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903376.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903372.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903373.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903374.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903375.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燃烧的条件实 验 活 动 3课时目标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课堂导学知识点一 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序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酒精①____________,水②_________。燃烧需要③____________。2.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先后④__________。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均是⑤____________3.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乒乓球小片⑥_______,滤纸小片⑦________。燃烧需要⑧___________。4.点燃两根蜡烛,把其中一根用烧杯罩住烧杯外的蜡烛⑨_______,烧杯内的蜡烛⑩__________。燃烧需要⑪ __________。[分析与讨论](1)进行实验①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蘸水的棉花球也会燃烧起来,其原因是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为了证明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将实验步骤③中的乒乓球小片和滤纸小片分别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产生的现象是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应用](4)乒乓球的材料名叫赛璐珞。它是由胶棉、增塑剂、染料等加工而成的塑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废弃兵乓球最佳的处理方式是⑯__________________。典例解析例 1 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 1 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 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2会刺激人体呼吸道,五氧化二磷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 2 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现象 解释①a 试管中的白磷燃烧;②烧杯中的白磷、b 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烧杯中的白磷、b 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 2 装置与图 1 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林同学指出图 2 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 3 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改进与实验]燃烧必须达到三个条件:①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地接触,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投入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在水中与空气隔绝,所以不会燃烧;试管中的白磷会燃烧,它的温度即达到着火点又与空气接触,满足燃烧的条件;试管中的红磷尽管与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 2 装置与图 1 装置比较燃烧后的产物在试管中不会散发到空气里,所以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2)图 3 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1/5,所以进入 a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1/5。答案:P 2O5+H 2O===2HPO3 [改进与实验]①没有氧气 ②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1)减少了空气污染 环保 (2)防止胶塞喷出变式训练3下图是关于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甲图 乙图(1)甲图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由此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3)甲图中实验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探究实验不能解决燃烧是否需要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课堂小结一、燃烧条件的探究学会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可燃物 燃烧需要氧气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课时达标1.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片上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B.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C.热水能隔绝氧气并加热D.该实验只利用了铜片的导热性2.电影《赤壁》中有一个场景: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4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3.燃烧需要三个条件,证明需要氧气参加是其中条件之一必须做的实验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4.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华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3)分别点燃两枝小蜡烛,将其中一枝蜡烛用玻璃杯罩住。分析实验:请帮助小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可燃物才能燃烧(2)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没蘸水的小棉花团燃烧,蘸水的小棉花团没燃烧(3)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得出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作业A 双基过关1. 兰州市城关区一家存放婴儿纸尿裤的仓库发生火灾,迅速赶到的消防官兵用水枪将大火扑灭。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从燃烧条件看,纸尿裤属于可燃物B. 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对空气会造成污染C. 水枪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纸尿裤的着火点D. 存放纸尿裤等易燃物时不可堆得过密52. 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解释错误的是( )。A. 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给燃烧所需的足够氧气B. 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C.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D. 酒精滴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氧气又降温3. 由于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而使火焰熄灭的是( )。4. 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进行验证:(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①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_________。通过“图①中__________________和图②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的实验现象比较,能得出同样结论的。(3)图①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了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________,同时也证明了可燃物燃烧还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中白磷保存在水中,破坏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A. 清除可燃物 B. 隔绝跟空气接触 C.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5.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趣味实验】同学们找来了两个相同的纸杯:向其中一个纸杯中加入少量水,然后分别将两个纸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很快空纸杯就着火燃烧了,而装水的纸杯则没有被点着。请你分析装水的纸杯没有被点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 2和KOH,该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B能力提高6. 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用甲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2)乙、丙2个对比试验,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实验乙、丙、丁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7参考答案课堂导练① 燃烧 ② 不燃烧 ③ 可燃物 ④燃烧 ⑤ 可燃物 ⑥ 先燃烧 ⑦ 后燃烧 ⑧ 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⑨ 继续燃烧 ⑩ 慢慢熄灭 ⑪ 氧气 ⑫ 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⑬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均是可燃物 ⑭ 木屑燃烧,煤粉没有燃烧 ⑮ 燃烧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⑯ 回收利用变式练习(1)燃烧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 (3)污染环境 4P+5O 22P2O5 (4)可燃物= = = = =点 燃 课时达标1.D 2.A 3.B 4.(1)小木条燃烧 小石子没有燃烧 (2)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燃烧与氧气关系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8课后作业A 双基过关1. C 2. C 3. D4. (1)4P + 5O 2 2P2O5(2)氧气 水中白磷不能燃烧 (3)高 达到着火点(4)BC5.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1)不会污染空气 擦干(2)氧气【趣味实验】装水的纸杯没有达到着火点【综合应用】放热B 能力提高6. (1)燃烧(2)乙中白磷没有燃烧、丙中白磷燃烧 甲中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能燃烧(3)不会污染空气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 题 1课时目标1.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2.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了解一些火灾现场的自救措施课堂导学知识点一 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概念燃烧一般指的是物质与①__________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②__________反应。2.燃烧条件的探究教师演示教材 P128 实验 7-1 或播放实验视频,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并分析。实验装置图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铜片上的白磷③______,红磷④______;热水中的白磷⑤______。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现象对比,说明燃烧与⑥______________有关;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现象对比,说明燃烧与⑦______有关。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⑧_________。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后产生的现象,再次说明了燃烧与⑨____________有关。棉花⑩______,玻璃⑪________两种现象的对比,说明燃烧与⑫______________有关。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发现燃烧的条件有⑬____________、⑭ ______________、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者缺一不可。典例解析例 1 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了仪器 a,请回答:(1)仪器 a 的名称是 ;(2)罩上仪器 a 的作用是 ;(3)对照①和②,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4)课后,小明查阅《化学实验手册》获知:切割白磷时,应在水下进行。其原因是。解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仪器 a 是烧杯;(2)罩住燃烧的白磷的目的是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3)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而浸在热水中的白磷因为不能与氧气接触而不能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4)白磷的着火点低,容易自燃,切割白磷时,应在水下进行。答案: (1)烧杯 (2)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3)与氧气接触(4)防止在空气中切割时白磷自燃变式训练1. 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 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 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2.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有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知识点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探究学生完成教材 P130 的探究或观看视频,并进行现象记录和分析实验装置图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⑯ 因为具备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⑰ 因为⑱________________⑲ 因为⑳________________○21 因为 ________________○22小结:灭火的方法就是破坏燃烧条件,请对照燃烧条件写出灭火原理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1)可燃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氧气或空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典例解析例 2 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另一个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 1 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 2 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_________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因水不可燃且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达不到蘸水的棉花的着火点,不会燃烧;而酒精是可燃物,在酒精灯上被点燃后会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蘸酒精的棉花的着火点,引发棉花燃烧,因此实验的结论是燃烧的物质必须是可燃物;如果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时间较长,水分蒸发完,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蘸水的棉花也燃烧了;(2)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儿蜡烛将熄灭,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答案:(1)燃烧的物质必须是可燃物;蘸水的棉花也燃烧了;(2)乒乓球碎片首先燃烧起来;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蜡烛熄灭;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变式训练3.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1)2Na+Cl 2 2NaCl (2)= = = = =点 燃 2Mg+CO 2 2MgO+C,由此形成以下 4 点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 = =点 燃 A.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有局限性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D.反应(1)可用于生产食盐4.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烤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温度 C.隔绝氧气 D.降低可燃物着火点5.趣味小实验分析:点燃蜡烛,把粗铜丝制成的线圈从火焰上方罩下去,发现蜡烛会熄灭,请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及其使用范围(1)自制灭火器实验实验装置图 灭火原理分析浓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大量的 CO2气体,使瓶内压强瞬间增大,导致瓶内液体随气流往外喷出,达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效果。○26(2)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及其使用范围阅读教材 P131 表 7-2,完善下表内容灭火器材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高压水枪 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一般火灾干粉灭火器 ○27 ○28二氧化碳灭火器 ○29 ○30水基型灭火器 ○31 ○323.火场自救的方法(1)火势如果很小,根据起火原因,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和方法扑灭;火势较大,有蔓延的危险,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119 求救。(2)着火时,应迅速判断安全出口。(3)如果房间内部着火,不能随便开门,以防空气流通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4)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物质进入体内。(5)房间内着火,由于空气的流动,上层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弯腰前进。典例解析例 3 某地发生火灾,只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逃生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 )A.热空气密度小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C.低姿势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D.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解析:火灾现场产生的热空气密度小上升,导致有毒气体和浓烟均随空气往上升,地面附近的有毒气体相对减少了许多。答案:A变式训练6.下列图标中,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 B. C. D. 7.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课堂小结一、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2.常用灭火器材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1)高压水枪;(2)干粉灭火器;(3)二氧化碳灭火器;(4)水基型灭火器课时达标1.“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2.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3.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5.某物质的着火点为 t℃,如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A.Q 点 B.N 点 C.P 点 D.M 点6.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1)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______。(4)此实验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作业A 双基过关1. 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右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A. ①③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2. 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 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 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 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3. 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 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4. 一场大火往往是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 提供可燃物 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 提供氧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5. 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 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 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6. 以下灭火措施和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灭火措施 主要原理A 盖灭酒精灯 隔绝氧气B 吹灭蜡烛 隔绝氧气C 浇水灭火 降低温度D 砍伐隔离带有助于扑灭森林大火 清除可燃物7.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B. 档案室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灭火C. 高压水枪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油锅内浇水8. 如右上图所示,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 成站立姿势跑出 C. 伏低身子逃出 D. 淋湿衣服爬出9. 冬季可用煤炉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现象中的原理。⑴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 ⑵开始时煤燃烧较弱,过一会变得剧烈: ⑶煤层上方有时会出现蓝色火焰: ⑷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 10. 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 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 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1)能燃烧的是__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A. 温度降低 B. 氧气耗尽 C. 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B能力提高11. 图中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12. 小明旅游时经常使用一种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煮面,轻便易携带,你觉得煮面时纸锅不会被烧掉的原因是( )A.纸锅的着火点很高B.面汤使纸锅的着火点升高了C.面汤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D.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使纸锅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参考答案课堂导练① 氧气 ② 氧化③ 燃烧 ④ 不燃烧 ⑤ 不燃烧 ⑥ 可燃物的着火点 ⑦ 氧气 ⑧ 燃烧 ⑨ 氧气 ⑩ 燃烧 ⑪ 不燃烧 ⑫ 可燃物 ⑬ 可燃物 ⑭ 氧气 ⑮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⑯ 燃烧 ⑰ 燃烧一会儿熄灭 ⑱ 烧杯内氧气消耗完了 ⑲ 马上熄灭 ⑳ 生成二氧化碳隔绝空气 熄灭 ○21 ○22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隔绝空气和降温 ○23 ○24 ○25 ○26 ○27隔绝氧气 一般失火,也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 降温和隔绝空气 图书、档案、贵○28 ○29 ○30重设备等 隔绝空气 扑灭汽油、柴油等引起的火灾○31 ○32变式训练1.A 2.C 3.D 4. C 5. 铜丝把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吸收,使温度达不到蜡烛的着火点 6. B 7. A课堂小结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氧气或空气 隔绝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课时达标1.C 2.A 3.A 4.C 5.A 6.(1)①与氧气接触 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4P+5O 22P2O5 (3)导热性 (4)污染环境= = = = =点 燃 课后作业A 双基过关1. A 2. A 3. C 4. B 5. C 6. B 7. C 8. B9. ⑴提供热量使煤的温度达到着火点⑵燃烧放热增多,大于了散热使更多的煤温度高于着火点,燃烧旺盛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热的碳还原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⑷增加空气量,助燃10. (1)a B(2)P 2O5B 能力提高11. B 12. D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课 题 1课时目标1.知道爆炸发生的原因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课堂导学知识点三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1)概念: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气体或粉尘的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称为爆炸极限。(3)粉尘爆炸实验学生观看粉尘爆炸的实验视频,记录现象并分析。实验装置图 实验现象①[实验分析]①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说明可燃物与氧气的③______________越大,燃烧越剧烈;②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2.易燃物、易爆物的概念及注意事项(1)易燃物:是易燃烧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常见的有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氢气、石油产品、发胶摩丝、柴草、面粉、棉絮等。(2)易爆物:受热或受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常见的有氯酸钾、硝酸铵等。(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详见教材 P134 资料卡片。3.一些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4.氧化反应与燃烧、爆炸的关系氧化反应{缓 慢 氧 化 反 应 ― ― →热 量 积 蓄 温 度 达 到 着 火 点 自 燃剧 烈 氧 化 反 应 ― ― →温 度 达 到 着 火 点 以 上 | 开 放 空 间F 安 静 燃 烧有 限 空 间F 爆 炸 ))典例解析例 1 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解析:易燃易爆物质不能露天放置,以防遇明火发生火灾和爆炸。运输和贮存时,不要碰撞、专车运输、与人分离、远离火种等。答案:A 变式训练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煤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2.从安全角度考虑,允许旅客带上客车的物质是( )A.白磷 B.食盐 C.酒精 D.汽油3.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 )A. B. C. D. 4.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严禁烟火 B.禁止使用手机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降低燃料着火点课堂小结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2.易燃物、易爆物的概念及注意事项3.一些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4.氧化反应与燃烧、爆炸的关系课时达标1.矿井内的下列行为,不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的是( )A.吸烟 B.穿化纤服装 C.使用漏电设备 D.给矿井通风2.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高速行驶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 ③烟花鞭炮 ④汽油、煤油。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示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A. B. C. D. 4.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做法不属于安全措施的是( ) A.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C.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D.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5.新闻媒体报道:上海某路公交车上发生自燃,当场死亡 3 人。据调查,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乘客携有易燃物。(1)乘客携带的易燃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举出一种生活中常见易燃物名称)。(2)当汽车有焦味儿,冒出蓝色或黑色浓烟时,即是自燃的先兆。在 ①大声呼救 ②马上停车 ③关闭电源 ④ 抢救车内财物 ⑤取出灭火器,给油箱和燃烧部分灭火,避免爆炸 ⑥尽快远离现场逃生等项措施中,你认为司机此时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是___________(填代码)。(3)灭火器是必须随车携带的装备。则车用灭火器最好使用_____________(填“泡沫”或“干粉”)灭火器。(4)作为目击者,发现火灾后,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__________(填电话号码)。(5)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若乘车人员衣服被火烧着,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作业A 双基过关1. 下列气体泄漏后遇明火易发生爆炸的是(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D. 稀有气体2. 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B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3.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 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4. 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5.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汽油的汽车应贴的标志是( )。6. 下列关于酒精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酒精与空气接触即可燃烧B. 酒精不属于易燃物C. 酒精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D. 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7. 易燃物、易爆物在下列环境中:①有水存在;②空气不流通的仓库;③搬运时有摔砸现象;④露置于空气中;⑤高温;⑥遇到明火;⑦人走电未断;⑧未隔离贮存。可能发生危险的是( )。A. ①③⑤⑧ B. 全部 C. ②③④⑤⑥⑦⑧ D. ①②③④8.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A. 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 燃烧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 点燃H 2与O 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O与O 2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D. 分解反应中都有多种物质生成,则能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一定就是分解反应9. 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 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B. 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 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D. 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10. 新闻媒体报道:上海某路公交车上发生自燃,当场死亡3人。据调查,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乘客携有易燃物。(1)乘客携带的易燃物可能是___________(举出一种生活中常见易燃物名称)。(2)当汽车有焦味儿,冒出蓝色或黑色浓烟时,即是自燃的先兆。在 ①大声呼救;②马上停车;③关闭电源;④抢救车内财物;⑤取出灭火器,给油箱和燃烧部分灭火,避免爆炸;⑥尽快远离现场逃生等项措施中,你认为司机此时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是_______________(填代码)。(3)灭火器是必须随车携带的装备。则车用灭火器最好使用______________(填“泡沫”或“干粉”)灭火器。(4)作为目击者,发现火灾后,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___________(填电话号码)。(5)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若乘车人员衣服被火烧着,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能力提高11. 下表是混有甲烷(CH 4)的空气在有限空间内点火时的现象:混合气体中甲烷4.0% 5.0% 6.0% 9.0% 10.0% 15.0% 16.0% 18.0%的体积分数点燃时的现象不爆炸爆炸 爆炸强烈爆炸爆炸 爆炸 燃烧 燃烧(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甲烷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在有限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点燃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煤矿的矿井中常含有甲烷,你认为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课堂导练① 砰的一声响,金属盒被掀起 ②吹起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 ③ 接触面积 ④ 严禁烟火(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变式训练1.A 2.B 3.C 4.D课时达标1.D 2.C 3.B 4.C 5.(1)酒精 (2)②③⑤ (3)干粉 (4)119 (5)用水泼灭或尽快脱掉着火的衣服课后作业A 双基过关1. C 2. B 3. C 4. A 5. C 6. C 7. B 8. C 9. C10. (1)酒精(2)②③⑤(3)干粉(4)119(5)脱掉衣服B 能力提高11. (1)CH 4+2O2 CO2+2H2O(2)爆炸(3)保持通风(或严禁烟火等)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一课时)课 题 2课时目标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认识合理开发和使用燃料的重要性2.认识石油的炼制原理及其产品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4.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课堂导学知识点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完成教材 P136 实验 7-3,记录现象并分析。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试管中的液体①________且变②__________。a.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水③__________;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小结:(1)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着能量变化,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请归纳我们已经学过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a. 吸热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放热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例举出日常生活利用能量的一些实例: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教材 P136,任举两例。)典例解析例 1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燃料的利用 B.水能的利用 C.太阳能的利用 D.风能的利用 解析:A 选项发射航天飞机,就是靠燃料的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火箭不断地向上运行,燃料的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B,C,D 三项只是单纯的能量间转化,并无新物质的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答案:A变式训练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资源 B.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放热C.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2.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图是利用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电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热量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C.风力、水力、潮汐力、水蒸气带动涡轮机转动D.发电机工作产生电能知识点二 化石燃料的利用1.煤和石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常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它们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阅读教材 P137-139,了解煤和石油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下表内容。物质项目 煤 石油(刚开采的石油,称为原油)形成古代⑧______等被埋于土中,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⑨__________遗骸被沙泥掩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主要元素 主要含⑩________的混合物 主要含⑪ ____________的混合物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将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物质,如⑫________、 ⑬________、 ⑭____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⑯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得到不同的产品,如____等,这个过程叫煤的干馏,是⑮______变化。⑰________、 ⑱________、 ⑲________等,这个过程叫做石油的分馏,是⑳______变化。2.天然气阅读教材 P139-140,了解天然气的相关知识(1)成分: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是由 __________组成的气态碳氢化○21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 ____________。○22(2)甲烷(CH 4)燃烧产物的检验(点燃甲烷前需验纯)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验纯后,点燃甲烷气体 产生 ________色火焰○23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 烧杯内壁有 ________出现○24 燃烧生成 _______○25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 ________○26 燃烧生成 ______○27小结:①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③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气体主要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30 ○31 ○323.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阅读教材 P141,回答以下问题:(1)燃料不充分燃烧的缺点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2)燃料充分燃烧的优点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3)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哪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4)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的是 ____________,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典例解析例 2 现有 A、B、C 三种气体,它们是 H2、CO、CH 4中的一种。下图是鉴别这三种气体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请分别写出 A、B、C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①②出现的实验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 C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三种气体均是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气体,燃烧时都产生蓝色火焰,通过色、态、味、观察火焰颜色难区分。但,它们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不同,可通过鉴别产物的方法来鉴别。答案:(1)一氧化碳 甲烷 氢气 (2)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无明显现象(或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3)2H2+O 2 2H2O= = = = =点 燃 变式训练1.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1)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三大化石能源是:石油、______和天然气;(2)页岩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_能。2.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课堂小结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 3.化学能的利用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1.煤的主要元素及其综合利用2.石油的主要元素及其综合利用3.天然气的成分是___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1)燃料不充分燃烧的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的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达标1.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能把 H2、CO、CH 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l 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在自然界中都大量存在C.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产物均为 CO2和 H2O 2.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3.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 B.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C.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4.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工业生产中,固体和气体反应时,常将固体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做饭时,如果烧煤,则常用鼓风机向炉膛中燃烧的煤鼓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作业A 双基过关1. 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下列能源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 “西气东输”工程为12万户芜湖市居民提供的天然气B. 炼铁所使用的煤C. 芜湖核电项目提供的核能D. 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2. 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天然气属于一级能源 B. 一氧化碳属于一级能源C. 家用电器使用的电能属于一级能源 D. 风能属于二级能源3.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能的是( )。A. 太阳能热水器 B. 水力发电C. 干电池 D. 温泉浴4. 在工业上,下列增大燃料利用率的做法中,与燃料的充分燃烧无关的是( )A. 把煤炭磨成粉状进行燃烧 B.把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C.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D. 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减少热量散失5. 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6.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 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C.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7. 我国有丰富的资源种类,下列有关资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我国海底有大量“可燃冰”,目前还不能大量开采B.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将石油分离C. 山西的煤炭资源丰富,可以源源不断地大量开采D. “西气东输”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我国东部地区燃料短缺现状8. 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 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B. 化石燃料燃烧时对空气不会产生污染C.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D. 将煤干馏使其分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9. 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材架空,其目的是( )。A. 方便添加木材 B. 升高木材的温度C. 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D. 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10. 家用燃气主要有天然气(主要成分CH 4)、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H 2、CH 4、CO)和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 3H8、C 4H10、C 3H6、C 4H8)等,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厨房中安装泄气报警器(如右图所示)。(1)如果某家庭用的是罐装液化石油气,报警器的位置应按________(填“A”或“B”)图安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厨房里发生燃气泄漏,是否可以开灯检查?______(填“是”或“否”)。(3)燃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会显黄色或有黑烟,这时可调大气灶__________(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或调小气灶__________(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11. 湖南的一名男子在下水道的阴井盖上放鞭炮,结果引燃了下水道中的沼气发生爆炸,巨大的气浪让两名孩子和一名成年人不同程度受伤。(1)沼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2)写出沼气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能力提高12. 全球能源生产正向“氢能经济”转型,以可再生生物资源为原料生产氢气已成为能源研究的重点。下图是某新型能源转换与利用模式示意图。(1)该模式中涉及的能源转化依次为: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 ____________能;(2)某有机物水相重整制取H 2分两步进行反应,其中第一步反应可表示为:C xHyOz → CO + H2(未配平),则 x︰ z = _____________;(3)该系统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4)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 2和O 2在常温下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电解水相比,该模式制取氢气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课堂导练① 沸腾 ② 浑浊 ③ 沸腾 ④ CaO+H 2O===Ca(OH)2 ⑤ CaCO3 CaO+CO 2↑⑥ = = = = =高 温 CaO+H 2O===Ca(OH)2 ⑦ 利用燃烧发电、冶炼金属 ⑧ 植物 ⑨ 动植物 ⑩ 碳元素 ⑪ 碳和氢元素 ⑫ 焦炭 ⑬ 煤焦油 ⑭ 煤气 ⑮ 化学 ⑯ 沸点 ⑰ 汽油 ⑱ 煤油 ⑲ 柴油 ⑳ 物理 ○21碳和氢 CH4 淡蓝色 小水珠 水 变浑浊 二氧化碳 CH4+2O 2○22 ○23 ○24 ○25 ○26 ○27 ○28CO2+2H 2O CO2+Ca(OH) 2===CaCO3↓+H 2O 天然气 沼气 瓦斯 = = = = =点 燃 ○29 ○30 ○31 ○32 ○33降低了燃料的利用率,不但浪费燃料,且污染空气 节约燃料、减少环境污染 充足的氧气以○34 ○35及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H2 2H2+O 2 2H2O○36 ○37 = = = = =点 燃 变式练习 1.D 2.A 3.(1)煤 (2)CH 4+2O 2 CO2+2H 2O 热 4.柴油、汽油等= = = = =点 燃 课时达标1.C 2.D 3.A 4.D 5.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 加快空气的流通速度,提供充足的氧气。课后作业A 双基过关1. C 2. A 3. C 4. D 5. D 6. A 7. C 8. B 9. D10. (1)B 罐装液化石油气的密度比空气大(2)否(3)空气 燃气11. (1)CH 4(2)CH 4+2O2 CO2+2H2OB 能力提高12. (1)电(2)1︰1(3)CO 2(4)2H 2+O2 2H2O(5)节约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