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页。1海 纳 百 川 、 包 容 共 生 的 “上 海 学 派 ”上 海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院 课 题 组【 内 容 提 要 】 与 中 国 物 质 性 崛 起 相 应 的 是 , 对 中 国 的 思 想 性 崛 起 的 追 求 也 日 益 提 上 日 程 , 其 中 就 包 括 中 国 特 色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的 建 构 。 由 于 历 史 和 现 实 的 原 因 ,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研 究 先 后 经 历 了 最 初 的 引 介 西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和 后 来 的 自 创 中 国 特 色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两 个 阶 段 的 发 展 , 目
2、前 正 迈 向 构 建 “上 海 学 派 ”的 道 路 。 浮 现 中 的 “上 海 学 派 ”以 “共 生 ”概 念 为 基 础 , 逐 渐 发 展 出 以 “国 际 共 生 论 ”为 核 心 , 以 国 际 体 系 转 型 、 全 球 治 理 、 议 题 关 联 等 为 外 围 的 一 整 套 理 论 和 方 法 。 它 表 现 出 高 度 的 开 放 性 和 包 容 性 , 具 备 宏 大 的 历 史 视 野 , 且 致 力 于 对 国 际 关 系 各 议 题 相 互 关 系 的 综 合 性 理 解 , 以 期 服 务 于 国 家 总 体 外 交 和 上 海 地 方 发 展 。 但 由
3、于 核 心 理 论 体 系 尚 不 完 善 、 研 究 方 法 尚 不 够 发 达 、 研究平 台和 研究 团队 尚不 够强大 , “上海 学派 ”的 真 正形成 仍需 较长 时间 。 “上 海 学 派 ”的 未 来 构 建 需 要 围 绕 “国 际 共 生 论 ”发 展 出 其 核 心 理 论 体 系 , 需 要 秉 承 “共 生 ”精 神 实 现 多 学 科 、 多 方 法 的 研 究 , 还 需 要 着 眼 于 可 持 续 发 展 做 实 研 究 平 台 、 夯 实 研 究 团 队 、 充 实 后 备 力 量 。【 关 键 词 】 中 国 特 色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上 海 学 派
4、包 容 共 生【 课 题 组 成 员 简 介 】 张 春 , 上 海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院 西 亚 非 洲 中 心 副 主 任 , 副 研 究 员 ; 于 宏 源 , 上 海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院 比 较 政 治 与 公 共 政 策 研 究 所 副 所 长 , 研 究 员 ; 张 建 , 上 海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院 台 港 澳 研 究 所 助 理 研 究 员 ; 周 士 新 , 上 海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院 外 交 政 策 研 究 所 助 理 研 究 员【 中 图 分 类 号 】 D80【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 1006-1568-(2014)06-00
5、01-17220 14 年 第 6 期伴 随 中 国 物 质 力 量 的 快 速 崛 起 , 有 关 中 国 崛 起 的 思 想 层 面 的 探 讨 和 建 构 努 力 也 得 到 快 速 发 展 , 其 基 本 指 导 框 架 便 是 仍 在 快 速 发 展 中 的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 具 体 到 中 国 崛 起 的 国 际 后 果 特 别 是 中 国 与 世 界 的 关 系 而 言 , 这 便 是 仍 在 发 展 中 的 中 国 特 色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 可 以 认 为 , 在 自 2001 年 “911” 事 件 后 作 为 整 体 的 国 际 关 系
6、理 论 陷 于 停 滞 的 背 景 下 , 中 国 特 色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的 发 展 有 成 为 未 来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发 展 重 要 推 动 力 的 重 大 潜 能 。需 要 指 出 的 是 , 不 同 学 者 对 中 国 特 色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的 具 体 内 涵 和 方 法 , 仍 存 在 诸 多 争 议 。 显 然 , 无 论 是 美 国 学 派 还 是 英 国 学 派 或 是 哥 本 哈 根 学 派 , 任 何 一 种 理 论 方 法 内 部 都 不 是 统 一 的 。 尽 管 中 国 特 色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仍 处 于 构 建 之 中 , 但 这
7、 并 不 妨 碍 其 内 部 事 实 上 已 经 出 现 了 不 同 的 研 究 导 向 、 逻 辑 和 方 法 , 其 中 最 为 明 显 的 便 是 北 京 与 上 海 两 地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在 旨 趣 、 聚 焦 、 方 法 与 路 径 等 方 面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 作 为 中 国 最 早 开 放 的 城 市 之 一 , 上 海 对 西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的 研 究 得 益 于 20 世纪 60 年 代 中 国 的 国 际 关 系 学 科 初 创 时 期 的 “计 划 ”优 势 , 使 其 可 以 在 较 长 时 间 内 领 先 于 国 内 同 行 。 尽
8、管 冷 战 结 束 后 特 别 是 进 入 21 世 纪 以 来 , 国 内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的 普 及 对 上 海 冲 击 颇 大 , 但 这 从 另 一 个 方 向 推 动 了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的 转 型 和 发 展 , 进 而 事 实 上 推 动 了 中 国 特 色国际 关 系 理论 中 “上 海 学派 ”的 逐渐 形成 , 其核 心 旨趣 与上 海这 座城 市 “海 纳 百 川 ”的 精 神 传 承 恰 好 吻 合 , 即 追 求 以 “共 生 ”概 念 为 基 础 、 以 “国 际 共 生 论 ”为 核 心 的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建 构 。一、从引介到共
9、生:“上海学派”的历史发展尽 管 中 国 的 国 际 关 系 学 科 建 设 相 对 较 晚 , 但 考 虑 到 中 国 曾 经 的 半 封 建 半 相关的讨论可参见杨洁勉等著: 大国崛起的理论准备 , 时事出版社 2014 年版; 杨洁 勉 : 中 国 走 向 全 球 大 国 和 强 国 的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准 备 , 载 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2012 年第8 期 ; 朱 锋 : 中 国 特 色 的 国 际 关 系 与 外 交 理 论 创 新 研 究 新 议 程 、 新 框 架 、 新 挑 战 ,载 国 际 政 治 研 究 2009 年第 4 期 ; 吴 征 宇 : 马 丁
10、怀 特 与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三 大 思 想 传 统兼论对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 年第 5 期;等。 白云真: 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跨大西洋分歧,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 年 4 期; 王勇:国际政治经济学美英学派的论战学术分野、国家地位与中国议题,载国 际政治研究2011 年第 1 期 ; 等页。3海纳百川、包容共生的 “上海学派 ”殖 民 地 历 史 ,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事 实 上 远 早 于 新 中 国 的 成 立 , 特 别 是 在 开 埠 较 早 的 上 海 。 事 实 上 ,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国 际 关 系 与 外 交 研 究 有
11、不 少 起 源 于 上 海 , 如 在 上 海 发 行 的 向 导 和 著 名 国 际 问 题 专 家 金 仲 华 于 20 世纪 30 年 代 创 办 的 世 界 知 识 杂 志 。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 作 为 对 外 交 往 的 重 要 窗 口 , 上 海 在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特 别 是 理 论 研 究 中 的 地 位 日 益 重 要 。 在 历 经 三 个 阶 段 的 发 展 之 后 , “上 海 学 派 ”正 呼 之 欲 出 。“上海 学派 ”发展 的第 一 个阶段 大致 从 20 世 纪 50 年代 末 60 年代 初到 90年 代 末 , 可 被 称 为 “
12、积 淀 ”时 期 , 其 核 心 特 征 是 引 介 西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 新 中 国 成 立 之 初 的 主 要 任 务 是 国 内 建 设 , 即 如 何 从 百 废 待 举 的 局 面 中 走出来 , 对 外关 系主 要依 赖 于建国 之初 毛 泽 东主 席所 提出的 “另起 炉灶 ”、 “打 扫 干 净 屋 子 再 请 客 ”、 “一 边 倒 ”三 大 原 则 , 相 对 缺 乏 全 国 性 、 系 统 性 的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努 力 , 更 谈 不 上 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的 研 究 。 直 到 1963 年 毛 泽 东 主 席 指 示 加 强 对 外
13、国 工 作 的 研 究 之 前 , 上 海 的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努 力 都 更 多 是 地 方 性 的 , 主 要 体 现 为 1957 年 上 海 市 国 际 关 系 学 会 的 成 立 和 1960 年 上 海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所 的 创 建 。 1964 年 , 根 据 毛 主 席 和 周 恩 来 总 理 的 指 示 ,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首 次 有 了 全 国 性 努 力 , 建 立 了 三 个 主 要 基 地 并 加 以 分 工 , 即 北 京 大 学 侧 重 研 究 民 族 解 放 运 动 ,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侧 重 国 际 共 产 主 义 运
14、 动 , 复 旦 大 学 侧 重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 这 一 分 工 很 大 程 度 上 决 定 了 上 海 此 后 较 长 时 间 内 在 国 内 的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研 究 中 的 领 先 地 位 和 其 早 期 引 介 西 方 理 论 的 特 征 。从 机 制 上 看 , 这 一 时 期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的 重 心 集 中 在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更 为 先 进 的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 1964 年 , 复 旦 大 学 成 立 了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经 济 研 究所和 拉 丁 美洲 研究 室, 并 在 60 年代 后期 成立 了世
15、 界 经济 研 究室 等机 构。 “文 化 大 革 命 ”一 度 使 上 海 的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陷 入 瘫 痪 , 但 尼 克 松 总 统 对 上 海 的 访 问 使 上 海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所 率 先 恢 复 了 相 关 研 究 工 作 , 也 为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后 来 的 领 先 地 位 奠 定 了 基 础 。 尽 管 改 革 开 放 后 一 批 研 究 非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的 石磊:我国国际关系史研究概述,载外交学院学报1988 年第 4 期,第 9 页。 张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 50 年 ( 19572007) , 载 国 际 观 察 200
16、8 年第 3 期, 第 37 页。 陈广猛: 中国外交思想库: 定义、分类和发展演变 ,载 外交评论 2009 年 第 1 期, 第 67 页。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编:风雨五十年,时事出版社 2010 年版,前言第 2 页。420 14 年 第 6 期机 构 在 上 海 成 立 , 但 1985 年 成 立 的 复 旦 大 学 美 国 研 究 中 心 和 同 济 大 学 德 国 研 究所, 加上 1985 年成 立的 上海日 本学 会、 1988 年成 立的上 海国 际战 略问 题研 究 会 、 1992 年 成 立 的 上 海 欧 洲 学 会 和 上 海 美 国 学 会 , 均 显 示 上
17、海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的 重 心 仍 在 理 论 领 先 的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基 于 上 述 政 策 和 机 制 保 障 , 同 时 受 限 于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特 别 是 理 论 研 究 的 发 展 水 平 ,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在 这 一 时 期 的 核 心 任 务 进 而 也 是 核 心 特 征 是 引 介 西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 很 大 程 度 上 , 正 是 上 海 学 者 率 先 引 进 、 译 介 西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经 典 著 作 , 为 20 世纪 80 年 代 以 来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理
18、论 研 究 的 繁 荣 奠 定 了 重 要 基 础 , 也 为 启 动 国 内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研 究 和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积 淀 了 力 量 。 1985 年 , 以 倪 世 雄 、 金 应 忠 主 编 的 当 代 美 国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流 派 文 选 为 标 志 , 上 海 学 者 在 中 国 较 早 、 较 全 面 、 较 系 统 地 开 始 介 绍 以 美 国 为 代 表 的 西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各 “学 派 ”的 主 要 观 点 和 经 典 著 作 , 并 运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观 点 对 各 学 派 代 表 人 物 的 主 要 论 点 进
19、 行 简 评 。 此 后 , 世 纪 风 云 的 产 儿 当 代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和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比 较 研 究 两 本 著 作 的 出 版 , 不 仅 标 志 着 国 内 对 西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的 系 统 引 介 , 也 标 志 着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研 究 的 自 主 意 识 的 形 成 。 进 入 20 世纪 90 年 代 之 后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迅 速 成 为 上 海 甚 至 全 国 学 者 引 介 西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的 主 要 平 台 , 其 推 出 的 “当 代 国 际 政 治 丛 书 ”大 多
20、已 经 成 为 当 前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学 科 的 经 典 书 目 。 “上 海 学 派 ” 引 介 西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的 高 潮 在 2004 年 复 旦 大 学 倪 世 雄 教 授 的 当 代 西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出 版 时 到 来 , 同 时 也 是 “上 海 学 派 ”从 引 介 转 向 开 创 的 标 志 。“上海 学派 ”发展 的第 二 阶段大 致是 在 21 世 纪的 头 十年 , 可 称作 “自 创” 时 期 , 其 核 心 特 征 是 试 图 建 构 中 国 特 色 的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上 海 的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界 从 来
21、 没 有 停 留 在 引 介 西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上 。 在 引 进 消 化 基 础 上 ,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学 会 领 导 和 学 者 最 早 提 出 中 国 要 有 主 体 意 识 和 自 觉 意 识 , 在 重 大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和 外 交 理 论 上 要 有 中 国 风 格 的 学 问 , 在 推 动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自 主 创 新 道 路 上 , 起 到 了 不 可 或 缺 的 促 进 作 用 。 早 在 1980 年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史 研 究 会 的 成 立 大 会 上 , 上 海 学 者 金 应 忠 提 交 了 试 论 国
22、际 梁 守 德 : 中 国 国 际 政 治 学 理 论 建 设 的 探 索 , 载 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2005 年第 2 期, 第 15-16 页。页。5海纳百川、包容共生的 “上海学派 ”关 系 学 的 研 究 任 务 、 对 象 和 范 围 一 文 , 较 早 地 提 出 了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的 “中 国化”问题。 1987 年 8 月 由 复 旦 大 学 、 上 海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所 和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等 多 家 单 位 发 起 召 开 的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讨 论 会 ”, 是 我 国 有 史 以 来 专 门 研 究 国 际 关
23、 系 理 论 的 第 一 次 全 国 性 会 议 , 这 次 研 讨 会 的 召 开 是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研 究 在 全 国 兴 起 的 重 要 标 志 , 对 于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和 学 科 建 设 有 着 里 程 碑 的 意 义 。 在 这 次 会 议 上 , 第 一 次 全 面 地 就 研 究 对 象 、 研 究 方 法 、 研 究 范 围 、 基 本 概 念 及 其 内 在 联 系 进 行 了 探 讨 , 讨 论 了 国 际 关 系 学 的 逻 辑 起 点 , 讨 论 了 国 家 利 益 、 国 家 间 竞 争 与 合 作 、 马 克 思 主 义 合 力 论 等
24、 国 际 关 系 发 展 的 动 力 , 讨 论 了 国 际 关 系 主 体 的 多 元 化 , 讨 论 了 国 力 构 成 , 提 出 了 “极 ”和 “格 局 ”的 概 念 , 强 调 了 体 系 层 次 、 单 位 层 次 、 个 人 层 次 等 多 层 次 体 系 结 构 , 强 调 了 国 际 文 化 及 意 识 等 软 权 力 因 素 的 重 要 性 , 从 而 为 我 国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和 学 科 建 设奠 定了 坚 实 的 基础。 这 次研 讨会 还 首 次 明确 提 出了 创建 中 国 国 际关 系 理 论 的 任 务 。 受 到 国 内 外 的 密 切 关 注 ,
25、 产 生 了 广 泛 的 影 响 。需 要 指 出 的 是 , 一 方 面 由 于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仍 处 于 起 步 阶 段 , 另 一 方 面 根 本 上 由 于 中 国 国 家 实 力 决 定 了 中 国 对 国 际 关 系 和 外 交 理 论 的 需 求 仍 相 对 有 限 , 21 世 纪 之 前 中 国 的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尽 管 有 一 定 的 自 主 意 识 , 但 仍 不 足 以 提供充 分 的 建构 中国 特色 国际关 系理 论的 动力 。 这 种情况 到 20 世 纪末、 21 世 纪 初 有 了 很 大 改 变 。 随 着 中 国 快 速 崛 起
26、 ,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学 界 对 构 建 中 国 特 色 国际关 系 理 论的 意识 越来 越强。 1998 年和 2004 年分 别在复 旦 大 学和 上海 交通 大 学 又 召 开 了 两 次 全 国 性 的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讨 论 会 , 讨 论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来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的 成 就 , 展 望 下 一 步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建 设 的 思 路 。 2004 年 的 研 讨 会 是 我 国 进 入 21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学 界 召 开 的 第 一 次 大 型 理 论 研 讨 会 。2012 年 7 月 , 上
27、 海 学 界 组 织 召 开 了 “构 建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体 系 讨 论 会 ”,以 纪 念 25 年 前 召 开 的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讨 论 会 ”。 这 三 次 在 上 海 召 开 的 全 国 性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讨 论 会 , 对 推 动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研 究 的 起 步 和 发 展 , 起 到 了 难 以 替 代 的 作 用 。 段 霞 : 改 革 开 放 三 十 年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之 发 展 回 望 , 载 现 代 国 际 关 系 2008 年 第 12 期 , 第 50 页。 俞 正 樑 : 而 今 从
28、 头 越 , 载 杨 洁 勉 主 编 : 构 建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体 系 纪 念 1987年“上海国际关系理论讨论会”2 5 周年论文集 ,上海人民 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203 页。620 14 年 第 6 期尽 管 有 上 述 集 体 努 力 , 但 “上 海 学 派 ”这 一 时 期 对 建 构 中 国 特 色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的 努 力 仍 更 多 聚 焦 于 如 何 从 中 国 过 去 近 半 个 世 纪 的 对 外 交 往 经 验 中 提 炼 理 论 。 从 2004 年 起 ,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学 界 围 绕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则
29、提 出 50 周 年 ( 2004) 、 建 国 60 周 年 ( 2009) 、 上海 世博 会 ( 2010) 、 建党 90 周年 (2 011) 等 重 要 纪 念 活 动 或 大 型 国 际 活 动 , 组 织 了 一 大 批 中 青 年 研 究 骨 干 , 围 绕 中 国 对 外 关 系 的 历 史 经 验 和 中 国 特 色 国 际 关 系 和 外 交 理 论 的 构 建 做 出 了 重 大 努 力 , 为 推 动 “上 海 学 派 ”的 发 展 作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上 海 学 派 ”发 展 的 第 三 个 阶 段 是 在 进 入 21 世 纪 第 二 个 十 年
30、之 后 , 可 称 作 “共 生 ”时 期 , 其 核 心 特 征 是 实 现 中 西 理 论 的 海 纳 百 川 与 包 容 共 生 。进入 21 世 纪 后 , 中 国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得 到 快 速 发 展 , 特 别 是 在 本 世 纪 头 十 年 中 有 关 “和 平 崛 起 ”与 “和 平 发 展 ”大 讨 论 的 刺 激 下 , 全 国 各 高 校 相 继 设 立 国 际 关 系 院 系 , 各 类 研 究 机 构 或 自 主 发 展 或 得 到 政 策 扶 持 , 使 得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面 临 前 所 未 有 的 竞 争 压 力 。 由 于 有 前 两
31、 个 时 期 的 积 淀 和 自 创 努 力 , “上 海 学 派 ”迅 速 从 机 制 、 研 究 路 径 、 研 究 内 容 等 方 面 进 一 步 创 新 , 朝 向 海 纳 百 川 、 包 容 共 生 迈 进 。机 制 上 , 进 入 21 世 纪 之 后 ,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各 机 构 均 做 出 了 重 要 的 机 构 调 整 , 一 改 先 前 聚 焦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的 传 统 , 变 得 更 具 全 局 视 野 和 全 球 眼 光 。 其中, 上海 国际 问题 研究 所/ 院无 疑居 于领 先地 位。 鉴于日 益激 烈的 竞争 压力 , 上 海 国 际
32、 问 题 研 究 所 于 2003 年 左 右 启 动 了 新 的 考 核 和 激 励 机 制 , 于 2008 年启 动 “改 院 建 所 ”进 程 并 于 2009 年 正 式 完 成 , 一 改 过 去 以 国 别 地 区 为 核 心 的研 究 布 局 , 基 于 议 题 研 究 配 置 研 究 力 量 ; 自 2012 年 起 , 上 海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院 进 一 步 启 动 “项 目 制 ”改 革 , 依 据 “先 有 项 目 、 后 有 队 伍 ”的 原 则 配 置 研 究 力 量 , 推 动 研 究 发 展 。 正 是 由 于 上 述 努 力 , 该 院 于 2006
33、年 被 评 为 “中 国 十 大 智 库 ”, 2007 年 又 入 选 “全 球 十 大 智 库 ”( 美 国 除 外 ) 。 此 外 , 复 旦 大 学 于 2000 年成 立了 国际 问题 研 究院 , 华东 师范大 学 于 2004 年成 立国 际关 系与 地区 由此产生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可参见杨洁勉等: 六十年对 外关系与国际问题研究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 版 ; 杨 洁 勉 : 辉 煌 60 年 : 对 外 关 系 与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 上 海 人民出版社 2009 年 版 ; 杨 洁 勉 等 : 中 国 世 博 外 交 , 时 事 出 版 社 2011
34、年版;杨洁勉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 ,东方出版社 2011 年版;俞新天等: 国际体系中的中国角色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8 年版;俞新 天: 在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下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对外战略纵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等。页。7海纳百川、包容共生的 “上海学派 ”发 展 研 究 院 ,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于 2006 年 将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所 改 建 为 国 际 关 系 与外 交 事 务 研 究 院 、 又 于 2014 年 9 月 升 级 为 国 际 关 系 与 公 共 事 务 学 院 , 同 济 大 学在 2001 年 成 立 了
35、亚 太 研 究 中 心 、 2003 年 成 立 了 国 际 政 治 研 究 所 、 2007 年 整 合 资 源 成 立 了 政 治 与 国 际 关 系 学 院 , 上 海 社 科 院 也 于 2012 年 将 亚 太 研 究 所 和 欧 亚 研 究 所 合 并 , 组 建 了 新 的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所 。 所 有 这 些 , 都 表 明 上 海 的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至 少 从 机 制 和 力 量 上 正 变 得 日 益 综 合 和 全 球 化 。在 研 究 路 径 上 , “上 海 学 派 ”得 益 于 大 量 新 生 研 究 力 量 的 加 入 而 大 大 丰 富 了
36、传 统 的 历 史 哲 学 方 法 , 各 种 科 学 研 究 方 法 日 益 被 引 进 。 其 中 最 具 影 响 力 的 莫 过 于 复 旦 大 学 国 际 关 系 与 公 共 事 务 学 院 唐 世 平 教 授 的 努 力 , 其 The Social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From 8000 B.C. to the Future 一 书 对 国 际 体 系 历 史 演 化 提 供 了 一 个 角 度 新 颖 的 社 会 演 化 诠 释 , 得 到 了 国 际 政 治 学 界 大 师 级 学 者 的 高 度 评 价 。 康 涅 狄 格
37、 大 学 詹 尼 弗 斯 特 林 福 克 认 为 该 书 主 张 的 “社 会 演 化 范 式 ”已 然 成 为 社 会 科 学 和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建 构 的 基 础 。 哥 伦 比 亚 大 学 教 授 罗 伯 特 杰 维 斯 则 认 为 该 书 重 新 阐 释 了 战 争 、 国 家 和 社 会 之 间 的 相 互 关 系 。在 研 究 内 容 上 , 如 果 说 此 前 两 个 时 期 的 “上 海 学 派 ”尚 无 核 心 理 论 逻 辑 甚 至 概 念 的 话 , 那 么 这 一 时 期 的 “上 海 学 派 ”很 大 程 度 上 正 围 绕 “国 际 共 生 论 ”展 开
38、努 力 。 主 要 以 复 旦 大 学 哲 学 教 授 胡 守 钧 所 提 出 的 “共 生 ”概 念 为 基 础 ,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学 者 与 哲 学 、 社 会 学 学 者 一 道 , 共 同 推 动 着 国 际 共 生 论 从 单 一 学 科 向 着 多 学 科 发 展 , 并 发 表 了 大 量 成 果 , 下 文 将 作 详 细 介 绍 。 胡守钧:社会共生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版 、 2012 年版;胡守钧:国际共 生论,载国际观察2012 年第 4 期。 例如杨洁勉:中国走向全球强国的外交理论准备阶段性使命和建构性重点,载 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201
39、3 年第 5 期 ; 金 应 忠 : 国 际 社 会 的 共 生 论 和 平 发 展 时 代 的 国 际关系理论,载社会科学2011 年 第 10 期 ; 金 应 忠 : 共 生 性 国 际 社 会 与 中 国 的 和 平 发 展 , 载 国 际 观 察 2012 年第 4 期 ; 金 应 忠 : 试 论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意 识 兼 论 国 际 社 会 共 生 性 , 载 国 际 观 察 2014 年第 1 期 ; 金 应 忠 : 为 什 么 要 倡 导 共 生 型 国 际 体系与熊李力先生对共生性学说理论批判的商榷,载社会科学2014 年第 9 期; 苏长和: 共生型国际体系的可
40、能在一个多极世界中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载 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2013 年第 9 期 ; 任 晓 论 东 亚 “共 生 体 系 ”原 理 对 外 关 系 思 想 和 制 度 研 究 之 一 , 载 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2013 年第 7 期 ; 张 春 : 建 构 中 国 特 色 的 国 际 道 德 价 值 观 体 系 , 载 社 会 科 学 2014 年第 9 期 ; 蔡 亮 : 共 生 国 际 体 系 的 优 化 : 从 和 平 共 处 到命运共同体,载社会科学2014 年第 9 期;等。820 14 年 第 6 期二、包容共生:“上海学派”的内涵与特征2002 年 1
41、2 月 , 在 北 京 召 开 的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与 中 国 : 比 较 与 借 鉴 ”的 全 国 性 国 际 政 治 理 论 研 讨 会 上 , 学 者 们 形 成 一 个 基 本 共 识 , 即 中 国 的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形 成 了 一 定 的 地 域 特 色 与 机 构 特 色 , “京 派 ”、 “海 派 ”、 “地 区 研 究 特 点 ”等 词 语 反 映 出 中 国 国 际 问 题 研 究 的 一 些 特 性 。 在 经 过 初 期 的 引 介 、 中 期 的 自 创 之 后 , “上 海 学 派 ”很 大 程 度 上 已 经 具 备 了 建 构 “学 派 ”
42、的 包 容 和 大 度 , 而 “共 生 ”概 念 的 引 入 , 更 使 “上 海 学 派 ”逐 渐 能 够 围 绕 这 一 概 念 发 展 出 自 身 的 理 论 体 系 。 如 果 说 其 发 展 的 前 两 个 阶 段 的 区 别 性 特 征 更 多 来 自 于 地 理 差 异 的 话 , 那 么 共 生 概 念 及 由 此 产 生 的 理 论 体 系 和 理 论 建 构 努 力 , 使 “上 海 学 派 ”的 创 建 真 正 得 以 成 为 可 能 。浮 现 中 的 “上 海 学 派 ”的 核 心 理 念 和 理 论 内 涵 无 疑 是 “共 生 论 ”或 更 特 殊 的 “国 际
43、共 生 论 ”。 胡 守 钧 教 授 认 为 , 社 会 共 生 是 人 的 基 本 存 在 方 式 ,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关 系 存 在 互 补 性 和 利 益 冲 突 , 而 作 为 个 体 的 人 为 了 生 存 和 发 展 , 又 必 须 与 他 人 合 作 , 这 导 致 了 共 生 的 可 能 ; 斗 争 妥 协 是 共 生 的 方 式 , 法 律 是 共 生 的 度 , 社 会 发 展 是 共 生 关 系 的 改 善 ; 等 。 他 以 此 建 构 了 “社 会 共 生 论 ” 分 析 的 三 十 六 条 定 律 。 在 此 基 础 上 , 他 认 为 , 同 为 人 的
44、社 会 , 国 内 社 会 与 国 际 社 会 存 在 相 通 之 处 , 都 是 共 生 系 统 , 行 为 体 间 的 各 种 互 动 关 系 , 成 为 问 题 的 成 因 与 出 路 。 因 此 , 国 际 共 生 论 是 一 种 关 于 现 代 国 家 ( 包 括 国 际 组 织 ) 如 何 选 择 的 理 论 。 基 于 胡 守 钧 教 授 的 共 生 概 念 , 上 海 国 际 关 系 学 界 、 哲 学 界 和 社 会 学 界 共 同 努 力 , 自 2011 年 起 不 断 丰 富 和 完 善 “国 际 共 生 论 ”的 内 涵 和 研 究 路 径 , 实 现 了 多 学 科
45、 综 合 性 的 努 力 。 这 一 初 生 的 “国 际 共 生 论 ”理 论 体 系 大 致 包 括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的 内 涵 :第 一 , 从 社 会 共 生 发 展 的 演 进 历 程 来 看 , 由 人 派 生 出 来 的 所 有 行 为 体 均 王军:“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比较与借鉴研讨会”综述,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 年第 3 期,第 69-73 页。 胡守钧: 国际共生论 ,第3 5-42页。 这一多学科综合性努力最为明显地体现为于 2014 年 6 月 7 日 由 复 旦 大 学 社 会 发 展 与 公 共 政策学院主办的“社会共生理论跨学科研讨会”上, 来自上海
46、市国际关系学会、 哲学学会、 社会学学会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共生论”展开了深入探讨。页。9海纳百川、包容共生的 “上海学派 ”是 人 的 共 同 体 , 是 既 存 在 矛 盾 冲 突 又 必 须 合 群 共 生 的 对 立 统 一 体 。 恒 久 矢 量 引 领 内 外 关 系 的 联 系 互 动 , 不 断 优 化 和 优 化 选 择 共 生 关 系 , 排 解 各 种 矛 盾 冲 突 , 构 建 起 更 大 范 围 、 更 高 层 次 的 命 运 共 同 体 民 族 、 国 家 。 第 二 , 国 际 社 会 也 是 一 个 共 生 系 统 。 国 际 社 会 共 生 性 的
47、实 现 涉 及 四 大 基 本 要 素 , 即 共 生 关 系 的 主 体 性 、 共 生 关 系 的 纽 带 、 共 生 关 系 的 共 生 性 底 线 、 共 生 关 系 的 拘 束 性 ; 国 际 社 会 共 生 性 命 题 取 代 国 际 社 会 无 政 府 状 态 这 一 命 题 势 在 必 然 。 倡 导 国 际 共 生 论 不 仅 符 合 从 和 平 共 处 到 和 平 共 生 再 到 和 谐 共 生 的 主 流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的 一 般 逻 辑 , 还 符 合 整 个 国 际 关 系 史 和 中 国 对 外 关 系 史 的 总 体 发 展 规 律 , 更 能 将 中
48、国 目 前 所 倡 导 的 利 益 共 同 体 、 责 任 共 同 体 和 命 运 共 同 体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 建 构 既 具 中 国 特 色 、 也 具 世 界 普 遍 意 义 的 利 益 责 任命 运 “三 位 一 体 ”的 共 同 体 , 从 而 实 现 整 个 国 际 体 系 从 共 存 到 共 生 的 发 展 , 推 动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的 最 终 建 构 。第 三 , 共 生 性 国 际 体 系 可 分 成 和 平 共 处 、 和 平 共 生 及 和 谐 共 生 三 个 发 展 阶 段 。 每 个 阶 段 的 递 进 都 意 味 着 共 生 关 系 的 优
49、化 , 并 伴 随 着 一 系 列 理 论 自 觉 和 实 践 创 新 。 国 际 体 系 改 革 、 全 球 治 理 改 进 、 多 极 体 系 的 管 理 以 及 新 型 大 国 关 系 构 建 等 一 系 列 关 系 到 国 际 关 系 发 展 的 全 局 性 议 题 , 相 互 叠 加 在 一 起 , 为 共 生 型 国 际 体 系 的 发 展 以 及 新 型 大 国 关 系 提 供 了 机 会 和 可 能 。 文 明 共 生 的 价 值 体 系 、 包 容 式 改 进 、 结 伴 不 结 盟 以 及 跨 国 行 政 合 作 推 动 着 国 际 关 系 升 级 换 代 , 向 新 型 国 际 关 系 转 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