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发展思路 (二).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31605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发展思路 (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发展思路 (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发展思路 (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发展思路 (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发展思路 (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发展思路交通运输部科技司2010 年 12 月23目 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发展思路 .1一、 背景介绍 .1(一) 物联网的总体背景 .1(二) 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前景 .4(三) 交通运输行业推进物联网应用发展的情况 .6二、 交通运输行业推进物联网应用的总体思路 .10(一) 发展方向 .10(二) 发展理念 .11(三) 建设和发展思路 .13三、 建议优先启动的应用示范工程 .161.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应用示范 .162 基于物联网的路网状态监测与服务应用示范 .163.长三角航道网及京杭运河水系智能航运信息服务应用示范 .174.公路桥梁状态感知与

2、安全运营服务平台应用示范 .175.集装箱多式联运可视化智能协同服务平台应用示范 .171一、 背景介绍(一) 物联网的总体背景1.战略背景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应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孕育突破的重要方向,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制高点、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今年 6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要求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建设由传感网络、通信设施、网络超算、智能软件构成的智能基础设施,按照可靠、低成本信息化的要求,构建泛

3、在的信息网络体系,使基于数据和知识的产业成为重要新兴支柱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去年 8 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苏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明确指示迅速建立“感知中国”中心,抢占全球新一轮网络技术发展的主动权;2009 年 9 月,在主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座谈会和出席首都科技届大会时,又两2次强调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面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今年 3 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和应用。今年 10 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

4、国发201032 号)明确指出要促进物联网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强调要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2.技术和理念分析物联网是通过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在技术上主要由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信息处理应用层三个层面构成,应用功能是物品的各类信息被不同的传感器感知、采集,形成数字信号;通过各类的网络快速传输到信息处理层,加工处理的信息形成指令或知识,一方面为管理服务提供信息依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传输层反

5、馈至传感设备,3实现对物品的操作。软件、中间件典型应用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RFID 移动信息终端手机传感器 智能卡 数字化3C 识别 行业应用、区域应用、公共平台建设、现代服务业、云计算、应用集成图 1 物联网技术架构物联网的技术范畴:一是将传统的集成电路卡(IC 卡) 、射频识别(RFID) 、全球定位系统( GNSS) 、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以及有线、无线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综合应用,二是引入并强调了以下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新型传感器 轻型、多模、低成本、长寿命、高可靠、自适应的芯片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传感器。传感器不仅4感知信号、标识物体,同时具有处理控制

6、功能。包括智能传感器、微传感器、网络传感器、模糊传感器、新材料(薄膜、陶瓷等)传感器以及智能电子标签等。下一代网络(NGN ) 包括第 6 版互联网协议( IPv6)应用、新型无线通信网(3G、4G 、ZIGBEE 等) 、自组网技术。目前网络技术正在向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宽的传输带宽、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智能化的接入和网络管理发展。智能信息处理 分布式协同处理、云计算、群集智能等。智能信息处理一方面是多维智能分析处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将生物学、经济学、哲学上的“自组织”理念引入,强调通过区域性的、小范围的自我控制和协调,实现如蚁群、蜂群相对个体所表现出的群集智能。更重要的是,物联网的

7、核心理念,是通过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以及更为智能的分析处理,实现对物体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以及管理和服务,建立物体、机器和人之间的泛在智能网络,真正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有机联系,实现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迈进。5 更透彻的感知:通过感知设备、网络及系统,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都可以无障碍地互联互通,可按新的方式协同工作; 更深入的智能化:通过先进的技术获取更智能的分析,通过实践创造新的价值。(二) 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前景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交通部门都非常重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比如美国运输部的 010-

8、2014 年智能交通战略计划的主题“智能驾驶”(IntelliDrive)的核心内容就是充分利用无线接入技术,将基础设施、车、人、无线应用终端连接起来,形成任意时刻、任意地点、任何设备(设施)均可互联工作的系统。日本国土交通省也已经安排了以“灵巧道路”(Smartway)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将道路设施、运行车辆和控制系统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通过专用短程无线通信方式予以连接。欧洲也启动了类似美国“智能驾驶”计划的“车路协调系统”(CVIS)6的建设,明确提出要赋予每车一个 IP 地址,进而对车内的设备也给予地址,这些车辆通过车路通信系统接入网络,使每个车以及车内的设施在网络中均成为可视和可

9、控的。发达国家交通部门的经验和战略表明,应用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智能交通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点多、线长、面广、流动性强的行业,面对的不仅仅是巨大规模的公路、桥隧、港口、航道、场站等基础设施,以及庞大数量的营运车辆、船舶、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管理,更需要保障好 13 亿百姓的安全便捷出行和数百亿吨货物的高效流转。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难度逐渐增强,运输服务的需求层次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必须高度重视行业运行状态信息的监测、汇总、分析和处理,掌握更加广泛、准确、实时的信息,才能准确把握住行业的脉搏,聆听到社会的呼声,保障行业决策、监管、运营、服务更加有

10、的放矢和行之有效,推动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物联网的技术特征、发展理念,以及国家推动物联网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交通运输行业推动感知交通、智能交通发展提供了重7要契机。物联网的引入,能够更为直接快速的从海量数据中感知可读的精准信息,使决策更加及时、科学,运输服务组织更加富有效率,服务更加人性化和多样化,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革新性发展。在物联网背景下,交通运输的整个组织管理形态将发生质的变化,管理部门、运载工具(车辆、船舶等)、行人、基础设施、承运方、货主方等原先离散的交通参与方都能够通过物联网对等的连接为一体,各个参与方都将成为庞大的交通物联网络中的智能节点,每个参与方既采集交通信息又发送交通信息,既传递信息又加工信息,既提供服务又接收服务,各类数据按照现实需求自动流转和传递,彻底解决各参与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整个交通信息网络成为“智能交通网络”。(三) 交通运输行业推进物联网应用发展的情况1.领导高度重视交通运输行业是物联网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特别是智能交通的发展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关系非常密切,自从物联网正式列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