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简易的重磁勘探new.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341075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易的重磁勘探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简易的重磁勘探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简易的重磁勘探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地球重力场地表分布特征1)正常重力是人们根据需要而提出来的,不同的计算公式对应不同参数的地球模型,反映的是理想化条件下地球表面重力变化的基本规律,所以它不是客观存在的;2)正常重力值只与纬度有关,在赤道上最小,两极处最大,相差约 50000g.u.;3)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 45处达到最大,而在赤道和两极处为零;4)研究表明,正常重力值还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变化率约为-3.086g.u./m。二:地球磁场地表分布特征总偏线特征: 从一点出发汇聚于另一点的曲线簇,明显地汇聚于南北两磁极区,两条零偏线将全球分为正负两个部分。总倾线特征:与纬度大致平行,零倾线在地理赤道附近,称

2、为磁赤道,它不是一条直线,磁赤道向北倾角为正,向南为负。等 H 线大致平行于地理纬线;在赤道附近 (磁赤道上),水平分量 H 最大,达(3040) T,地下介质在这里被“水平磁化”。H 逐渐减小。在两极附近 H 为零。三:重力勘探与磁力勘探的异同(重力异常与磁异常)1)就相对幅值而言,磁异常比重力异常大很多。地壳厚度变化引起的重力异常最大,达5.6gal,若正常重力按 980gal 计算,则最大重力异常值也仅为正常重力值的千分之五。强磁性体产生的磁异常高达 10-4T,若正常地磁场强度按 0.5*10-5T 计,则最大磁力异常可以比正常地磁场强度大一倍。2)从地面到地下数十公里深度内所有物质的

3、密度变化都会引起重力的变化,说明重力异常反映的地质因素较多。但磁异常反映的地质因素却比较单一,只有各类磁铁矿床及富含铁磁性矿物的其他矿床和地质构造才能造成地磁场的明显变化。3)密度提只有一个质量中心,而磁性体则有两个磁性中心(磁极) ,且它们的相对位置因地而异。当地质体置于不同的纬度区时,重力异常特征不变,而磁异常特征则要改变,因此磁异常总是比重力异常复杂一些。四:重力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对异常特征描述主要从异常的形状、异常的走向、异常的长度和宽度、异常的分布范围、异常的强度、异常的梯度等方面进行描述;异常的地质意义则可从上述不同的异常特征所代表的地下密度不均匀地质体的分布方面进行说明。五:

4、划分区域与局部重磁力场主要有哪些方法?各有何原理?向上延拓法,图解法,数字滤波法,滑动平均法,趋势分析法。1)向上延拓是将实测异常换算到上半空间的某一高度上,其目的在于消弱局部异常、突出深部物质引起的区域异常;2)滑动平均法:动态测试数据的平滑与滤波方法就称为滑动平均。通过滑动平均后,可滤掉数据中频繁随机起伏,显示出平滑的变化趋势,同时还可得出随机误差的变化过程,从而可以估计出其统计特征量。3)趋势分析法:利用 n 阶多项式曲线对实测重力数据拟合在一定误差范围之内对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进行分离。通常情况下所建立区域异常的模型相对局部异常的模型要大,大小模型之间的相对位置能较好地反映出区域异常和局

5、部异常。小模型相对于大模型而言为局部异常。4)数字滤波法:经过傅里叶等变换,把数据变成波长不同的波。波长长的是低频,代表的是区域异常。波长短的是高频,代表的是局部场。六:重力、磁力勘探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划分构造单元。以对平面资料的分析处理为主,在对资料进行各种场分离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剖面资料的定性定量解释结果做出判断。断裂构造。研究密度基底深度、起伏。深部构造。七:磁力勘探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划分构造单元。断裂构造。研究磁性基底深度、起伏、岩性变化。深部构造。火成岩分布。重力值的影响因素。地球不是一个圆球体,而且地球自然表面是起伏不平的;地球绕一定的轴作自转运动,绕太阳作公转运动;地球

6、内部的质量(密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固体潮,日月引力引起的随时间变化。影响岩石磁性的主要因素。1. 岩石的磁性与铁磁性矿物含量的有关。2. 与磁性矿物颗粒大小和结构有关。3. 岩石磁性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决定岩石和矿石密度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哪些? 1)岩矿石本身的矿物成分;2)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孔隙体积孔隙度以及孔隙中的含水量;3)温度和压力。 重力勘探:以研究对象和围岩之间的密度差异为基础,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与分析重力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矿产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磁法勘探:利用地壳内各种岩石矿石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或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7、。地球物理勘探:以不同岩、矿石间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物质基础,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物理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借以实现地质勘查和找矿目标的一门应用科学。磁异常:地壳内岩石矿物及地质体受到地磁场磁化以后,在其周围空间形成,并叠加在地磁场上的次生磁场。根据测量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重(磁)力勘探可以分为哪几类? 根据测量所处的空间位置的不同,重力勘探可以分为:地面重力勘探;地下(包括坑道及井中)重力勘探;海洋重力勘探;航空重力勘探;卫星重力勘探。布格校正:中间层校正和高度校正都与高程有关,通常将两者合在一起称为布格校正。布格重力异常:经过地形校正、布格校正和正常场校正的重力异常叫做布格重力异

8、常。正常重力值:根据地球的形状、大小、质量、扁度、自转角速度以及各点所处的位置等计算出来的重力值。重力异常:从地面上某点的实际观测重力值中减去该点的正常重力值和地形起伏不平的影响值后得到的差,叫做重力异常,通常用g 来表示。也就是说,重力异常是有地壳内被研究的地质体与围岩之间的密度差所引起的。剩余密度(质量):在重力勘探中,研究对象与围岩之间的密度差(与其体积的乘积。 )二度体:沿某一方向无限延伸,但其横截面又处处相等的物体。三度体: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有限大小的物体。剩余磁性:包括如下四种1 热剩磁:在恒定磁场作用下,岩石从居里点以上的温度逐渐冷却到居里点一下,在通过居里温度时受磁化所获得的剩磁

9、,称为热剩余磁性。2 碎屑剩磁(沉积剩余磁性):沉积物固结成岩石,按其碎屑的磁化方向保存下来的磁性。化学剩磁:在一定磁场中,某些磁性物质在低于居里温度的条件下,经过相变过程或化学过程所获得的剩磁。3 粘滞剩余磁性:岩石长期在地球磁场作用下随时间推移其中原来定向排列的磁畴,逐渐地弛豫到作用磁场的方向,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剩磁。4 温剩余磁性:在常温没有加热情况下,岩石因受外部磁场的作用,所获得的剩磁。地壳均衡假说主要有三种:普拉特假说、艾里假说、维宁迈内兹假说。1 普拉特假说认为,地下存在一个等压面(也称均衡面) ,等压面以上的地壳是由若干个横截面积相等、密度不等而质量相等的岩石柱构成的。地形越高,密度越小。地形越低,密度越大。2 艾里假说认为,地下存在一个等压面(均衡面) ,等压面以上的地壳是由若干个横截面积相等、密度相等(皆为地壳平衡密度 ),而质量不等的岩石柱构成的。地形越高,地壳陷入地幔的深度越大。地形越低,地壳陷入地幔的深度越小。3 维宁迈内兹假说认为地壳是具有一定强度的弹性板,变化地形的质量是加在板上的负荷,它将弹性板压弯而不致破裂,使压弯部分陷入岩浆内(弯曲量与负荷重量成正比) ,一直达到流体静力平衡为止。由于压弯后的地壳排开了周围的岩浆,因而产生了均衡补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