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职高一级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328999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高一级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高一级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高一级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高一级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高一级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职高一级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教学设计本教案适用于职高一年级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总体把握,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2通过体会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把握人物形象。 3训练学生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4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学习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语句和重点语段;培养学生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语言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梳理作者即事抒情的语句;避免由于

2、作品的时代性与当代学生生活条件的反差导致的学生在体会情感时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消极因素。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阅读法、诵读法、活动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满文军的懂你为背景音乐配以表现母子情深的图片导入。 导语:“生命的教育”,谁能担当?一位平凡的母亲用自己一生的为人之道和做事之法,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最好的回答。母亲虽然物质上一贫如洗,但是她那朴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一生一世的成长。 一个平凡的母亲养育了一个真情的儿子。 “母亲”苦难的一生告诉我们:不能因贫穷改变做人的标尺,不能因距离淡化对亲人的牵挂。让我们与作者一同感受:母爱的伟大,做人的率真,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二、作家剪影

3、通过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去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三、检查预习 1.解决生字词。 荒芜(w) 宿(s)命 剥(b)蚀 淡褪(tu) 玉砌(q) 亘(n)古 撅(ju) 杈(ch) 捋(lu) 蝉蜕(tu) 窸(x) 窸窣 (s)窣 嘈(co) 杂 雕琢(zhu) 熨(y)帖 猝(c)然 余暇(xi) 羡(xin) 慕 隽(jun) 永 恪(k)守 坍圮(tn p) 步履(l) 狼藉(j) 2.相关资料的展示 四、品读课文 读一读品一品 1.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全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主要写到了发生在母亲及“儿子” 身上的哪些事情 ? 明确: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 1

4、2 自然段:母亲的家庭背景。第 36 自然自然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 第 710 自然段: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 第 1112 自然段:母亲“最会吃亏 ”,却“并不软弱”。 第 1314 自然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 1516 自然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 17 自然段:儿子对母亲的感谢,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 (2)提问:从老舍的笔触中感觉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 明确: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一岁半,我

5、把父亲 “克”死了。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

6、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勤劳诚实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 卖白菜 从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入手,在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把握文章和重点段落所蕴涵的真挚情感,把握母亲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形象,体会母亲诚实至上的优良品质。 建议运用两个课时进行学习。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络查询与莫言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1第一课时:浏览全文,梳理课文思路。 教师指导学生浏览全文,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给课

7、文划分层次,并大致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以此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的高潮和结尾是放在一起写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作重点点拨和指导。 2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分析形象,品味技巧。 第一步: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提出问题:(1)课文围绕卖白菜,写了哪些人物之间的冲突?(2)这些矛盾冲突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学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在学生对母亲的形象有所把握后,可让学生就母亲做人行事的原则和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母亲的形象,把本文的人文精神教育落到实处,同时指

8、导学生结合时代大背景归纳出本文的中心。 第二步:结合课文内容,品味写作技巧 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写得比较精彩的语段,然后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让学生进行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归纳出本文的写作特色。 让学生先弄清故事情节,视学生实际水平,进行复述练习。可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前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逐步找出本文的人物描写方法。 一、导入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 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一)温故知新: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解析:环境、情节、人物形象 2

9、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 解析: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 解析: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二)旧知新用: 1阅读小说,划出小说情节发展各阶段。 解析: 开端(第 19 自然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发展(第1026 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结局(第2731 自然段):因为我多要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2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解析:70 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3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解析: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 三、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 (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 1 “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