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镇江索普实验学校 2012学年九年级化学周练试题制 卷:吴长顺 时 间: 12 年 11月 19日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l6 P31 S32 K39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是化学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都是放热反应 D、都是化合反应2、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汽油没有燃烧,其原因是A、汽油是液态 B 、汽油有挥发性 C、没有达到着火点 D、没有与氧气接触3、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
2、燃物才能燃烧 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4、.(2010年重庆綦江11)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 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5、 (2010 年苏州 16)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严禁烟火 B禁止使用手机 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降低燃料着火点6、下列各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 B二氧化碳 C天然气 D 煤气7、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阀门 B太阳
3、能发电时,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C水力发电,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D室内起火应压低身体逃离火场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A B C D9、为做好全国及西南地区森林防火工作,森林中设置隔离带。主要原因是( )A. 隔绝空气 B. 铺设公路 C.隔离可燃物 D. 美化环境10、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增加煤的用量 B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C粉碎煤块 D减少空气通入量11、用化学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4、 D汤姆生12、 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13、下列有关处理秸秆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 B 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C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秸秆腐烂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14、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 CO2释放 O2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 CO2,以解
5、决温室效应C、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 O2释放 CO2 D、提倡“低碳生活” ,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15、为了防止发生火灾,在加油站、面粉厂、纺织厂、液化气站等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16 题图 二、选择题(12 个正确答案)16、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80 B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 80C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现象 D现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17、 下列燃烧或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 “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主要是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C燃气泄漏着火,立即关闭阀门并开
6、窗通气 D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18、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B氧气不足 C火柴的着火点升高 D空气不足19、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的是 A 物质种类 B 元素种类 C 原子种类 D 分子个数20、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不可以用火把照明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三、填空题:(33-35 每空 2分,其余 1分)21、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事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
7、是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2B、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C、所处位置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在山林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22、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把一根铜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B、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了着火点以下C、铜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23、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
8、气参加 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实验“烧不坏的手帕”的原因是:酒精燃烧放热用于蒸发手帕上水,而温度没有达到手帕着火点24、作为中学生,要了解一些科学常识。下列符合科学常识做法是 A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B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C用肥皂水检验室内燃气管道的泄漏点 D燃气热水器中安装强排风装置是为了防止 CO2中毒25、乙醇(用 X 表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X + 3O2 点 燃 2CO2 + 3H2O,则 X 化学式为 26、下列四组以任意比组成的各有两种有机物的混合物。它们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中所生成的水分子数一定比二氧化碳分
9、子数多的是: A、C 3H4和 C2H4 B、C 2H2和 C2H8 C、C 2H6和 C3H8 D、C 2H4和 C2H627、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 60 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B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D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28、 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反应为: CH4+2O2 Error! CO2+2H2O、C 3H8+5O2 Error!3
10、CO2+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进入量,增大液化气进入量 B、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进入量 C、同时增大两者的进入量 D、同时减少两者的进入量2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邻居由于吸烟,乱扔烟头,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则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是_ 。(2)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30、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而采取的两个主要措施是 和 。同时,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的目的是 。31、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
11、,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活塞,也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 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 (3)本实验装置的 A部分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化学方程式是 。 (4)油类物质燃烧不能用水灭火,原因是油比水轻,油会浮在水面上,用水灭火还会增大油与 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32、(1)燃烧和灭火、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a_b _c_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a 消除_; b 隔绝_ ;c 降温到_。3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_的性质、_ 的浓度、与氧气的_。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_(2)_ 。34、写出 P 、Fe、Mg 在氧气中燃烧以及加热高锰酸钾、电解水 5 个化学方程式: ; ; ; ; 。35、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两条原则:是 ;1在化学方程式 NH4HCO3 NH3 + CO2 + H2O 中的:“”表示 , “”表示 ,该反应表示每 份质量的 NH4HCO3反应可以生成 份质量的 NH3、 份质量的 CO2与 份质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