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纵向一体化对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经贸论坛国际贸易问题2015 年第 5期产业纵向一体化对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王文瑜胡求光摘要:本文在分析产止纵向一体化对水产品出口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 Davies?Morris指数法对我国渔业纵向一体化程度进行测算,并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产业纵向一体化指标,使用典型国家的相关数据,就我国渔业纵向一体化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程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水产行业纵向一体化的提高对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研究结论得出,应当鼓励企业规模经营,建立稳定水产品产业链多方合作机制,促使水产品产业标准形成,最终带动水产品出口的增长。关键词:纵向
2、一体化;水产品出口;贸易效应近 20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水产产业发展从规模到技术均有显著进步,捕捞、养殖到加工、冷链流通等各个环节都初具雏形,水产品的年产量和交易量均有显著增长。受产量和交易量的带动和影响,水产品出口也呈现大幅度增长,连续 14年位居我国农产品出口之首,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13 年,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量为 395.9万吨,出口额达到 202.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4.15%和 6.74%,水产品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 14.8%。但在水产品出口繁荣的表象下,我国水产出口乃至整个水产行业都暴露了一些问题。我国水产业 90%经营组织是典型的小规模、零
3、散化小农式的低度产业化的经营模式,这种小农生产模式缺乏规模化、组织化的产业链优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产出的低效率,直接导致水产品单位成本过高。再者,零散化的的产业组织模式也导致水产品产业链时有脱节问题,增加了上下游企业交易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加了行业沉没成本,削弱了出口水产品的价格优势。此外,行业内良芳不齐的产品质量也严重影响了我国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国际声誉。因而,如何能够加强产业链不同节点上各企业间的纵向合作,增强产业链各环节间的紧密衔接,从而保证我国水产品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出口竞争力优势,成为当前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产业链协同
4、的水产品追溯体系运行机理及政策调适研究(项目编号为:07CGYJ07/distance/in?dex.html 查询我国及各进口国首都城市的经纬度计算得出,单位为千米;我国渔业产值(F)来自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998-2012 年),我国对各国水产品出口额(EX)来自于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年鉴(1998-2012 年),统计口径均保持一致,单位均为美元。纵向一体化指标(vI)来自于文中计算。四、检验结果与评析(一)实证结果本文研究数据为面板数据,时间跨度为 15年,每个时间截面上有 8个国家,样本容量为 120个观测值。使用 Eviews7.0对数据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首先,对各变量
5、进行平稳性检验,避免伪回归问题。对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后发现,纵向一体化指数为零阶平整,其余各指标序列为一阶单整。然后,对需要的各序列进行差分后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 5%的显著水平下,各序列具有协整关系,即各变量可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综上,本文认为各变量可以进行回归分析。对该模型本文采用变截距模型。进行豪斯曼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使用随机影响-58 -国际贸易问题2015 年第 5期经贸论坛效应更符合本文数据和模型的要求。对各变量取对数后消除异方差影响并进行回归检验,检验结果见表 2。(二)结果分析表 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表 2实证检验结果 2叫一出,调整后的 R为0.8243,说 Coef
6、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22.27703 1.326495 -16.79390 0.0000 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同 LNGDP 0.912994 0.058247 15.65739 0.0000 时,模型的 F检验值十分显 LNDIS -0.929492 0.086050 -10.80178 0.0000 著。模型中的各解释变量的 tLNVI 1.450373 0.558312 2.597779 0.0113 检验值可以看出,模型中解释 LNF 0.962932 0.060092 16.02438 0.0000 R-squared 0.
7、833209 Adjusted R-squared 0.824314 变量国内生产总值 GDP、渔业 F -statistic 93.66620 Prob (F-statistic) 0.000000 生产总值 F和距离 DIS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相符,而解释变量纵向一体化指数 VI的系数为正,说明该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出口 EX的作用是正向的,符合文中的理论分析。各解释变量均在 5%的水平下显著。从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水产品出口额与进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 1%,我国水产品出口就会增加 0.91%;而我国与进口国之间的距离对水产品的出口
8、有明显负效应,其他条件不变时,我国与进口国空间距离每增加 1%,我国农产品出口下降 0.93%。我国渔业生产总值对水产品出口也有正向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系,我国渔业生产总值每增长 1%,水产品出口增加 0.96%。回归结果中这三者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作用及程度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是相吻合的。值得关注的是,实证结果表明,纵向一体化对水产品出口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回归系数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我国水产行业纵向一体化指数每提高 1%,水产品行业的出口额会增加 1.45%。从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1)我国水产行业纵向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又饿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该实证结果符合理论假
9、设。水产行业纵向一体化过程中,交易双方就谈判、管理、交货和监督等方面所付出的沉没成本减少,规模化的生产模式降低了多数企业的生产成本,水产品的出口平均价格伴随成本的下降而下降。同时,契约生产保证了标准化的产品质量,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概率,提升了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质量声誉和品牌建设,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和认可度,提高了国际市场对我国水产品的进口需求。(2)由回归系数可以看出,纵向一体化程度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力度较大,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水产行业在考察期间经历了产业组织结构各方面的较大变化。跨越本文考察期间,我国水产行业经历了从人工到机器的跨越。协作管理模式的优势刺激水产行
10、业的发展,促进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从养殖、捕捞到加工、销售等环节都从无序逐渐呈现产业组织化、生产规模化和产品多样化的进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了一定的增强,同时伴随着国际市场旺盛的需一 59一经贸论坛国际贸易问题2015 年第 5期求,由于产业组织结构改善所引起的出口的增加更加明显。(3)由实证结果可以推测,我国水产行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并没有达到最优。小农产业的零散化生产不能使要素发挥最大作用,我国水产品的出口能力也被这种小规模的经营模式所限制,以至于大量小农企业在交易中付出了多余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沉没成本的支出。在水产行业的发展中,我国应该鼓励纵向间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提高水产行业的纵
11、向一体化程度。五、结论纵向一体化作为一种农业规模化的产业组织方式,已经在一些国家和一些行业经过了实践证明,一些农业部门通过采用诸如龙头企业和农户对接、合作社等方式不断加强一体化的程度,有效提高了生产集约化程度和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加了企业主体抵御风险能力,最终的销售方通过合约控制大规模的养殖捕捞部门、生产部门和行销网络,整体上增强了产业竞争力,同时满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在包括水产品行业的农业发展中,也应该适当运用一体化的策略,加强合作式经济组织的发展。从本文理论与实证分析中也可以得出这一结论。第一,纵向一体化是促使小规模经营组织联合、优化市场资
12、源配置的极佳产业组织模式。我国水产品企业尤其是生产性企业的小农家庭经营模式无法满足机械化生产的要求。政府需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小规模农户和商户通过建立合作社、协作组织等合作式组织形式加强农户和商户的组织化,利用产业一体化纵向间紧密协作的特性加快技术共享和信息传递,通过扩张规模,优化企业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资本和设备的生产力,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水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同时,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通过竞争淘汰落后的经营组织,激发市场活力。第二,纵向一体化是引导产业链纵向间各节点企业合作和工序衔接的理想纵向协作方式。产业链环节的脱节会造成违约风险,增加企业的沉没成本。必须深化一体化合作,尽快完善产业链多方利
13、益联结机制,使各环节节点的企业形成信息共享的稳定产业链条,改善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局面,迅速应对市场需求等不确定问题导致的突发事件,保证产业上下游原料供应、产品加工、配送和销售的有序运作,避免违约风险,在市场需求的驱使下通过纵向间协作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第三,纵向一体化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并形成水产品产业标准化的直接助力。虽然各进口国对进口水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依各国经济水平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更安全健康的食品是消费者的普遍偏好。通过不断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借助水产产业纵向一体化组织方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出口产品标准,不仅有助于国内市场需求的稳定,而且能够培养进口国对于企业产品的认同感,形成固定的
14、客户群体,并开发潜在的进口需求,推动水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参考文献洪银兴、郑江淮.(2009) ;反哺祀险的产业组织与市场组织一一基于农产品价值链的分析,管理世界第 9期。-60 一国际贸易问题2015 年第 5期经贸论坛李元旭,(2000) ;资产专用型与纵向一体化;经济科学第 5期。李宪宁、安至发,(2013) ;基于协议流通的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策略一一物美集团、中商集团、新疆果业集团的案例研究,;现代管理科学第 3期。刘庆博、;t1J 俊昌,(2013) ;中国水产品出口波动的实证分析 1992-2011,;国际经贸探索第 1期。刘洋,(24) ;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理论述评湖南大学硕
15、士论文。彭超、曾寅初,(2014) ;龙头企业与农户连接的方式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世界农业第 7期。桑乃泉(2001),;食品产业纵向联合、供给链管理与国际竞争力;中国农村经济第 12期。万俊毅,(2008) ;准纵向一体化、关系治理与合约履行-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温氏模式为例;管理世界第 12期。王晶晶、陈永福,(2014) ;美国生猪产业发展:合约生产和纵向一体化;世界农业第 1期。威廉姆森,(21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段毅才、王伟译,北京 2商务印书馆。杨锐,(2012) ;产业链竞争力理论研究一一基于产业链治理的视角复旦大学博士论文。一一,(2014)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
16、模型与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 6期。张学会、王礼力,(2014)哝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理论逻辑、现实考察与演进路径-基于陕西省 52家种植业合作社的调研,;(农村经济第 2期。钟真、孔祥智,(2012) ;产业组织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来自奶业的例证;管理世界第 1期。周勤,(2002) 纵向一体化测度理论评介,;经济学动态第 1期。一-,(2003) 纵向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力关系研究一一以江苏制造业的实证为例;中国工业经济第 7期。DH 町、HMois, (1991) lndus的;aI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Theories and E
17、vid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ed F Voulgaris、CLemonakis, (2013)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in the Agri-food Production Industry:胆 Case of Fisheries in Gree睛,;Procedia Technology 8:503-507. S.W. Davies、C.Morris, (1995) ;A New Index of Vertical Integration:Some Estimates for UK Manufactur?ing,;
18、lntemato?naI JoumaI of lndus的目 I-ganizat?on13: 151-177. Wiliamson O.E, (1 归 97创 9)of Law and Ec,onomics (22) : 233-261. (责任编辑蒋荣兵)Study on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Vertical Integration on Aquatic Products Export WANG Wen-归 HUQiu-gua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vertical integrat
19、ion upon aquatic products,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index by using Da?vies-Morris index method. Meanwhile,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index into the gravity model, empirically tests its influence and degree by us?ing the data of some typical countries. The
20、result shows that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the aquatic product industr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ts export.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scale operation should be encouraged and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the aquatic indu础 ychain, which could contribute to the岛-rmationof the industrial standards of the aquatic products, and eventually drive the aquatic products export to grow. Keywords: Vertical integration; Aquatic products export; Trade effect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