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濮阳市油田六中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初四 年级 历史 试卷 命题人霍秀云(试题共 4 页 25 题 考试用时 50 分钟 总分 50 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20 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第二页的答题卡内。 ) 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请问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这里的“深渊”指什么?A1894 年 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 B1895 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2、建社会C1894 年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1895 年 列强获得了在华投资设厂的特权220 世纪前 20 年是中国革命史上跌宕起伏的时期,在这 20 年中,可以称得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华民国成立 五四运动 红军长征A B C D31921-1949 年,中国共产党奋斗了 28 年。 “日出东方” “星星之火” “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 “日出东方”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 D七届二中全会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抗争、探索和发展的历史。如果把 189
3、8年、1911 年、1915 年、1927 年放在中国近代年代尺上,那么该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A中国近代屈辱史 B中国近代抗争史 C中国近代探索史 D中国近代发展史5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魏源的“师夷长技”与鸦片战争B严复的“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与戊戌变法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辛丑条约D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两个凡是”6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下列与抗击日本侵略有关的人物和战役搭配正确的是邓世昌和威海卫战役 康有为和甲午中日战争彭德怀和百团大战 李宗仁和台儿庄战役A B C D7民国三十四年,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的主题应该是A创建红色革命
4、根据地 B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D下达向全国进军的命令8 “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和“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分别是辛亥革命 抗日战争胜利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A B C D9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国民党革命的主要进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10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某一阶段发展示意图。产生该现象的国际原因是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投资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D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1某电视剧中出现了以下
5、的场景,你认为其中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1909 年,一个上海青年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他听到大街上游行的学生在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在报纸上看到京张铁路通车的消息。 在京师大学堂门前拍照留念。A B C D12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到:“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 ”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A西藏解放 B抗美援朝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13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 20世纪 50 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
6、争 C. 抗美援朝 D. 镇压反革命座号题号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分21 22 23 24 25得分 学校:濮阳市油田六中 班级 姓名考场 214右图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 图(单位: %)其中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 约为 1:9。以下选项,与之无关的是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险 C体现了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D有利于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15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八届二中全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16邓小平
7、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17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是 A设置驻藏大臣 B实行金瓶掣签制度C实行西部大开发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8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的发展战略是A阳光工程 B863 计划 C希望工程 D科教兴国19下列体现改革开放后我党关注民生的做法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城镇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8、A B C D20同学们认为,学习中国现代史的收获有认识到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曲折漫长的历程了解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掌握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知识明白了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A B C D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得分第二部 分 非选择题(共五大题,30 分)21读图题:(7 分)某同学精心收集了一些珍贵图片,重温历史,向祖国母亲致敬。请你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 题。图一 鸦片战争 图二 图三3 学校:濮阳市油田六中 班级 姓名考场 图四 图五 图六中华民族
9、复兴之路(1)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进程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分)(2)图三反映的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1 分)(3)图四是乔冠华率新中国代表团参加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时开怀大笑的场景。在这次会议中,新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1 分)图四与图三相比,中国的外交局面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 分)(4) 如今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1 分)(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1 分)22(5 分)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美、日等国强大的原
10、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 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起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改革,在经济、外交、国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回答:(1)列举近代我国“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的一例。(1 分)(2)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创新,推行什么外交政策?(1 分)(3)在解决遗留的历史问题上,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我国创新地实行什么方针政策?(1 分)哪些成功的实践证明了该项方针的正确性?请举一例。 (1 分)(4)根据材料,说明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 (1 分)23(6
11、 分)每个杰出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行动谱写了人生的华章,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时代伟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把下列问题补充完整。人物图像图一 图二图三历史功绩 (1)(1 分) 领导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2)(1 分)共同追求 (3)(1 分)4【平凡的伟大】图一 图二 图三(4)照例句仿写。如图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图二:_ (1 分) 图三:_(1 分)(5)从上述历史人物的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精神?(1 分)24(6 分)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
12、下列任务。材料一:19501954 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1 分)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1 分)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1 分)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 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
13、策是什么?(1 分)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1 分)(4)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1 分)25(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5 学校:濮阳市油田六中 班级 姓名考场 图一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场 图二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材料二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 什么不让我讲话? 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批斗中的刘少奇材料三 民主和法制,这 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
14、 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邓小平(1)据材料一,指出这两次会议分别为新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做出了怎样的贡献?(1 分)(2)材料二中,刘少奇在文革中被批斗时的这番话,反映了当时的民主法制进程出现了什么状况?(1 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如何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2 分)(4)综合上述新中国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历程,你有何感想?(1 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BACB 6-10CCBCD 11-15CACDB 16-20ADDDB21(7 分)(1)图一: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15、社会。(1 分)图二: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1 分)(2)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始.。(1 分)(3)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 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1 分)(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 分)6(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中共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其中一条即可得 1 分)(1 分)22 (
16、5 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1 分 答出其中任意一例即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 分)一国两制方针。 (1 分)香港或澳门回归祖国(1 分)寻找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体制创新;向发达国家学习等。 (1 分)23、(6 分)(1)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 分) (2)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或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分) (3)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 分) (4) 图二: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图三:两弹元勋邓稼先(2 分)(
17、5)热爱祖国、勇于肩负时代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合理即可得 1 分)24 (6 分)(1)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完成。(2 分) (2)三大改造。 (1 分)(3)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1 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分)(4)改革创新才能使国家富强。 (或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言之有理即可) (1 分)25(6 分) (1)图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了共同纲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前,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是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良好开端。 (1 分) 图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大法。 (1 分) (2)反映了当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破坏。 (1 分) (3)平反冤假错案; 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先后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民法通则等一系列法律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 分)(4)任何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过程,法律制度和民主实现程度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应该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等。 (合理答案即可得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