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 响 中 学 英 语 口 语 教 学 的 不 利 因 素和 对 策刘海平(甘肃兰州,永登县柳树乡初级中学,730306)摘要:随着中学英语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英语教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不利因素阻碍着英语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本文就这些不利因素作一一分析并谈谈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具体对策。关键词: 口语教学、不利因素、改革对策、表达方法一、导论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重视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素质教育着眼培养受教育者实际应付生活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
2、须将培养学生在现代生活中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即用英语进行口、笔、语交际的能力,作为根本宗旨。现行的中学英语新大纲和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新教材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大纲大“教学评价”方面,从学生发展的角度,非常明确地提出在终结性测试中应包括听力测试,笔试和口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新大纲和教材的贯彻与实施,随着我国加入 WTO,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英语口语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加强中学英语的口语教学,不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几乎是中学英语教学唯一教
3、学的方法。而且,英语课上成了“填鸭式”的语言知识讲解课。中学英语的口语教学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也确实存在着各方面的因素。笔者就这些不利因素谈谈相关的对策。二、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一)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我国学生是在单一的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每周除了 5 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学校讲英语的气氛不浓,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一些口语,但是课外却无法得到及时的复习与巩固,周围的环境也不理想到处都是方言和普通话。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几乎是唯一的教学方法。而且,英语课上成了“填鸭式”的语言知识讲解课。英语说的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说是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
4、方法。学生所学的几乎是“哑巴英语” ,年复一年造成恶性循环。(二)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做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首先要英语好,这是不容争论的标准。口语教学的关键在于新教材和新大纲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有些教师自身的英语口语都很差,课堂上除了天天使用的几句常用语外,根本无法用英语组织教学,这势必影响学生的听说能力,事实上,绝大部分教师从未真正与外国人交流过,口语不是很地道,教学方式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主,英语课经常上成语法分析课。“应试”成为中学教学的唯一目的。(三)班级人数的影响培养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每个学生都必须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而多年来我们学校班级人数普遍是
5、6070 人,有的甚至更多。大部分学生进入初中以前根本未接触过英语,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教师在课堂上难于组织有意义的口语训练活动,即使进行了也收效甚微。(四)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良影响英语终究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能在交际方面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工具,既不神秘,又不甚复杂,大家不妨等闲视之。最易理解的操作方法是循着它的自然状态下的发展轨迹,先听、说,后读、写,循序渐进。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对待外语仍像对付古汉语那样:阅读、背诵、默写、填词、翻译、解释,口语训练不被重视,本末倒置现象十分严。英语考试的成绩牵动着每一个的心,大家不免有这样的担扰:口语方面花的时间太多,笔试成绩会下降。尽
6、管教材更新了,教者由于成绩和报偿的挂钩而不得不讲的多,练的少,口语只有陪衬的份儿啦。还有种是把口语训练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尽管课都做问答,但内容仅限于课本上的原句,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思想交流,倒是变相的背书。(五)民族传统的制约因素服从、尊重、忍耐和克制,这些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能否消除疑虑,大胆畅述自己的看法,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或不可忽视的影响的。去年我县一中聘靖了两个外教,他们来自澳大利亚,他们对学生的评价是:Fifty students move as one. They all go in one direction, but in Australia fifty stud
7、ents move as fifty. They go in different directions.有专家研究,个性外向的学生比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的快,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更乐于开口;女生比男生更乐于语言的学习和表达。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怕人辱笑,宁可不说,也不愿意说错。我们常说,我们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的,他们就是放不开,但他们能放得开吗?(六)心理障碍的制约1.轻视英语口语的思想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为了应付中学中考和高考,然而目前这“两考”中还没有口语检测项目,因此他们认为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是浪费时间。事实上不少教师也持这种态度。笔者曾对 10 名教师和 45 名
8、学生就:英语教学学生注意哪些训练作了调查,其结果见表:内 容对 象注重口语 注重听力 注重阅读 注重写作 注重语言点教师 10 4 6 9 7 10学生 45 9 13 37 25 43从调查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口语训练都未引起足够重视。新教材教学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重点还停留在讲解语言点上,而新教材中安排的大量活动却舍不得花时间而被师生置之不理了,结果造成了“哑巴”英语现象,只会读,不会讲。2. “恐讲心理”不少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造
9、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额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在开口时没有一种自主感,同时又过多考虑所说的词句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恐讲”心理阻碍了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三、解决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不利因素的尝试及对策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对策:(一)坚持用英语教英语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教英语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用英语教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多说英语,用英语组织教学。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也听不懂,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图片,
10、模型,配以手势、动作,表情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是一定要坚持说下去,只要教师坚持说英语,学生就会逐渐提高听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渐渐听懂了,不熟悉的话语渐渐熟悉了,不清楚的渐渐清楚了。听力清楚了,开口说就有了依据和保证。没有足够听的实践是不能开口说的,所以关键是教师一定要坚持说英语,用英语教英语。(二)教师的“三不”标准1.不吝啬口语训练时间要达到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吝啬口语训练的时间,不能随意砍掉或随便应付新教材提供的许多丰富的口语练习活动。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能力的关系,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
11、的传统教法,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实践,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组织好教材中设计的Pairwork、Group Work、Class Discussion 和 Interview 等各种口语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交换意见,让学生派代表在全班阐述自己或组内同学的观点,教师可以像“实话实说”节目的主持人崔永元那样,恰到好处地对同学们的发言作短暂讲评或就学生发言内容提出问题,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增进师生双向交流, 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逐渐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2.不时时纠错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然的现象。杜雷(Duly)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 ”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时,教师过多
12、纠错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破坏其语流,还会使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挑错,而应是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口语活动以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要区别对待。语言学家凯巴斯基(Kiparsky)曾强说:“全局性的错误,即对交际造成很大干扰的错误,应予以重视。而局部的错误,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步解决。 ”其实纠正说话过程中的错误主要应依靠学生本人。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说话中的语言的识别能力, 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后,就会不断自我纠正,使错误逐渐消失。3.不草草备课很多教师总是习惯于把备课的时间花在课文语言
13、点的解决和试卷分析上,遇到口语训练就草草了事。事实上口语训练的备课要求更高,更需要精心细致的准备。教师首先自身要有过硬的口语基本功,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要熟悉英语国家的习俗,博闻强识,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快速应变的技巧以及对待学生的足够的热情和耐心。第二,教师要认真备新教材,掌握新教材以情景、话题为主线的教材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灵活地设置语境,使教学内容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第三,教师要备好口语训练的活动形式,尽可能使活动多样化、趣味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电脑、录像、幻灯等,为学生提供视、听、说全息语言课堂,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
14、课堂局面。另外,教师对学生特点的了解也是口语训练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口语训练中师生的配合是否默契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教师要不时地给不同特点的学生发挥长处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其它学生身上得到启示,克服自己的不足。(三)加强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英语是一门语言,任何语言都是通过不断说的实践而形成的,教师应多给学生创造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 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勇于表现,谁越是敢说,多说,谁就越早学会说。魏尔金斯(D.A.Wilkins)说过:“一旦学生产生了自愿参与交往的愿望,教学的成功就有了保障。 ”(徐永健,1992)语言交际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他和海姆
15、斯(D.H.Hymes)等人都认为:“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衡量一个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主要看其掌握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高低。 ”(徐永健,1992)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交际活动。英语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活动。活动设计和组织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人教版这套教材中有很多简短而又实用的对话体裁,如问路、打电话、购物、借东西、看病、谈论天气等,这些内容不能单独地要求学生死计硬背,而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短语,句型,自己编对话,锻炼口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交流技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充分利用图片、幻灯、
16、直观教具以及多媒体等手段,采用情景对话,看图说话,小组讨论,模拟表演,讲故事等发挥方法进行口语训练,同时对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语调的标准,培养口头表达力求标准,提高训练效果。1.建立语言活动小组,落实听说训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班学生人数多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我们建立了语言活动小组。每组 4 人左右,由一名组长负责。课上回答问题、检查朗读、背诵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内外听说训练、句型和课文的演练,听录音、朗读、背诵、听写、小测验等多种活动也都以小组进行。比如在教 JEFC Book 3 Unit 11 Thomas Edison 一课时,我们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
17、候,每个小组要收集有关 Edison 的资料,在课文整体理解和分段讲述之后,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以多种方式做展开性的提高练习。我们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根据课文线索,分别请小组同学扮演 Edison, Edisons father, Edisons mother, Edisons teacher, the doctor who saved Edisons mother 等,其余同学均为 Reporter 进行现场采访。采访 Mother and Father,了解 Edison 小时候的爱好;采访 Teacher,了解 Edison 在学校的情况;采访 D
18、octor,了解抢救 Edisons mother 的过程,也可直接采访 Edison,最后选出最佳采访组。学生表演完,教师及时做归纳总结。课后我把自己网上收集的资料让学生传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平时我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各种文章的学习。由于语言小组活动的开展,保证了课上每个学生有 67 次练习机会,加大了练习广度和强度,并且使那些不爱讲英语的同学也敢于在同学面前开口了,使听说训练活动在全体学生中得到落实。2.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见景生情,有话可话。情景是指交际活动的社会背景。语言常常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景而体现的。初中的学生爱活动,喜表现。凡能表现的的语言情景,笔者全部都有要求学生表
19、演,让学生做演员,教师当导演,让表演进入课堂,使学生得到了大量的语言实践锻炼。例如,教 JEFC Book2, Lesson48 The Weather Report 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家看电视时,把世界或我国各个大城市的天气情况用表格形式记录下来(见下表) ,第二天让他们到讲台上扮演天气播音员,播报天气,这种方法不令活化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在创设情景时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短后长,这样可以使学从敢于开口,易于开口,到乐于开口。City Shanghai Guangzhou XiamenWeather Cloudy Rainy Sun
20、nyTemperature 14 18 223.口头复述口头复述要求学生独立地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叙述所听到或读过的材料。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他们要将听到的句子和读过的文章,经过思考和加工,通过自己的语方把它表达出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要点,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在学 JEFC Book2,Lesson 70 Dreams时,我先让学生就课文预习,回答 1. Do you sleep well every night? 2.Whats your nicest or worst dream? 3.Is dreaming good or bad for u
21、s? 4.Whatre the good ways to sleep well? 课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 Roy,用自己的话把他的三个梦告诉大家,下面的同学作医生,大家你有一言我一语,一起给 Roy 治病、开药,提出很多解决失眠的方法。同时课文的大概意思也复述出来了。有时我也要求学生借助黑板上的关键词和短语,变换人称来复述课文。及时复述句子、转述别人的故事等都是提高口语能力的好方法。(四)坚持进行口语测试坚持进行口语测试是保障口语训练的一个有效措施。它能使学生对英语口语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口语训练成果。因此坚持在期中、期末和毕业考中进行英语口语测试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口语
22、测试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朗读短文或对话表演这一形式可以督促学生课外进行大量朗读,训练良好的语音和语调,形成语感。2.限制性情景反应。即教师向考生提供一个较为简单的情景,要求学生使用一定的语言结构或日常用语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在这一形式中学生可将课文对话中学过的有用材料进行活学活用。3.看图说话。即检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检测他们的想象力。4.口头作文这属于有一定难度的口试形式,适合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学生不但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及组织能力,还要根据体裁,角色考虑陈述时语言的贴切性。(五)消除文化的障碍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英语口语教学是否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能否帮助学生消除
23、文化的障碍。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学生掌握和提高语言的基本功外,更要使他们了解固定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文化母体以及特有的文化观念等,努力扩大知识视野。只有这样,才能综合文化沟壑,才能在交际中随机应变,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六)认真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全日制中学生装英语教学大纲 (2008,P8)明确阐述:“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培养能力。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有助于中学生更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能力形成的源泉,课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教师可有目的组织、开展各种适合学生
24、语言水平,心理与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演讲、唱歌、讲故事、开办英语角、话剧表演等。前年在我校举行了一场英语文艺演出,内容丰富,形式我样,受到师生好评,效果明显。在活动课里我们还组织学生观看了“the South of Music”“Lion King”“Disney”等影片,还学唱了很多英文歌,开办了英语知识讲座,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习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内容。大量实验告诉我们,学生积极参加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对英语学习是极有利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教师必须最大可能地使学生处于使用英语的氛围之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有意识地输入
25、英语,去麦当劳留心看看食品的英语名称,逛超市留意一下所购商品的英语说明、产地,多看英语的节日,多听英语广播和歌曲,尽力做到生活不离英语,让英语尽可能融入我们的生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发挥不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达到最佳效果。四、结语中学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少,但教师必须抱着客观的态度去面对。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思考对策。因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是基础阶段口语教学的目的所在,通过不同方法把课内外口语训练结合起来,一方面,将极大地促进有限课堂的利用率,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将使口语教学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从而促进学生交际习惯的培养和口语实际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