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自拟祛邪通窍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总结及用药特点.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325588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拟祛邪通窍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总结及用药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拟祛邪通窍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总结及用药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拟祛邪通窍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总结及用药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拟祛邪通窍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总结及用药特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自拟祛邪通窍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总结及用药特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 )又称过敏性 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 IgE 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为主要症状,多为尘螨所致,属中医学鼻鼽范畴;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加重等因素,其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西医以药物及脱敏治疗为主,多治标不治本,为寻求对 AR 显著而持久的疗效,我科近期从中医辨证论治的治则出发,探索性拟制了以自拟祛邪通窍汤为方剂的中医治疗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将以对照研究的方式总结该方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用药特点,具

2、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诊断与剔除标准 患者主诉鼻塞、鼻痒、喷嚏和流清涕等,所有病例鼻检均存在鼻黏膜苍白、肿胀等,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尘螨阳性(+),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有关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剔除:鼻腔鼻窦其他病征者;入选前 4 周内应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合并严重心、脑、肺、肝、肾器质性病变者;酒精、药物依赖史及认知功能障碍者。1.2 一般资料 本组 70 例来源于我院 2012 年 12 月至 2014 年 3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以上病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化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男 19 例,女 16 例;年龄17-67 岁,中位年龄 40.2

3、 岁;病程 13 个月至 12 年。治疗组男 18 例,女 17 例;年龄 17-68 岁,中位年龄 40.7 岁;病程 14 个月至 12 年。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每日口服左西替利嗪10mg/次,连续服用 3 周,同时配合雷诺考特喷鼻,早晚各 1 次,每次每个鼻孔 64 g。治疗组给予中药自拟祛邪通窍汤治疗,组方及频次:白术 10 g,防风 10 g,苍耳子 8 g,生地黄 8 g,苦参 6 g,辛夷花 6 g,细辛 6 g,炙甘草 5 g。其中气虚体弱、肢体困倦甚者加黄芪、山茱萸各

4、 8 g;流涕多者加附子 6 g、干姜 3 g;由本院制剂室代煎,150 mL/袋,1 剂/d,连服 3 周,3 周后进行疗效评价。1.4 观察指标 (1)记录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依据症状(见表 1)及体征评分标准计算积分改善百分率,对两组疗效作出评价;体征分级记分标准:3 分: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不见中鼻甲或中鼻甲黏膜息肉形成;2 分: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之间有小缝隙;1 分:下鼻甲有轻度肿胀,尚可见鼻中隔和中鼻甲;总积分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 100%,显效:51%,有效:21%-50%,无效:20%,并据此评定疗效。(3)采用 Ju

5、niper 等的鼻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对两组 AR 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含 8 个功能性维度(总体生活质量、活动、非花粉症症状、鼻部症状、眼部症状、睡眠、行为和情感),按 0-6 分计分,其中情感反应类项目中,0 分:任何时间都没有,1 分:几乎任何时间都没有,2 分:偶尔有,3 分:有时有,4 分:经常有,5 分:大多数时间有,6 分:全部时间都有;其余项目中,0 分:不受困扰,1 分:几乎不受困扰,2 分:偶尔受困扰,3 分:中度困扰,4 分:比较困扰,5 分:非常困扰,6 分:极度困扰。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

6、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 检验,检验水准=0.05。2、结果2.1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组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值处于正常值内(0.02-0.5 )109/L ,并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2.2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经 3 周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通过总结分改善百分率计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 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2.3 两

7、组 RQLQ 评分比较 治疗组在鼻部症状和睡眠两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4)3、讨论研究显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免疫球蛋白 E(IgE)介导的炎性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西医药物治疗是本病治疗的主导,临床以抗组胺类、皮质类固醇激素、肥大细胞稳定剂等为常用,远期疗效具有局限性,长期用药有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危险。免疫治疗是唯一的对因治疗方式,但低剂量免疫治疗是无效的,高剂量又可能诱发变态副反应,合并有哮喘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免疫治疗危险性更高,同时也不能达到对内分泌、植物神经、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中医学

8、认为,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寒邪入侵,肺气宣降失宜有关,诸病源候论指出: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风为百病之长,少阴之复,气机不畅,烦躁鼽嚏。证治要决亦指出:清涕者,肺冷肺寒所致。均表明风邪入侵、肺脏虚冷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纵观上述文献阐述的病理机制,患者由于禀赋体虚,风寒之邪乘虚外袭,进而化热入侵肺系,肺气亏虚,卫表不固,导致鼻窍失于通达,口鼻、肌肤产生一系列相应的过敏性反应。因而,本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应以解表祛邪、补虚扶正、宣肺散寒为主,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多方面调理患者的内分泌、植物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达到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经兴奋性,持久地改善机体状态的作用。本文自拟方中,重用白术、防风、甘草等以益气固表、祛风止痒、收敛固涩,辅以苍耳子、辛夷花等功专入肺、祛风通窍,取生地黄滋阴、苦参燥湿,加之黄芪、细辛等诸药相配,周行全身、通达体表,共奏祛风散寒、升阳通窍之功效。本组观察中,通过与左西替利嗪+雷诺考特的西医标准化治疗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采用自拟祛邪通窍汤治疗,对改善 AR 的各种症状及体征作用明显,最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自拟祛邪通窍汤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等药理作用,同时可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疗效优于传统西医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