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市 2006 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物理部分14已知万有引力常量 G,地表重力加速度 g,地球第一宇宙速度 ,则根据这三个物理量可估算出 A地球的质量 B地球的平均密度 C地球的自转周期 D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如图所示,两束平行的甲光和乙光,相距为 d,斜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行形玻璃砖上,当它们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时 A若甲为紫光,乙为红光,则两条出射光线间距离一定大于 d B若甲为紫光,乙为红光,则两条出射光线间距离可能小于 d C若甲为红光,乙为紫光,则两条出射光线间距离可能大于 d D若甲为红光,乙为紫光,则两条出射光线间距离一定小于 d16图甲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乙为氢原子的
2、光谱。已知谱红 a是氢原子从 n=4 的能级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的辐射光,则谱线 b是氢原子 A从 n=3 的能级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的辐射光B从 n=5 的能级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的辐射光C从 n=4 的能级跃迁到 n=3 的能级时的辐射光D从 n=1 的能级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的辐射光17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某时刻的波峰和波谷位置,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相邻实线与虚线间的距离为 0.2m,波速为 1m/s,在图示范围内,可以认为这两列波的振幅为 1cm,C 是相邻实线与虚线间的中点,则 A图示时刻 A、B 两点间的竖直高度差为 2cmB图示时刻 C 点正处于平衡位
3、置且向上运动CF 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为零D经 0.1s,A 点的位移为零18如图甲所示,在两平行金属板中央有一个静止的电子(不计重力) ,当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后,能使电子有可能作往返运动的电压是 19如图所示,物体 A、B 间夹有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并用细绳连接固定,处于静止状态,A 的质量是 B 的两倍。现烧断细线,两物体开始运动,它们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两物体脱离弹簧时的速度均不为零,则烧断细绳后 A两物体脱离弹簧时速度最大 B两物体的速率同时达到最大值C两物体脱离弹簧时的动能相同 D两物体脱离弹簧时摩擦力对两物体做的功相同20如图所示,绝热隔板 K 把绝热气缸分隔
4、成两部分,K 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隔板K 用销钉固定,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 a、b,a 的体积 b 的体积。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的变化可忽略。现拔去销钉(不漏气) ,当 a、b 各自达到新的平衡时 Aa 的体积小于 b 的体积 Ba 的体积等于 b 的体积C在相同时间内两边现隔热板碰撞的分子数相同Da 的温度比 b 的温度高21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 ,经一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为 I 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源与靶间的距离为 d,质子电荷量为 e,假定分布在质子流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质子到达靶时的速度为 ,则质子源与靶间的质子数为 A B C
5、 DeIeI2IdId222 (1)用游标为 50 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准确到 0.02mm)测定某圆筒的内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可读出圆筒 上的内径为_mm。(2)现有一块小量程电流表 G(表头) ,满偏电流为50A,内电阻约为 800850,把它改装成量程为 1mA 的电流表。可供选择的器材有:滑动变阴器 R1,最大阻值约为20;电位器 R2,最大阻值约为100k;电阻箱 R,最大阻值 9999 ;定值电阻 R0,阻值 1k;电池 E1,电动势 1.5V;电池 E2,电动势 3V;电池 E3,电动势 4.5V;(电池内阻均不计)标准电流表 A,满偏电流 1.5mA;开关及导线若干。采
6、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表头的内阻,为提高测量精确度,可变电阻 R 应选_;电池 E 应选_。 (填所选器材代号) 。若测得表头内阻为 840,为改装成量程为 1mA 的电流表,则应把一个阻值为_(取三位有效数字)的电阻与表头_联。将改装后的电流表与标准电流表逐格进行核对,在右边方框中画出所用电路图,并在器材旁边标注上所选器材代号,图中待核对的电流表用符号 来表示。23。如图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相距 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夹角为 ,上端连接阻值为 R 的电阻,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 B。有一质量为 m、电阻为2R 的金属棒 MN 与导轨
7、垂直,以某一初速度沿导轨向上运动,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在此过程中阻值为 R的的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Q。求:在金属棒运动过程中整个回路的电大热功率。254 (18 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的板长 L=0.2m,两板间距离为 d=0.2m,板间的电压 u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为 u=141sin100t(V ) ,紧靠金属板右侧的虚线 MN 的右边是较大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有带正电的粒子连续不断地以速度 0=103m/s,沿中线 OO射两板间。已知带电粒子的比荷 q/m=108C/kg,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均忽略不计。t=0
8、时刻射入电场的带电粒子穿越电场进入磁场后,离开磁场时到 O点的距离为 s0=0.2m。 (1)证明:能从两板间穿出的所有粒子,经边界 MN 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时两位置间的距离均为 s0。 (2)求经过电场进入磁场的带电粒子在离开磁场时到 O点的最大距离。25 (20 分)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直线排列着一系列质量相同的物体,从左向右依次编号为 0、1、2,物体 0 与 1 之间的距离为 s0,1、2 之间的距离为 s1,2、3 之间的距离为 s2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恒力推 0号物体向右运动,从而发生一系列碰撞,设每次碰撞后物体都粘在一起运动,且碰撞时间极短,要使每次碰前物体的速度都相同,在 s0
9、为已知的条件下,相邻两物体间的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合肥市 2006 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物理部分答案:14AB 15AC 16B 17BD 18ABC 19B 20D 21B22 (18 分)(1)54.08(4 分) (2)R 2;E 3(4 分) 44.2;并(4 分) 见右图(6 分)注意选用的器材符号:保护电阻用 R0,滑动变阻器用 R1,电源用 E1。23 (16 分)因金属棒 MN 的电阻是电阻 R 的两倍,电流相等,所以金属棒上升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2Q,讽金属棒初速度为 04 分Q3mgh21060金属棒开始运动时热功率最大电动势 E0=BL 0 4 分最大热功率:
10、4 分R3P2m解出: 2 分)Qgh(LB224 (18 分) (1)t=0 时刻射入电场的带电粒子沿直线穿越电场进入磁场,在磁场中轨道迹为半圆 020Rmq由几何关系得:s 0=2R0= 3 分qB任意时刻进入磁场的粒子,进、出磁场位置间的距离为 s 如图5 分m2.0s2cosmcsR20任意时刻进入磁场的粒子,进、出磁场位置间的距离 s 相同(2)粒子穿出两板的时间 2 分s102Lt60设粒子从板边缘射出:2 分at12d2 分mqUE解得: 141V 2 分V10td2故有粒子从板边缘射出,且它离开磁场射到 O点的距离最大粒子在离开磁场时到 O点的最大距离 Sm= 2 分3.0s2d25 (20 分)第一次:FS 0= 4 分21据题意,与 n 号物体碰前速度 ,碰后速度为 u,0 号到(n-1)号的总质量为 nm,与第 n号碰后的总质量为(1+n)m由动量守恒定律: nm=(1+n)mu 6 分解得: u=n/(1+n) 2 分由功能关系: 6 分2n m)1n()u(m)1FS解得: (n=1,2,3,) 2 分0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