球健康促进曼谷宪章8把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国外学者把健康素养分为以临床为导向和以公共卫生为导向的两大研究视角,以美国为代表的前期健康素养研究侧重于临床导向 9。近
15、年来,各国研究逐渐趋向于将临床与公共卫生导向相结合,更加全面的评价健康素养相关能力10。也有学者将健康素养分为 3 个层次或水平,即基本或功能性健康素养(Basic or Functional health literacy) 、互动性健康素养(Interactive health literacy) 、评判性健康素养(Critical health literacy) 11。国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健康素养研究较多,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根据本国语言、文化、医疗体系等特点制定各自的监测指标,并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调查 12-14。我国健康素养研究起步较晚,报道较少,已有的报道仅局限于小范围
16、的研究和探索,未见有全国、系统的健康素养研究报道。因此,开展全国范围的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素养评价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2007 年,我国正式启动健康素养工作。根据我国国情,经过医疗卫生系统各领域专家的多次研讨,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公民应具备的 66 项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作为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2008 年 1 月,卫生部第 3 号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正式向全国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15。在此基础上,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健康 66 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 (以下简称读本 ) ,全面阐述了健康 66 条
17、的主要内容。同年 5 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启动仪式暨读本首发式。8 月,卫生部办公厅下发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082010 年) ,为我国全面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奠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6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 年,由卫生部组织,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调查全面测评了我国居民所应具备的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等健康素养内容;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当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与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7第二部分 调查方法与内容一、调查对象全国 31 个
18、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1569 岁常住人口,79542 人。常住人口指在调查前一年内,在调查地区连续居住并生活 6 个月及以上者。二、调查方法本调查属于大规模现况调查,在保证调查设计科学性的基础上,兼顾地理分布均衡性、经济有效以及方案可行性等原则,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1. 样本量估计(1)每层样本量计算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主要通过城乡居民对基本健康知识(含技能)的知晓情况来反映。基于既往大型调查经验,我国居民基本健康知识(含技能)的知晓率 取值 50,允许误差 0.1。取 95%可信限, =1.96。复杂抽样的随机效应 deff1.5。根据公式计算如下:( (2
19、)总样本量估算考虑调查地区(32 个) 、城乡、性别等分层因素,应调查样本量=576 人/ 层(3222)层=73728 人。考虑可能存在无效应答的情况,实际抽样样本量1.9620.5(10.5) (0.10.5) 2 1.5576(人)=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8扩大 5%,N=73728 (1+5%)77414.4,取 77420 人。2. 抽样方法32 个调查地区包括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个调查地区首先按城乡分层,抽取调查点。其中,城市调查点确定为省会城市,及随机抽取的另外 2 个地级城市,每个城市随机抽取 1 个城区。农村调查点则为每省随机抽取 3 个
20、县。全国共抽取 192 个调查点(调查点名单见附件 1) 。从每个样本区/县中随机抽取 2 个街道/乡镇,再从每个样本街道/乡镇中各随机抽取 1 个居委会/行政村,每个居委会/行政村中随机抽取相应户家庭,该家庭户中符合调查要求的全部常住人口均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户的确定:按照省、区/县、街道/乡镇、居委会/行政村 4 级以及总样本量大小,估计每个居委会/行政村应调查人数为 202 人。再按照每户 23 名符合调查要求的人口估计,每个居委会/行政村应抽取 68101 家庭户。3. 调查点地理分布图 1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192 个调查点地理分布4. 资料收集方式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通过深入样
21、本户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5. 现场调查时间: 2008 年 68 月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9三、调查内容调查问卷以卫生部发布的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内容为基础,运用 Delphi 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产生,并通过预试验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对问卷进行调整。问卷内容由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内容、调查员评价 3 个部分组成。健康素养内容分为 3 个方面: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34 题),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0 题) ,健康技能(7 题) ,共计 71 题。一致性检验表明该 71 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916,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问卷具体结构见附表 2。
22、四、数据处理及分析(一)数据录入和整理采用 Surveyer V2.1 图像录入软件(北京域通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进行数据双录入并核对。使用 SAS 9.2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按照有效问卷的确定标准(调查对象基本信息中省份、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5 个变量填写完整无缺失;问卷主体部分填写完整率高于 95%)进行问卷整理。回收问卷 79542 份,有效问卷 79438 份,问卷有效率 99.87%。(二)数据分析使用 SAS 9.2 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1. 分析内容(1)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结果以及不同特征人群间的差异。(2)根据基本知识和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
23、基本技能 3 个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各方面健康素养的比例及不同特征人群间的差异。(3)针对我国的主要健康问题,为适应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的需要,将健康素养按 5 类健康问题进行分类,具体为: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以下简称慢性病预防) 、安全与急救和基本医疗(具体结构见附件 3) ,分析中国居民 5 类与健康问题相关素养水平及其在不同特征人群间的差异。2. 健康素养标准界定(1)具备健康素养的判断标准:正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10确回答 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调查对象视为具备健康素养。据此,正确回答 80%及以上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或健康技能健康
24、素养 3 个方面的调查内容者分别视为该调查对象具备这 3 个方面的健康素养。同样,正确回答 80%及以上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或基本医疗这 5 个健康问题所考察的题目者分别视为该调查对象具备这5 个问题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和健康素养的 3 个方面、5 类健康问题的素养所包含的题目数量以及判断为“具备”分别应该正确回答的最少题目数量见表 1。(2)回答正确的判断标准:单选题,选择正确答案则判定该题回答正确;多道单选题,所有单选题均回答正确,则判定该题回答正确(但健康观念与艾滋病传播途径两题按多选题判断标准处理) ;多选题,所有选项正确回答率60%,则判定该题回答正确。3.
25、 标化方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数据,对本次调查样本进行可靠性检验,发现存在城乡、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差异(见附件4) 。因此,本次调查结果依据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报告中未做特殊说明的数据均为经过标准化处理,非样本结果。五、质量控制为使首次全国健康素养调查顺利实施并保证调查质量,采取如下措施对调表 1 具备健康素养的判断标准内容 分类 最少答对题目数量 题目数量健康素养 57 71基本知识和理念 27 34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4 303 个方面健康技能 6 7科学健康观 7 8传染病预防 16 19慢性病预防 9
26、11安全与急救 14 175 类健康问题基本医疗 10 12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11查的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调查质量。(一)问卷设计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为基础,运用 Delphi 方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产生,并通过预试验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对问卷进行调整。(二)全国 192 个城乡调查点的抽取由国家项目组按照抽样原则确定,各省严格按照统一方案完成各级抽样。(三)采取两级培训方式完成调查员培训,即国家级培训省级人员,省级培训省内市、区、县调查点的相关调查人员。全国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调查方法和指标解释等,以保证调查的一致性。(四)调查完成后,调查员当场检查是否存在漏
27、项、书写错误、逻辑错误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签署调查员名字。(五)质控人员对当天所有问卷进行核查,记录质量控制检查结果并签字。对所发现的问题,质控人员及时与调查点负责人及调查员交换意见,确定解决方法,并及时纠正。(六)国家项目组在收到问卷后,对问卷进行抽查,并及时反馈各省项目组。(七)采用双录入方法对问卷进行录入和核对。(八)在统计学专家指导下拟定分析框架,并采用双人平行分析,确保分析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无误。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12第三部分 结果一、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本次调查的 79438 人中,城乡人口比是 1.11:1,男女性别比为 0.90:1,平均年龄 41.4413
28、.94 岁。调查对象文化程度以初中和高中为主,占 56.61%;民族以汉族为主,占 87.90%;婚姻状况以在婚为主,占 80.78%。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分布见表 2,图 2-5。表 2 2008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分布人口学特征 调查人数 构成比()地区城市 41,872 52.71农村 37,566 47.29性别男 37,716 47.48女 41,722 52.52年龄组(岁)15 10,686 13.4525 15,183 19.1135 20,110 25.3245 16,784 21.1355 12,479 15.7165-69 4,196 5.28
29、文化程度不识字/少识字 7,410 9.33小学 14,541 18.30初中 26,776 33.71高中/职高/中专 18,191 22.90大专/本科 12,126 15.26硕士及以上 394 0.50民族*汉族 69,800 87.90 回族 1,847 2.33 满族 984 1.24 维吾尔族 895 1.13 蒙古族 586 0.74 其他 5,292 6.66 婚姻状况*未婚 11,925 15.02 已婚 64,142 80.78 丧偶 2,169 2.73 离异 1,024 1.29 其他 140 0.18 合 计 79,438 100.00注:*民族缺失 34 例,婚姻
30、状况缺失 38 例。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13图 2 2008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城乡构成图 3 2008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性别构成图 4 2008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年龄构成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14图 5 2008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文化程度构成二、调查对象对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正确回答情况以正确回答题目数占健康素养题目总数的百分比(正确回答率)为横坐标,以达到某正确回答率的人数为纵坐标,绘出调查对象正确回答健康素养题目百分比频数分布图。如图 6 所示,调查对象健康素养题目正确回答率呈正偏态分布,正确回答率在 40%以下、40%、60%、80%及
31、以上的人数占被调查对象的比例分别为 12.34%、29.56%、48.69%和 9.41%(未标化) 。图 6 调查对象健康素养题目正确回答率分布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15三、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结果依据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的数据对调查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 6.48%,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是 14.97%、6.93% 和 20.39%。具备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最高、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其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最低的特点在不同特征的居民中普遍存在。无论是总的健康素养还是 3 个方面健康素养,均呈
32、现东部和中部地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西部地区居民;城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农村居民;男性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女性;45 岁以下中低年龄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 45 岁以上高年龄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不识字/少识字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群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所呈现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变化趋势均与总人群一致(见表 36,图 711) 。表 3 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组 别 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和理念 健康生活方式 与行为 基本技能城乡城市 9.94 21.13 10.45 28.36农村 3.43 9.52
33、 3.83 13.37性别男 6.97 16.68 7.02 21.96女 5.99 13.25 6.84 18.83年龄(岁)15 6.30 15.94 6.43 25.2425 7.99 18.18 7.99 24.5835 7.40 15.90 7.61 21.3445 5.65 13.19 6.50 17.1755 4.69 11.37 5.90 13.016569 3.81 8.48 5.26 9.08文化程度不识字/少识字 0.83 2.96 1.24 4.46小学 2.03 5.90 2.94 10.12初中 5.37 14.29 6.47 21.54高中/职高/中专 12.71
34、 26.67 12.45 33.86大专/本科 23.88 43.44 20.23 43.28硕士及以上 35.08 56.79 24.33 50.95合计 6.48 14.97 6.93 20.39表 4 城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 的比例()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16组别 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和理念 健康生活方式 与行为 基本技能性别男 10.45 22.64 10.36 29.77 女 9.43 19.64 10.53 26.96 年龄(岁)15 8.41 19.51 8.68 31.96 25 11.15 23.11 10.79 30.92 35 11.08 21.88 11.16 29
35、.58 45 9.61 21.08 10.75 26.26 55 9.04 20.49 10.91 21.89 6569 7.43 15.34 9.97 16.42 文化程度不识字/少识字 2.29 7.00 3.14 9.99 小学 4.13 10.97 5.53 17.06 初中 6.98 16.85 8.40 26.17 高中/职高/中专 12.86 26.42 13.32 35.49 大专/本科 23.91 42.92 20.61 43.59 硕士及以上 35.36 57.24 24.52 51.07 合计 9.94 21.13 10.45 28.36 表 5 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
36、例()组别 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和理念 健康生活方式 与行为 基本技能性别男 3.93 11.48 4.11 15.14 女 2.92 7.56 3.54 11.58 年龄(岁)15 4.47 12.84 4.48 19.41 25 4.58 12.86 4.98 17.75 35 4.04 10.44 4.36 13.81 45 2.40 6.70 3.00 9.69 55 1.58 4.83 2.30 6.65 6569 1.09 3.33 1.72 3.58 文化程度不识字/少识字 0.33 1.55 0.59 2.54 小学 1.11 3.68 1.80 7.07 初中 4.05 12.
37、19 4.88 17.73 高中/职高/中专 12.31 27.32 10.22 29.66 大专/本科 23.50 49.72 15.59 39.63 硕士及以上 0.00 0.00 0.00 35.98合计 3.43 9.52 3.83 13.37 表 6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具 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17地区 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和理念 健康生活方式 与行为 基本技能东部城市 10.78 21.17 11.89 32.93 农村 3.73 10.63 4.62 15.34 合计 7.03 15.57 8.03 23.58 中部 城市 11.31 22.23 1
38、2.12 26.42 农村 4.46 11.46 4.41 15.14 合计 7.67 16.51 8.02 20.43 西部城市 8.73 20.67 8.63 27.01 农村 2.15 6.71 2.42 9.99 合计 5.23 13.25 5.33 17.97 图 7 2008 年中国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18图 8 2008 年中国城乡居民具备 3 个方面健康素养的比例图 9 不同性别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19图 10 不同年龄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图 11 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四、中国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
39、题素养的情况根据我国当前的主要卫生问题,就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五类健康问题相关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20分析。中国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29.97、安全与急救素养 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 15.86、基本医疗素养7.43、慢性病预防素养 4.66。中国居民具备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素养的比例最高,最低是慢性病预防素养。城市、农村居民具备各类健康素养的顺位与人群总体一致。中国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人口比例均呈现:(1)东、中部地区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高于西部地
40、区居民;(2)城市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高于农村居民;(3)男性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均高于女性;(4)年龄在 55 岁以下的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高于 55 岁以上年龄者;除慢性病预防素养外,2534 岁年龄段的居民具备其他 4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最高;(5)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也越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和农村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与人群总体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城乡不同年龄人群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比例的变化趋势则根据健康问题素养的类别不同而有
41、所差异(见表 710,图 12) 。表 7 中国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组别 科学健康观 安全与急救 传染病 预防 基本医疗 慢性病 预防城乡城市 36.28 25.83 21.82 10.86 6.99 农村 24.40 12.41 10.61 4.40 2.60 性别 男 31.23 21.14 16.89 7.76 4.90 女 28.71 16.26 14.84 7.10 4.41 年龄(岁) 15 37.50 21.58 15.10 7.92 4.33 25 34.46 22.07 18.22 9.43 4.78 35 30.44 20.12 17.08 8.29 5.
42、24 45 24.42 15.76 15.45 6.18 4.66 55 22.72 13.55 13.42 5.01 4.12 6569 17.57 9.62 10.40 3.43 3.79 文化程度 不识字/少识字 8.60 4.00 3.90 1.10 1.32 小学 18.46 8.63 8.52 3.02 2.28 初中 33.00 18.57 15.39 7.13 4.46 高中/职高/中专 43.73 32.26 25.84 13.28 8.06 大专/本科 51.93 46.98 40.28 21.39 11.71 硕士及以上 62.10 57.45 48.46 26.54 1
43、7.05 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21组别 科学健康观 安全与急救 传染病 预防 基本医疗 慢性病 预防合计 29.97 18.70 15.86 7.43 4.66 表 8 城市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组别 科学健康观 安全与急救 传染病 预防 基本医疗 慢性病 预防性别男 36.59 28.12 22.57 11.01 7.28 女 35.98 23.56 21.09 10.71 6.71 年龄(岁) 15 40.83 26.73 18.90 10.85 6.06 25 38.68 27.76 22.44 12.51 6.56 35 36.21 27.22 22.81 11
44、.72 7.55 45 32.40 24.24 23.20 9.90 7.49 55 32.95 23.11 22.55 8.96 7.38 6569 28.23 16.77 18.20 6.07 7.07 文化程度 不识字/少识字 15.77 8.53 7.57 2.86 3.01 小学 24.87 13.68 14.16 5.82 4.23 初中 35.12 21.96 18.00 8.85 6.02 高中/职高/中专 42.21 32.89 26.54 13.66 8.79 大专/本科 51.27 46.99 40.17 21.41 11.70 硕士及以上 62.34 57.87 48.
45、84 26.71 17.19 合计 36.28 25.83 21.82 10.86 6.99 表 9 农村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组别 科学健康观 安全与急救 传染病 预防 基本医疗 慢性病 预防性别男 26.55 15.04 11.92 4.92 2.83 女 22.23 9.76 9.28 3.87 2.36 年龄(岁) 15 34.61 17.11 11.80 5.37 2.83 25 29.91 15.93 13.67 6.12 2.86 35 25.16 13.62 11.84 5.15 3.13 45 17.87 8.80 9.08 3.13 2.34 55 15.3
46、9 6.71 6.88 2.19 1.78 6569 9.57 4.26 4.54 1.44 1.33 文化程度 不识字/少识字 6.12 2.43 2.62 0.48 0.73 小学 15.65 6.41 6.04 1.79 1.42 初中 31.26 15.78 13.26 5.72 3.18 高中/职高/中专 47.64 30.62 24.05 12.29 6.16 大专/本科 59.80 46.84 41.61 21.10 11.93 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22硕士及以上 31.71 4.88 0.00 4.88 0.00合计 24.40 12.41 10.61 4.40 2.6
47、0 表 10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地区 科学健康观 安全与急救 传染病 预防 基本医疗 慢性病 预防东部城市 35.36 26.08 22.92 12.27 7.09农村 27.48 13.86 12.22 4.90 2.84合计 31.17 19.59 17.23 8.35 4.84中部城市 39.04 26.78 23.29 11.15 7.65农村 24.07 13.25 12.06 5.47 3.51合计 31.09 19.60 17.32 8.13 5.45西部城市 35.62 25.25 20.56 9.85 6.40农村 21.56 10.2
48、0 7.53 2.91 1.53合计 28.15 17.25 13.64 6.16 3.81图 12 中国城乡居民具备 5 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23五、中国居民对有关健康问题的正确回答情况中国居民对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正确回答情况见表 11。调查发现我国居民对下述内容的正确回答率均低于 20%,具体为:“对四害传播疾病的认识”(3.28%) 、 “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 (18.79%) 、 “对肥胖的正确认识” (7.16%) 、“骨折伤员的处置” (17.28%) 、 “对镇静止痛药的正确理解” (13.95%) 、 “认识药品说明书” (18.70%) 。如上所述
49、,中国居民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比例最低,仅为 4.66%,具体表现在居民对“成年人食用盐日摄入量” 、 “成年人牛奶日摄入量” 、 “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 、对“肥胖的正确认识”等的认知程度较低;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比例(7.43%)列倒数第二位,表现为居民对“镇静止痛药的正确理解” 、 “认识药品说明书” 、 “孕期检查”的认知程度较低。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24表 11 中国居民对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正确回答情况分类 题目 正确回答率 ()正确理解健康的概念 71.10 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正确理解 66.50 对心理卫生的正确理解 40.57 对“保健食品是否能代替药品治病” 的正确理解 75.11 对适量献血对健康是否有害的正确理解 81.45 是否愿意与残疾人和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一同学习和工作 31.62吸毒对健康有危害 80.26 科学健康观( 8 题)对“每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