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63560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安医大一附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马红秋,安徽宿州“眼球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 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卫生部通报称: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宿州市立医院管理混乱,违法、违规与非医疗机构合作,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造成手术患者的医源性感染所致。,表现: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潜伏期为2030天。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

2、头挟出。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 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医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使用中和未启用的戊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支杆菌,测浓度为0.137%。 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妇儿医院手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 (广东深圳,1998),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剖宫产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事件的通报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办医政发201015号,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的38名剖官产患者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3、。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调查发现,该院在院内感染防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主要是:,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二九年九月十八日,建筑布局和设施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医疗废弃物管理 手卫生规范,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 空气质量控制 环境清洁管理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第六条 手术部(室)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接送手术患者的区域,宜临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周围环境安静、清洁。医院应当设立急诊手术患者绿色通道。第七条 手术部(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

4、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手术部(室)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第八条 手术间的数量应当根据医院手术科室的床位数及手术量进行设置,满足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第九条 手术间内应配备常规用药,基本设施、仪器、设备、器械等物品配备齐全,功能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手术间内部设施、温控、湿控要求应当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第十一条 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

5、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辅助用房应当按规定分洁净和非洁净辅助用房,并设置在洁净和非洁净手术部的不同区域内。,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第二十二条手术部(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第二十三条 手术部(室)应当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手术部(室)应当严格限制非手术人员的进入。,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第二十四条 手术部(室)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使

6、用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保证医疗安全。第二十五条 手术部(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实施感染手术的手术间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第二十六条 手术部(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正确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等。第二十七条 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标准预防。第二十八条 手术部(室)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7、,制订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第二十九条 手术部(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手术部(室)布局与流程,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分开的原则 1、严格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各区之间应有门相隔。 非限制区:更衣室(内有厕所及浴室)值班室、休息室、污物室、换鞋处。 半限制区:办公室、麻醉仪器室、复苏室、(敷料准备室、洗涤室、器械室、消毒室)。 限制区:手术间、洗手区、无菌物品贮存间。,手术室建筑布局:,手术部不宜设在首层或高层建筑的顶层 医院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应当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原则 功能分区应当包括:无菌物

8、品储存区域;医护人员刷手、患者手术区域;污物处理区域 每一间手术室限置一张手术台,手术室建筑布局:,各个区域应有明显的标志,区域间避免交叉污染。 应采用自动启闭门 每2-4间手术室宜单独设立1间刷手间,刷手间不应设门;刷手间也可以设与清洁区走廊内 手术室、清洁辅助用房不应有明露管线;不应设地漏,手术间建筑材料,室内建筑材料应满足易清洁、耐腐蚀的要求。地面应采用耐磨、耐腐蚀、防滑、易清洗、不易起尘与不开裂的材料,以浅底色为宜。内墙面应采用不易开裂、阻燃、易清洗和耐碰撞的材料,墙面必须平整、防潮防霉。墙壁与地面、天花板交界处呈弧形,防积尘。,手术部环境要求:,手术部的墙壁、地面光滑、无裂隙,排水系

9、统良好 手术部用房的墙体表面、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应当在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湿式擦拭方法的清洁、消毒,墙体表面的擦拭高度为2-2.5M。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 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用房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当分开使用。用于清洁、消毒的拖布、抹布应当是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 手术部应当选用环保型中、高效化学消毒剂,周期性更换消毒剂,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传染病患者手术管理:,手术前做传染病筛查,传染病患者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为传染病患者或者其他需要隔离的患者实施手术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

10、治法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并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和手术后物品、环境的消毒工作 。,美国医院预防SSI的bundle,根据指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术前0.51小时使用抗生素 24小时内停用抗生素 正确选择抗生素品种 正确的脱毛方法 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 围术期血糖控制正常水平 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强制性向公众报告感染率,预防用药责任人及其职责,床位主管医生为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责任人,术前抗菌药物使用由床位主管医生确定并下医嘱。 病区护士应根据医嘱处方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备好所用抗菌药物及相关稀释液,由手术医师带进手术室。 手术室护士于切开皮肤(黏膜)前

11、30 min (麻醉诱导时) 执行医嘱,给病人输注抗菌药物,30 min内滴完,以确保在皮肤切开暴露时血液中抗菌药物处于最高的浓度(但氨基糖苷类、万古、去甲万古、喹诺酮类等药物的静滴速度应适当放慢)。,给药方法和时间,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延长用药时间必须在病程记录中写明延长用药的原因。 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WHO关于SSI预防方

12、法,讲求手术技巧 熏蒸消毒 保持清洁的手术环境 术前剃毛 工作人员注意着装 限制术前住院日 术前沐浴和局部皮肤准备 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 外科伤口的监测,已证实有效的方法 已证实无效的方法,什么是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医疗垃圾清运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血源性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以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还包括被这类病人抓、咬伤等,有可能致血源性传染病感染事件(即意外事件或针刺伤事件),谁有职业暴露危险,容易感染的人员: 检验人员、 护士、内科医生、外科技师、 透析医师、停尸房工

13、作人员,医疗垃圾处置人员等在医院工作的所有群体。,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基本预防控制原则,坚持标准预防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的基本保证,诊疗操作前明确自身免疫状况和暴露源感染情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避免职业暴露和意外损伤的主要基础,防护重点是避免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等直接接触,标准预防的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医务人员接触以上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核心内容,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

14、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标 准 预 防 措 施,洗手及手消毒 戴手套 穿防护服、戴眼罩、戴口罩 遵守操作规程 正确处理污物及被污染的医疗用物 预防锐器伤 正确处置医疗废物,器伤紧急处理,捏住伤口近心端,以阻断静脉回流 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向伤口部位方向持续推挤,挤出伤口部位的污血,注意不要一挤一松,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 碘伏或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 粘膜暴露后 立即用皂液和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6.2 口罩的使用,6. 2. 1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

15、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6.2.3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莓,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6.2.4 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护目镜/面罩,护目镜, 安全的玻璃来防护眼睛 面罩需要保护整个面部皮肤,什么时候需要用护目镜?,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

16、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隔离衣,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喷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时,应穿隔离衣或围裙。 可能接触病人无菌部位时。,使用隔离衣时应注意,防水,否则应在外面加穿防水围裙。 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干净、刚洗过的隔离衣?无菌隔离衣? 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部等。 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使用后应放置在指定的容器内。 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特殊感染病人的手术用品如何处置?,现在特殊感染手术病人越来越多如:气性坏疽、结核、HIV、HBV等,此类病人手术后的器

17、械、空气、物表应及时消毒处理。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新的规范要求:阮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器械商暂供植入性材料如何管理?,在管理上应该有非常严格的制度。非急诊使用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医院均使用已经灭菌的器械,不做重复的灭菌工作;器械的条形码贴在病历上;不得使用台式灭菌器用于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灭菌.植入性医疗器械在消毒灭菌的监测方面有具体要求;器械商提供的非无菌复用的手术器械必须由医院负责清洗灭菌.,设备商可以参与手术吗?,根据医师执业法及护士管理办法,设备商绝对不能参与医疗活动。故不得进入手术室参与手术。特殊情况需要指导仪器操作,可用镭射笔或监控系统。,1、部分评价指标 (一)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十三)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十六)医院感染现患率:10 (十七)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三十九)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2、必须开展置管和手术切口的监测与管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 版)的通知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827 号,谢谢!,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临床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