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背景下提高法制保障力的关键在于“六破六立”政府法制工作是带有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政府法制机构是政府在法制事务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承担着政府立法、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政府法制宣传和理论研究等一系列重要职责,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中负责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等项工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政府法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法制机构必须围绕政府法制机构职能定位、围绕依法行政年度目标任务、围绕以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试点为核心的行政执法开展调研、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调研,以“六破六立”破解和推进区域
2、经济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对依法行政重视程度不一、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保障能力和水平不高等难题,增强政府法制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在谋划政府法制工作全局上,打破“闭门造车”的传统模式,倡导开阔视野,确立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的理念“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做任何工作,只有胸怀大局才不会迷失前进方向,不偏离行驶轨道。政府法制工作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政府工作的面有多宽,政府法制工作的面就应当有多宽。谋划政府法制工作,一定要跳出自身业务小圈子,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从推动、服务宝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局出发,紧贴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坚持四个第一” 、 “实现五大
3、突破”上做文章,把规范性文件审查、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工作等都应当置于全市的工作大局中加以审视和把握,在“联系”上作文章,在“服务”上下功夫,在“促进”和“保障”上见成效,积极探索政府法制围绕全市工作中心、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谋划策的结合点、切入点,紧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统筹兼顾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正确处理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各方面的关系和矛盾。当前,就是要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利用各类法制培训、报刊、政府新闻网、以会代训、法律知识考查测试等有效形式,广泛开展法制知识宣传教育,切实加
4、强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理念,使各级领导干部把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形成工作习惯,不断增强法制思维,使依法行政从理念转化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自觉的行动。紧紧围绕市委和市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政府法制工作,努力实现政府法制工作的创新发展,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为契机,探索创新政府法制机构规范性文件审查、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等工作的新机制,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宝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二、在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上, 打破“重法理轻实践”的传统模式,倡导着眼大局,确立发展意识和法制统一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民是国家的
5、主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由于对科学发展观这一核心理解、认识的不到位,立法工作理念上自觉不自觉地就将依法治国片面理解为依法治民,而对依法治“官” 、依法治“权”这一应有之意弱化了,导致立法就是“扩充公权” ,就是“立罚” ,就是“争取部门利益”等思维占据强势。因此,在规范性文件备审查工作中,要牢固树立权利保障和权力规制意识,充分保障行政管理对象的权利,切实规范约束行政管理主体的权力。要严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设定关,严格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要注重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救济权的规定,以权利制约权力;注重对权力行使程序的规定,以程序制约权力;注重对行政责任的规定
6、,以责任制约权力。同时,在立法项目布局上,要转变偏重经济立法的倾向,树立在注重经济立法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立法的观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确定备案审查项目上,我们要更加注重促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发展,更加注重环境治理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的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特别是安全生产方面的发展。通过上述领域的发展,为我市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创造良好条件,扫除不利于社会事业科学发展的消极因素和障碍,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在加强政府法制监督工作上,打破“手段单一”的传统模式,倡导多方并举,确立全方位和深层次监督的综合理念“众手拾柴火焰高” 。
7、有权力的地方必须要有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使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做到依法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必须加强政府法制监督。抓依法行政就是抓科学发展,抓政府法制监督就抓住了依法行政的薄弱环节。在政府法制监督工作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政府法制监督重要性和特有优势的认识,积极创新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各部门进行监督的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层级监督工作。强化层级监督要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和备案审查制度,严把政府和部门制发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关,从“源头”上防止行政违法或不当。要建立健全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线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体系,通过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
8、职权、明确执法责任,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扎实做好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确认和公布工作,强化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意识;通过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活动,积极发现并及时纠正违法执法或不当行为,优化执法激励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制度;通过实行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制度,防止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滥施处罚、乱处罚款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保障管理对象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通过适时开展综合性或专项行政执法大检查,切实发现并及时研究解决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制度规范、执法机制、整体工作上促进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严格执法、依法执法、文明执法;通过
9、依法受理、审理行政复议案件,监督和约束行政机关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强化层级监督既要抓好阶段性和专项性监督检查,也要重视强化日常性和综合性监督检查;既要抓好本级政府和本部门依法行政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工作,还要重视加强对县区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督促指导、调查研究和情况交流工作。今后,我们要以加强层级监督为抓手,深入推进政府法制监督制度建设,切实运用好各种政府法制监督具体手段,充分发挥政府法制监督积极作用,精心组织推动全市政府法制监督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大力服务科学发展。 四、在发挥行政复议功能上,打破“按部就班”的传统模式,倡导方法创新,确立息事宁人与和解优先的理念通
10、过优化工作模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影响和制约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社会矛盾和问题。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一项重要法律救济制度。通过这种救济制度,行政管理对象能够方便、快捷地主张权利、反映诉求,因而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重要机制。多年来,依据行政复议法办理复议案件只能采用维持、确认违法、撤销等方式做出复议决定。这一方式固然能够完成法律层面的工作,依法实现“案结”的目标,但由于行政争议往往不能随着“案结”消除,人民群众仍然会通过其他渠道继续主张其权利,导致纠纷迁延,多年不能解决,难以达到“事了”的结果,甚至引发更大更复杂的矛盾。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确立了调解结案的方式,这是推进行政调解
11、、和解的有利契机。我们应当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性,努力通过调解解决行政争议,能调则调,能解则解,尽量促进当事人以调解或和解方式结案,切实做到“案结事了” ,尽可能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程序中,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保障和促进作用。 五、在加强纵向和横向交流合作上,打破“独自为战”的传统模式,坚持上下联动,确立团结协作和共赢提高的理念政府法制工作真正摆上政府工作层面的历史还不长,政府法制事业仍是一项全新的朝阳事业,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研究、探讨、实践、总结。以往由于受“政府法制机构就是政府在法制事务方面的办事机构” 、 “各级政府法制机构都是本级政府的参谋
12、、助手和法律顾问,主要是为本级政府服务的”等传统职能定位的局限,政府法制机构开展工作习惯于站好自己的岗,值好自己的班,出现“各为其主、各自为战”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政府法制机构不注重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部门法制工作,不主动督促指导下级政府法制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就要破除传统观念约束,以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人民为目标,紧密结合实际,充分认识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是哪一级政府或哪几个部门的事,而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共同的职责。政府法制工作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和各个部门法制机构的配合,都需要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和各个部门
13、法制机构分头去组织、推动和落实。县区政府法制工作和各级政府部门法制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政府法制工作大局。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进一步强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系统督促指导观念,强化上下左右联动意识。一方面,县区政府法制机构各自在为本级政府提供优质服务、保持自身工作特点的情况下,要形成全市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联动,整体运作的新局面。另一方面,各级法制机构要高度重视并充分调动和发挥好部门法制机构的积极作用。市级政府法制办要努力为县区政府法制办和市直部门开展业务工作、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等提供及时指导、日常督导和大力支撑,切实加强交流
14、、沟通、探讨、互动,使政府法制工作实现整体推进,发挥整体效应。 六、在优化政府法制干部队伍结构上,打破“门窄槛高”的传统模式,力求取长补短,确立短期安排与长远规划相互统一的理念把政府法制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看待,当作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当作维护公平正义的平台来看待,而不应当成一种特殊专业、当成一种工作研究、当成一种内部管理。在这一思维下,优化队伍结构就应当站在政府工作大局上、整体发展上、现实需要上, “摆兵布阵” ,就不会出现过分强调专业搞得人人自危,成了无人敢进的“禁区” ,成了人人自危的“领地” ,过分强调行业的神秘和神圣往往树得其反。提高法制机构干部队伍素质,就应当从“四看”上着
15、眼:一是要看干部的政治素质。做好政府法制工作要强化尽职尽责的责任意识,将责任心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视为干好工作、提高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把责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品格,急大局所急,想群众所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狠抓各项工作的推动和落实,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政府法制工作者要严格遵循公平正义的基本准则,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视为政府的天职,将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视为政府的良心,做到“立法必当求其公,执法必当务其平” ,切实承担起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使命。二是要看干部的业务素质。把学习作为安身立命的第一要务,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需求,让自己活得更充实、干得更出色;坚持“工
16、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改进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切实提高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要看干部有无行政工作经验。要从多角度看待和使用干部,重用那些政治敏锐度高、政策理论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高、事业心强,且懂事、听话、会干、敬业、吃苦的干部,使之尽快成为做好政府法制工作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主动为干部个体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解决影响、制约和伤害工作与发展大局的难题,摆脱各种束缚,促其勤奋工作,创造佳绩。四是要看干部的工作作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建设,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关心人,各级领导要带头做团结的纽带,做互助的桥梁,切实做到合作共事,和谐相处,自觉改造世界观,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始终保持乐观、豁达、宽容、奋进的精神境界,不断培养自强不息、淡泊名利、诚实守信的思想品格,形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做到集中精力干工作,一心一意办事情,把好每一个细节的关口,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工作习惯,展现法制机构的优良作风,规范工作圈,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