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说史教程,1,第三篇 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说,第十章 19世纪初期的西方经济学 第十一章 19世纪306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教程,2,第十章 19世纪初期的西方经济学,本章重点 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 第三节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阅读书目 思考题,经济学说史教程,3,第十章 19世纪初期的西方经济学,19世纪初期英、法西方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马尔萨斯、萨伊、詹姆斯穆勒、麦克库洛赫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当时社会,将李嘉图理论庸俗化。马尔萨斯对人口问题的研究使人口理论成为一个新的学科。萨伊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使用三分法(生产、分配和消费),
2、为以后西方经济学沿用。否认经济危机的“萨伊定律”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教条。詹姆斯穆勒、麦克库洛赫对困扰古典经济学的两大矛盾的庸俗化解释,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本章重点,经济学说史教程,4,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一、概 述 1.生平: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早期的庸俗经济学家,他的经济理论和人口理论对后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出生于英国一个土地贵族家庭。他和休谟、卢梭等人都有交往,思想颇为激进。1784年入剑桥大学耶稣学院学习。后又入剑桥大学。1796年,他到萨立州的奥尔巴当牧师。1805年被聘为东印度学院的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经济学说史教程,5,第一节 马尔萨斯
3、的经济学说,2.著作:1798年马尔萨斯匿名发表了人口论小册子,1803年用真名出版了人口原理第2版。他的著作除人口原理之外,其他经济著作还有价值尺度(1823)、地租的性质与发展的研究(1815)、政治经济学原理(1820)等。,经济学说史教程,6,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二、人口理论 起源:马尔萨斯的父亲曾将葛德文的著作推荐给他,他此前并没研究过人口问题,而是在与他父亲争论时才触及,以人口过剩为论据来反对法国革命和社会改革思想。出乎马尔萨斯的意料,人口论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反响。小册子的意外成功,促使马尔萨斯进一步探究人口问题,出版了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的开篇承认,他是由于法国革
4、命所引起的政治上的争论而提出人口问题的。,经济学说史教程,7,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两个公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首先从两个所谓公理出发: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近而说明人类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是怎样生产和分配生活资料的。 一个假定:从上述两个固定公理出发,马尔萨斯论断如下:“我的公理一经确定,我且假定,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是无限的较为巨大。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自然法则(现实状况):“按照人类生存必需食物的自然规律,这两个不平衡力的结果,必须保持平衡。人口增殖及土地生产力,这两个力,自然是
5、不平衡的。而大自然法则,却必须继续使其结果平衡”。,经济学说史教程,8,平衡方法:对人口的积极限制,这是指对已经出生的人口所施加的限制,包括因贫困、营养不良而引起的死亡,多半发生在所谓的下等阶级人群中; 也包括战争、瘟疫、地震等灾祸所引起的人口数的绝对减少;对人口的预防性限制,这是指人们预计未来生活状况不佳,或预计后果不尽如人意,或追求一种独身生活,而不生育或少生育,包括避孕、不结婚等 。,经济学说史教程,9,后果:“贫穷是这法则绝对必然的结果,罪恶是最可能的结果”。“人数过多致原份土地不足维持的家庭,不能像要求还债那样,向别个人,要求剩余生产物的一部分。因此,按照我们本性中的必然法则,就有些
6、人必定要苦于贫乏。” 即使穷人得到更多的食物,其唯一的结果是生育更多的子女。,经济学说史教程,10,政策建议:取消济贫法,济贫的结果反而使贫困普遍化了。因为贫困的原因在于贫的人数太多,所以,不能通过济贫来解决贫困问题;一味的救济,反而会鼓励贫困人更多生育,结果,非但不能解决贫困,反而会制造新的贫困。假定年生产物不变,由于发放救济而使货币数量增加,引起价格上涨,使分配给每个人的最终还是减少了,这就是贫困普遍化。,经济学说史教程,11,经济学说史教程,12,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在初版中,马尔萨斯认为只有增加死亡率,才能阻碍人口增长,使它和生活资料保持平衡。而在第2版中提出了通过道德抑制,即
7、降低人口出生率来保持人口和生活资料之间的均衡比例。 人口原理,即马尔萨斯主义的要点: 1.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且显著的抑制的阻止。 3.这些抑制,和那些遏止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经济学说史教程,13,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马尔萨斯根据他所阐述的人口原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穷和罪恶并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 马尔萨斯认为,建立在财产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制度是受出自人性的“人口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产生的,它是永恒存在而不能推
8、翻的。 马尔萨斯又认为,工人的工资水平和生活状况随工人人口的增减而进退。他在著作中多次提到劳动基金,他认为劳动贫民的安乐与工资高低就完全取决于工人的人口数量。这一理论后来一直被资产阶级经济学所沿袭并形成为工资基金学说。,经济学说史教程,14,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用很大篇幅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他力图论证济贫法有害无益。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造成的劳动群众的贫困和失业,说成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普遍的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然后反过来用这个所谓人口规律来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这种永恒的人口规律作用所形成的最好制度,认为只有这种制度才能使人
9、口的增加受到自然的限制,才能改善人类的德性,使人类得到最适当的发展。,经济学说史教程,15,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马尔萨斯关于工资水平决定于工人人口数量的观点,同样是不能成立的。 1. 劳动基金即社会生活资料不是不变的数量; 2.工资数量不是直接取决于社会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国民收入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分配; 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水平是受相对过剩人口数量调节的。 虽然马尔萨斯的人口观点是错误的,但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研究不同社会结构的人口规律,制定适合于本国社会发展要求的人口政策是完全必要的。,经济学说史教程,16,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三、价值、
10、利润、地租论 在价值理论上,他继承了亚当斯密以购买劳动决定价值和三种收入(工资、利润、地租)决定价值的错误观点,同时吸收了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马尔萨斯认为价值有三种含义: 1.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内在效用; 2.名义交换价值或价格,除特别指明其他物品外,它不过是以贵金属来估量的商品价值; 3.内在交换价值,指商品由内在原因产生的购买力。,经济学说史教程,17,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在利润论中,马尔萨斯认为利润是国民收入中归于资本家的部分,它是商品价值扣除各种垫支以后的余额。 马尔萨斯只在表面现象上说明了利润,未曾揭露利润的本质,最后把利润归结为让渡利润。 在论证
11、地租问题时,马尔萨斯认为地租是产品总价格中扣除劳动工资和耕种投资利润后的剩余部分。地租是对地主占有土地的肥力的报酬,是自然对人类的赠与或是上帝对人类的赐予。他认为地租的增加是因为生活必需品(农产品)价格与生产费用(包括通常的利润在内)之间的差额扩大的结果。,经济学说史教程,18,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四、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 一些有才能的学者,如萨伊、詹姆斯穆勒、李嘉图等都认为只存在某些特殊商品的过剩,或叫做局部过剩,一般商品过剩则不存在。马尔萨斯认为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商品不都是和商品交换的,很多商品还和生产性劳动或私人服务交换。在这些交换之间未必是平衡的,于是资本主义社会就存在着
12、一般商品生产过剩的可能性。马尔萨斯看到了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二者相适应,商品的全部实现才有可能。,经济学说史教程,19,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马尔萨斯认为资本家一生的重大目的是节约和积累资本,他们不会把全部收入都消费掉,只有一批非生产性的消费者才能提供巨大的有效需求。马尔萨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商品实现中,非生产性消费者必须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们只消费、不生产,他们提供的有效需求是必不可少的。他主张非生产性消费者应该经常维持在最适应于生产力的这样一个水平上,以便保证社会产品的实现。,经济学说史教程,20,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一、概述 1.社会背景: 1789年,
13、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开辟了道路。随着资产阶级不断加深对无产阶级的剥削,阶级矛盾开始显露。反对无产阶级劳动群众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斗争,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要任务,而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则退居次要的地位。 法国出现了代表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他们批判资本主义,对未来社会作出设想。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出现了以萨伊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说史教程,21,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2.生平: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法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出生在一个新教徒的商人家庭里,早年经营商业,后去英国学习,目睹英国产业革命的情况,接触到A.斯
14、密的经济学说。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他拥护大资产阶级的执政,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并一度从军。雅各宾派上台后,他感到不满转而反对革命。后任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的主编,发表经济文章。1817年任巴黎工艺美术学院工业经济学教授。1830年任法兰西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直至逝世。,法兰西大革命后,法国资产阶级面临的新的任务,而需要的不是如李嘉图那样的企图联合工人阶级以对抗土地贵族势力的经济学家,而是如萨伊那样的力主劳动和资本协调一致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家。 萨伊的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政治经济学问答(1817),政治经济学教程(1828-1830)。,经济学说史教程,22,经济学说史教程
15、,23,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3.政治经济学概论 1803年发表。除了绪论外,分为财富的生产、财富的分配和财富的消费3篇42章。萨伊将斯密的经济理论条理化和系统化,以简单概括的方式,把它介绍到法国和其他欧洲各国。他创立了法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萨伊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三分法、效用价值论、生产三要素、三位一体分配论和销售论等,对以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经济理论中存在着明显的反对封建主义的倾向。,经济学说史教程,24,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三分法” 他认为财富是不能依存于政治的,所以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不同的。政治学研究的是社会秩序
16、所根据的原则,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 。因此,他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所谓“三分法” 。萨伊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三分法”,否认经济规律的历史性,抽掉对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企图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抽象的科学,以掩盖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这是一种首创,而且是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科学划分,因而是可取的。事实上除了后来的詹姆斯穆勒在萨伊的划分之外又添加了一个交换条件之外,此后人们对这种划分再没有提出什么突破性的补充见解,更不必说否定性的意见了。,经济学说史教程,25,经济学说史教程,26,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三、价值学说 萨伊的
17、价值学说,首先和他的效用论有关,他认为,“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而“创造具有任何效用的物品,就等于创造财富。这是因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而物品的价值就是财富所由构成的”。他还说:“既然一件物品的需要基于它的效用,因而,它的价值也基于它的效用。所以,使生产力有价值的,乃是创造那需要而所从以产生效用的能力。” 萨伊的效用价值论,是和他的生产论有直接关系的。 萨伊认为,人类所消费的一些东西,如空气、水和日光等,不需要经过人的努力来创造,所以没有交换价值。,人类不能创造物质,也不能使物质的数量有所增加或减少,只能改变原有物质的形态,使它具有新的效用,或扩大原有效用。 价值渊
18、源于物品的效用。 物品的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共同创造的,因而价值也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和协力的结果。,经济学说史教程,27,经济学说史教程,28,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在萨伊看来,劳动、资本和自然力是生产的三要素。劳动创造了工资,资本创造了利息,土地(自然力)创造了地租。三种收入是生产三个要素在协同创造效用的过程中,所必须支付的代价,它构成了效用的生产费用,因此价值也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 在谈到物品价值大小如何决定时,萨伊认为,价格是测量物品价值的尺度,从而价格决定价值。价格是由供求关系规定的,而价格又决定价值,因此价值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经济学说史教程
19、,29,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错误: 1.放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效用价值论。 2.萨伊的生产费用论,继承了斯密价值理论中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错误观点,把生产资料排除在商品价值构成之外。 3.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可是其基础是价值。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只能说明价格和价值相背离的程度,但不能说明价值本身。,经济学说史教程,30,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四、分配理论 萨伊的分配理论是以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的。萨伊的分配理论被马克思称为三位一体公式:工人、资本家和地主分别从产品价值中得到相应的报酬:分配给工人的部分叫做工资,分配给资本家的部分称为利润,分配给地主的部分则是地租。 在萨伊
20、看来,工资是企业主借用劳动力所付的代价,是劳动服务的报酬。他还主张实行低工资政策,认为这样可以使商品价格下降,对整个社会消费是有好处的。,经济学说史教程,31,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萨伊用利息和企业主收入来代替利润,认为它来自两个不同的源泉。企业主的收入是他劳动的工资,而资本家的利息,则是对于资本的效用或使用所付的租金。 萨伊对地租理论的见解,是前后矛盾的。一方面,他认为土地有能力改变很多物质,使它适合人类的使用。另一方面,他反对李嘉图利润与地租对立的学说,认为地租是地主实行节约和发挥智慧的结果。 他主张脑力劳动者的工资应该高于一般的体力劳动者。,五、销售理论(萨伊定律) 针对一些商家把商品
21、销路不畅往往归结于货币不足和需求不足,因而要求政府加以保护这一情况,萨伊提出,问题不在于需求,而在于生产。他说:“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某种效用,从而把价值授予某些东西。但除非别人掌握有购买这价值的手段,便不会有人鉴赏,有人出价购买这价值。上述手段由什么东西组成呢?由其他价值组成,即由同样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果实的其他产品组成。这个事实使我们得到一个乍看起来离奇的结论,就是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经济学说史教程,32,经济学说史教程,33,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销售论也即是实现论。萨伊反对马尔萨斯的只有地主、牧师和官吏的存在,才能提供有效需求,保证资本家取得利润,避免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发生的观点
22、。也反对西斯蒙第的由于小生产者的贫困和破产,带来了消费不足,导致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发生的观点。萨伊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认为“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 。 市场上有时也会出现货物充斥的过剩现象,这是由于它的供给超过了需求。只要政府当局不是愚昧无知或贪得无厌,这种现象是不会永远继续存在的。,按照这个说法,商品总是用商品购买的,那么货币起什么作用呢?难道不是因为货币缺乏才使产品销售不出去吗?萨伊回答说:“钱毕竟只是转移价值的手段,钱的全部效用,在于把你的顾客想买你的货物而卖出的货物的价值转移到你的手中其实货币只不过是媒介而已。销路呆滞决不是因为缺少货币,而是因为缺少其他产品在以产品换
23、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最后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经济学说史教程,34,经济学说史教程,35,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萨伊根据上述观点,演绎出以下四个结论: 1.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就销得越快越多越广泛,生产者得到的利润越大。 2.每个人都和全体共同繁荣利害相关。一个企业的成功,就可帮助其他企业也能够办得成功。 3.购买或输入外国货物不会损害国内或本国的产业和生产。 4.仅仅是鼓励消费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提供消费的手段。所以,刺激生产是英明的政策,鼓励消费则是拙劣的政策。,经济学
24、说史教程,36,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萨伊的销售理论被称为“萨伊定律”,并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供给学派的理论先导。他的这个理论混淆了商品流通和物物交换,抹杀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矛盾和城乡之间的矛盾。因此,萨伊的销售理论是错误的。 在他的这个理论中,还存在着一些对发展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比较有益的内容,如反对奢侈浪费,主张经济自由,鼓励发展生产等。,经济学说史教程,37,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六、经济政策思想 萨伊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约。他指出由于封建贵族和上层人士的奢侈,使没有工可做的工人陷于穷困。所以说,奢侈和贫穷是两个不可分开的伴侣。 萨伊在反对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的非生产性消费的同时
25、,提出了鼓励节约的主张。他区分了节约、吝啬和浪费的不同。 萨伊继承了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结合当时法国的具体情况,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保护关税等重商主义的政策。,经济学说史教程,38,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萨伊参照英国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根据巴黎的一些郊区,特别是弗布尔、圣安多印工业发达的事实,说明“利己主义是最好的教师”。 萨伊在反对国家对经济干涉的同时,也强调了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保证经济活动的自由进行。 在课税问题上,萨伊认为,课税是指一部分来自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年产品,从个人手中转到了政府手里,用来支付公共费用或供给公共消费。他提出最好的租税原则应当是:1.税率要适度。2.便利
26、纳税人。3.公平课税。4.税收不要妨害再生产。5.税收应有利于国民道德的培养。,经济学说史教程,39,第三节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一、19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界的大论战 从1820年到1830年,在英国,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科学活动极为活跃。这是李嘉图的理论庸俗化和传播的时期,同时也是他的理论同旧的学派进行斗争的时期。 一派是以马尔萨斯、贝利和托伦斯为代表的李嘉图学说的反对者,他们利用李嘉图经济理论中的矛盾,企图证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错误的。另一派是以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洛赫为代表的李嘉图学派,他们把李嘉图的经济学说看做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体系,对其存在的矛盾与错误作了庸俗化的解释,从而导致了李嘉
27、图学派的解体。,经济学说史教程,40,第三节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二、解决李嘉图体系矛盾的不成功的尝试 詹姆斯穆勒(17731836):英国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出生于苏格兰,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后来担任过传教士、家庭教师,以及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并长时期在伦敦著书立说。他是边沁的弟子和其思想的传播者。1804年,詹姆斯穆勒发表了关于谷物奖励金的失策和谷物贸易所应采取的原则,1807年发表了商业保护论。他在182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但是,他的阐述只是抽象的轮廓。他力求做到的是形式上的逻辑一贯性。因此,从他这里也就开始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经济学说史教程,4
28、1,第三节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对李嘉图学说中两大矛盾的解释: 在解释李嘉图体系中两大矛盾的第一个矛盾,即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时,为了维护劳动价值论,他把劳动和资本之间的交换归结为商品和商品的交换。 在解释李嘉图经济理论中存在的第二个矛盾,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规律的矛盾,他认为创造商品价值的,有劳动者的直接劳动,同时也包含有资本家的积蓄劳动。因此,产品的价值就是由这两种劳动决定的。,经济学说史教程,42,第三节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詹姆斯穆勒对李嘉图学说中两大矛盾的解释是错误的: 他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把劳动与资本的关系看做是一般商品的交换关系,从而掩盖了劳动和资
29、本的对立和矛盾。 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没有看到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另外还混淆了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经济学说史教程,43,第三节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詹姆斯穆勒为了捍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在同李嘉图学说反对者进行的论战中,实际上对李嘉图的经济学说作了庸俗的解释,使之陷入更大的矛盾之中。因而,詹姆斯穆勒促进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不过,他忠实于他的老师,坚持和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封建土地私有权。这在某种程度上,比李嘉图的经济观点前进了一步。他从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出发,作出了反对土地私有权存在的实际结论。他主张通过直接征收高额地租税的办法,或多或少地把土地从私有变为土
30、地国有。,经济学说史教程,44,第三节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三、麦克库洛赫进一步使李嘉图理论庸俗化 约翰雷姆赛麦克库洛赫(17891864):英国经济学家。他出生于苏格兰,后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他先后担任过爱丁堡评论经济书刊首席评论家、苏格兰人报记者和编辑、经济学私人教师、英国文书局审计员等。他依靠李嘉图经济学,在伦敦大学得到一个教授的职位。他的主要经济著作是1825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在这本著作中,麦克库洛赫在所有方面都庸俗化了李嘉图的经济学说。是李嘉图经济理论解体的“最可悲的样板” 。,经济学说史教程,45,第三节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麦克库洛赫在解决李嘉图经济理论体系中的价值规律
31、与劳动和资本交换规律的矛盾时,首先区分了“实际价值”和“交换价值”。他认为,劳动也是一种普通商品,与资本的交换是按等价进行的,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就不存在了。为了说明利润是合理的,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 ,“交换价值”总是超过“实际价值”的,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是利润。利润就被麦克库洛赫转变为贷款的利息,资本家成为贷款者。劳资之间的剥削关系,变成了一般的借贷关系。,经济学说史教程,46,第三节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麦克库洛赫在解释李嘉图学说中存在的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规律的矛盾时,认为这是由于把商品交换价值只是看做由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决定的,而没有把商品在购买或生产后一直到适合于使用前这一段时期
32、内,有时增加的交换价值也看做是劳动的结果所致。 错误: 离开了劳动价值理论,把利润归结为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让渡利润。 把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创造混同起来,并把劳动的概念本身任意加以扩大和庸俗化。,经济学说史教程,47,阅读书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1418、648656、676678、68970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5卷,91994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6卷,369、87110、182204页。 季陶达主编: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选辑,有关马尔萨斯、萨伊、詹姆斯穆勒部分。 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119147、162184页。,经济学说史教程,48,思考题,名词解释 马尔萨斯的人口规律 马克思的人口规律 有效需求不足论 萨伊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效用价值论 萨伊定律 问答题 1.简评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2.简评萨伊的经济理论。 3.詹姆斯穆勒与麦克库洛赫是如何解决李嘉图理论体系的矛盾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