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x 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 粮油加工新技术研究 系 别: 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食品营养与检测(B3)12-1 学生学号: xxx 学生姓名: xxxxx 指导教师: xxx xxx 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xxx班 级 食品营养与检测(B3)12-1 联系方式 xxx专 业 食品营养与检测 承担指导任务单位 生物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姓名 xxx 指导教师职称 高级工程师毕业设计题目 粮油加工新技术研究毕业设计开题时间 设计完成时间教研室审定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 月 日系(部)审定意见系(部)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注:此表一式三份,系(部)
2、、指导教师和学生各一份,由指导教师负责填写。粮油加工新技术研究食品营养与检测(B3)12-1 班 xxx摘要 :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入市等,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粮油产品加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粮油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粮油加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挤压膨化技术等新的加工技术作了研究。同时,也为提高我国粮油加工装备的技术水平,进而为提高我国农产品中粮油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建议。着我关键词:粮油加工;新技术,趋势,安全的一一一一挑4一 444 1.我国粮油加工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粮油工业大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操作笨重,生产环境差,经
3、济技术指标落后,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的粮油加工企业屈指可数,这与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和农业大国极不相称。经过半个多世界的发展,中国的米、面、油加工业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最明显的是,粮油加工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琳琅满目。 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粮油工业存在着新技术应用率低,企业的集约化程度较低,粮油产品的深度加工、资源综合利用不够;因为缺乏自主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所以,产品品种,特别是专用米、面、油产品较少,安全,节能,环保性低不能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传统粮油主食品的工业化、产业化滞后,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薄弱,产品技术储备匮乏,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不
4、足;上述问题制约着我国粮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粮油加工工业已广泛应用的挤压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我国粮油工业上的应用刚刚起步,但我相信随着我国食品科技工作者和食品专业人才的不懈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前几年,我国的粮油加工企业在“改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资产重组和联合兼并工作,出现了一些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集团,对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当时在重组整合过程中的想法较多,难度较大,因此大多起点较低,重组后在全国有影响的大企业集团屈指可数。我国的油脂工业企业大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为此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
5、通过重组、联合和兼并等方式组成联合舰队,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有实力的合作伙伴,进行资产重组与联合。通过企业间的资产重组、联合和兼并,中国能出若干个有实力、有影响、有竞争能力的大型油脂工业企业集团。 只有这样中国才可以拥有自己的实力立足于世界。 为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满足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趋向膳食方便化、营养化、多样化的需要,粮油主食品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方便面、方便米粉、方便米饭、速冻食品、主食面包以及工业化生产的馒头、花卷、豆包等各种米面食品将大量出现。与此同时,传统主食品的各种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研究也将得到较快发展;冷冻技术、膨化技术、高压蒸煮技术和焙烤技术将被大力推广应用;以粮抽为主
6、要原料的休闲、旅游食品的产量和销量将不断增加;中式快餐的集约化生产、配送、连锁营销配套工程将加快实施;为适应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人造奶油、起酥油、煎炸油等专用油脂的生产以及利用油料饼粕生产各种功能性蛋白(如组织蛋白、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等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2.我国粮油加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入市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粮油产品安全性等性能需求的增加。所以食品加工工业中最重要的粮油加工技术变得十分和重要。同时,粮油食品工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适应市场的需求,为提高我国粮油工业的竞争力,应用新技术研发新成果是很紧迫的任务,今后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趋向应该从超临界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
7、、微胶囊技术等先进的新技术方向发展,同时应不断研究自主加工技术,因此,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使我国粮油食品工业结构发生质的飞跃, 能适应国内国际新形势要求和市场需要, 本文对高新技术在粮油食品研制开发中应用进行阐 粮油是人们最重要的食粮,也是食品工业的最基础原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关注粮油产品安全、放心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注重粮油食品的优质、营养和方便,为此积极发展绿色和无公害的粮油食品应该引起粮油加工企业的重视。粮油产品在朝着“安全、优质、营养、,方便“的方向发展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也是消费者最为苯心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
8、发展。而粮油产品又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乏的主要食品,保证粮油食品的安全、优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个国家粮油工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粮油加工中的副产品如米糠、小麦胚芽、饼粕以及油脂精炼过程中产生的皂脚、馏出物等等,大多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但多年来由于我国加工企业规模小,资源集中困难以及提取技术的限制,这些宝贵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今后,随着粮油加工企业的大型化、规模化;集团化以及提取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的粮油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将会不断有新的发展。 3.我国粮食现在存在的问题粮食生产周期限制粮食的亩产。粮食生产周期为45年,大体上为两年一平一丰收,1995年来
9、连续几次的粮食丰收使供给过剩,从1999年起,我国粮食进入歉收期。 由自然因素产生的粮食问题. 从1949年到1998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旱灾面积为324亿亩,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17。我国耕地在承受人口和城市化巨大压力的同时,还面临水土流失的剧烈侵蚀。土壤侵蚀造成耕地水、土、肥流失后,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降低,加剧了干旱的发展。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据有关人士预计,2050年前,我国粮食产量要比现在增加1400亿公斤以上,这意味着农业灌溉总用水量必须增加。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限制粮食供给能力。主要原因在于粮食供应的地区结构和品种结构不适应变化了的消费需求,我国南
10、方每年有近2000万吨稻谷喂猪,而东北粮仓却产生卖玉米难。广东省早稻积压,但同时进口大米。吉林两次卖难积压的玉米都是产量高、粉质多、口感不好的粉质玉米,而南方产粮大省积压的粮食主要是早籼稻。以湖南省为例,市场畅销的粳稻、糯稻仅占稻谷总产量的3%,籼稻占94%,每年粮食收购总量的90%是早籼稻,而早籼米垩白度高,口感不好。 粮食需求的增长。我国粮食到本世纪末的需求量约在5-6亿吨之间。按照人均400公斤消费量、13亿人口计算,粮食总需求量为5.2亿吨。若按照人均500公斤的需求水平计算,则需要6.5亿吨。而按照农业发展规划,我国的粮食生产即使经过努力到本世纪末达第二个台阶,即5亿吨的水平,那么,
11、届时在第一种需求格局即我国粮食消费构成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将出现2000万吨的缺口,而在粮食间接消费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的需求格局下,将出现1.5亿吨的缺口。 农民生活水平、国家政策、耕地面积的占用、退耕还林所导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4.我国食用油现在存在的问题 食用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粮油市场的逐步开放,食用油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无论是食用油的品种、质量,还是生产能力、加工工艺、设备和技术水平等都得到了相当水平的发展。伴随着食用油新标准的实施,未来食用油的行业格局将会发生较大改变,几大食用油巨头获得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今天,健康、营养、美味已
12、然成为食用油市场的概念主流。未来,全民健康的观念将深入人心,也对食用油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粮油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伴随着食用油新标准的实施,食用油的质量给予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也将会给整个食用油加工行业带来影响,产品质量不能达标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可预料的是,未来几年内,食用油的行业格局将会发生较大改变,市场将进入新一轮的洗牌时期。5.粮油加工的副产品综合利用将进一步发展 粮油加工中的副产品如米糠、小麦胚芽、饼粕以及油脂精炼过程中产生的皂脚、馏出物等等,大多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但多年来由于我国加工企业规模小,资源集中困难以及提取技术的限制,这些宝贵资源没有得到充
13、分的开发利用。今后,随着粮油加工企业的大型化、规模化;集团化以及提取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的粮油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将会不断有新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环境污染在加剧,植物时生长环境在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食品加工的“工业化“也在加快,成品、半成品在食物消费中的比重在上升,因此人们越来越关心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对食品原料的污染,同时也关心在加工过程中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今后,人们在关心食品外表质量的同时,将会更加关心米、面、油产品的内在质量,如过氧化值、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等有害物质。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粮油加工中努力消除和防止粮油产品的再度污染。与此同时,粮油加工中产生的灰尘、粉尘和
14、污水的排放将直接对环境的污染产生影响。对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努力按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组织生产。生产安全、优质、健康、营养、方便的粮油产品是每一个粮油企业应该达到的目标。随着生产加工技术的发展,我相信我国的粮油工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产品质量会进一步提高。6.未来我国粮油加工科技发展的任务与目标粮油加工业的发展,是保证未来农业、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前提,对实现食品市场多样化、安全化、优质化、绿色化、营养化和方便化,改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全国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粮油生产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粮油企业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
15、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加速,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以粮油为原料的主食品加工已由家庭制作向集约化加工和工业化生产发展,成为粮油加工向食品加工延伸的新兴产业。加强粮油主产品的原料标准化、专用化和产品的精准化、营养化、方便化、优质化和工程化的技术研究力度针对粮油原料加工性质和加工产品的质量要求,研究原料配置技术、原料预处理技术、科学加工方法、质量控制体系技术,加强粮油主食品精准化环节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实现粮油产品的绿色、营养、优质、安全,加强对粮油主食品工程化研究,以规模化、集约化扩大产业链条,实现循环经济。依赖粮油加工科技支撑,以及国家良好的产业政策,稳定粮
16、油加工快速发展步伐。我国传统粮油加工产业, 有着得天独后的市场优势,但投入大、成本高。利用高科技和新技术,依托自主创新,开发关键加工技术,研究现代、科学的加工方法,实现传统粮油加工业的产业升级,加强传统粮油加工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摆脱国外企业的垄断。建立主食品工业化和集约化生产配送连锁营销体系按照到2020 年,粮油精加工产品所占比例提高到90%,其中优质大米占总产量的85%以上,专用粉占总产量的80%以上,一级油和二油占总产量的90%以上的发展目标要求,必须加大对主食品工业化集成技术的研究力度, 研究集约化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研究科学的生产、配送、连锁营销的质量控制技术,实现粮油产品的营养和安
17、全。加强对特色粮油资源开发利用的科研投入针对我国丰富的杂粮资源和特种谷物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粗放式加工与流通、品质安全得不到保障、增值水平低、方便化食品缺乏等问题,开展特色杂粮清洁加工技术装备及方便化食品产业化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 从而提升我国杂粮加工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加强对国产传统粮油加工装备的科研扶持粮油加工的国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到2020 年基本达到20 世纪末发达国家的水平,部分装备达到同期国际先水平的目标。必须加大对传统粮油加工装备的科研投入力度,鼓励技术创新,促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粮油加工装备制造企业实现规模化、国际化,装备精良化、生产现代化、技术先进化、经营信息化。我国粮油加工科
18、技发展目标特色粮油资源与功能营养食品综合开发工程粮油食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重点研究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研究粮油食品的开发技术、重组技术和加工方法,实现粮油营养与人体健康的科学对接。粮油食品从原料到制成品全程、全要素安全性研究.针对粮油制成品的质量和专用性质要求,从原料流通、中转储存、配置与加工、制成品的包装、管理和发放全过程的安全性研究,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营养、优质、安全。特色杂粮与油料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重点开展特色杂粮原料清洗、分级、除杂等预处理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 开发适合于不同杂粮品种的高效色选设备,去杂设备等;荞麦的制粉设备;燕麦制粉设备;燕麦粉与燕
19、麦麸皮的稳定化技术;米糠、茶籽等特色油料的制油技术的开发和专用.设备的研制;采用米糠保鲜技术和挤压膨化技术、对米糠资源进行重点开发研究,同时对其他小品种油料采用高效、低温、环保的制取技术及精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 特色杂粮工业化方便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针对特色杂粮适口性较差、蒸煮时间长、食用不方便等瓶颈问题, 重点研究特色杂粮的加工食用品质改良技术;杂粮加工高效节能技术研究,缩短杂粮的制作时间; 方便化蒸煮食用豆类食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速食营养杂粮粉的加工技术研究等。彩色小麦特色营养保健食品的研究。彩色小麦(以黑麦、绿麦和紫麦)以其高钙、高铁、高锌、富硒的营养特征,既可粮、又可补的
20、独特优势,成为以食代补、以食代养、药食同源、医食并重新资源; 研究彩色小麦功能、营养食品的标准化、产业化和工程化,开发方便、绿色、营养、安全的主食品和营养配餐, 研究营养搭配和其它有色粮油资源的营养复配技术。粮油加工装备的绿色设计、制造和核心技术研究。围绕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可回收利用等进行典型粮油加工装备(特别是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绿色环保的粮油加工新工艺研究成套设备。粮油食品加工节能减排工程化装备与技术研究。针对粮油加工工艺和装备特点,研究开发节能减排新工艺、新装备,开发新的加工方法;研究粮油加工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自动化管理技术。7.我国粮油加工技术的方向我国粮油加工业的科技发展
21、, 还面临严峻的任务。粮油加工原料的标准化、专用化、绿色化、营养化、食用的方便化、优质化、安全化以及主食品的工程化、基准化和精准化等都是粮油科技发展的支撑点。我国粮油加工业与其它工业相比整体技术水平偏低,科技含量不高,产出收益率很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影响我国粮食的安全。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粮油加工技术发展全局,依据“绿色、高效、低耗、安全”粮油加工业发展的思路, 攻克粮油资源高效利用增值的关键技术,开发大型、高效、节能、环保、智能化控制的生产装备,利用现代科技新技术以及信息化平台,加大粮油加工的科技研发投入,实现主食品工程化,实现我国粮油加工科技水平的跨越
22、性发展, 提升粮食加工业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建立我国粮食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我国粮油加工产业的发展, 必须依靠粮油科技的创新, 粮油科技的创新依赖于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研究粮油加工的科技发展是保证粮油食品安全、产业链延伸、工艺技术改进、生产装备升级的基础,也是实现节约粮源、营养安全、节能高效的唯一途径,更是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国民经济实力的最佳选择。参考文献:1 范素芳,徐秋云,田振涛,等.浅析我国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J.农产品加工,2008,(7):73-80.2 从海彬,邹德玲.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3):13-15.3 许一芳,邹德玲.中
23、国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05,(4):7-10.4 曾志红,高飞虎.加快重庆市农产品加工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南方农业,2010,(4):4.5 卢良恕,魏益民.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2008,(3):11-12.6 卢良恕,孙君茂.新时期的中国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2):7-9.7 王国扣,赵有斌.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3):16-19.8 陈海华.粮油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217218xxx 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 系(部)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评价表姓 名 xxx 学 号 xxx专 业 食品营养与检测 班 级 食品营养与检测(B3)12-1毕业设计题目 粮油加工新技术研究指导教师 xxx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总成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语及成绩: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评价小组评语及成绩:评价小组组长签字:评价小组成员签字:年 月 日成绩成绩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