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外教育简史笔记整理.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3007781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简史笔记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外教育简史笔记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外教育简史笔记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外教育简史笔记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外教育简史笔记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外教育简史笔记整理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lhd- 整理分享一。填空题 9 g背景板-北京白癜风医院 q7 i3 t7 T: F C+ F1 N1、学记来源于(礼记,)一书。1 北京7 j; x+ I+ 9 s5 ?2、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的是(荀子)。3、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4、古代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 , 6 T F6、由周敦颐提出,经二程发展,最后由朱熹完成的儒学理论史称 (程朱理学)。7、朱子读书法六条目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8、 明清科举考试采用的十分教

2、条的形式的文体是(八股文)。9、我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大体经历三个阶段: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直至清末的科举制。 10、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详细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 s0 * h: y4 ; c3 B) d0 n6 u11、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最早的洋学堂,是(1862)年在北京创办的,隶属于总理衙门。12、 提出“产婆术”的古希腊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3、 柏拉图的代表作是:(理想国)。 6 q4 e! g% n: S14、卢梭的主要教育著作是(爱弥尔) W+ X* K r20、1833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提案(“教育补助金案”),以资助发展教育,表

3、明国家控制教育开始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名词解释 2 V“ u) G! O5 i$ I* c) M01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02 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J% P# J+ “ I) ?; e5 W Q5 k$ o1、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2、三大文教政策:1.“推明孔氏,抑黔百家”。2.兴太学以养士。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3、墨子:墨翟。宋国人,一说鲁国

4、人。约在公元前 468 年到公元前376 年间。基本上生活、活动在战国初年。4、存天理、灭人欲:是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说的“天理” ,是指以“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所说的“人欲” ,则是指“心”的毛病,是为“嗜欲所迷”的心。要实现道德教育“存天理、灭人欲” 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进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这是朱熹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5、劝学篇:是张之洞洋务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著作。1898 年维新运动高涨之时,张之洞出版了劝学篇,系统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教育思想。劝学篇 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正,“以正人心”,专讲“中学”,共

5、9 篇;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专讲“西学”,共 15 篇。张之洞深感当时中国封建统治不稳固,人心浮动,整个社会出现了“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的变局。在这种危境中,中国亟图自保,即要保国保教保种。基于这种出发点,兴学办教育就必须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m/ D1 Q3 o3 m/ c# U6、学而优则仕: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重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管的资格。8、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他着重阐明“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因此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 j! h“ L%

6、 J 3 Z3 W“ g4 % r+ 9、五项竞技:斯巴达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治国的最主要的工具。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是通过军事体育训练将氏族贵族子第培养成为体格强壮的武士。因此,儿童一出生就要接受严格的体格检查,凡身体孱弱畸形的即被舍弃。检视合格的儿童则由父母代替国家抚养至 7 岁。718 岁,男童被送往国家教育机构,过半军营式生活。在这段期间,他们要接受单调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政治道德灌输和严酷的身心磨练,以形成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品格。其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 ”,即: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此外,骑马、游泳、作战游戏、击剑和唱战歌也是未来军人必须学习的。斯巴达的军事

7、体育训练非常严格,各个项目都必须达到一定要求才能终止。 9 Z5 _/ |0 R2 r a8 W. W9 g10、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早期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家庭教育形式,学习内容以“骑士七技” 为主,轻视读书、写字、计算等文化知识,以灌输服从与效忠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手段来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 11、论雄辩家:是西塞罗论述教育的主要著作,发表与公元前55年,在此书中,他谈论了一个演说家岁必须的学问和应该具有的品格。论雄辩家是以对话形式写的。在书中,西塞罗虚构了克拉苏在罗马郊外塔斯克勒姆的别墅的一次聚会。来参加聚会的人对有关雄辩家、雄辩术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西塞罗在

8、论雄辩家一书中详细阐述了雄辩家的教育思想。他认为雄辩家应该是一个就目前的任何问题都能按规定的模式,脱离讲稿,拌以恰当的姿势,得体而审慎地进行演讲的人。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就在于培养这样的雄辩家,而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是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一个雄辩家不仅要能言善辩,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多方面的素养。12、导生制:又称兰卡斯特贝尔制,是指由教师对学生中年龄大、成绩好的施教,而后由他们任导生,转教其他的学生代替教师的职责。这种制度节省师资、花费少,在英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学生、班级之间进

9、行竞争。但它不能给儿童以系统、充分的知识,也有机械、生硬的毛病,只注重学生的外部动机,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实行体罚,所以只能满足民众对低水平初等教育的要求,不可能适用于各种程度的教育。“ / 1 / _# S1 S13、公学:也是一种文法学校,最初是因为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教学目的又在于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而得名,实际上它是一种私立学校。主要进行古典文科教学,很快发展为只限上层社会子弟才能入学,教育目的实际表现为培养未来的、具有特权的官吏和统治阶层人物。14、杜威: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哲学、心理学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与著述工作。他一生积极投

10、身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其思想是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实验结合的过程中孕育成熟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以其独特的创见和精深的思想对美国乃至现代世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被誉为“哲学家们的哲学家”,“美国人的顾问、导师和良心”,“ 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15、费里法案:1881 年 1882 年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教育法,它是后来在法国历史上实施最久的教育法。% Z X+ _6 M3 _费里教育法规定,儿童 6 岁入学,初等教育为义务教育,实施初等教育的小学和实施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母亲学校都是免费的;废除1850

11、年通过的法卢法案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和公民教育课等。概括起来说,费里教育法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为近百年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 简答题 / p* t5 9 ?# # l7 u z T1、简述汉代独尊儒术的政策。汉武帝继位后,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统治阶级进一步谋求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为此,曾几次诏贤良议政,最后肯定了董仲舒、公孙弘等儒生的建议,确认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学派所宣扬的诗、书、礼、易、春秋等典籍被尊崇为“经”,不仅学校以经学为教材,实行“尊孔读经”;而

12、且皇帝为倡导研究经学,往往亲自召集经学讨论会。儒家学说思想之所以能取得独尊的地位,除了当时客观需要的原因外,也还有其自身的原因。这就是儒家在政治上宣扬贵秩序、扶阳抑阴、尊君抑民;在经济上鼓吹先富后教、为民制产、强本节用。: X# / g: X6 “ n q(2)教会教育是中世纪教育的主干,封建主的世俗教育是中世纪教育的的另一方面。(3)基督教教会控制下的教育设施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等三种。* u6 e% w( o f6 (4)世俗教育主要有宫廷学校教育和骑士教育。8 e8 J4 K9 y7 h7 T% U特征:教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以宗教神学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教育内容侧重七

13、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但宗教神学是全部学科的王冠,七艺是为解释宗教神学服务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僧侣,教育权被教会所把持。(待续。)9、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p10010、洪堡德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64_p655 d“ I) Q7 U7 Q5 j; x四、论述题! c( u w. F; Q2 a/ S1、蔡元培的北大之改革 5 , o8 U I6 L! U7 T2 q答:1916 年 12 月蔡元培本任命为北大校长,对北大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1)改革学生的观念。(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忍心的教员。3 N/

14、i- i# ?7 r* y7 z E. t) 1 L(3)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p“ U( p9 c% a8 M$ / Z8 z(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1)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c( M D. F* L4 H; )U5 x(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e“ g5 . z e+ C(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K0 n) e) V, s8 2、评析民初教育改革* U9 0 ) r H8 s0 G4 M ; W答:辛亥革命成功后,成立 【中央教育部】,蔡

15、元培任教育总长,立即着手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公布 【新教育宗旨】内容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为培养共和国的国民,除颁布教育宗旨、制订学校系统以外,还对清末的课程内容进行一番改造。1912 年 9-10 月,先后公布了小学、中学、师范、专门及大学校令。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同清末相比,无论是在废除男女教育不平等,废止中小学读经讲经,取消大学经学科,还是在缩短学制年限、加强自然科学和实业教育等方面,都取碍了历支性的进步。这对根深蒂固的封建教育制度,无疑是个很大的冲击。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很大的促进。. c“ n8 0

16、d: + P, l* c8 6 j3、结合柏拉图的国家化的教育思想,谈谈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p244、评析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特点 p2194 G) S0 Z: F0 G3 W9 y, |5、评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p2204 6 Z9 c4 c; c3 S9 M5 I二一、填空1、1922 年制定的“新学制”,也称为(“壬戌学制” )。2、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主张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3 C7 _, s5 * z( _/ r. r3、 壬子学制于(1912)年公布实行? 4、中华职业教育社主要领导人是(黄炎培)。5、实施“四大教育”问题上,晏阳初

17、提出运用的三大方式是(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8 T M$ s- n f2 c6 8 E1 V s18、 日本规定全体国民接受 9 年义务教育的法令是(教育基本法)。 19、英国国会于 1870 年正式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3 h) F0 U( s: W. - ( 二、名词解释 3 C, p9 T+ u* h7 L2 x% |2 _# V% O5 r1、爱国女学:1902 年春,是中国教育会蔡元培、蒋观云所创办的女子革命学校。先由蒋任经理,后由蔡元培接任。办学方针“不取贤妻良母主义”,而“ 欲造成虚无党一派之女子”为目

18、的。爱国女学于年幼班授予普通知识,年长班则开设法国革命史、俄国虚无党主义,尤其注重化学课的学习。在亥革命时期,爱国女学校的学生“多有从事于南京之役者”,对当时的革命运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梁漱冥:在教育史的贡献是乡村教育理论和实验,乡村教育是他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山东省办乡村学校,课程有各校共有的课程和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他的乡村建设理论和乡村教育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改造中国农村来改造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在探索拯救中国的第三条道路。他的乡村建设理论是一场不成功的实践。* N6 V1 S6 R + F2 Y2 |0 i; t3、启发诱导:是孔子关于教师

19、如何教的方法问题。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孔子强调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第一层意思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否则,越殂代疱,搞填鸭式,满堂灌,代替思考和表达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孔子强调启发教学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启发诱导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孔子善于启发诱导,获得弟子对他的称赞:“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E, l: ; F; X9 p3 H! F4 l3 g4、退

20、款兴学 :20 世纪初,由于美国实行排斥华工政策,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国沿海各地爆发了广泛的抵制美货运动,对美实行经济制裁。美国感到以武力镇压不能征服中国,就改弦更张。美国国会在 1908 年通过一项“ 退还庚子赔款” 的法案,要求利用这笔八国联军掠夺的赔款,诱使清朝政府选派留学生,并在北京开办一所学堂,名为“清华留美预备校”。法案通过后,立即照会清朝政府,要求从 1909 年开始,4 年之内每年派 100 名学生赴美留学,从第 5年起,每年不得少于 50 名,直到“赔款” 退清为止。美国这一招,形式上是帮助中国兴学,而实质是妄图培植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清政府按照美国的要求,为执行“退款

21、兴学”的计划,于 1909 年 6 月专设了游美学务处,负责考选学生出国留学,并于 1911 年在北京建立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24 年改为清华大学)。这所学校从开办到1929 年留美预备部结束,共计派送留美生 1279 人。对于美国这个“退款兴学”的侵略阴谋,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也纷纷效尤。5 4 _; P5 J$ ! _2 H5、性善论:关于人性,孟子认为人天生是善的。在战国时期,不同的学派对人性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荀子主张性恶,告子人为人性不善不恶,而孟子主张性善。+ T$ Z4 G: O4 B _(3)论变科举,兴学校:梁启超针对中国的落后状况,积极主张变科举,兴学校。他在论科举中,还提出

22、了改革科举的具体方案,他说有上、中、下三策。“ S. : f! G0 L* 9 R对此三策,他申明“由上策者强,由中策者安,由下策者存”。如果固守弊制,则将坐以待亡,是与时相背的愚蠢表现。为实现废除科举,“合科举于学校”的“上策”,梁启超积极提倡兴办学校。(4)论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开创者。1896 年,他撰写论师范一文,专门论述师范教育问题。他认为师范教育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梁启超也很重视女子教育,他从“男女平权”的观点出发,积极提倡兴办女学。1896年,他发表了论女学一文,论述了发展女子教育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关于女子教育的系统看法。6 X! y! L7

23、 W2 H5 S1 w2 w$ u意义:梁启超的这些主张,对当时封建意识非常浓重的中国来说,确实起了巨大的改变风气思想先导的作用,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梁启超功不可没。4 + q4 P 答:: o r“以艺学为附庸”就是要求把艺学放在次于政学的地位。所谓艺学就是指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也就是当时所说的“格致之学”。为什么要把艺学放在次于政学的地位呢?梁启超认为如果国家有了政才,而无艺才,执政者可以振兴艺事,甚至也可以借才而用,因为政才可以指挥艺才。相反,国家只有艺才,没有政才,则国家没有管理之才,艺才再多也不知怎样用。在梁启超看来,中国当时急需的人才是政才而不

24、是艺才,艺才再多也不能解决挽救国家危亡的问题。“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从推动变法运动的需要出发,对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它要求教育要把培养政才放在首位,其目的就是要用这种政才取代封建官吏,从而改变官吏的政治素质,达到变法图强的目的。)6、简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和特征 p222# P0 P+ v! F0 h: S2 K+ J( F7、简述法国统一学校运动的产生及其意义 p88(p220)5 ) D 10、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些大的教育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p114-p116四、论述题1、科举制对后来的封建教育有何重大影响?p168) X7 j(

25、q( O, U/ h8 h7 其次,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准备参加科举,因此,学校便逐渐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科举考试的内容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科举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科举考试的方法也是校内考核学生成绩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比如科举注重帖经、墨义,学校也采用帖经、墨义的方法考学生。科举注重策论和诗赋,学校则也考策论和诗赋。结果导致学生只注意背诵经典章句,善辞赋而少实学,应试能力强,任事能力差,这是对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科举考试也促进了学校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考试方法的多样化。) ?4 Y“ ?* F“ w, s

26、% G“ d科举制对学校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2、梁漱溟的教育思想(p452_p455)7 : ? H3 m“ - # A(2)“社会即学校”在陶行知看来,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即主张以人民大众的生活场所为教育的场所,让整个社会都成为人民大众的学校。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主张,所强调的是扩大学校的教育范围、对象和学习的内容,让人民大众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要以生活作为学校的中心内容;反对的是脱离社会生活的“死学校”,而不是主张取消学校。& y8 u J$ j6 G. a(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其形成过程经历了“改教授法为教学法”、“教学合一”、“教学做合一”三个阶段。其中“教学合一”有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对 “教学做合一”的形成有直接影响。2 n& S% |- r8 n(二)论师范教育价值 : 陶行知确认: “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