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焦作市区域经济优势和潜力分析摘 要:焦作市具有丰富的区域经济优势,其潜力巨大,主要体现在农业资源、能源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这是焦作市区域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只有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才能将这一潜力体现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中。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源优势,焦作现象,潜力,发展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现辖 2 市 4县 4 区和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 4071 平方公里,总人口 341.09 万。其中城镇人口 133.1 万余人。2007 年全市生产总值 855.01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25067 元。 焦作市有着
2、优越的区位优势,它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是河南省的发达地区之一。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认真分析焦作市的区域经济优势和潜力,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把优势运用到位,把潜力挖掘充分,是早日实现焦作经济腾飞的关键。 1.焦作市是全国粮食核心主产区、“四大怀药”的原产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具有明显优势 焦作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4.214.8,平均降水量 600700 毫米,水源充足,气候适中,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粮食以小麦、玉米为主,平均产量在 450 公斤以上,是全国有名的粮食高产区之一。武陟县被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3、县。焦作古称怀庆府,其著名的地域特产“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更以药材地道、疗效神奇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瑰宝。素有“华北竹乡”之称的博爱县,是中国北方地区靠人工灌溉的最大的竹林区。焦作市是河南农产品生产大市。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弱点,也逐渐突出,怎样提高农民经营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怎样将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与国内、国际大市场接轨,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焦作市政府推出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从 2005 年春全市第一个农民合作社银江菇品合作社成立以来,截止 2008 年 6 月底,焦作市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
4、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 703 家,经营领域涉及畜禽养殖、高效种植、农机作业等多个方面,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 25%以上。为了引导合作社的发展,市委书记路国贤带领相关部门领导多次深入合作社试点单位调研,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对于 54 个示范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市政府还专门拿出 200 万元资金扶持。2008 年政府计划再扶持 31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 100 万元。实践证明,合作社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农业产业化问题,也使得焦作市农产品资源优势的潜力得以发挥,为焦作市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仅有基础并不是焦作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焦作是“四大怀药”的原产
5、地,四大怀药经历了三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辉煌的怀药文化。四大怀药号称“怀参”,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受到广泛赞誉。其资源优势不可估量,但目前为止焦作市的怀药加工基地具有规模的只有焦作建国怀药有限公司、焦作东亚鸿实业有限公司、保和堂制药有限公司和焦作伟康实业有限公司。其中规模最大的焦作伟康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也不过几百万元。焦作市的怀药产品大多还停留在小规模的手工作坊基础上,没有知名的国际品牌产品,对焦作市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很有限。要使资源优势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要有大规模、高科技的四大怀药加工基地和在国际上叫的响的品牌产品。只有这样才能给焦作市区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锦上添花。 2008
6、 年 9 月 8 日至 10 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专程前往焦作市进行农业考察。在博爱县海林葡萄专业合作社考察时。总书记说,实践证明,在坚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希望大家继续探索,更好地把农民组织起来,给农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在焦作市温县伟康公司铁棍山药标准化基地,胡锦涛详细了解这家企业种植、销售山药的情况和带动农民致富的具体做法。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以每亩每年 500800 元的价格从农民那里租用土地种植山药,或与农民签下定向种植、保护价收购山药的合同。在公司带动下,越来越多农民参与到发展山药产业中来,收
7、入有了明显提高。总书记听了后,对当地干部说,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多种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特色农业,探索更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相信在总书记的关心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惠农政策扶持下,焦作市的农业资源优势定能得到充分发挥。 2.焦作市矿藏能源、水资源丰富 焦作市北靠太行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一是矿藏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质量好。目前已探明的矿产有 11 类 40 余种,其中煤、耐火粘土、硫铁矿、水泥灰岩、熔剂灰岩、白云岩为其优势矿产。二是水资源充沛。焦作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富水区,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 条,还有引沁渠、广利渠两大人工渠
8、,有群英、青天河、白墙、顺涧等较大水库,即将修建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将从中心城区斜穿而过;从地质位置看,焦作是一个天然的地下水汇集盆地,北部山区和晋东南山地约 1400 平方公里的广大山区都是焦作地下水的补给区。由于焦作煤炭储量丰富并且毗邻晋东南煤海,地表地下水资源充足,焦作市还是河南乃至全国的重要火电资源基地之一。2008 年 10 月焦作市政府决定 2009 年投资 47.6 亿元龙源电厂火电机组、投资 8 亿元建设焦煤集团合晶科技有限公司 1000 吨/年多晶硅以充分发挥焦作的矿藏资源。但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焦作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矿山工程,在其开发运营过程中,存在许多环
9、境地质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对矿山工程本身,而且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探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地质演化,寻求对策,保护和改善环境,无疑是矿山工程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对矿山工程地质学的延伸、深化和发展。为了解决因矿产资源开发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焦作市目前已进行了部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市政府对五大风景区旅游专线两侧小型矿山进行了关停;市政府至 2004 年底先后投入 780 多万元对焦作市北山采石场进行了初步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是对采石场陡崖以上裸坡平整成梯田状,种植松柏树等。怎样才能将焦作市的能源优势保持下去,并发挥其更大潜力,使得焦作区域经济能够快速持续发展,是焦
10、作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2007 年 7 月 30 日焦作市政府制定了焦作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规划从焦作市情出发,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局,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提出焦作市矿业经济结构与布局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战略,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目标,实现矿产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规划为焦作市“十五”至 2010 年矿产资源利用作出了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的发展战略规划。 3.焦作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数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焦作市是国家级旅游城市,境内自然风光优美
11、,人文景观丰富。依据这一资源,焦作市现在开发建成了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区,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峰林峡、月山寺市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中央电视台焦作影视城、龙源湖乐园等现代休闲娱乐场所。由云台山、青龙峡、峰林峡、神农山、青天河五大园区组成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首批 28 个世界地质公园之一。自从 2003 年焦作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以来,焦作山水品牌开始在全国叫响。目前已成为全国旅游热点城市之一。在河南,云台山景区连续六个黄金周占据全省景区游客人数、门票收入双第一的龙头地位。2004 年“五一”黄金周,云台山景区在国家监测的 99 个重点景区中,取得了
12、游客人数第八、门票收入第五的佳绩。除自然景观外,焦作还有许多人文旅游资源,如:陈氏太极拳故乡陈家沟的武功、拳术旅游资源(2009 年焦作市将投入 14.3 亿元创建焦作市国际太极文化交流中心),以李商隐、韩愈、朱载堉、许衡、司马懿、竹林七贤以及嘉应观龙文化等为内涵的古人文景观观光资源等等。近年来,在全国旅游业出现了“焦作现象”,焦作市也逐步从旅游资源地变为旅游产业地。 为了使焦作早日成为优秀的旅游城市,尽快实现从资源型城市转为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绿色城市。焦作市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河南财经学院兼职教授许长仁同志 2002 年 8 月到 2003 年 11 月,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焦作山水何以声名
13、鹊起;发展旅游业解读“焦作现象”;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河南焦作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等介绍和宣传焦作山水的文章。2005年 3 月 4 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焦作经济转型经验被正式编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5 年 10 月 27 日,由许长仁同志组织策划的“焦作旅游服务(北京)征求意见会”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焦作市委书记带队到北京征求旅游服务意见,被有关领导和专家称为“全国首例”,称“应该载入中国旅游业发展史册”。2007 年 6 月,云台山景区成我国首批 5A 级旅游景区,短时间内“焦作山水”声名鹊起,“焦作现象”蜚声海内外,“焦作服务”引起业
14、界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刘云山、刘延东、罗干、吴仪,国家旅游局领导邵琪伟、孙钢、顾朝曦、王志发、王军等,近几年都先后走进焦作山水指导旅游工作。截止目前,全国先后有 560 个县级以上党政考察团到焦作参观考察。 但是,由于焦作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经验上的不足,在焦作市旅游业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和一些著名的先进旅游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不小差距,其资源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从表中可以看出,焦作市的国际旅游服务业,远远达不到需要。不仅在景点设施建设,更在对游客食、宿、服务方面和其它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只有在这些方面赶上先进地区,“焦作现象”才名副其实。 上海
15、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教授作为“焦作现象”课题研究组组长,在其文章中曾提出“焦作现象”是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并对焦作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保贵的意见,夏教授指出:“把焦作打造成游客心目中的旅游目的地,是焦作旅游未来发展方向。焦作山水已成为一个世界知名旅游品牌,但还应不断深化主题,不断开拓市场,增强焦作山水的竞争力。同时,焦作旅游要取得持续发展,应在自然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文化休闲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并把旅游市场放在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占领最有消费潜力的游客市场。”他还强调指出“旅游是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的综合性体验,为此应有专门的机构、人员来编制完整的旅游产业发展计划,立足旅游消费市场要求,打造旅游产品的特色,拉长旅游产品的链条,并对游客的不同层次、客流来源、消费水平等结构进行细化分析,指导旅游产品开发、宾馆基础建设等,以保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焦作市争创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的工作正进行到关键时刻,在市政府的带动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焦作这个豫西北的明星城市一定会越来越亮,“焦作现象” 也一定会长久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