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纸的立体造型教案篇一:美术课题-纸的立体造型课题:纸的立体造型课时:2 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立体性思维,完成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认识过程并通过亲手制作的作业练习,懂得创造立体的方法和手段。教学重点:关键是让学生掌握从平面到立体的创造过程和具体的制作方法和手段,并理解平面和立体的区别所在。教具准备:符合要求的纸的立体造型若干学生准备:稍厚的纸,三角板,裁纸刀,白乳胶,镊子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纸造型的发展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以纸为材料,创造出各种纸造型艺术。这些纸的艺术,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传统的纸扇、折纸艺术等。尤其是
2、折纸艺术,一张平面的纸几经折叠,可以巧妙地再现动物、花卉、高塔等极其概括的装饰造型。童年时代喜欢的风车、风筝、灯笼以及各种头饰、面具等,无一不是对纸巧妙利用以其实现造型的目的。近年来,以纸为材料制作的纸包装、纸模型、纸手工教学等不断发展,它既吸收了传统折、剪纸的基本原理和技法,又融入了现代设计原理,成为引导学生进行立体性思维的基本手段。2、展示教师课前制作的示范作品并介绍制作过程及方法。着重讲解从平面到立体的形成过程。3、八面体的制作。(1 )选择一张白纸,按书中所表示的图形用铅笔画出八个等边三角形(2 )将多余的部分沿图形外轮廓去掉,按虚线折叠,在图中所示抹胶处抹好胶。(3 )组合成八面体。
3、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1、教师巡视,检查作业准备情况,并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八个等边三角形,随时纠正画图中的问题。2、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协助其将图形画完整、准确。四、小结1、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平面制图,并请同学们互相看一下是否符合要求。2、准备好剪刀、胶水和下节课的粘接材料。纸的立体造型 案例设计赵五小毛学建篇二:纸箱版立体造型唐河县思源实验学校“3 、6、5 ”模式教学案设计教师:1体现小组交流合作,学生自讲自评,教师点拨 4、整合提升要体现综合题目或小结(知识收获或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2篇三:浙版美术教案:立体造型一、浙版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立体造型感受
4、立体构成的美感。2.在学习中知道平面的纸材可以通过折卷、粘贴等方法构成立体形状,进行纸立体造型练习。3.进一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立体造型提高对立体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二、浙版美术教案教材分析立体造型1.编写思路。雕塑立体造型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以简洁明快的造型,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并由其本身独特形象所带来的丰富、具体的内涵联想,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以说,雕塑作品是抽象与具象的完美结合体。教材选择了抽象雕塑作为教学内容,适合于三年级学生从低年级“主观感觉表现期”向高年级“现实感觉表现”过渡期间的身心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对雕塑从陌生一步步走向熟悉,保留“主观感觉表现”的抽象意识,挣
5、脱写实的束缚,获得对雕塑艺术的感性认识。教材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园雕塑和中国的现代雕塑夺 ,引导学生比较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作品的不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立体造型的兴趣。对两件抽象纸立体造型作品的欣赏可以使学生发现平面的纸材通过卷折、粘贴等方法可以构成立体形状,在玩乐中的拼拼凑凑、搭搭建建就能感受到现代雕塑的想象力,雕塑艺术离自己并不遥远,自己原来与雕塑有了亲密的接触。书中的制作步骤图详尽地说明了一件纸立体造型作品的完成过程,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图中的另 3 件作品和“想一想”的提示语在启发学生对立体造型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表现力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表现上则有板材和管材等多种形式。2.重
6、点、难点。重点:学习纸的立体造型方法。难点:使纸立体造型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特色。方案一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师)课件、示范用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1.导入激趣。(1 )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形式的(包括写实的和抽象的)城市雕塑。(2 )学生交流欣赏体会,获得对雕塑的感性认识。(3 )教师小结:雕塑是一种立体造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很大,好的雕塑可以让城市增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立体造型。 (板书课题)2.了解感知。(1 ) 教师课件展示抽象雕塑作品。(2 ) 学生欣赏讨论:作品表现了什么主题?用了什么材料?运用了哪些技法?(3 )教师小结:抽象雕塑运用
7、了线、板、管等材料通过卷折、组合、粘贴技法进行表现。这种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法则创造出实际占据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的造物活动我们叫做立体造型。立体造型有线、面、块等多种形式。3.欣赏研究。(1 )小组内欣赏交流:教材中的立体造型作品是如何构成的?(2 )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平面的纸材构成立体形状?(3 )教师适当示范纸圈、纸管和纸块面的制作。4.尝试练习。请学生试着将平面的纸材变成立体形状,比一比谁变出的形体多。5.交流评价。表扬纸立体形状做得又多又好的同学;集体讨论,解决制作中碰到的具体问题。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师)课件、示范用纸、剪刀、双面
8、胶等教学过程1.欣赏感受。教师出示各种纸立体造型作品,学生欣赏感受其魅力。2.自主探究。教师将纸立体造型作品发放到各小组,请学生分解并再重新组合,理解构成的形式和规律。3.提示启发。教师提供几种构成范例请学生欣赏后谈谈各自的设想。4.创作表现。(1 )要求:用纸进行立体造型,要求有自己的特色(2 )教师巡回辅导,提示学生正确使用剪刀,大胆表现5.立体造型,展示评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选出“最佳作品” 、“最佳创意” 、 “最佳工艺”等奖项并颁奖。6.立体造型,拓展延伸。建议学生将作品摆放在校园里合适的地方,美化校园环境。方案二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剪刀、胶水等(教师)立体造型
9、范例、示范用纸、剪刀、胶水、学生用纸等教学过程1.欣赏感受。教师出示各种纸立体造型作品,学生欣赏感受其魅力。出示课题立体造型 。2.了解感知。(1 )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分析材料,研究纸立体的制作方法。(2)交流汇报,教师小结:作品通过卷、压、折、剪、粘、穿插等方法来表现。3.研究学习。(1 )出示一张纸,设问:“谁有办法让它变成立体形状?”(2 )学生上台展示各种纸立体的制作方法,教师进行适当提示、启发。4.尝试练习。将一张铅画纸制作成多个纸立体形状。5.交流评价。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同学互相评价。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剪刀、胶水等(教师)立体造型范例、示范用纸、剪刀、胶水、学生用纸等教学过程1.欣赏启发。欣赏教材中的范例,分析其构成方法及造型特色。2.感受体验。将教师提供的立体造型分解并重新组合。3.联想创作。学生将上节课制作好的各种纸立体形状用合适的方法组合,变成一件完整的立体造型作品。教师巡回辅导。4.展示评价。学生将作品布置成一个“立体造型”作品展览,互相参观,互相介绍,互相评价。5.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