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科研技能训练模板.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339543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技能训练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研技能训练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研技能训练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研技能训练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研技能训练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 北 科 技 师 范 学 院科 研 技 能 训 练题目:办公建筑设计学 院 : 城 市 建 设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 土 木 工 程 0704 学 号 : 0511070430 学 生 姓 名 : 郑 瑞 婧 指 导 老 师 : 金 喜 平 2010 年 12 月 25 日河 北 科 技 师 范 学 院 科 研 技 能 训 练 开 题 报 告题 目 基于节能的办公建筑中自然采光的几种设计思路专 业 土木工程 班 级 土木 0704 学生姓名 郑瑞婧 学号 0511070430一、 文献综述办公建筑作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业务技术人员的办公用房,在办公建筑设计时应科学合理的

2、选择办公楼的布局、结构,充分考虑办公建设的设计要点和空间设计要点,以给在其中的工作人员营造一种舒适健康的办公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二、预期达到的目标1.通过此次训练,我能够清楚了解科研论文的写作格式和方法,可以在规定时间里顺利完成任务。2.充分了解办公建筑的有关知识。3.锻炼利用期刊、网上图书馆等有利资源检索资料能力。4.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三、研究方案1.确定研究方向办公建筑。2.网上搜索相关资料。3.阅读资料,筛选有用资料,进一步确定写作方向办公建筑设计。4.整合资料,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5.修改完成,做出最后总结。四、进度计划第 3 周:安排科研技能训练准备工作,

3、确定指导教师和学生分组。第 4 周:由相关教师作关于科技论文写作的专题报告。第 5-8 周: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确定论文主题,开始收集相关资料。第 9 周:审核学生所收集的资料,提出意见,开始撰写论文。第 10-15 周:指导教师查看论文撰写情况,提出修改意见。第 16 周:提交论文电子稿,指导教师批改审阅。第 17 周:提交打印稿,总结。指导教师签字 时 间 年 月 日办公建筑设计郑瑞婧(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城市建设学院 土木工程 0704 班,河北 秦皇岛,066004)摘要:办公建筑作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业务技术人员的办公用房,应科学合理的选择办公楼的布局、结构,充分考虑办

4、公建设的设计要点和空间设计要点,以给在其中的工作人员营造一种舒适健康的办公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关键词:办公建筑;设计要点;发展趋势ZHENG Rui-jing(Civil Engineering 0704 Class, Institute Of Urben Constructio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important design point; trends办公楼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业务技术人员等办公的业务用房,同时办公建筑又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标志之一,在各大洲是办公楼的塔尖勾画出了城市的天际线。办公楼是经济繁荣、社

5、会进步、技术发展最常见的标志,办公建筑已经成为这个世纪世界运转状态的象征,办公空间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种场所,办公空间的营造也成为人类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环。1 办公楼的类型办公楼按规模有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之分;按层数有低层、多层、高层和超高层之分;按总体布局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之分。此外,按平面形式、结构造型和所用材料,又可分为若干类型,如按平面交通组织形式来分,有内走廊式、外走廊式、双走廊式和无走廊式(大空间灵活隔断)等。 2 办公楼的布局结构中小型办公楼一般为低层或多层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布局常采用中间走道、两边办公室的内走廊式或一边走道、一边办公室的外走廊式布局。这类办公

6、楼的平面设计主要是合理选择开间尺寸和布置门厅、楼梯。大型办公楼的结构形式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或钢结构、剪力墙、筒体结构等,以利抗风、防震。平面布局有由几幢多层建筑组合成一组办公楼群的分散布局和由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局部低层建筑相结合的集中布局。3 办公建筑的设计要点根据办公楼的规模、使用要求和技术、环境条件来确定建筑的体形、体量、层数、朝向等。在平面和空间上处理好办公用房之间、办公用房与各种服务用房之间的关系以及室内外环境。按照人流状况,解决平面和竖向交通问题。在高层办公楼中,竖向交通更为重要,如电梯的合理设置。在处理交通问题时,须合理地缩短交通路线和压缩交通面积,扩大办公和其他有效使用面积,

7、以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应考虑消防设施和火警时的疏散设施,以保证安全。在结构上,应根据规模、层数、体形等,选定结构形式和进行抗风设计。处于地震区的高层建筑,要进行防震设计。根据不同要求,进行供暖、通风、空调、采光、照明、供水、排水、供电、通信和其他设施的设计。 4 办公空间的设计要点办公空间的营造是人类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环,办公空间的设计,除了实用的考量之外,也融合了更多美学、科技、心理学的要求,让环境保护的理念、办公和生活的一体化、人性化设计等观念融入设计的整个过程。 现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办公空间的设计要素。4.1 办公空间的秩序营造人在一定的环境中会有一定的心理感受和反应,办公空间设计的

8、过程中就要围绕着这种心理来合理安排。人都有一定的空间需求,即他需要占有一定的空间来维系自己的安全感,不想让别人打破这种隐私空间。同时,他又需要一定开放的空间,所以办公空间在做区隔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这种封闭与开放的辩证关系,这样才能设计出让人有舒适感的空间效果。在分配空间时要给每位员工安排一个小的空间,作为依托给予他安全感。但是这个小空间又不能完全封闭,它在视野上应当是开阔的,让办公人员还可以自由与他人连通,因此我们可以多采用一些小的辅助手段来帮助分割空间,但是不能封死空间。比如隔扇、矮墙、镂空等手段可以让空间有所隔离,又适度地保持了连通性,也可以采用灯具、陈设、绿化等小的细节来更加巧妙地作以

9、区隔。整体上的空间又越宽敞越好,我们可以采用玻璃、镜面等来延伸空间。4.2 色彩的搭配色彩也能对人的心情造成影响,如红色、黄色等暖色调,和阳光、火焰的颜色类似,让人产生喜悦、积极、兴奋等的情绪,并且感觉到温暖;蓝色、紫色等冷色调,和大海、天空等广阔的空间有关,让人产生神秘、忧郁等的心情,并感觉到寒冷。同时,明度高的色彩让人有前进的视觉效果,明度低的色彩让人有后退的感觉。办公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对这些色彩加以合理利用。在人们的一般习惯中,办公空间往往在色彩的使用上比较保守,给人印象最多的就是黑白灰的常用色系,这几种颜色很容易和其它任一种颜色搭配,本身不具有太多情绪,因而让人感觉到严谨,符合工作空

10、间色彩设计的陪衬属性。然而久而久之,这种搭配也让人产生厌倦感,有种提不起精神的感觉。因此办公设计可以适当引入色彩的搭配,基本的原则就是保持整体的和谐一致,在门框、桌椅、陈设、地板的色彩选择中要注意保持大体和谐,如使用了过多色系的用具会让人产生一种不适,或是觉得太花哨,整体的统一让人觉得舒适。而且这种统一中要稍微有所变化,引入纯度不是很高的色彩,让人感觉平衡中稍微有一点的点缀,这样就使整体的稳重和局部的丰富统一起来了。4.3 声光要素的辅助声音和光线的设计在环境设计中起到辅助的效果,但是不要小看这种效果,它对于整体空间的营造往往能产生奇效,一点点的修补也许就挽救了整个空间。既然是工作空间,当然不

11、希望被各种杂音所打扰,而且安静的环境才能让人专心工作。所以办公空间应当首先考虑噪音的控制。通常的噪音水平应当控制在 4248 分贝间,过低的分贝会让人产生紧张感,过高也会影响人的专注状态。由于办公空间内经常会有电话、公务交谈等环境干扰音,因此办公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隔音效果良好的设置。特别是一些专门为高层商务人士设计的办公室、会议室等,要把隔音放到一个更高的级别上去考虑,为了防止商业机密被泄露,这些地方最好是安装性能优越的隔音设备。 传统设计往往对光线没有做过多安排,通常利用自然光或一般照明就够了。现代的办公空间设计应当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职能,以及不同工作需要来分配照明。总体上可仍然采

12、用一般照明来满足环境空间的基本光线需求,在个别地方可以采用可调光的灯具来控制光线。而光线的色调也可以在原来基本是冷色调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暖色调,来形成一个张弛有度的空间。总之,设计者可配合前面对空间的不同安排,调动不同的光源方向和色调等手段,充分利用自己的匠心进行局部照明的设计。 5 办公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5.1 办公建筑向智能化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得到了人们普遍地关注和广泛地运用,而最能体现智能化建筑的要数机关办公大楼。当今社会已跨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及智能化的时代,为了提升政府形象、提高办事效率,因此,为机关办公大楼里的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生活

13、和办公空间是完全必要的。办公建筑智能系统主要由三大系统构成:一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A) ,二是通信自动化系统(CA),三是办公自动化系统(OA)。这三大系统和建筑物本身构成了整个智能化办公大楼。当然,智能化办公大楼不仅仅是包括这三大系统,它还包含许多其他系统,如安防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设备管理化系统等。 5.2 办公建筑向生态节能化发展近些年,新建办公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且一般比老建筑能耗高 10 倍以上,如不加以控制,预计到 2030 年,我国建筑能耗总量将达到 26 亿吨标准煤。因此,办公楼能耗作为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政府

14、全面推行节能减排和打造节能型政府的大背景下,全面推行办公楼建筑节能迫在眉睫。国际上,生态节能办公建筑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利用技术构造手段,达到低能耗,减少污染,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的热工环境(光、声、热、气流等)和人体工程学(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反映)的基础上,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的办公环境。未来办公建筑更多的倾向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通过自然采光减少办公耗电,通过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耗能,通过合理绿化改善办公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6 总结办公建筑作为一种办公的场所,应以人性化和维护生态平衡为重要诉求。这是现代化生产和科技条件下人们按照以人本主义的观念进行工作的必然要求,

15、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应科学合理的选择办公楼的布局、结构,充分考虑办公建设的设计要点和空间设计要点,以给其中的工作人员营造一种提供舒适健康的办公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参考文献:1 纪立虎. 精心设计 突出形象谈余姚市三七市镇政府办公楼设计理念 J. 小城镇建设期刊, 2001, (11):45-472 梁隽. 办公楼设计浅议J. 建筑技术及设计期刊, 2003(5):32-353 李亦农,崔克家 . 中型办公楼设计J. 建筑学报期刊, 2006, (6) :78-814 韩玲. e 时代办公楼设计理念的更新与研究J. 安徽建筑期刊, 2006 (6) :22-245 饶太

16、富. 内江市政府办公楼设计J. 四川建筑期刊, 1996, (3) :12-136 吴边,张险峰. 边境之门,扬国风采丹东市国税局办公楼设计 J. 华中建筑期刊, 2002, (3) :26-287 陈红兵, 李德英, 邵宗义. 办公建筑的天然采光 J. 建筑科学期刊, 2006, (16) :122-1248 周雪帆,陈宏,李保峰. 基于节能的高层办公建筑自然采光设计策略研究城市建筑期刊 , 2010, (6) :32-349 刘益崔,艳萍,叶鸿林. 天然采光与建筑节能设计探讨J. 山东建材期刊, 2003, (3) :60-6110 盘谨 .宁远县人民政府办公楼设计J. 南方建筑期刊, 2

17、005, (1) :64-6511 谢文娜. 自然采光技术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 J. 材料技术期刊, 2007 (8) :106-10812 陈云琪. 上海市检察院司法局办公楼设计 J. 时代建筑期刊, 1996 (4):9-1113 姚舒扬. 建筑.城市.环境.人J. 南方建筑期刊 1997 (4) :61-6214 王书晓. 办公室光环境评价体系研究D. 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31-3515 杨光璿, 罗茂羲. 建筑采光和照明设计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274-284.16 苏昌尧. 办公智能化系统设计与注意事项J. 中国传媒科技期刊, 200

18、9 (7) :40-4117 黎家骥. 自内外双重性设计的一次尝试北京某部委办公楼设计 J. 城市建筑期刊, 2007 (4) :61-6418 吴良,张卫华,高峰. 建筑智能化与新型办公空间设计J. 陕西建筑期刊, 2001,(2):5-619 徐兴声.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向J. 建筑学报期刊, 1997, (6) :6-720 刘毅, 梁川. 新世纪环保先锋浅议新型节能技术及绿色节能建筑设计 J. 环境与设计期刊, 2006, (1):41-4321 徐永模,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与示范J.混凝土世界期刊,2010,(2):72-7422 曲寒飞,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方法的发展趋势及特

19、点J.热带建筑期刊,2004,(3):13-1423 王焱, 赵天力. 智能玻璃立面的节能作用J. 新建筑期刊, 2003, (1) :10-1124 邵国新, 张源. 建筑自然采光方式探讨J. 建筑节能期刊, 2010, (6) :21-2225 张文才. 建筑师与智能建筑J. 建筑学报期刊, 1999, (9) :3-526 王建军,郑鉴,沈际. 当代智能化建筑的发展J. 科技风期刊, 2008, (16) :30-3127 R. P. Leslie. Capturing the daylight dividend inbuildings: why and how? Building an

20、d Environment, 2003(38): 381-38528 F. Gugliermettia, GPasserinib, F. Bisegnaa. Climate models for the assessment of office buildings energy performance.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4(39): 39-5029 A. Zain-Ahmed, K. Sopian, Z. Zainol.The availability of daylight from tropical skies: a case study of M

21、alaysia. Renewable Energy,2002(25): 21-3030Christoph Reinhart, Annegret Fitz.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n the current use of daylight simulations in building design. Energy and Buildings, 2006(38): 824-835科研技能训练总结新一期的科研技能训练结束了,我受益匪浅。虽然已经进行了几个学期的科研论文技能训练,但在这次科研论文训练过程中我依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不过最重要的是在困难中我学到的更多的知识。这学期

22、我主要学会了如何构思,写出一篇真正属于自己的文章。初选科研论文题目后,通过阅读期刊杂志并通过网络搜索文献,我了解了一些办公建筑的知识。随后确定了所选论文的提纲,便开始了论文的撰写。我认为撰写论文的过程如同做事,一是要有清晰的思路,二是要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而拟定论文的思路,来源于积累与创新,应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使知识达到一种升华,发表出自己的主张与见解。写了一篇文章应想到这一文章创新处还可应用到何处,在知识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今天,要多学、多看、多思考,学习与做事力争多得才会思路开阔,才能写出出色的科研论文。通过这次专业技能训练,我了解到:首先,文题与内容要相符,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故文题要概括、简练、准确、新颖;其次,内容要充实,结论要明确。一篇科研论文除了具有科学性、首创性和逻辑性外,应该按规范格式和要求来撰写,同时在表达方面力求有较高的可读性。这就是这学期我所得收获,在此我要向悉心指导我们的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