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3.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342978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3.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3.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3.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3.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3.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 3.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考试说明】1掌握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掌握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命题规律】有关 Al 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 “铝三角”是命题的出发点。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型结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考查 Al 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以化工流程图中铝土矿的开发为载体以填空题型考查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等。一、铝、镁的性质及应用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

2、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Al Error!O222Al3Cl 2 2AlCl3= = = = =点 燃 Al Error!酸2Al2NaOH2H 2O=2NaAlO23H 22AlFe 2O3 Al2O32Fe(铝热反应)= = = = =高 温 4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铝 镁与非金属反应 能被 Cl2、O 2氧化2MgO 2 2= = = = =点 燃 MgO3MgN 2 M= = = = =点 燃 g3N2与水反应 反应很困难能与沸水反应 Mg2H 2OMg(OH)= = = =

3、= 2H 2与碱反应 能溶于强碱溶液 不反应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能与 Fe2O3、M nO 2、Cr 2O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能在 CO2中燃烧:2MgCO 22MgOC= = = = =点 燃 5.铝的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2)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Error!2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2)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 Error!两 性 氢 氧 化 物受热分解:2Al(OH) 3 Al2O33H 2O。= = =

4、 = = (3)制备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Al3 3NH 3H2O=Al(OH)33NH 。 4NaAlO 2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离子方程式为 AlO CO 22H 2O=Al (OH)3HCO 。 2 3NaAlO 2溶液与 AlCl3溶液混合:3AlO Al 3 6H 2O=4Al(OH)3。 23常见的铝盐(1)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复盐。(2)明矾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水溶液 pH”或“”)。明矾可以净水,其净水的原理是 Al3 3H 2OAl(OH) 3(胶体)3H ,Al(OH) 3胶体吸附水中杂

5、质形成沉淀而净水。三、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 Al3 、Al(OH) 3、AlO 之间的转化关系 21Al 3 、Al(OH) 3、AlO 之间的转化关系 2写出上述转化的离子方程式。【答案】(1)Al 3 3NH 3H2O=Al(OH)33NH 4Al 3 3AlO 6H 2O=4Al(OH)3 2Al 3 3OH =Al(OH)3(2)Al(OH)33H =Al3 3H 2O(3)Al3 4OH =AlO 2H 2O 2(4)AlO 4H =Al3 2H 2O 2(5)AlO CO 22H 2O=Al(OH)3HCO 2 3AlO H H 2O=Al(OH)3 24(6)Al(OH)3OH =

6、AlO 2H 2O 22与 Al(OH)3沉淀生成有关的图像分析(1)把强碱溶液逐滴加入到铝盐(Al 3 )溶液中至过量现象:先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图像有关反应:AB:Al 3 3OH =Al(OH)3BD:Al(OH) 3OH =AlO 2H 2O 2(2)把铝盐(Al 3 )溶液逐滴加入到强碱溶液中至过量现象:先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图像有关反应:AB:Al 3 4OH =AlO 2H 2O 2BC:Al 3 3AlO 6H 2O=4Al(OH)3 2(3)把强酸溶液逐滴加入到 AlO 溶液中至过量 2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图像有

7、关反应:AB:AlO H H 2O=Al(OH)3 2BD:Al(OH) 33H =Al3 3H 2O5(4)向强酸溶液中逐滴加入 AlO 溶液至过量 2现象:先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白色沉淀。图像有关反应:AB:4H AlO =Al3 2H 2O 2BC:Al 3 3AlO 6H 2O=4Al(OH)3 2(5)往等物质的量的 AlCl3、MgCl 2混合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至过量现象: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量增多,最后沉淀部分溶解。图像有关反应:OA:Al 3 3OH =Al(OH)3,Mg2 2OH =Mg(OH)2AB:Al(OH) 3OH =AlO 2H 2O 2

8、四、化工生产中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1)流程:(2)主要化学反应:制石灰乳:CaCO3 CaOCO 2、CaOH 2O=Ca(OH)2;= = = = =高 温 6沉淀 Mg2 :Mg 2 2Ca(OH) 2=Mg(OH)2Ca 2 ;制备 MgCl2:Mg(OH) 22HCl= =MgCl22H 2O;电解 MgCl2:MgCl 2(熔融) MgCl 2。= = = = =电 解 2工业炼铝的流程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氧化铝中。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 SiO2、Fe 2O3等杂质,冶炼金属铝很重要的一个过

9、程是 Al2O3的提纯。由于 Al2O3是两性氧化物,而杂质 SiO2是酸性氧化物,Fe 2O3是碱性氧化物,因而可设计出两种提纯氧化铝的方案。高频考点一 镁的性质及其应用例 1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制造镁蒸气在某气体中冷却。下列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空气 CO 2 Ar H 2 N 2A和 B和C和 D和答案 C【变式探究】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此法提取镁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步骤电解 MgCl2时阴极产生氯气C步骤可将晶体置于 HCl 气体氛围中脱水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答案 B7高频考点二 铝的性质

10、及其应用例 2、常温下可用铝质容器储运的试剂是( )A浓硝酸 B食醋C石灰水 D稀盐酸答案 A解析 常温下,Al 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可以用铝制容器储运浓硝酸,A 正确;食醋显酸性能与铝质容器反应,B 错误;石灰水呈碱性,Al 能溶于强碱溶液,不能盛放石灰水,C 错误;Al 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不能盛放稀盐酸,D 错误。【变式探究】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3 molL 1 盐酸 B4 molL 1 HNO3溶液C8 molL 1 NaOH 溶液 D18 molL

11、1 H2SO4溶液答案 A解析 在镁、铝混合物中加入 HNO3和浓 H2SO4都不产生 H2;加入 NaOH 溶液,只有 Al 与之反应生成H2,而镁不反应;加入盐酸,镁、铝都与盐酸反应生成 H2,所以放出 H2的量最多。高频考点三 铝与酸或碱反应的特点例 3. 相同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是( )A11 B12 C23 D34答案 D【变式探究】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 100 mL 3 mol/L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 g B3.6 g

12、 C2.7 g D1.6 g答案 A8【变式探究】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 H2的体积之比是_。(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 H2的体积之比是_。(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HCl、NaOH 溶液中,二者产生的 H2相等,则 HCl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 100 mL 3 molL1 的盐酸和 NaOH 溶液,向两烧杯

13、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 V(甲) 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_。A.5.4 g B.3.6 g C.2.7 g D.1.8 g答案 (1)11 (2)13 (3)31 (4)A解析 (1)根据化学方程式:2Al6HCl= =2AlCl33H 2、2Al2NaOH2H 2O=2NaAlO23H 2,得Al 与 H2的关系式均为 2Al3H 2,故只要参加反应的 Al 的量相等,所得 H2的量必相等。(2)因为在反应中 Al 过量,产生的 H2由 HCl 和 NaOH 的量决定。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关系式:6HCl3H 2、2NaOH3H 2,故当 HCl、N

14、aOH 物质的量相等时,二者产生 H2的体积比为 13。(3)因为铝足量且产生 H2相等,根据关系式 n(HCl) n(NaOH)31,又因为两溶液体积相等,故物质的量浓度 c(HCl) c(NaOH) n(HCl) n(NaOH)31。(4)其反应原理分别为 2Al6HCl= =2AlCl33H 2,2Al2NaOH2H 2O=2NaAlO23H 2。可见当参加反应的 HCl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一样多时,产生 H2的体积比是 13,而题设条件体积比为 12,说明此题投入的铝粉对盐酸来说是过量的,而对于 NaOH 来说是不足的。2Al6HCl = = 2AlCl 33H 26 mol 3

15、 mol3 molL1 0.1 L 0.15 mol则 Al 与 NaOH 反应生成的 H2为 0.15 mol20.3 mol。2Al2NaOH2H 2O=2NaAlO23H 2227 g 3 mol5.4 g 0.3 mol即投入的铝粉为 5.4 g。【感悟提升】铝分别与盐酸、NaOH 溶液反应的原理:2Al6HCl=2AlCl 33H 2,92Al2NaOH2H 2O=2NaAlO23H 2。(1)等量的铝与足量盐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 H2的体积比为 。VHCl H2VNaOH H2 11(2)足量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 H2的体积比为 。VHCl H

16、2VNaOH H2 13(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 NaOH 溶液反应,若产生 H2的体积比为 ,则13 VHCl H2VNaOH H2 11必定是: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铝与 NaOH 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 NaOH 溶液过量。高频考点四 Al 2O3和 Al(OH)3的两性例 4.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 Fe3 溶液中的少量 Al3CAl(OH) 3中混有少量 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 CO2后过滤DMgO 中混有少量 Al2O3:加

17、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MgO答案 B解析 氨水与 Fe3 和 Al3 均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不符合除杂的要求。【变式探究】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 Fe3 溶液中的少量 Al3C.Al(OH)3中混有少量 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 CO2后过滤D.MgO 中混有少量 Al2O3: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MgO答案 B高频考点五 Al(OH) 3的制备例 5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列操作步骤中

18、最恰当的组合是( )加盐酸溶解 加烧碱溶液溶解 过滤 通入过量 CO2生成 Al(OH)3沉淀 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加入过量烧碱溶液A BC D答案 B解析 若先用盐酸溶解,Mg、Al 均溶解,故先用烧碱溶液溶解,从 NaAlO2制备 Al(OH)3,若加盐酸不容易控制量的多少,应通入足量的 CO2气体。故 B 项操作步骤为最佳顺序。10【变式探究】若甲、乙、丙三位同学用规定的药品制备 Al(OH)3。规定必用的药品如下:350 g 70% H2SO4溶液,NaOH 固体 240 g,足量铝屑、水(不能用其他药品)。甲、乙、丙用各自设计的方案制得 Al(OH)3的质量分别是 W1、

19、W2、 W3。三种实验方案如下:甲:铝加 NaOH 溶液加 H2SO4溶液 W1 g Al(OH)3乙:铝加 H2SO4溶液加 NaOH 溶液 W2 g Al(OH)3丙:Error! W3 g Al(OH)3试回答:(1)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率等因素分析,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_。(2)三位学生制得的 Al(OH)3, W1、 W2、 W3其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制得 Al(OH)3的最大质量是_。答案 (1)丙 (2) W3W1W2 (3)520 g高频考点六 有关 Al3 、AlO 的离子反应 2例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中性溶液中:

20、Cl 、Mg 2 、Al 3 、K B.1.0 molL1 的 NaAlO2溶液中:Cl 、HCO 、K 、Ca 2 3C.在强碱性环境中:AlO 、SiO 、Na 、K 2 23D.0.1 molL1 明矾溶液中:NH 、AlO 、HCO 、Na 4 2 3答案 C解析 A 项,Al 3 易水解,在中性溶液中水解生成 Al(OH)3沉淀;B 项,HCO AlO H 2O=Al(OH) 3 23CO ;D 项,Al 3 与 AlO 、HCO 因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23 2 3【变式探究】下列变化中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4NH 3H2OAl 3 =

21、AlO 4NH 2H 2O 2 411B.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 NaOH 溶液:Al 3 NH 4OH =Al(OH)3NH 3H2O 4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OH)2溶液:Al 3 2SO 2Ba 2 4OH =2BaSO4AlO 2H 2O24 2D.向 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2AlO CO 23H 2O=2Al(OH)3CO 2 23答案 C解析 A 项,氨水不能溶解 Al(OH)3;B 项,NH 、Al 3 中 Al3 与 OH 先反应;D 项,通足量 CO2时, 4应生成 HCO 。 3高频考点七 Al 3 、AlO 形成 Al(OH)3图像

22、的综合分析 2例 7.如图表示 AlCl3溶液与 NaOH 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的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线表示 Al3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B.x 表示 AlCl3的物质的量C.线表示 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D.线表示 AlO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2答案 B【变式探究】下列曲线图(纵坐标为沉淀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质的量)与对应的选项相符合的是( )A.向 1 L 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Ba(OH)2、NaAlO 2混合溶液中加入 0.1 molL1 的稀 H2SO4B.向 1 L 浓度分别为 0.1 molL1 和 0.3 molL1 的 AlCl3、NH 4

23、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0.1 molL1的稀 NaOH 溶液C.向烧碱溶液中滴加明矾溶液D.向 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答案 A解析 A 项,Ba(OH) 2和 NaAlO2中加入稀 H2SO4,发生的反应依次为Ba2 2OH 2H SO =BaSO42H 2O、AlO H H 2O=Al(OH)3、Al(OH)24 233H =Al3 3H 2O,所以加 1 L 稀 H2SO4时,Ba(OH) 2反应完,再加 0.5 L 稀 H2SO4时 AlO 参加反应, 212再加 1.5 L 稀 H2SO4时,Al(OH) 3全部溶解,A 正确;B 项,向 1 L 浓度分别为 0.1 molL1

24、 和 0.3 molL1 的 AlCl3、NH 4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发生的反应依次是Al3 3OH =Al(OH)3、OH NH =NH3H2O、Al(OH) 3OH =AlO 2H 2O,所以沉淀 Al3 和溶解 4 2Al(OH)3所用 NaOH 的量之比为 31,而图像上看到的是 11,B 错误;C 项,向烧碱溶液中滴加明矾溶液,发生的反应依次是 Al3 4OH =AlO 2H 2O、Al 3 3AlO 6H 2O=4Al(OH)3,C 错误;D 项,AlCl 3 2 2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沉淀不会溶解,D 错误。高频考点八 Al 3 形成

25、Al(OH)3的简单计算例 8.向 30 mL 1 molL1 的 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 4 molL1 的 NaOH 溶液,若产生 0.78 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 NaOH 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A.3 mL B.7.5 mLC.15 mL D.17.5 mL答案 B【变式探究】现有 AlCl3和 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 NaOH 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图所示。原溶液中 Cl 与 S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4A.13 B.23 C.61 D.31答案 C解析 OA 上升的直线表示 Al(OH)3和 Mg(OH)2一起沉淀, AB 下降的直线

26、表示 Al(OH)3沉淀溶解, B 点表示 Al(OH)3完全溶解。 AB 段完全溶解 Al(OH)3 消耗 NaOH 0.1 L,则 Al3 生成 Al(OH)3消耗 NaOH 0.3 L,沉淀 Mg2 消耗 NaOH 0.1 L,因而 n(AlCl3) n(MgSO4)21,所以, n(Cl ) n(SO )61。24131. (2018 年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 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 CaO 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D2. (2018

27、 年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A. 向 FeCl2溶液中滴加 NH4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B. KAl(SO4) 212H2O 溶于水可形成 Al(OH) 3胶体C. NH4Cl 与 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 NH3D. Cu 与 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 CuCl2【答案】A【解析】FeCl 2溶液中含 Fe2+,NH 4SCN 用于检验 Fe3+,向 FeCl2溶液中滴加 NH4SCN 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A 错误; KAl(SO 4) 212H2O 溶于水电离出的 Al3+水解形成 Al(OH) 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Al(OH) 3(胶体)+3

28、H +,B 正确;实验室可用 NH4Cl 和 Ca(OH) 2混合共热制 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 2 CaCl2+2NH3+2H 2O,C 正确; Cu 与 FeCl3溶液反应生成 CuCl2和Fe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FeCl3=CuCl2+2FeCl2,D 正确。3. (2018 年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B. C. 14D. 【答案】A【解析】A 项,NaHCO 3受热分解成 Na2CO3、CO 2和 H2O,Na 2CO3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 CaCO3和 NaOH,两步反应均能实现;B 项,Al 与

29、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AlO2和 H2,NaAlO 2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NaCl、AlCl 3和 H2O,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C 项,AgNO 3中加入氨水可获得银氨溶液,蔗糖中不含醛基,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D 项,Al 与 Fe2O3高温发生铝热反应生成 Al2O3和Fe,Fe 与 HCl 反应生成 FeCl2和 H2,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项,答案选A。1 【2017 海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B. 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C.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D. 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

30、铝【答案】CD【2016 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 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 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Al 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D【解析】SO 2用于漂白纸浆是利用其与某些有色物质作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是氧化性,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生成 S 单质和水,表现氧化性,A 错误;NH 4HCO3用作氮肥是因为其中含有氮元素,易被农作物吸收,与热稳定性无关,B 错误;Fe 2(SO4)3用作净水剂是因为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而

31、净水,C 错误;Al 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 正确。【2016 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 )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 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15【答案】D【2016 年高考上海卷】已知 NaOH+Al(OH)3NaAl(OH) 4。向集满 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 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ACO 2+2OHCO 32+H2O BAl 2O3+2OH+3 H2O2 Al(OH) 4 C2 Al

32、+2OH +6H2O2 Al(OH) 4 +3 H2 DAl 3+4 OHAl(OH) 4【答案】D【解析】向集满 CO2的铝罐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首先 CO2与氢氧化钠反应,表现为铝罐变瘪,接着过量的氢氧化钠再与铝罐反应,因铝罐表面的氧化膜 Al2O3具有两性可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单质 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H2,罐壁又重新凸起。故可发生 A、B、C 的反应。【2015 新课标卷理综化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中物质 中物质 预测中的现象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

33、红棕色气体C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答案】D【解析】氢氧化钠是强碱,碳酸钠是盐,因此盐酸首先中和氢氧化钠,然后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最后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 CO2,A 错误;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反应很快同志,看不到红棕色 NO2气体,B 错误;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是过量的,滴入氯化铝生成偏铝酸钠,当氢氧化钠完全消耗后,再滴入氯化铝,铝离子与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C 错误;草酸具有还原性,16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草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20

34、15 重庆理综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 的原子半径大于 Br,HI 比 HBr 的热稳定性强BP 的非金属性强于 Si,H 3PO4比 H2SiO3的酸性强CAl 2O3和 MgO 均可与 NaOH 溶液反应DSO 2和 SO3混合气体通入 Ba(NO3)2溶液可得到 BaSO3和 BaSO4【答案】B【2015 山东理综化学】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 BaHCO3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AlCl 3 BNa 2O CFeCl 2 DSiO 2【答案】A【解析】A、AlCl 3可由单质 Al 与 Cl2反应制得,AlCl 3与 B

35、a(HCO3)2反应生成 CO2和 Al(OH)3沉淀,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正确;B、Na 2O 与 Ba(HCO3)2反应生成 BaCO3沉淀、Na 2CO3和 H2O,没有气体生成,错误;C、因为 Cl2具有强氧化性,Cl 2与 Fe 反应只能生成 FeCl3,FeCl 2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错误;D、SiO 2不与 Ba(HCO3)2反应,错误。(2014北京理综,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 BNa CFe DAl【答案】D【解析】金属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防止内层的金属进一步被氧化,D 正确。K、Na、F

36、e 表面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A、B、C 错误。(2014安徽理综,13)室温下,在 0.2 molL1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 1.0 molL1 NaOH 溶液,实验测得溶液 pH 随 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7Aa 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Al3 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 3OH Al(OH) 3Bab 段,溶液 pH 增大,Al 3 浓度不变Cbc 段,加入的 OH 主要用于生成 Al(OH)3沉淀Dd 点时,Al(OH) 3沉淀开始溶解【答案】C(2014上海,22 改编)已知:2NaAl(OH) 4CO 2 2

37、Al(OH) 3Na 2CO3H 2O。向含 2 mol NaOH、1 mol Ba(OH)2、2 mol NaAl(OH) 4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 CO2,则通入 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n(CO2)(mol) 2 3 4 6n(沉淀)(mol) 1 2 3 2【答案】B【解析】向含 2 mol NaOH、1 mol Ba(OH) 2、2 mol NaAl(OH) 4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 CO2发生反应依次为2NaOH CO 2 Na 2CO3H 2O2 mol 1 mol 1 molBa(OH)2 CO 2 BaCO 3H 2O1 mol 1 mo

38、l 1 mol2NaAl(OH)4CO 2 2Al(OH) 3Na 2CO3H 2O2 mol 1 mol 2 mol 1 molNa2CO3CO 2 H 2O 2NaHCO 31 mol 1 molBaCO3CO 2H 2O Ba(HCO 3)21 mol 1 mol18当通入 2 mol CO2时,生成 1 mol BaCO3沉淀;当通入 3 mol CO2时,生成 1 mol BaCO3沉淀和 2 mol Al(OH)3沉淀;当通入 4 mol CO2时,生成 1 mol BaCO3沉淀和 2 mol Al(OH)3沉淀;当通入 5 mol CO2时,生成 2 mol Al(OH)3沉淀

39、;当通入 6 mol CO 2时,BaCO 3已完全反应,Al(OH) 3量不变,即仍为 2 mol 沉淀。(2014江苏,16)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实验室用粉煤灰(主要含 Al2O3、SiO 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Al 2(SO4)x(OH)62 x溶液,并用于烟气脱硫研究。(1)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2)加 CaCO3调节溶液的 pH 至 3.6,其目的是中和溶液中的酸,并使 Al2(SO4)3转化为 Al2(SO4)x(OH)62 x。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若溶液的 pH 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铝元素的含量降低,其原因是_(用离

40、子方程式表示)。(3)上述流程中经完全热分解放出的 SO2量总是小于吸收的 SO2量,其主要原因是_;与吸收 SO2前的溶液相比,热分解后循环利用的溶液的 pH 将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答案】(1)Al 2O33H 2SO4=Al2(SO4)33H 2O SiO 2(2)CaSO4 3CaCO 32Al 3 3SO 3H 2O=2Al(OH)33CaSO 43CO 224(3)溶液中的部分 SO 被氧化成 SO 减小23 24(2013山东卷)9、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盐酸 D稀硝酸【答案】A【解析】铝和

41、下列物质反应生成氢气,首先排除稀硝酸,其和金属铝反应不生成氢气;写出另外三个方程式:2Al+2NaOH+2H 2O=2NaAlO2+3H2;2Al+3H 2SO4=Al2(SO4)3+3H2;2Al+6HCl=2AlCl 3+3H2;可知相同质量的铝,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最少,选 A。19(2013江苏卷)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答案】 A【解析】A 项正确。B 项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但却与氢氟酸反应,而且是唯一的一种酸,石英器皿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所以不能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 项生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钙,会与氯气反应,所以不能干燥氯气。D 项电解铝应该用氧化铝而不是氯化铝。(2013广东卷)2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 常温下将 Al 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 与浓硝酸不反应C 将一小块 Na 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 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答案】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