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灸推拿专业,针灸和推拿属养生治病之道。针法指在体表的腧穴上进行针刺、叩击、放血等操作。灸则指用艾绒做成艾柱、艾条或艾绒装入温灸器中,点燃后熏灼皮肤的一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推拿,又称按摩。,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针灸推拿的历史,背景,“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新石器时代,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砭石)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灸法产生于人们在用火的过程
2、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推拿,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黄帝内经中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撰写成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 明代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
3、总结。,针灸推拿的现状,在20世纪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果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学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这是一次世界性的针灸热潮。 因为对针灸的学习,西方医学界渐渐消除了对针灸的误解,一部分外国人成为应用、研究与推广针灸的主要力量。世界卫生组织推动和引导针灸国际化,如在一些国家设立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支持并创建世界针灸学联合会制定经络穴位名称国际标准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等。现在,在世界各国,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临床应用日益扩大。 20世纪下半叶,针灸临床的侧重点在于观察与总结针灸的适应症。而90年代,针灸的临床
4、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四个方面,即经络诊断,针刺麻醉,针灸保健,针灸治疗。针灸现在可以治疗的病症达800多种,其中30%40%治疗效果显著。包括一些常见疾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难病症与急性病用以针灸辅助更见疗效。,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前,针灸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工作在临床一线,提高了针灸学科的专业素质。“针灸 在中医体系的地位应该是最高的,中医就是从针灸发展来的。”谈起针灸的历史,89岁的针灸大师程莘农竖起大拇指说。,但是,如今针灸的发展,状况堪忧。在国内,地区级中医院一般只设有针灸门诊而没有针灸住院部,有些甚至连针灸门诊都没有。即使是在发展相
5、对较好的地区,针灸病房里唱主角的也不约而同都是西药,针灸则为衬托门面的配角。针灸医疗基地和治疗病种呈萎缩势头,临床科研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思路不清晰。教学体系难以适应临床需要针灸由“针”和“灸”构成。可如今针灸诊所却“有针无灸”,中医学界也存在“存针废灸”的声音。,人才问题也困扰着中医针灸界。由于针灸在海外收费较高,国内大量针灸人才外流。“经济效益太差”,如果给医院最不赚钱的科室排个名,针灸绝对可以位列三甲。一 部分人不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以为把针灸纳入西医理论体系概论就是针灸现代化。于是丰富多彩的针灸医学变成了用几根针和常用穴位的简单疗法。,针灸推拿的未来,势不可挡的优质潜力股,独
6、特的优势,绿色科学,5在痛证,神经系统疾病,激动功能失调等治疗和康复方面疗效显著,4医疗费用经济,6对疑难杂症有一定疗效,1极少副作用,2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3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国内,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人们对针灸推拿保健越来越关注。本科毕业,可在县级医院。硕士毕业,一般可在市级医院工作或调研。英语好的,还可出国发展。,走向世界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欧国家,以针灸推拿为主的医疗保健体系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而在日本等东南亚地区,针灸推拿更是受到当地居民的喜爱,北欧地区更是急需该专业人才流进。,科技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水平和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高,针灸医学就作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都将获得更加广泛的承认和推广,总而言之,21世纪针灸发展的前景,将是实现针灸国际化,现代化!,针灸医者要端正态度,做到取穴准确,能够“治神”,保证疗效;其次,在各种新的学术思想、新的治疗方法推陈出新的同时也不忘继承传统的精髓;再次,要加强宣传力度,时刻要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思想,改变人们对于针灸只能治疗少数慢性病的偏见;最后,要强化临床研究。梦在远方,路在脚下。作为年轻一代的中医学者,让我们用奋斗擦亮生命,发扬岐黄医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