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实战演练 语文 中考古诗词鉴赏实战演练一、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人教版语文第二册)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 ”之一。 B、第一句点明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 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颔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 女一样哭鼻子。二、陶渊明饮酒(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
2、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诗人弃官归隐之前写的一首诗。 B、 “心远地自偏”句用得极好,它巧妙地道出作者此时的心境, 想要离开喧闹的尘世,追求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C、“采菊东篱下”写作者酷爱菊,常常在住处周围种上菊花, 颇为后人称道。D、全诗语言朴实含蓄,写得很有特色,叙事、议论、抒情相结 合。三、关睢(人教版语文第六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 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 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 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对这首
3、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 子在河滩相会,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 感,也反映了古代诗歌的特色。 C、“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主人公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从这两句来看,这首诗很可能 是婚礼上唱的赞歌。四、李煜相见欢(人教版语文第二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 “无言”“ 寂寞”“清秋”等词语营造的凄婉、哀愁的 情调,甚是
4、感人。B、“丝” 与“思”谐音,以麻丝喻秋思,生动贴切,深刻感人。 C、作者身经亡国之痛,故而发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痛 彻心扉的凄婉之声。 D、“剪不断,理还乱”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但因为 形象的比喻,更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五、李白渡荆门送别(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 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 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
5、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 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 情怀。六、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人教版语文第四册)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 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士。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坡羊” 是曲牌名,“ 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B、 “山河表里潼关路”逐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想” 字则生动地 表现出波涛光涌澎湃的情怀。 D、作者在曲中表达
6、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 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七、李商隐夜雨寄北(人教版语文第二册)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 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 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 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 欢聚场面。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 绵曲折的意境。八、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杨花落尽
7、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 )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不如归去” 的子 规入诗,含飘零、离别之恨在内,渲染出凄苦哀愁的意境。 B、次句直抒胸臆。“闻道”表示惊异惋惜意;“五溪 ”,用以 指出迁谪地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在叙事中抒情,不着悲痛之语,而 悲痛之意自见。 C、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 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飘向老友所去的遥远的龙标。 D、后两句诗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句相似。九、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人教版语文第五册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的哀 叹连连。 B、 “风吹雨”既是实写,扣题 “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 廷风雨飘摇。 C、诗中两次写到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臆想,并非身临疆场。 D、全诗奔放雄浑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人肺腑。十、王湾次北固山下(人教版语文第一册)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 客路”而后 写“行舟”
9、,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 行间。B、第二联的“ 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 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 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 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 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 己内心深深的乡愁。十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教版语文第四册)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10、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 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 、“ 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达旦”。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较“ 隔千里兮共明月 ”的客观 描述更具情思,前者是“有我之境 ”,后者是“无我之境”。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
11、了作 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十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人教版语文第五册)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 ”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 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 显浩阔,下句以 “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 的忧愤不平之意。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 十分委婉含蓄。十三、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人教版语文第
12、六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可怜白发生!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为前九句,下阕为最后一句。 B、全词共 62 字,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 等军中生活情景。 C、全词共 62 字,还展现出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 层境界。 D、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作者为现实而悲叹,对人生而感叹。十四、辛弃疾西江月(人教版语文第一册)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
13、林边,路转溪头忽 见。 对这首诗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小令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是他寓居江西上饶 时写的。 B、 下阕开头两句的停顿应该是: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C、“别枝” ,这里指树枝;“听取”,是听的意思; “忽见” 的“见”通“现”出现的意思。 D、这首词写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反映词人对于丰收在望的喜 悦心情。十五、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人教版语文第四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对这首曲评析有误的一项是()A、“枯藤”、“ 老树”、“西风” ,写的均是秋末之景。 B、 “夕阳”与“昏鸦” 中的“昏”字照应,点出特定的
14、时间。 C、这首元曲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曾被后人誉为“秋 思之祖”。 D、这首元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反映了天涯游子的漂泊情怀。十六、李清照如梦令(人教版语文第一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 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全词追叙一次酒醉乘船回家、误入藕花深处的情景,表现出 热爱生活与自然的欢乐情趣。 B、“沉醉”既指与友人尽兴畅饮而大醉,又暗示因饱览溪边美 景而陶醉。 C、“不知归路 ”、“误入藕花深处”既写醉意之深,又写出了 一种懊悔的心情。 D、最后一句最有情趣,人惊鸥鹭,鸥鹭惊人,相互映衬,印象 难忘。参考答案: 1 C2345 C6 D7 C8 B9 A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C A B C CA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