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藏族民间舞蹈牛背摇篮中国藏族三人舞 编导:苏自红、色尕 首演于 1997 年 获奖情况:1997 年获第七届“孔雀杯” 少数民族舞蹈比赛大奖;1998 年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作品银奖。背景资料:舞蹈以西藏“卓”的舞蹈语汇为基础,通过展示姑娘与牦牛这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情景,从而表现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这个民族独特的生存状态、生活情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蒙古族民间舞蹈蒙古人中国蒙古族女子独舞 编导:巴图、敖登格日勒 表演者:敖登格日勒 首演:1993 年北京音乐:腾格尔 敖登格日勒敖登格日勒,1957 年生于内蒙古,蒙古族。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一级演员,曾经主演舞剧达
2、那巴拉 、 蒙古源流等。曾举办个人舞蹈晚会,曾获得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创作一等奖,第四届全国“桃李杯” 舞蹈比赛优秀剧目奖、园丁奖。 蒙古人即其代表作。中国傣族民间舞蹈雀之灵中国傣族舞女子独舞 编导及表演:杨丽萍 首演:1986 年 获奖情况:1986 年在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1994 年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 杨丽萍:云南大理人,白族。从小受到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熏陶,表现出良好的舞蹈天赋。1979 年在全国庆祝建国 30 周年献礼演出活动中,在大型舞剧召树屯与楠木诺娜中扮演孔雀公主获得表演一等奖。1986 年演出雀之灵获得成功后声誉鹊
3、起,先后多次去泰国、新加坡、缅甸、菲律宾等国访问演出,受到广泛欢迎。后又演出了“杨丽萍舞蹈晚会” ,作品有:雀之灵 、 猎中情 、 雨丝 、火等。第二节 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定名,是欧阳予倩先生在 1950 年首次提出的,后得到舞蹈界人士的认同并广为流传,最后被确定。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1、圆形的艺术 、形神兼备的艺术 、刚柔相济的艺术 中国古典舞女子群舞踏歌 编导:孙颖孙颖长期从事中国古典舞的研究和教学,曾执教于北京舞蹈学院史论系。他在逆境中潜心研究汉代舞蹈,搜集和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并立志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体现在舞台上。 编导:孙颖孙颖长
4、期从事中国古典舞的研究和教学,曾执教于北京舞蹈学院史论系。他在逆境中潜心研究汉代舞蹈,搜集和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并立志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体现在舞台上。 舞蹈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的舞蹈文物,1973 年出土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中,是一副距今000 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们进行舞蹈活动的原始舞蹈形象,是迄今为止出土文物中可以确定年代的最古老的一副原始舞蹈图。它是我国原始社会舞蹈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中国古典舞男子独舞醉鼓 编导:邓林 表演:黄豆豆 首演:1994 年全国第四届“桃李杯” 舞蹈比赛 获奖情况:1994 年全国第四届“桃李杯” 比赛中,表
5、演获男子少年甲组第一名;1995 年第三届全国舞蹈(单、双、三)比赛中获编导奖、表演一等奖。 背景介绍:此舞表现的是一位为艺术“付出很多,而得到很少”的民间腰鼓艺人在酒醉之后流露真情 对艺术至真至诚,难以割舍的爱。中国古典舞女子独舞扇舞丹青 编导:佟睿睿 音乐:根据民族古典乐曲高山流水改编 舞蹈服装:韩春启 首演时间:2000 年首演地点:北京首演团体:北京舞蹈学院首演演员:邹亚童修改稿首演演员:王亚彬获奖情况:2001 年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获表演一等奖;第二届 CCTV 电视舞蹈大赛民族舞金奖,并在“CCTV 电视舞蹈作品展播评选”中获最佳电视舞蹈作品、最佳导演、最佳电视摄像、最
6、佳电视美术设计 4 个奖项;第三届中国舞蹈“ 荷花奖”金奖。 【创作背景】 古典舞扇舞丹青的雏形是 96 级中国舞编导班的毕业晚会上的一段古典舞身韵表演,虽然只有一分多钟,但一向喜欢玩扇的佟睿睿把这一普通的传统道具挥舞得“似扇非扇”、 “似剑非剑 ”,表现出来的艺术意象是“画中有舞”、 “舞中有画”,这正好被古典舞系老师慧眼所识,又恰逢“桃李杯” 比赛在即,于是把小小的身韵性扇舞扩展、创作成一个参赛作品,由古典舞系大专班最优秀的学生邹亚童表演。此外, “文舞双全”的唐满城教授给它取名为扇舞丹青 ,给舞蹈一个文化的定位、为舞蹈加上“点睛一笔”。由于作品尚存不足,此舞蹈没能获大奖,但在舞蹈界是“小
7、荷刚露尖尖角”,已引起舞蹈专家们的关注,有了较大的影响。之后,编导经过不断的修改,给表演者更大的再创作的表演空问,充分地调动舞蹈肢体的表现力,透过扇子的舞动,实现舞蹈艺术构想,寻找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挖掘其蕴藏在中国传统书法、古典舞中的独特韵味。在王亚彬和编导默契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下,作品日趋完善,接近完美。 扇舞丹青借用一把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动态地展现了“纸上的舞蹈” ,可谓文治“舞” 功。作品通过表演者似飞腾狂草、像描画丹青般的一招一式的精彩表演,在整个的舞台空间,塑造出一种古雅、端庄,充满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体态形象,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
8、剑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熔于一炉,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中达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高远的意境。它既具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又有不设不施的自然美,这不但是舞蹈艺术所崇尚的,而且是中国人一直所追求的高级审美境界,由此舞蹈扇舞丹青无愧为雅俗共赏、赏心悦目,令观众目不转睛的“墨舞” 精品。舞蹈胭脂扣欣赏 演员:刘岩 舞蹈龙之印欣赏 演员:董华兴舞蹈书韵欣赏 演员:王磊第四章 中国芭蕾舞名作鉴赏 中国芭蕾舞的发展概况:中国的芭蕾舞是由戴爱莲先生在英国学成后回国介绍给国内观众的。1954 年北京舞蹈学院的成立,正式宣告了中国芭蕾舞的诞生,从此芭蕾艺术得到了蓬
9、勃的发展,并逐渐为我国广大人民所接受、所喜爱。1958 年上演的经典舞剧天鹅湖 ,是中国芭蕾舞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一、芭蕾释义 芭蕾一词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来源于意大利语“Ballo(跳舞)”,经过 4 个多世纪演变而形成一套动作体系完整规范,艺术形式独特的舞蹈品种,是世界舞蹈艺术舞台上的一朵奇葩。在漫长的 50 发展史的各个时期,人们通常根据芭蕾在不同历史时期阶段中的具体内涵,将它释义成七种形式,即七种译名:纯粹音译上的芭蕾芭蕾舞芭蕾舞剧舞剧舞蹈芭蕾舞团芭蕾音乐 二、风格特征: 芭蕾的四大审美原则: 开、绷、直、立 开 指的是芭蕾舞者们不分男女,均需要 从肩、胸、胯、膝、踝五大关
10、节部位左右对称地向外打开,尤其是两脚应该向外打开 180 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舞者肢体原有的线条并去占有舞台原本有限的空间,提高身体在运动中的平衡能力并展现最初芭蕾舞者们所形成且延续至今的贵族气度。 绷指是腿脚上的膝关节,以及脊椎和颈椎诸关节。唯有通过“绷”才能达到一种放射性效果,使舞者将肢体放射到舞台空间中去,有效延长肢体原有的线条,也只有通过绷才能将肢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能量向身体的中心垂线凝聚,产生上升的动势,达到轻盈飘逸的效果。但“绷”绝对不意味着骨骼、韧带和肌肉的“僵” 。 直指的是芭蕾舞者不分男女,均需要使背部像门板似的向上挺直,大有中国古人所追求的“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的
11、行为准则之境界。芭蕾舞是一种直线的艺术,它在舞台上的运动轨迹大多也是直线的,并且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常常是直的,因而它的后背起立能力及旋转的垂直感非常突出。 立指的是芭蕾舞都者不分男女,均需要使头颈、躯干和四肢作为一个整体,像古典的宫殿似地傲然挺立,气宇轩昂。这样可以空出芭蕾生来具有的贵族气度,并且使整个身体的能量内聚,重心上提,以便在较高的空间层面上发射能量,产生更加显赫的空间占有感。 红色娘子军是三幕六场中国芭蕾舞剧,首演于 1964 年 9 月在北京,由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演出。本剧是根据梁信同名电影剧本改编、创作的,是在周恩来总理提出的“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 的文艺改革的号召下编演
12、成功的芭蕾舞剧。此剧获得了 1994 年的“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 ”金像奖。 白毛女是中国八场芭蕾舞剧,首演于 1965 年上海市舞蹈学校于 上海之春。 本剧是依据著名歌剧白毛女改编、创作的,是在周恩来总理提出的“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文艺改革的号召下编演成功的又一部中国芭蕾舞剧。第五章 外国芭蕾舞名作鉴赏主要内容:外国芭蕾舞的发展概况、风格特点 一、芭蕾的起源、学派及各自特点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鼎盛于俄国,最终从俄国走向世界。先后形成了意大利、法兰西、俄罗斯、丹麦、英国、美国等学派。 意大利:华丽 法兰西:妩媚 俄罗斯:雄浑 丹麦:精巧 二、关于芭蕾发展史的时期划分:
13、芭蕾史通常划分的阶段:文艺复兴 早期芭蕾 浪漫芭蕾 古典芭蕾 现代芭蕾当代芭蕾第六章 “古典芭蕾”时期的芭蕾舞作品欣赏“古典芭蕾”时期的三大芭蕾舞剧之一的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 1、 天鹅湖的背景资料:1877 年 3 月 4 日,在莫斯科大剧院推出了由奥地利芭蕾大师文策尔莱辛格尔编排的天鹅湖 ,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版本天鹅湖 ,首演失败。1894 年由列夫依万诺夫单独编导及公演了天鹅湖二幕。1895 年的 1 月 27 日,在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推出了由法国芭蕾大师佩蒂帕和他的弟子依万诺夫编导的天鹅湖首演,这一版本演出获得空前成功,流传至今,成为古典芭蕾经典代表作之一。 2、 天鹅湖的审美结构
14、: 天鹅湖的各个场景都向人们展示了芭蕾的特有之美,尤其是以超现实的场景湖畔,构成了芭蕾中的精品,给人塑造了自然的场景。 天鹅湖展现了情感美、情操美,即人格美、理想美,这种审美主题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达到了观众与角色心灵的震撼与共鸣。 天鹅湖是以坚贞爱情最终战胜邪恶势力为主题的证据,但悲剧因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天鹅湖作者在人性的张扬上遵循人们的心路,舞剧中富于诗意和贴切的处理,将舞剧主题的阐述增加了力度。 3、评价: 从它的风格与传统的关系看:白色的基调继承并发扬了浪漫芭蕾中仙女和吉赛尔轻盈向上的动感和灵珑剔透的属性。 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看:王子和白天鹅之间的纯真爱情在单纯透明的白色基
15、调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使观众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 从舞段的设计与表演看:白色的基调使白天鹅双人舞雍容华贵、超凡脱俗,使得四小天鹅舞单纯轻丽、活泼可爱,使得三大天鹅舞高洁挺拔、舒展大方,使得天鹅群舞整齐化一、仙气荡漾,使得整个舞蹈诗意浓郁、一气呵成。 全剧中最难忘的最具审美享受的就是著名的天鹅湖二幕 本剧的作曲家:柴诃夫斯基(1840-1893) 俄国作曲家,三大舞剧的音乐,他的音乐经受百年考验,是彻底改变芭蕾音乐面貌的俄罗斯作曲家。1876 年,他采取了交响乐作曲的原则创作了舞剧天鹅湖 ,把舞剧音乐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音乐中包含着深遂的意境,流露着真挚而含蓄的情感,渗透了精深的人生哲理,
16、成为编导和演员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作为柴诃夫斯基代表作品天鹅湖 ,它体现了人文思想的深度刻画。浪漫芭蕾时期作品海盗 首演于 1856 年,由巴黎歌剧院演出,编剧:圣乔治、马季利耶,作曲:亚当,编导:马季利耶。1858 年佩罗把这部舞剧搬上了俄国舞台,这次重排是以马季利耶原版本为基础,增加了一些舞蹈,其中有一段 Pas d esclave(奴隶之舞) ,是由彼季帕选用奥尔登堡斯基的音乐排演的,后来成为世界的芭蕾精品之一。 三幕五场舞剧海盗根据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同名长诗改编。 剧情:希腊姑娘米多拉被海盗康拉德一伙从奴隶市场劫走。康拉德爱上了她并与她成亲。奴隶贩子阿赫麦德利用诡计将她重新劫回,卖给
17、土耳其总督赛伊德。康拉德带领弟兄乔装潜入总督的大船,救出米多拉。但在返回途中,他们的船遇险沉没,被人救起,到达大海对岸。 这部舞剧在欧洲舞台上早已停演,但它却成了俄国的保留剧目。1858 年佩罗把它移植过来以后,彼季帕、戈尔斯基等人多次修改重排这部舞剧。欣赏 著名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 大河之舞是一部结合爱尔兰舞蹈、音乐与歌曲的艺术盛宴。它成功地发扬了爱尔兰舞蹈的精华,特别是具有爱尔兰民族特色的踢踏舞步与优美舞姿,同时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看后使人为之动容! 大河之舞中的踢踏舞聚集了所有踢踏舞的流派,爱尔兰踢踏舞、美国黑人踢踏舞、百老汇踢踏舞以及西班牙的弗拉门戈等。置身于现场,你会感到此时此刻只有舞蹈是惟一可以毫不掩饰的,慢慢地,大家好像融化在舞者的舞步中一样,心情也随着“踢踢踏踏”荡漾开去,直达内心的空间。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顿时也会如同舞蹈高潮之后静止在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