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第一节 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重点、难点: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学校教育的特点及教育的阶级性一、教育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观点:1、生物起源论: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页持同样的观点。认为教育现象可超越人类社会范围之外,甚至在人类以前,教育就早已在动物界存在。教育从其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是与种族需要相应的,是种族生活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2、心理起源说(模仿起源说):美国教育史专家保罗.孟录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模仿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本质。3、劳动起源说:苏联前教育家根据马克思、
2、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而提出。其论据是:第一,原始人教育的需要产生于劳动与生活过程中经验传递和相互协调的需要。第二,人类的劳动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二、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实施1、教育性质儿童公有。教育只有社会性,没有阶级性。受教育权人人平等。2、学习内容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知识与技能。3、学习方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第二节 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一、古代埃及的学校古埃及在公元前 2500 年左右,即在古王国末期产生了学校。当时的学校有以下类型:1、宫廷学校:设在宫廷里,专供王子获高级官吏子弟就学,以培养奴隶主国家的高级文武官吏为主要任务,是古埃及最早出现也是最高一级
3、的学校。2、寺庙学校:设在寺庙里,寺庙的僧职也是该校教师。既培养一般官吏也我皇帝培养修建宫殿、陵墓、寺庙及医治疾病的人员。3、文士学校:一般设在文士家里,也可在露天。是比较初级和启蒙性的学校。上述学校均强调机械背诵,反复练习,严酷体罚。二、古代印度的学校古印度的教育史与种姓制度和宗教制度密切在一起的。(一)婆罗门的教育1、家庭教育:吠陀时期极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背诵吠陀经 。父亲权力极大,拥有对子女的教育权。2、古儒教育:所谓古儒,是一些对经义粗具研究的人,他们兼具笃信梵天而又能阐述经典的双重品质。他们周游各地,教导青年,被视为神圣的经典传播者。后定居家中,设校课徒,即为古儒学校。
4、学习内容除吠陀经外,还有许多基础学科。(二)佛教的寺院教育:佛教产生后,为了“普渡众生” ,实现其济世的理想,乃广设寺院来教育僧侣。只要愿意,不论男女,均可入校。第三节 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一、学校的萌芽:公元前 21 世纪,我国夏朝建立,开始出现学校的萌芽形式:古籍中记载有:“庠、序、校”等形式。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初建:公元前 17 世纪,我国商朝建立,此时,文字已经产生,学校教育机构有庠、序、学、瞽宗四种。三、学校教育的初步发展(一) 西周社会概况:公元前 11 世纪,周朝建立,从周王朝建立到公元前 770 年是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其主要标志是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制的
5、建立。. (二) 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1、 类型:分国学、乡学两种。前者是设在王都的学校,有小、大两级。后者是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2、 教师:“官师合一”即教师由政府官员兼任。3、 教学内容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按其内容的性质,属于政治教育的范围。射御是军事教育方面的内容。书数是基础文化课。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是奴隶社会制度的产物,在它的发展初期,是一种注意在实用性的基础之上,文武兼备,知能兼求、德智体等方面都等到发展的教育。第四节 古代希腊时期的教育一、斯巴达的教育斯巴达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儿童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军事教育。斯巴达还很重视女子教育,
6、也对她们进行军事训练。二、雅典的教育雅典的教育目的也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但其教育的主要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他们的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也较为灵活。三、希腊化时代的教育在小学教育方面,文字学校或文字教师已经占居统治地位,教学的内容是读写算,中等教育方面,文法学校或文法教师取代了体育的位置,教学的内容是文法与修辞,高等教育方面,以学习军事为主的士官学校衰落,而哲学和修辞学校则兴盛起来。第五节 古罗马时期的学校教育一、共和政体时期(1)小学:罗马的小学教育一开始就是文字教育。(2)中学:小康以上人家的子女在 1216 岁之间
7、入中学即文法学校。(3)高等教育:主要是模仿苏格拉底修辞学校而建的。二、帝国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变化为了顺应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的变化,罗马帝国在学校教育制度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明确提出办学的要求,加强对学校的监督;第二,改变教师待遇;第三,建立国家教育制度;第四,设立新类型的学校。第二章 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重点、难点:中国古代各教育家及教育流派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的作用与意义(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作用,将人口、财富、教育看作立国的三大要素。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的政治功能,包括两方面:第一:教育是政治的一种形式,
8、比单纯的行政手段效果更好;第二:教育还能通过培养统治人才来为政治服务。(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科学命题。 “习相远”的原因有二: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但由于受天命论的影响,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局限于中人之性,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之,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我为下矣”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二、教育的目的:孔子办教育的目的乃在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贤才为目的,具体就是以培养“士”为目的,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称“君子儒” 。学习是为官从政的准备,德与才都需要学习。三、教育的对象:孔子反对门第限制,
9、主张“有教无类” ,即不分族类、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对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有积极意义。但将奴隶与妇女排斥在受教育的对象之外。四、教育的内容:限于人事即君子做人的道理和从政的手段。不外乎经籍的传授与道德的修养,涉及自然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训练很少。(一)知识教育:孔子在知识价值的取向方面,极为推崇古典知识的作用,具体内容经他改编的“六书”为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二)技能训练:孔子培养的是文士,不是武士,但孔子并未完全排斥军事、体育方面的知识的技能的训练,在他看来,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备者必有文事” ,文武兼备,身心兼求是未来的官吏
10、不可缺少的本领。(三)道德教育:“仁智统一”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而在仁智两者之间,仁是根本,是核心,智乃仁者之智。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内容的中心。孔子关于道德教育论述最多的是“仁”和“礼” 。就仁和礼的关系而言,仁是思想的核心,而礼是仁的准则;仁是礼的内容,礼是仁的形式。五、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一)注重修养:孔子认为:“为仁由己” ,把学生视为道德教育的主体,非常重视自我修养的方法。1、立志与持志:立志就是确立目的与理想,使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他要求学生应“志于学” “志于道” 。一旦立志,不可轻易改变,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持志是实现志向的关键。教育须
11、要经历长期的艰苦的磨练方能有成。2、克已、内省:所谓内省是指一个人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即在与人发生矛盾时,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进行自我反省的同时,还应进行克己的功夫。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改过迁善:孔子认为,错误是人人难免的,即使是尧、舜一类的圣人也有过错,关键是要能改过迁善。 “过而不改,是为过也” 。(二)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的人物。原因有:首先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在孔子的私学里,由于实行“有教无类” ,使得孔子的学生成份很复杂。三是孔子教学的形式是个别教学,教与学的活动是一对一的,这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三)启发
12、诱导:孔子在这方面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即对问题的思考, “悱”就是对问题已有所思考,但未成熟。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启发前要积极思考,而且要求学生在启发后能进行积极思维,以求举一反三。(四)学、思、行结合:是治学的三个阶段。以学而言,先要注意学习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次要博学,即多闻多见。再次学习后要注意复习, “温故而知新” 。在学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两者不可偏废。行是学的目的所在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三个阶段。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第二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著名的哲学家
13、和教育家。一、性善论与道德内发说:人性问题即人的本质问题。孟子在总结前人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特性。认为人先天就具有四种善的萌芽: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后天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且提出了“良知、良能”的观念以推广“四端”说。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将心性中固有的善性加以扩充。二、理想人格:“内圣外王”是儒家对理想人格的具体描述。但在“圣”与“王”的关系上,却大多呈现重德轻才的价值取向,这是孔子的思想中以仁为核心的主张,孟子更是将其推向极至,将道德的完善视为重要甚至惟一的标准。作为理想人格的“大人”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14、能屈” 。三、道德教育的内容:孟子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其“性善论”为基础的。以仁义礼智四德为道德教育的内容。但四德并不是并重的,而是以仁义为核心。礼是行为的准则;智是辨别是非的智慧。仁义礼智是较为抽象的德目,其实质是在社会伦理关系中的体现,孟子提出了孝悌忠信作为具体的伦理观念。孟子主张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内容,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孟子整个教育的目的所在。四、道德教育的方法:孟子根据“性善论” ,认为道德教育主要应注重启发人们自求自得,向自己的内部下功夫,以恢复固有的道德观念。(一)存心寡欲:人性天生具有善的萌芽和天然的道德理性,恶的
15、产生是由于发乎耳、目、口、腹中的物质欲望掩蔽了“心之官”的道德理性的结果。他认为心是大体,口、耳、鼻、目等属于小体。道德修养与物质欲望常处于矛盾之中,过多的物质欲望会妨碍道德修养。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 ”(二)尚志养气: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立志有恒的思想,认为士应立定高远的志向,具体就是能实行仁义的“大丈夫” 。士不仅应立大志,而且还有能为自己的志向牺牲自己的生命的精神。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为使自己的志向更加坚定,提出为修身而养气的主张。(三)反求诸己:孔子在道德修养方法上,最重自觉、讲究内省,提出以忠恕之道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在这一方
16、面继承了孔子的内省思想,同时又对其加以发展,使它与“性善论”相结合,并推衍为反求诸己,以此作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原则。“四”磨练意志:孟子也知道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存在的,为了能经受住险恶环境的考验,不使固有的善端丧失,他在道德修养的方法上,还特别注重意志的锻炼。荀况的教育思想荀况战国时期赵国人。本质上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但他 15 岁时曾来齐国的稷下学宫游学,深受道、法、兵、农诸家思想影响,成为集先秦学术思想之大成者。 荀子一书中有关教育的有劝学 性恶 解蔽 礼论 修身 儒效等。一、性恶论与外铄说: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 ,认为人性是属于自然的,是人的自然本性,是天生的素质及
17、天赋的本能,而且是先天生成的。由此出发,他认为人性本来没有道德礼义的成份,也没有什么等级性,一切人都是相同的。人天生的各种自然本能虽无道德属性,却具有“好利” 、 “疾恶” 、 “有欲”等倾向,如不加以节制,必然破坏社会次序,危及社会和个人生存,从这个意义来讲,人的本性是恶的。荀子从“性恶论”出发,在道德教育的问题上,认为首先必须明“性伪之分” ,即明确划分天赋与人为的区别。认为礼义法度、道德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圣人的制作,人们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形成善的道德品质。二、教育的内容:荀子的教育内容是与其教育目的的主张密切结合的。他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儒者中具有治才的“贤能之士” ,在教育内容
18、上也主要是孔子的六书进行继承与改造,并将六书尊称为六经。三、学习方法:(一)防邪近正:荀子肯定人性的发展是受环境所决定的,他把环境对人的影响称为“渐”或“注错” 。认为一个的成长过程,是与所处的环境有着特殊的关联,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就接受何种影响,造成什么样的积习,所以要十分慎重地选择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二)积学积善:环境对人的影响固然大,但人的发展如何,并不完全取决于客观影响,而决定于主体的选择。认为仅仅有良好的客观条件还不够,必须加上主观的努力,在“积”的方面下功夫。(三)虚壹而静:所谓“虚”就是不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妨碍新知识的接受,认为,人生来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并且能把已获得的知识在记
19、忆中积累起来,但不要让这些记忆中的知识成为一种具有排他性的成见,妨碍对新的知识的接受。所谓“壹”就是专一,不分心,荀子认为心有辨别差异,同时兼知各种事物的能力,然而要深刻地认识事物,精通一种知识,就必须专心一致,集中思想,不要因为对那一种事物的认识而妨碍对这一种事物的认识。所谓“静” ,就是要宁静,不要胡思乱想。简言之,就是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而不旁骛。(四)学思行一致:荀子强调积学、博学。注重外铄的作用。在强调学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思考。行也是荀子所重视和强调的。认为行是学习的方法,认识客观事物的途径,也是学习的目的。学思行的统一,构成了整个学习的过程,缺一不可。 “君子之学,入乎耳,著乎心,
20、布乎四体,行乎动静。 ”四、论教师:荀子的教师理论继承了儒家尊师重学的传统,同时也根据他的礼治思想作了修正与发展。他认为教师不仅是决定学生人格形成的主要关键,而且还关乎着国家的安宁。因此强调尊师是势所必然。认为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应该以师言为准则。尊师不仅是教育原则,而且是政治原则。他也提出了对教师的要求,认为作为一位教师除了有一般传习者所需的博学外,还需要具备四条:要有尊严;年高德硕;具传授知识的能力;能体会“礼法”中的精微道理,而又能恰当地予以阐发。第三节 墨家、法家的教育思想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墨家是先秦时期代表社会下层小生产者、小私有者利益的一个学术派别和政治集
21、团,创始人为鲁国人墨翟。主要著作是墨子 。(一)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论:他主张应以“兼”易“别” ,通过造就具有兼爱之心的兼士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 “兼士”是墨家理想社会贤人政治的领导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 “厚乎德行” 。二,必须能“辨乎言谈” 。三应该“博乎道术” 。总之, “兼士”必须是德才兼备者,其最重要的任务是各尽所能,在知识技能方面不求各人一样,只求在同一政治思想指导下工作。(二)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1、古代文化知识教育:重视古代文化的教育。认为只有古代优秀的遗产才能继承,而对那些无益的甚至有害的则应采取批判的态度。2、科学技术教育: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技
22、术成为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当时也是大别于其他私学之处。也重视军事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的教育,在政治上提倡非攻,反对国与国间的战争。3、逻辑学知识的传授:将“辩学”作为重要内容传授给学生,以利于他们宣传墨家的政治理想。 “辩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立“辩论”的根据或标准。二是必须掌握辩论的规则和方法。三)主动的教育方法:他特别强调教育者施教时要保持主动、积极,即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强力劝教,努力去解决问题,决不可懈怠。在教育方法上主张主动说服,与儒家“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思想截然不同。墨子要求教育者发挥主动性和主导作用,采取主动说服的教育方法,更具有积极意义。二、法家“以法为教”的
23、教育思想: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代表新兴的社会势力,具有较强的变革精神。(一)绝对“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法家主张强制性的“法” ,反对道德教育的功效,其思想源于对人性本质的看法。法家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无法指望人能自觉为善,道德教育也不可能取得教育者所期望的效果。认为一方面管理必须用严刑厉法,另一方面根据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人情” ,因势利导。教育的作用的发挥应建立在“因人情”的基础之上,借助赏罚手段,以更大的“利”诱使人们由私利向公利转化,将私利与公利协调统一,这便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二) “以法为教” 、 “以吏为师”:韩非认为“故明主之国
24、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是对法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基本概括。他认为法是人们行动的依据或准则,以使人们知法、懂法。所谓“法”是指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统治集团所颁布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政策、法令。要实施法制教育,首先须使法具有权威性,严肃性,信赏必罚,以取信于民。法制是教育的惟一内容,而实施法制教育的手段和制度便是“以吏为师。 ”第五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其思想主要反映在其学生柏拉图所著苏格拉底对话集 苏格拉底回想录之中。一、美德由教育而来:神为人安排了灵魂,并赋予其智慧。寻找智慧、发现真理不必外求,而须从自己的内心去探求
25、。对自身智慧发现的越多,就越接近真理,越接近至善。还认为美德就是知识,美德是一种智慧。认为只有有思考力的人,才是具备勇敢、节制、刚毅等美德的人。美德从何而来, “美德从教育而来。 ”强调理性思维。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而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二、 “产婆术”与启发式教学:他在教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首创了“苏格拉底问答法” ,即“产婆术” 。其依据是:感觉印象不如概念可靠,在知识的获得上,不能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的或以为知识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认为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靠自己去思考问题,即依靠自知。教育者的主要作用不是传授知识,而重在启发学生去求取知识。使
26、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而调动其求知的欲望。教育者并不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只是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引出来,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第六节 帕拉图的教育思想柏拉图是古希腊的思想家、教育家。一、教育的目的:柏拉图确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卫国者,即培养哲学家或“哲学王” 。认为,上帝用不同的材料造出金、银、铜三种不同质的人,国家的安宁取决于三个阶级各守本分。理想国的公民分成三个等级,每个人的灵魂也包括三个部分:理智、激情和欲望。在他看来,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对少数人有效,教育的主要功能不是培养,而是选拔。二、教育的内容(一)学前教育:主要是摇篮曲、儿歌及游戏、讲故事。主张从学前期起由国家对男女
27、儿童进行公共教育。(二)7 至 17、18 岁进入由国家办理的初等学校学习“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三)18 至 20 岁: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主要是意志教育阶段,内容有体育、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 。第四节 20 至 30 岁:发展智慧阶段,内容主要是四艺和辩证法。30 岁出任政府官员,5年后任国家重要官吏,再过 15 年,成为“哲学王”既最高统治者。第七节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主张是古希腊哲学家,是古希腊最博学的哲学家(前 384-前 322 年) 。一、教育的年龄阶段划分(一)教育的年龄阶段划分的理论基础: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是由质料和形式构成,两者互相对立而又不可分割。
28、认为人的灵魂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只有理性的灵魂才能认识真理。非理性灵魂是“动物灵魂”以本能、欲望、冲动等方式表现出来。在人的身上还有最低级的灵魂,主要表现在人的身体的生长和发育方面,是“植物的灵魂” 。他对人的灵魂的三个不同层级的构成了他关于教育年龄阶段划分的理论基础。越早出现的部分,所包含的形式越少,质料越多,越低级。认为应参照灵活发展的先后来实施教育和训练。 “植物灵魂”在先,故要对学生进行身体的教育;“动物灵魂”发展在后,其次应进行情感和道德品质教育;最后是“理性灵魂”的发展,因此,主要的教育任务是智育。(二)教育的年龄分期1、出生至 7 岁,幼儿教育阶段。以发展儿童身体的灵魂为主,应以
29、游戏和体育锻炼为主。应十分注意儿童的营养,应以含乳分最多的进行抚养育2、7 岁至 14 岁,学校教育时期,身体的发育仍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情感和道德的教育。这与“动物灵魂”发展占主导地位相适应。教育内容是和谐教育,核心是音乐,辅之以德、智、美、体。3、14 岁至 21 岁,学校教育的高级阶段。教育围绕理性灵魂“进行,开设纯粹思辩的学科: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等。还有科学方面的教育。二、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点:认为“质料”和“形式”是和谐地存在于人身体之中的,在人的身上,质料表现为身体,形式表现为灵魂。强调“和谐教育” ,并把和谐教育的核心定为音乐教育。认为音乐不仅对德性的修养,而且能陶治人的心灵。三
30、、 “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认为学校的学科设置包括两大类:一是“实用的”诸如物理等;二是“文雅的” 。从和谐教育出发,认为学校应设置的课程十分广泛。第八节 学记与雄辩术原理一、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作品。是世界文化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著作。是战国时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作品。(一)论教育的作用、目的及地位:关于教育的作用,首先认为教育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第一,教育是“化民成俗”的手段。第二,教育发挥着“建国君民”的作用。认为教育在个性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强调后天的学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从教育与社会稳定、个性发展的角度
31、论证了人民受教育的必要性,又从性善论出发,论证了受教育的可能性。提出了培养具有“建国君民”才能的政治人才和安分守己的“顺民”的教育目的。(二)论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1、 学制与学年设想拟定了一个与行政区划相配合的四级学校教育制度:“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把大学教育年限限定为初、高级两段,共九年。每隔一年举行一次考查。2、 大学的学校管理第一,天子亲率百官莅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第二,开学时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第三,制定严格的上课规则;实行定期的视学制度;第五,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五节 学原则和方法1、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2、故曰:教学相长也。 ”2、预时孙摩:“预” ,即未发先预之意,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具有超前性,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预防措施。 “时”即及时施教。学习和教育应抓住最佳时机,适时进行。 “孙”即按照学生的心理顺序和教育内容的逻辑顺序安排教学。 “摩”即要求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3、长善救失:作为教育者首先应了解学生的不同心性,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施教。其次,教育者还一定要全面看问题,要懂得事情总有两方面。教育者应注意培养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化为优点。4、启发诱导: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启发教学思想,并从三个方面对启发式教学提出了要求:一“道而弗牵”二“强而弗抑”三“开
33、而弗达” 。5、藏息相辅:认为课内学习与课外自学、练习应相互兼顾,互相促进,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继续和补充。二、 雄辩术原理中的教育思想昆体良是古代罗马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述的是对一位雄辩家的培养和要求,也是一部系统的教育著作,集希腊和罗马教育思想和经验之大成,是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一)教育的目的:他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演说家、雄辩家。非常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认为通过教育,每一个人都是有前途的,都有成为优秀演说家、雄辩家的希望。(二)对演说家的要求和培养:他认为,作为演说家应当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他应是人文科学
34、和自然科学上的老师。三、他必须善于运用自己的声调、手势、表情和姿态。1、及早施教:他认为教育最好从摇篮里开始。2、内容广泛的课程内容3、 教师的职业素养: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公认的有学问的人” ,是道德的典范。第三章 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重点、难点: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官学、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在各个朝代的特点;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教育特点。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度的演变一、汉代官学制度的建立(一)汉代文教政策1、汉初的文教政策:汉初实行黄老之学,与此同时也允许其他诸子思想存在与发展的文教政策。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汉武帝即位之后,董仲舒为其提供了一套符合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思
35、想政治理论,并提出了三大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选举,广取士;置明师,兴太学。 “独尊儒术” 、排斥诸子的文教政策,是封建专制社会制度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必然反映。(二)汉代的官学教育制度1、中央官学(1)太学:公元前 124 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旧博士官以经授徒的基础上,下令在都城长安设立太学。汉代在中央设太常一掌管太学的官。(2)宫邸学校:是一种设于宫庭中的学校。(3)鸿都门学校:是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招生对象多为出身低下者,内容为辞赋、小说、字画等。这客观上打破了汉代以儒经一统天下的局面,首创了专科性质的学校。2、地方学校:汉代地方行政中郡一级才有学校设立,地方学校的设
36、立早于中央官学。二、唐宋时期的官学体系的完善(一)唐宋时期的文教政策:唐朝时,尊佛重道,也重儒学,唐朝统治者非常注意维护三教的平衡。从思想发展来说,隋唐时期儒、道、佛三教已成融合之势。宋朝从赵匡胤开始便实施“重文轻武”的政策。(二)唐宋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1、唐朝的官学教育制度:(1)中央官学:儒学性质的学校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各类专科学校,有律学、书学、算学、医学等。 (2)地方学校:适应中央集权和科举的需要,按行政区划和各地管辖范围大小及人户多少,设立了京都府学、大中小都督府学、上中下州学、京县学和上中下县学等。唐朝教育发展的特点:封建等级性突出,儒学成为主体,非儒学也居
37、重要地位,学校设置形式多样化,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地方学校异常发达,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2、宋代的官学教育制度(1)中央官学:宋代的中央官学在唐代的基础上更加完善,有大学 、小学;有进行儒学的机构,也有专科学校的设立;有独立的中央官学,也有附于各行政机关的学校。(2)地方学校:宋代州、县两级均设有学校。三、明清官学制度的僵化(一)明清官学教育制度1、明朝的官学制度:明初统治者对学校教育颇为重视,强调学校教育对培养人才的作用,为此加强学校教育制度的建设。(1)中央官学:明时的中央官学主干是国子监,旁枝是宗学与武学。国子监:明王朝建立前,朱元璋便将应天府学改为国子学,定都南京后,又将其更名为国子监。
38、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北京再设国子监,就有北监和南监之分。国子监的管理人员有祭酒、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籍、典簿、掌馔等。国子监的学生统称监生,其来源有四类。国子监的教学组织分为六堂: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率性一堂为高级。国子监的学习内容以四书 、 五经为主,同时读性理大全 说苑 御制大诰 大明律等。还有习字、习射等。国子监还实行“监生历事制” 。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派到中央各部门或地方实习吏事。(2)宗学、武学:宗学是专为皇亲国戚等贵族子弟而设立的贵胄学校。武学是一种军事学校。2、地方官学:明代的地方官学亦因对学校教育的重视而较为发达。主要有:(1
39、)儒学:包括地方行政区划设立的府学、州学、县学,按军队编制设立的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都 司儒学。(2)社学:明代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儿童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社学的教师称社师,一般挑地方上有学行的长者为之。明代除上述学校外,还设有医学、阴阳学、武学等专门学校。2、清代的官学教育:清代的官学教育体系沿袭明制,也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1)中央官学:清代的中央官学以国子监为主,以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算学、俄罗斯文馆等为旁枝。国子监是全国学校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又是中央大学 ,所以它又称为国学和太学。设于清朝立国之初,分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教学。算学馆
40、和俄罗斯文馆。康熙九年即在八旗官学中挑选学生学习算学。俄罗斯文馆是清政府为培养俄语人才而设的一所俄文学校。于乾隆二十二年创办。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系为皇亲宗室、八旗子弟专门设立的贵族学校。(2)地方官学:清代的地方官学主要有依行政区划设立的府学,州学、县学,统称儒学,以及在乡间设立的社学,此外还有在地方上设立的卫学、义学等。(二)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冲击1、科举制度的沿革:隋初的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隋炀帝便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唐朝的科举取士科目大多因袭隋朝,分常科(按时举行)和制科(不定期举行) ,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主要方法是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
41、,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宋朝重文轻武,对科举制加以改进:增加殿试;从每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为防止舞弊建立锁院制度和糊名、誊录制;增加录取名额;取消吏部试。元朝科举制的变化表现在:实现民族歧视政策;放松对参考人员身份的限制;题目较容易。明朝科举制的变化表现在:将三级考试改为四级即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只有进士一科;方式主要有经书义和策论;考试规则更严格。清朝科举因袭明朝,只在科考中增加小楷一门。2、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作为一种程式化、标准化的选士制度,它使封建社会统治人才有了较为固定的来源。同时,也由于它标榜“公正” “客观” ,与学校教育相比少了门第、身份的限制,因而也扩大了其统治基础,并
42、在很大程度上消融了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科举以文取士,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知识的地位。但由于统治者常常重取士轻育士,科举制度又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障碍,学校几乎失去其育才的功能,而成为科举的附庸。第二节 中国封建社会私学的发展轨迹所谓私学是指不由政府主持、不纳入国家学校教育制度之内,由个人或社会集团主持、经营、管理的教育活动。一、先秦时期政治性的私学(一)私学兴起的原因:中国私学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原因,而首先是由于“经济下移”的结果。在西周奴隶制度下,生产资料属于国有,因而在办学形式上,则只存在官学,而无私学。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肥于公”的经济下
43、移现象。经济下移必然诱引出“政治下移” ,经济上,政治上的大变化,要求教育也随之变化,以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私学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文化学术的下移和士阶层的崛起。(二)先秦私学的特点:第一,私学在当时既是教育团体,也是政治和学术的派别。第二,私学教育尚未形成正规的制度。第三,每一家私学均有自己的特点。第四,关注教育的政治功能。二、汉代私学的恢复和发展(一)汉代私学的种类:到汉代,私学有了恢复和发展。其种类分书馆、经馆两种。书馆是属于蒙学性质的教育。儿童一般八岁入学。其前期主要从事识字和书写教育。书馆教育的第二阶段虽然继续关注读写训练,但其重心已经转移为儒家基础教育,教材主要是孝经 论语经馆
44、是汉代私学的专经学习阶段,程度相当于太学。开设者多为当时的名师大儒。(二)汉代私学教育发展的特点:第一,汉代统治者积极鼓励私学的发展,私学的规模和招生范围空前扩大。第二,在汉代统治者的“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指导下,儒学成为私学的主要教育内容。第三,汉代私学有了较为固定的场所,并有明显的程度划分。第四,由于某些私学人数众多,在教学中还出现了以高足弟子转相教授弟子的“导生式”的教学方式。三、唐宋时期私学的兴盛(一)蒙学:1、是以未成年孩童为教育对象的启蒙教育,犹如今日的“小学” 。自唐宋以后,我国蒙学开始进入发展兴盛时期。2、蒙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重视蒙学教育在人的一生中的基础作用,强调时时、处处
45、严格要求自己;重视用学规 、 学则之类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学习的积极性。3、蒙学教材:唐宋时期的教材有千字文 ,唐时的太公家教 ,宋时的三字经 百家姓 童蒙训 少仪外传等。最为流行的是千字文 三字经 百家姓 。(二)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机构主要是书院。1、书院的起源:以教学活动为主的书院出现在唐代后期,在五代时期得到发展。书院的兴盛在宋代。以讲学为主的书院的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官学的衰废为书院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二是书院的产生与社会经济基础新格局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是禅林制度的影响。禅林即僧徒聚集的寺院。书院初兴之时,参照了寺院的模式。2、
46、宋代书院发展概况:北宋时期最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书、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南宋时期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整个宋代建立的书院共173 所,南宋时期的占 136 所。其发达的原因有:一是南宋官学的衰落;二是科举制度的腐败;三是理学的发展;四是名师大儒在书院讲学,为书院树立了威信。五是南宋印刷业的发展为书院的发达提供了有利条件。3、书院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1)书院的组织管理:早期书院在组织管理上非常简单,通常由书院负责人兼组织管理和日常教学。随着书院的发展,组织机构也得到扩大,较大的书院管理人员达 11 类:主洞;副讲;堂长;管干一人、副管干二人;典谒二人;经长五人
47、;学长七人;引赞二人等。(2)书院的教学活动:早期书院继承我国私学的传统,采取对外开放的方针。奉行独立性和研究性的办学精神。在教学的方式方面,书院采取自修问难和讲演论辩相结合的办法。(3)书院的德育工作: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措施一是通过订立学规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规范,二是通过祭祀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书院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在我国存在了近千年,到 1901 年书院改学堂才结束其历史使命。四、元明清时期私学的兴盛(一)蒙学的兴盛:开办形式多样、种类齐全、设置区域广泛是这个时期私学性质的蒙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蒙学教育机构主要有私塾、社学、族学和义学等四类。社学是一种得到国家政
48、策鼓励,而由民间利用冬闲时期多设于乡村的特殊类型的学校。义学是由官方和社会个人捐献而设立的一种免费的蒙学教育机构。(二)书院的发展1、元代的书院:元代统治者对教育异常重视,对书院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书院在数量上得到很大的发展。元时全国有书院 400 余所。2、明代的书院:明代的书院发展极不正常。初期,统治者对学校教育极为重视,并采取措施强化学校的育才和选才的功能,使书院几处沉寂状态。至宪宗成化年间得以发展,到世宗嘉靖年间达到鼎盛。明代书院达 1200 余所。3、清代书院:清初,统治者害怕书院传播反清复明的思想,对书院采取了抑制政策,因此书院处于沉寂状态。后来变消极的抑制为积极的举办,并加强控制
49、。教育内容必须信守程朱理学。此时书院已完全失去了其早期的生气而演变成为官学。第三节 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教育在西欧,从公元 5 世纪(476 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到 14 世纪上半叶为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称中世纪。中世纪是基督教统治时期,教育同样被宗教所控制。浓厚的宗教性是中世纪教育的重要特征。一、基督教对学校教育的控制(一)基督教概述:作为西欧封建社会中世纪精神支柱的基督教,是由犹太教演变而来的。(二)基督教控制下的学校教育:西欧中世纪,在基督教会控制下的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教区学校三种。僧院学校是基督修道主义的产物。分两类:一是培养基督教神职人员的内学,一是学成之后还俗的外学。大教堂学校设置在主教所在地,学业程度类同于僧院学校,教学内容繁杂。教区学校主要设置在村落中,由牧师充任教师。二、封建领主的骑士教育:骑士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因而并没有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对骑士的教育主要在生活和社交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